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8811发布日期:2021-04-09 20:50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物流配送的兴起,食品、生鲜、外卖快餐等的配送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用于包装上述配送品的容具在抗变形性、抗损性、食品卫生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具有密封功能的食品容器或包装容器,其密封装置多由卡扣、压扣、螺旋等锁紧机构和密封元件构成。这些设计结构复杂,而且不适用于塑料、纸质等的材质,导致其成本较高,不适于用作外卖食物的包装。市场上大部分的薄壁快餐盒不具有密封性能,因此在受到挤压或其他不谨慎运输情况下,都可能出现食物外溢、餐盒破损的风险。

中国专利cn89218416公开了一种塑料吸塑快餐盒,采用二个凹凸台阶的自锁结构密封,使得快餐盒合起来后不能自行开启,并改善了密封性能。但这种快餐盒在受挤压变形时,盒盖和盒体扣合部分会产生缝隙,抗变形能力不够,仍不能有效地防止汤汁外溢。

另外,申请人在申请号为cn201810948662.x的专利申请中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密封包装容器。该密封包装容器通过容器体和容器盖的边沿设置的第一内配合槽和第二内配合槽、以及第一外配合槽和第二外配合槽之间的嵌套配合实现密封。然而,在以不恰当的方式运输时,该密封包装容器仍然存在由于内部或外部的力导致嵌套配合的部分变形导致食物中的液体或固体残渣等从包装内溢出并积存在开口向上的配合槽内;尤其是申请人发现,在盛放食物过程中或食用过程中,食物也可能溢到外部配合槽中。外部的配合槽一旦受到细菌污染,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而当今人们对食品安全尤其重视。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容器,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和卫生性能的容器,尤其是食品安全卫生容器,在保证有效的密封功能的同时,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也能大大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容器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包括向上开口的容纳腔,所述开口的外周侧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空心的凸台部和设置于所述凸台部的外周侧的第一凹槽,所述凸台部形成为向下开口的倒u形,所述第一凹槽形成为向上开口的正u形;以及

盖体,所述盖体能够盖合所述盒体的所述开口封闭所述容纳腔,所述盖体的边沿的周向设置有向下开口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外侧壁向下延伸并在末端向外侧弯折形成嵌入部;

其中,所述凸台部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的上沿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的比值不小于0.5,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盒体的状态下,所述凸台部嵌套入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嵌入部嵌套入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凸台部的侧壁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抵顶接触以形成密封。

根据本方案,凸台部的顶面和第一凹槽的外侧壁上沿具有高度差,使得经由凸台部的上沿洒出的固态或液态物品不会进入第一凹槽,从而避免第一凹槽中积存液体或固体残渣,起到防涎防残渣的作用,尤其在盛装食品时能够大大提高容器的食品安全性能。同时上述设计使人们拿取容器或者食用食品过程中,不会感到有锋利的边缘。另外,通过上述高度差,凸台部和第一凹槽形成复合错层结构,中间的公共侧壁高度增加,可以增强盒体周边的结构强度,提高抗变形能力,从而可以减小在合盖的状态下由于挤压等的外力作用使容器变形而打开的可能。高抗变形能力可以允许减小容器的壁厚,有利于节省材料,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顶面和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的上沿之间的高度差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宽度的比值不小于1。

根据本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涎的能力,并且进一步增强抗变形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盒体的状态下,所述盖体与所述第二凹槽连接的边沿不低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的上沿。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容器内确保较大的容积,同时在盖合时,整个容器的抗变形能力更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的外周侧设置有横向向外的口沿,所述凸台部从所述口沿的外边缘凸出设置。所述口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沿。

根据本方案,口沿可以进一步提高盒体的结构强度,增强其抗变形能力。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朝向另一个突出的突部,所述突部抵顶其所朝向的侧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对突出的突部,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盒体的状态下,所述凸台部的突部和所述第二凹槽的突部中的至少一个抵顶其所朝向的侧壁,所述凸台部的突部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突部相邻错开,所述第二凹槽的突部比所述凸台部的突部距离所述凸台部的顶面更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朝向另一个突出的突部,另一个设置有凹部,在所述盖体盖合所述盒体的状态下,所述突部嵌入所述凹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部构造为点状或条状的突块,或者所述突部构造为沿周向延伸成环形的突筋。

根据上述几种方案,可以提高凸台部与第二凹槽在嵌套接合时的结合强度和限位作用,有利于增强盖体和盒体之间的密封和抗变形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构造为由所述盒体的盒体壁向外连续成型,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凹槽构造为由所述盖体的边沿向外连续成型。

根据本方案,可以使盒体或盖体具有均一的壁厚,便于生产制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台部与所述第一凹槽具有公共侧壁,所述公共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0-20°。

根据本方案,形成公共侧壁可以增加强度,从而提高抗变形能力,并且沿着从容器外周侧延伸方向向外倾斜的设置有利于制造时脱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嵌入部的弯折部的外边缘设置有向上延伸并且向外倾斜的外侧壁,使其终端抵顶所述第一凹槽的外侧壁的内侧。

根据本方案,可以增强嵌入部与第一凹槽嵌套接合的位置处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容器的竖向剖切视图,其中容器处于开盖的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容器的竖向剖切局部放大视图,其中容器处于开盖的状态;

图3为图1所示的容器的竖向剖切局部放大视图,其中容器处于盖合的状态;以及

图4至图7分别为图1所示的容器的变型例的竖向剖切局部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10d盒体

11容纳腔

12/12a/12b/12c/12d凸台部

121/121b凸台部的顶面

122/122a/122b/122c凸台部的外侧壁

123凸台部的内侧壁

13/13d第一凹槽

131第一凹槽的底壁

132第一凹槽的外侧壁

133第一凹槽的内侧壁

14限位部

15d口沿

20/20a/20b/20c盖体

21盖体的边沿

22/22a/22b/22c第二凹槽

221第二凹槽的底壁

222/222a/222b/222c第二凹槽的外侧壁

223第二凹槽的内侧壁

23/23b嵌入部

231嵌入部的内侧壁

232弯折部

233嵌入部的外侧壁

224a/224b/225b/224c突部

226c凹部

ax错层基准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想到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述其他方式同样落入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可以用于容纳保存液体或固态的食物等。可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容器可以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超薄注塑材料、较厚的塑料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金属或塑胶等材料。根据本发明的包装容器也不限于盛装食物,其可以是盛装任何物品的容器。下面结合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容器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包括盒体10和盖体20两部分。盒体10具有由盒体壁和盒底围成的容纳腔11。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将以容纳腔11作为基准进行描述,例如,以朝向容纳腔11的方向为内,以远离容纳腔11的方向为外。容纳腔11在顶部形成与外界连通的开口。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口将食物放入容纳腔11,或从容纳腔11取出或直接食用。当然,容纳腔11的开口还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例如开设在容纳腔11的顶部的一部分或侧部的一部分等。

盖体20是与盒体10分体的结构,其能够盖合上述开口并封闭容纳腔11,从而将食物或其他容纳物与外界环境隔开。

另外,盒体10和盖体20分别设置有配合结构。在盖体20盖合盒体10的状态下,二者的配合结构嵌套配合,使得盖体20和盒体10牢固地接合在一起,避免二者在偶发的外力的作用下不期望地脱离。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盒体10的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开口的外周侧向上凸出的凸台部12,和设置在凸台部12的外周侧的第一凹槽13。其中,凸台部12为空心结构,其大致形成为开口向下的倒u形。第一凹槽13形成为开口向上的正u形。也即,凸台部12的开口与容纳腔11的开口朝向相反,而第一凹槽13的开口与容纳腔11的开口朝向相同。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沿盒体10的整个周向延伸环绕一周。

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可以是由类似于盒体壁的薄壁连续弯折形成的结构。这样既能够减小容器的重量,又可以节省材料。优选地,凸台部12的外侧壁122向下延伸形成第一凹槽13的内侧壁133,使得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连续地形成,二者之间没有其他结构。因此,凸台部12与第一凹槽13具有公共侧壁。这样可以使盒体10结构紧凑,并且方便与下面描述的盖体20的配合结构相互嵌套配合。其中,公共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为0-20°。可以理解,当采用塑料材质制作根据本发明的容器时,优选地通过注塑的工艺制作。通过公共侧壁沿着容器外周边向外延伸的方向逐渐向外倾斜的设置有利于注塑成型之后脱模。

盖体20的配合结构包括第二凹槽22和嵌入部23。其中,第二凹槽22设置在盖体20的边沿21的外缘处,其向上凸起、开口向下,也即与容纳腔11的开口朝向相反。嵌入部23构造为从第二凹槽22的外侧壁222向下延伸并在末端沿横向向外弯折而形成,使得嵌入部23向下凸出。因此,第二凹槽22和嵌入部23具有公共侧壁。与上述类似地,该公共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可以为0-20°。第二凹槽22和嵌入部23沿盖体20的整个周向延伸环绕一周。

参考图2和图3,在盖体20盖合盒体10的状态下,凸台部12嵌套入第二凹槽22中。凸台部12的侧壁与第二凹槽22的侧壁抵顶接触以形成密封,具体可以是凸台部12的内侧壁123与第二凹槽22的内侧壁223抵顶接触,或者凸台部12的外侧壁122与第二凹槽22的外侧壁222抵顶接触,或者凸台部12的内、外侧壁与第二凹槽22的内、外侧壁均对应地抵顶接触。进一步地,凸台部12的顶面121还可以与第二凹槽22的底壁221抵顶接触,以增强密封。所述抵顶是指有一定压力的挤压接触。

优选地,凸台部12可以构造为沿着其凸出方向,宽度逐渐减小。换句话说,凸台部12可以具有大致锥台形的竖向截面,这样方便其嵌套入相应的凹槽内。

嵌入部23嵌套入第一凹槽13中。嵌入部23的内侧壁231与第一凹槽13的内侧壁133抵顶接触。优选地,还可以使嵌入部23的弯折部232与第一凹槽13的底壁131抵顶接触。进一步优选地,嵌入部23的弯折部232的外边缘还设置有向上延伸并且向外倾斜的外侧壁233。在盖体20盖合盒体10的状态下,该外侧壁233的终端还可以抵顶第一凹槽13的外侧壁132的内侧面。在另外的实施方式或变型例中,例如图5所示,嵌入部23b也可以省略外侧壁。

优选地,第一凹槽13的外侧壁132的内侧面设置有突出的限位部14。如图2和图3所示,在嵌入部23嵌套入第一凹槽13的状态下,嵌入部23的外侧壁233整体地位于限位部14与第一凹槽13的底壁131之间。由此,当盖体20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时,限位部14阻挡嵌入部23,起到锁扣的作用,使其不能轻易地从第一凹槽13脱离。限位部14具体可以是点状或条状的突块,或沿周向延伸的一圈环状突筋等。并且可以理解,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嵌入部23的外侧壁233也可以与限位部14抵顶接触,或者,当不设置外侧壁时,可以使嵌入部23的弯折部232位于限位部14与第一凹槽13的底壁131之间起限位作用。

从上述可知,当盖体20盖合盒体10时,凸台部12嵌套入第二凹槽22中,嵌入部23嵌套入第一凹槽13中,形成相互交错的回转式配合结构。通过具有这种上下相互交错的回转式配合结构,当盒体10的口沿下方的位置受到外力挤压或扭转时,会向内凹陷变形,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均受到一个向内向下的拉扯力,由于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分别与第二凹槽22和嵌入部23交错嵌合设置,且第一凹槽13在外,嵌入部23在内,当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受到外力向内向下扯动时,第一凹槽13更加紧压在嵌入部23外,保证了各嵌套结构的稳定性,越是受外力挤压或扭转时,嵌套结构就锁扣得更紧。这种结构的防脱效果在包装盒中盛放热食时尤其明显。因此,本发明的容器,可有效克服外力挤压或扭转,防脱扣结构较为稳定,且强度较高。

继续参考图2,第一凹槽13的外侧壁132的上沿限定盒体10的错层基准线ax。凸台部12的顶面121与错层基准线ax之间的高度差为h1。第一凹槽13的开口宽度为w1。根据本发明,容器构造为h1与w1的比值不小于0.5。优选地,h1与w1的比值可以不小于1。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容器包装例如蛋糕等的食品时,h1与w1的比值最大可以达到50。如此设置,当食用或移动容器过程中,盒体10发生倾斜,其中的液体经由凸台部12的上沿洒出时,液体会直接洒落在第一凹槽13的外部,而不会积存在第一凹槽13中。对于固体食物残渣同样具有良好的阻挡和防积存效果。反过来如果有残存的液体或固体食物在第一凹槽中时,也不会反倒入容器中。这样可以减小容纳腔11中的食物被外界的细菌污染的可能,极大地保证食品安全。

另外,凸台部12的上沿与第一凹槽13的上沿高度差较大,因此,凸台部12和第一凹槽13的公共侧壁的高度较大,这使得盒体10在配合结构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抗变形能力。这对食品容器在运输过程和盛放食物后的密封性和安全性更加有利。在保持足够的抗变形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容器的壁厚。例如,目前该种类型的壁厚在0.5mm以上的容器,根据本发明,盒体壁的壁厚可以减薄至0.35mm,甚至0.3mm,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抗变形能力,但却节省了至少30%的材料,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在微波炉加热时,无需像现有的密封食品容器一样增加放气孔或者必须打开容器盖,由于容器的抗变形能力强,可以使用薄壁材料制成,薄壁材料的弹性足以在热气产生时增大有效容积。在加热时间过长使得容器内压力过大时,容器弹性变形溢出一定气体也不会爆开。

上述高度差还可以减小使用者的嘴或手在与凸台部12接触(例如在拿取盒体时用手接触,或者在喝汤时用嘴接触等的使用场景)时触碰到第一凹槽13的外侧壁132的可能。可以理解,由于采用薄壁结构,第一凹槽13的外侧壁132的边缘较为锋利。相比之下,凸台部12的上沿形成为圆角,不会产生划伤的危险。而外侧壁132的边缘不必做特别弯折或钝化处理,简化了工艺。

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盖体20盖合盒体10的状态下,盖体20的用于设置第二凹槽22的边沿21不低于上述错层基准线ax。这样可以使容器内部保持较大的容积。

然而,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盖体20的边沿21也可以略低于上述错层基准线ax。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足够的容积,在盖体20盖合盒体10的状态下,盖体20的边沿21的下侧面与错层基准线之间的高度差不大于盖体20的边沿21的下侧面与凸台部12的顶面121之间的高度差h2的三分之一。以上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盖合状态下整个容器的抗变形能力。

图4至图7分别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型例,各变型例具有与图1至图3示出的容器大致相同的构造,其中相同功能的结构被赋予类似的附图标记。因此,为叙述简洁,仅对区别的特征进行详细介绍,相同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在该变型例中,盖体20a的第二凹槽22a的外侧壁222a设置有朝向凸台部12a突出的突部224a。在盒体10a的凸台部12a嵌套入第二凹槽22a的状态下,突部224a抵靠凸台部12a的外侧壁122a。此时凸台部12a与第二凹槽22a之间可以仅靠该突部224a相互抵顶在一起,无需侧壁其他部位的接触。由于u形结构的弹性,突部的设置使得抵顶的两个部件之间产生较大的挤压力,这样可以提高凸台部12a与第二凹槽22a嵌套接合的强度,减小其在外力作用下不期望地松脱的可能。其中,该突部224a可以是点状或条状的突块,也可以是大致沿周向延伸的环形的突筋,环形的突筋同时可以起到进一步密封的作用。

作为替换实施方式,突部224a也可以设置在凸台部12a的外侧壁122a上,并且在嵌套的状态下抵靠第二凹槽22a的外侧壁222a。当然,突部不限于设置在外侧壁上,例如其可以设置在凸台部12a和第二凹槽22a的内侧壁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并且突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任意高度上。

如图5所示,在该变型例中,盖体20b的第二凹槽22b的外侧壁222b设置有突部224b,并且盒体10b的凸台部12b的外侧壁122b设置有突部225b。在凸台部12b嵌套入第二凹槽22b的状态下,突部224b抵靠凸台部12b的外侧壁122b,突部225b抵靠第二凹槽22b的外侧壁222b。优选地,突部225b与突部224b相邻错开布置,突部225b比突部224b更靠近凸台部12b的顶面121b。由此,当盖体20b产生向上运动从盒体10b脱离的趋势时,相邻错开布置的突部224b与突部225b干涉,阻挡盖体20b在外力作用下不期望地打开。虽然,突部224b与225b均抵顶接触其所朝向的侧壁,可以理解,这种情况下,两个突部中至少有一个产生抵顶作用即可。另外,可以通过两个突部的不同高度设置,使凸台部与第二凹槽的顶部产生抵顶密封作用,或者使第一凹槽与嵌入部的底部之间产生抵顶密封作用。

与图4所示的变型例类似,突部不限于设置在外侧壁上,例如其可以设置在凸台部和第二凹槽的内侧壁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并且突部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侧壁的任意高度上。

如图6所示,在该变型例中,盒体10c的凸台部12c的外侧壁122c设置有突部224c。相应地,盖体20c的第二凹槽22c的外侧壁222c设置有凹部226c。在凸台部12c嵌套入第二凹槽22c的状态下,突部224c嵌入凹部226c中。由此,当盖体20c产生向上运动从盒体10c脱离的趋势时,突部224c与凹部226c干涉,阻挡盖体20c在外力作用下不期望地打开。

与图4所示的变型例类似,作为替换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突部224c设置在第二凹槽22c的外侧壁222c上,并将凹部226c设置在凸台部12c的外侧壁122c上。并且突部和凹部的配合结构不限于设置在外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在凸台部12c和第二凹槽22c的内侧壁上,或者同时设置在内侧壁和外侧壁上。

如图7所示,在该变型例中,盒体10d的开口设置有横向向外的口沿15d。凸台部12d从口沿15d的外边缘向上凸出设置。口沿15d的高度可以是任意的,但优选的是,口沿15d的高度不低于第一凹槽13d的下沿。口沿15d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盒体10d在与盖体配合的位置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受到横向的力时,可以进一步增强其抗变形的能力。

可以理解,虽然对各变型例分别描述,然而上述各实施方式或变型例中的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互换或者结合应用。

本发明的多种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出于描述的目的提供给相关领域的一个普通技术人员。不意图将本发明排他或局限于单个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在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发明的多种替代和变型。因此,虽然具体描述了一些替代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或相对容易地开发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旨在包括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所有替代、改型和变型,以及落入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