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33832发布日期:2021-03-12 13:0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流分拣方法,尤其是一种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物流分拣一般采用供包机扫描或顶端扫码,并在扫码后根据扫码结果进行包裹分拣;但所述包裹分拣时,存在包裹分拣错误率较高,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分拣低错误率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其能有效实现包裹的分拣,提高包裹分拣的效率以及可靠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供包机扫码与顶端扫码相结合的物流分拣方法,所述物流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包裹输送线体,所述包裹输送线体包括呈环形的交叉带小车以及若干与所述交叉带小车适配的供包机,通过供包机能将待分拣的包裹输送至交叉带小车上,且在将包裹输送至交叉带小车过程中,利用供包机的供包机扫码机构能对包裹进行供包扫码;

步骤2、当利用供包机的供包机扫码机构扫描到包裹的条码时,供包机扫码机构将扫描到的供包机扫码信息传输至上位机,并跳转至步骤3;否则,将所述包裹转移至人工分拣输送线上;

步骤3、将包裹转移至交叉带小车上,上位机绑定交叉带小车上包裹的供包机扫码信息,并根据所绑定的供包机扫码信息查询得到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上位机控制交叉带小车将包裹向包裹初步下包道口方向输送;

步骤4、交叉带小车将包裹输送至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过程中,交叉带小车进入主线扫码机构的扫描区域内时,利用所述主线扫码机构对交叉带小车上的包裹进行主线扫码,以得到主线扫码信息,所述主线扫码信息包括从包裹上方获取的顶端扫码信息,主线扫码机构将所得到的主线扫码信息传输至上位机;

步骤5、上位机对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比较,当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相一致时,上位机将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设定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并跳转至步骤7,否则,跳转至步骤6;

步骤6、上位机将主线扫码信息作为包裹的实际条码信息,并根据所确认的包裹实际条码信息查询得到包裹的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且将步骤3中上位机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调整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

步骤7、上位机控制交叉带小车将包裹输送至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以使得交叉带小车16上的包裹从所述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下包。

将包裹转移至人工分拣输送线上后,人工分拣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拿下所述人工分拣输送线上的包裹,并输送至人工分拣工位;

步骤b、对包裹进行人工扫码,并在人工扫描后,将包裹的分拣数据上传;

步骤c、将扫码后的包裹分拣至所需的下包道口。

步骤1和步骤2中,供包机扫码机构包括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所述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在供包机内,能对供包机上包裹的底面进行扫码,通过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能得到供包机底面扫码信息。

所述供包机包括供包机底座以及位于所述供包机底座上的供包机输送线;所述供包机输送线包括供包第一输送体以及与供包第一输送体间隙配合的供包第二输送体;

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包括设置于供包机底座内的供包底面扫描相机以及与所述供包底面扫描相机适配的反光镜体,通过供包底面扫描相机以及反光镜体能对通过供包第一输送体与供包第二输送体间隙的包裹进行底面扫描,以能得到供包机底面扫码信息。

还包括设置于供包机上的供包主面扫码机构。

步骤4中,利用主线扫码机构能对包裹进行五面扫码。

所述主线扫码机构包括主线扫描机架,交叉带小车能穿过所述主线扫描机架;

在所述主线扫描相机上设置主线左侧扫描相机、主线右侧扫描相机、主线前方扫描相机、主线后侧扫描相机以及主线顶端扫描相机,其中,主线顶端扫描相机位于交叉带小车的正上方,主线左侧扫描相机位于交叉带小车外的左上侧,主线右侧扫描相机位于交叉带小车外的右上侧;主线前方扫描相机、主线后侧扫描相机设置于交叉带小车的输送方向上。

在所述包裹输送线体上设置至少两个主线扫码机构,在所述主线扫码机构之间设置若干供包机。

在所述交叉带小车的两侧设置若干分拣下包道口,在所述分拣下包道口设置有能收纳包裹的包裹收纳袋。

本发明的优点:在对包裹进行分拣时,利用供包机扫码机构与主线扫码机构结合,通过供包机扫码机构能得到供包机扫码信息,通过主线扫码机构能得到主线扫码信息,上位机将供包机扫码信息与主线扫码信息比较,从而能得到包裹实际下包道口,提高包裹读码的识别率,从而提高包裹分拣的可靠性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包裹输送线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供包机与交叉带小车配合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供包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分拣下包道口与交叉带小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主线扫码机构与交叉带小车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包裹输送线体、2-主线扫码机构、3-供包机、4-交叉带小车底座、5-供包机底座、6-供包机输送线、7-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8-包裹、9-供包底面扫描相机、10-反光镜体、11-供包第一输送体、12-供包第二输送体、13-扫码间隙、14-包裹收纳袋、15-分拣道口支撑座、16-交叉带小车、17-分拣下包道口、18-主线扫描机架、19-主线左侧扫描相机、20-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1-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2-主线前方扫描相机以及23-供包主面扫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6所示:为了能有效实现包裹的分拣,提高包裹分拣的效率以及可靠性,本发明的物流分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提供包裹输送线体1,所述包裹输送线体1包括呈环形的交叉带小车16以及若干与所述交叉带小车16适配的供包机3,通过供包机3能将待分拣的包裹8输送至交叉带小车16上,且在将包裹8输送至交叉带小车16过程中,利用供包机3的供包机扫码机构能对包裹8进行供包扫码;

具体地,包裹输送线体1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输送形式,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包裹输送线体1包括交叉带小车16以及供包机3,其中,交叉带小车16呈环形,通过交叉带小车16能实现对包裹8的输送与分拣。通过供包机3能将待分拣的包裹8输送至交叉带小车16上,通过供包机3能实现对包裹8的初步分拣。由图1可知,供包机3可以设置在交叉带小车16的外侧或内侧,供包机3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只要能满足将待分拣的包裹8输送至交叉带小车16上即可,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能对包裹8进行扫码,所述供包机扫码机构包括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以及供包主面扫码机构23,其中,通过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能实现对包裹8的底面进行扫码,通过供包机主面扫码机构23能实现对包裹8的正面进行扫码,通过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能对置于供包机3上包裹8的底面进行扫码,通过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与供包机正面扫码机构23配合,能实现对供包机3上包裹8进行全面的扫码,有效且准确获取包裹8上的条码信息。

具体实施时,供包机主面扫码机构23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供包机主面扫码机构23设置在供包机3上,供包机主面扫码机构23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相机或扫码仪等形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供包机主面扫码机构23安装在供包机3上后,能对位于供包机扫码机构23扫码区域内的包裹8进行扫码,具体与现有相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在供包机3内,能对供包机3上包裹8的底面进行扫码,通过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能得到供包机底面扫码信息。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供包机3包括供包机底座5以及位于所述供包机底座5上的供包机输送线6;所述供包机输送线6包括供包第一输送体11以及与供包第一输送体11间隙配合的供包第二输送体12;

供包机底面扫码机构7包括设置于供包机底座5内的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以及与所述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适配的反光镜体10,通过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以及反光镜体10能对通过供包第一输送体11与供包第二输送体12间隙的包裹8进行底面扫描,以能得到供包机底面扫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包机输送线6装配于供包机底座5上,其中,供包机输送线6包括供包第一输送体11以及供包第二输送体12,供包第一输送体11、供包第二输送体12均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输送形式,如采用皮带输送,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供包第一输送体11与供包第二输送体12间位于同一个平面上,供包第二输送体12邻近交叉带小车16,通过供包第一输送体11、供包第二输送体12能将置于供包机3正面的包裹8向交叉带小车16的方向输送。

供包第一输送体11与供包第二输送体12间具有间隙,即具有扫码间隙13,一般地,扫码间隙13可以为10mm,以能保证对包裹8底面的扫码且不影响对包裹8的正常输送。

具体实施时,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相机形式,反光镜体10也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当需要对包裹8的底面进行扫描时,通过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反光镜体10以及扫码间隙13实现对扫描路径,实现对包裹8底面的扫描。包裹8的底面具体是指包裹8置于供包机3上的表面。利用供包底面扫描相机9对包裹8底面扫码的方式与现有扫码的方式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实现对包裹8底面扫码的方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2、当利用供包机3的供包机扫码机构扫描到包裹8的条码时,供包机扫码机构将扫描到的供包机扫码信息传输至上位机,并跳转至步骤3;否则,将所述包裹8转移至人工分拣输送线上;

具体地,为了能实现整个物流分拣的控制,供包机3、交叉带小车16、供包机扫码机构均与上位机电连接,上位机可以采用计算机等设备形式,上位机与供包机3、供包机扫码机构以及交叉带小车1具体连接配合的形式等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位机能对供包机扫码机构扫描的条码进行解码等必要的处理,当然,也可以利用供包机扫码机构直接对扫描到的条码进行解码等必要的处理,从而能方便上位机直接对供包机包裹扫码信息进行处理。当未扫描到包裹的条码时,则需要进行人工分拣,否则,进行后续的自动分拣。

具体地,将包裹转移至人工分拣输送线上后,人工分拣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拿下所述人工分拣输送线上的包裹,并输送至人工分拣工位;

步骤b、对包裹进行人工扫码,并在人工扫描后,将包裹的分拣数据上传;

步骤c、将扫码后的包裹分拣至所需的下包道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人工分拣过程中,对包裹进行人工扫码,并将扫描后的信息自动传输至数据中心等的过程与方式可采用现有常用的形式,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3、将包裹8转移至交叉带小车16上,上位机绑定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8的供包机扫码信息,并根据所绑定的供包机扫码信息查询得到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上位机控制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向包裹初步下包道口方向输送;

具体地,将包裹8转移到交叉带小车16的具体过程以及方式均与现有相一致,交叉带小车16与上位机之间的具体配合均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上位机能根据供包机扫码信息,能查询得到包裹初步下包道口,在得到包裹初步下包道口后,上位机能控制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向包裹初步下包道口的方向运输,具体跟供包机扫码信息查询得到包裹初步下包道口的过程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时,根据供包机扫码信息一般可得到裹尺寸、包裹重量、供包机3的编号等,在将包裹8转移至交叉带小车16上后,上位机即能获取供包机扫码信息以及交叉带小车16的相关信息。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交叉带小车16的两侧设置若干分拣下包道口17,在所述分拣下包道口17设置有能收纳包裹8的包裹收纳袋14。分拣下包道口17呈倾斜状分布,倾斜状的分拣下包道口17能方便交叉带小车16上的包裹8落入相应的包裹收纳袋14内。具体实施时,交叉带小车16装配于交叉带小车底座4上,交叉带小车16与交叉带小车底座4间的具体配合形式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在分拣下包道口17上还设置分拣道口支撑座15,利用分拣道口支撑座15能方便工作人员处理包裹8。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位机查询得到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即为交叉带小车16上一对应的分拣下包道口17,通过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输送至查询得到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的具体方式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输送至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过程中,交叉带小车16进入主线扫码机构2的扫描区域内时,利用所述主线扫码机构2对交叉带小车16上的包裹8进行主线扫码,以得到主线扫码信息,所述主线扫码信息包括从包裹8上方获取的顶端扫码信息,主线扫码机构2将所得到的主线扫码信息传输至上位机;

由图1可知,在包裹输送线体1上设置两个主线扫码机构2,利用主线扫码机构2能对输送过程中的包裹8再次扫码。具体实施时,在所述包裹输送线体1上设置至少两个主线扫码机构2,在所述主线扫码机构2之间设置若干供包机3。利用主线扫码机构2能对包裹8进行五面扫码。

如图5所示,所述主线扫码机构2包括主线扫描机架18,交叉带小车16能穿过所述主线扫描机架18;

在所述主线扫描机架18上设置主线左侧扫描相机19、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0、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以及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1,其中,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1位于交叉带小车16的正上方,主线左侧扫描相机19位于交叉带小车16外的左上侧,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0位于交叉带小车16外的右上侧;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设置于交叉带小车16的输送方向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线扫描机架18横跨在交叉带小车16上,交叉带小车16穿过主线扫描机架18,即不会影响交叉带小车16对包裹8的输送。通过主线左侧扫描相机19能实现对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8左侧的扫码,通过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0能实现对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8右侧的扫码,通过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1能实现对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8上表面的扫码;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设置于交叉带小车16的输送方向上,通过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能分别对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前侧与后侧面的扫码。

主线左侧扫描相机19、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0、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以及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1具体可以采用现有常用的相机,具体实现扫码的过程与方式均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主线左侧扫描相机19、主线右侧扫描相机20、主线前方扫描相机22、主线后侧扫描相机以及主线顶端扫描相机21在主线扫描机架18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能有效实现对交叉带小车16上包裹8的扫码为准,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主线扫码机构2对包裹扫码后,能得到主线扫码信息,获得主线扫码信息的过程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主线扫码机构2与上位机间连接,从而主线扫码机构2能将主线扫码信息传输至上位机。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主线扫码机构2也可以只进行扫码操作,而对扫到的条码由上位机进行解析处理,具体对条码进行解析处理的选择以及过程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上位机对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比较,当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相一致时,上位机将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设定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并跳转至步骤7,否则,跳转至步骤6;

具体地,由上述说明可知,包裹在到达包裹初步下包道口之前,上位机能获取主线扫码信息以及供包机扫码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能对两次扫码得到的条码信息进行比较,从而能提高对包裹分拣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相一致时,上位机将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设定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即供包机扫码信息得到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即为包裹实际需要到达的下包道口。当主线扫码信息与供包机扫码信息不一致,此时,包裹初步下包道口即非包裹实际应该到达的下包道口,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包裹能正确的分拣。

一般地,当存在多个包裹8层叠等情况时,则判断为异常,将有多个包裹的交叉带小车向人工分拣的位置运动,即利用人工分拣。

步骤6、上位机将主线扫码信息作为包裹的实际条码信息,并根据所确认的包裹实际条码信息查询得到包裹的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且将步骤3中上位机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调整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主线扫码信息作为包裹的实际条码信息,并查询确认的包裹实际条码信息查询得到包裹的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且将步骤3中上位机内的包裹初步下包道口调整为包裹实际下包道口。

步骤7、上位机控制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输送至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以使得交叉带小车16上的包裹8从所述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下包。

本发明实施例中,得到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后,上位机控制交叉带小车16将包裹8运输至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在到达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后,将包裹8从包裹实际下包道口下包,具体下包的过程以及方式与现有相一致,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时,为了能对整个输送过程进行监控与记录,一般还包括数据中心,上位机与数据中心连接,上位机在得到供包机扫码信息、包裹初步下包道口、主线扫码信息信息、包裹实际下包道口后,需要将将得到的相关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内,以由数据中心进行记录与存储,以便后续进行查询与追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