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63944发布日期:2021-01-29 19:3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钢化玻璃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玻璃在进入钢化炉前,需要将切割成型后的玻璃片材从转运箱中放上玻璃传送辊组上。目前,对小型玻璃片材,工人通常通过手持式的吸盘吸起玻璃片材并放在玻璃传送辊组上,然后再关闭吸盘即可;对于大型较重的玻璃片材,则一般采用吊机固定的吸盘将玻璃片材吊至玻璃传送辊组,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玻璃上料装置,可以提高玻璃从转运箱中送到玻璃传送辊组的效率。
[0004]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玻璃上料装置,包括玻璃传送辊组以及用于固定玻璃传送辊组的框架,所述玻璃传送辊组成排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关键在于所述框架的一侧框架杆内设有转轴,所述框架杆上设有若干由所述转轴驱动的摆臂,所述摆臂上设有若干用于吸取玻璃的吸盘,所述摆臂设置在相邻两排玻璃传送辊组之间。
[0005]
本发明的玻璃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玻璃转运箱运至框架的侧面,打开玻璃转运箱,使玻璃倾斜的面朝向框架,电机驱动转轴带动摆臂转动至外端倾斜位置,由于玻璃片材也是倾斜层叠放置在玻璃转运箱上的,此时摆臂上的吸盘的吸附面可以正好与玻璃片材对齐,可以对玻璃片材进行吸附;摆臂向框架内侧转动,玻璃片材随摆臂转动,待摆臂摆动至接近与玻璃传送辊组平行时,玻璃片材的底面接近或与玻璃传送辊组的传送辊相贴,此时关闭吸盘,摆臂继续朝下摆动,即可使吸盘脱离玻璃片材,此时玻璃片材在重力作用下完全落在玻璃传送辊组上,经玻璃传送辊组传送至钢化炉内。本发明将玻璃从转运箱中送到玻璃传送辊组的整个过程快速高效,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玻璃加工生产效率。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与所述摆臂弹性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吸盘可以通过弹性伸缩方式减少吸附面与玻璃片材型面的角度差,提高便利性。
[0007]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吸盘吸附玻璃片材的稳定性,所述吸盘沿所述摆臂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隙设置。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
其中图示:1、玻璃传送辊组;2、框架;21、框架杆;3、转轴;4、摆臂;5、吸盘;51、吸附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2]
如图1、图2,本发明的玻璃上料装置,包括玻璃传送辊组1以及用于固定玻璃传送辊组1的框架2,玻璃传送辊组1成排设置在框架2上,框架2的一侧框架杆21内设有转轴3,框架杆21上设有若干由转轴3驱动的摆臂4,摆臂4上设有若干用于吸取玻璃的吸盘5,摆臂4设置在相邻两排玻璃传送辊组之间。其中,框架杆21、转轴3、摆臂4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框架杆21为分段结构,摆臂4通过相邻两端框架杆21之间的间隙与转轴3连接,又例如框架杆21沿径向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的开槽角度小于180
°
,摆臂4在镂空槽位置与转轴3固定连接。吸盘5还有相关连接气路管道,因真空吸盘是常用的现有技术,其原理不再赘述。
[0013]
本发明的玻璃上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玻璃转运箱运至框架2的侧面,打开玻璃转运箱,使玻璃倾斜的面朝向框架2,电机驱动转轴3带动摆臂4转动至外端倾斜位置,如图1所示,由于玻璃片材也是倾斜层叠放置在玻璃转运箱上的,此时摆臂4上的吸盘5的吸附面51可以正好与玻璃片材对齐,可以对玻璃片材进行吸附;摆臂4向框架2内侧转动,玻璃片材随摆臂4转动,待摆臂4摆动至接近与玻璃传送辊组1平行时,如图2所示,玻璃片材的底面接近或与玻璃传送辊组1的传送辊相贴,此时关闭吸盘5,摆臂4继续朝下摆动,即可使吸盘5脱离玻璃片材,此时玻璃片材在重力作用下完全落在玻璃传送辊组1上,经玻璃传送辊组1传送至钢化炉内。本发明将玻璃从转运箱中送到玻璃传送辊组1的整个过程快速高效,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提高玻璃加工生产效率。
[0014]
进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吸盘5与摆臂4弹性连接,这样可以使得吸盘5可以通过弹性伸缩方式减少吸附面51与玻璃片材型面的角度差,提高便利性。
[0015]
优选的,为了保证吸盘5吸附玻璃片材的稳定性,吸盘5沿摆臂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隙设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