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车模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34382发布日期:2021-04-20 18:4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冰车模组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制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冰块移动辅助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冰车模组机构。


背景技术:

2.冰场制作的冰块重量大(一般一个冰块的重量为100kg),要人工实现冰块的搬运,会非常费时费力。例如,假如采用纯人力进行运冰,搬运48块每块约100kg重的块冰,一般需要用到60

70人。而假如采用叉车配合人力的话,搬运48块每块约100kg重的块冰,一般需要20

25个人,并需要两台叉车。这样的话,在搬运冰块方面,人员投入非常大。而且,由于属于重体力劳动活,因此,工人的工资也比较高,从而导致制冰厂在运冰方面的劳动力成本很高。
3.而且,夏天在制冰场搬运冰块时,需要在近40摄氏度高温的户外与不到10摄氏度的运冰车间来回搬运。这样,冰厂的温差大,而且潮气重、雾气浓,使得工人很容易在搬运过程中摔倒或被冰块砸伤。因此,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
4.为此,冰块自动转运系统变得非常迫切。如果能够有冰块自动转运系统,那么同样搬运48块每块约100kg重的块冰,可能只需要4人操作即可。这样,能够减轻劳动力成本,而且能够降低对运冰工人的伤害。
5.要实现冰块的自动转运,能够容纳冰块并能够与冰块自动转运系统相配合的冰车模组机构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机构。
6.但是,由于单块冰块的重量大,从而导致其对冰车模组机构的要求比较高,导致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冰车模组机构。
7.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冰车模组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冰车模组机构,其能够实现冰块的容纳,并便于实现冰块的自动输送。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0.一种冰车模组机构,其包括多个彼此相连的冰车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冰车模组都包括模组基座,所述模组基座的一面的一端设有冰块挡架且所述冰块挡架上设有缓冲胶套,所述模组基座的另一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块夹板,每块所述夹板的两端都设有一个钢索穿孔,所述模组基座的另一面的两端都设有两块设置在两块所述夹板之间的安装板,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高度大于所述夹板的高度,所述模组基座的另一面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机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冰车模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在一起,位于一端处的所述冰车模组与钢索的一端相连,并且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穿过其它冰车模组的所述钢索穿孔后与卷轴相连。
11.优选地,其中,所述模组基座的另一面的两端都设有两个所述滚轮。
12.优选地,其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和与所述连接螺栓相配合的连接螺母。
13.优选地,其中,所述模组基座的一面还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隔板。
14.优选地,其中,所述模组基座与两块所述夹板是一体的。
15.优选地,其中,所述模组基座与两块所述夹板由一体的槽钢制成。
16.优选地,其中,所述冰块挡架与所述模组基座和两块所述夹板也是一体的。
17.优选地,其中,所述安装板焊接在所述模组基座的另一面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9.1、其能够实现冰块的容纳,并能够与滑道等相配合,从而实现冰块的自动输送。
20.2、其多个冰车模组可以通过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根据输送冰块的多少自动确定需要连接的冰车模组的数量,进而能够实现灵活组装,满足冰块输送的需求。
21.3、其多个冰车模组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使得冰车模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便于冰块从模具中倒入冰车模组中,并便于抓具从冰车模组上抓取冰块。
22.4、其设有缓冲胶套,能够防止冰块的损坏。
23.5、其设有隔板,从而能够实现不同大小冰块的隔离,便于不同大小冰块的同时输送。
24.6、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的其中一个冰车模组的轴测图。
26.图2是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的其中一个冰车模组的另一轴测图。
27.图3是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的其中一个冰车模组的正视图。
28.图4是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的其中一个冰车模组的俯视图。
29.图5是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的其中一个冰车模组的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31.本发明涉及一种冰车模组机构,其能够实现冰块的容纳,并便于与滑道等相配合,从而便于实现冰块的自动输送。
32.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包括多个彼此相连的冰车模组。
33.其中,如图1

5所示,每个所述冰车模组包括模组基座1。所述模组基座1用于为该冰车模组的其它零部件提供支撑。
34.其中,所述模组基座1是一块基板,其具有两个面。所述模组基座1的一面的一端设有冰块挡架2。在往所述模组基座2上放置冰块时,所述冰块能被所述冰块挡架2阻挡。这样,由于设有所述冰块挡架2,一方面有助于将冰块快速放置在所述模组基座1上,另一方面有助于防止冰块从所述模组基座1的一端上滑落下去,从而有助于保证安全。
35.所述冰块挡架2上设有缓冲胶套3。这样,当所述冰块被所述冰块挡架2阻挡时,其实际上是被所述缓冲胶套3阻挡。这样,能够防止冰块与所述冰块挡架2之间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降低对冰块的损坏,降低冰块的破损率。
36.优选地,所述模组基座1的一面还设有沿着其长度方向布置的隔板4。通过设置所述隔板4,可以在所述模组基座1的一面放置两块大小不同的冰块,有助于实现不同大小的冰块的同时输送。
37.更优选地,所述隔板4与所述模组基座1是一体的。例如,所述隔板4焊接在所述模板基座1的一面上。
38.在本发明中,所述模组基座1的另一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块夹板5。
39.优选地,所述模组基座1与两块所述夹板5是一体的。例如,所述模组基座1与两块所述夹板5由一体的槽钢制成。这样,整体强度更高,承载能力更强,更不易损坏。
40.更优选地,所述冰块挡架2与所述模组基座1和两块所述夹板5也是一体的。
41.每块所述夹板5的两端都设有一个钢索穿孔10。所述钢索穿孔10用于供钢索无接触地穿过。
42.所述模组基座1的另一面的两端都设有两块设置在两块所述夹板5之间的安装板6。两块所述安装板6之间设有滚轮7。所述滚轮7的高度大于所述夹板5的高度。这样,在需要进行冰块的输送时,可以使得所述滚轮7与滑道等相连,通过所述滑道带动整个冰车模组机构前进,从而实现冰块的输送。
43.优选地,所述模组基座1的另一面的两端都设有两个所述滚轮7。这样,使得所述模组基座1可以更好地与滑道连接,以更好地实现冰车模组机构的驱动。
44.更优选地,所述安装板6焊接在所述模组基座1的另一面上。这样,能够确保所述滚轮7能够更好地与所述模组基座1成为一体。
45.在本发明中,所述模组基座1的另一面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个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可以将多个所述模组基座1活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大量冰块的同时输送。而且,由于不同的所述模组基座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活动连接,所以,可以根据需要输送的冰块的数量灵活地确定需要使用的冰车模组的数量,不会造成多余的冰车模组的浪费,也有助于节能和环保。
46.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8和与所述连接螺栓8相配合的连接螺母9。所述连接螺栓8可以穿过所述夹板5中设置的螺栓孔,并在所述连接螺母9的配合下实现所述模组基座1之间的连接。
4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螺栓8的长度比较长,使得两个所述冰车模组之间的连接不是固定连接,而是活动连接。也就是,两个所述冰车模组通过所述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母9连接在一起后,它们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调节。
48.相邻的两个所述冰车模组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在一起。位于一端处的所述冰车模组与钢索的一端相连,并且所述钢索的另一端穿过其它冰车模组的所述钢索穿孔10后与卷轴相连。
49.例如,多个所述冰车模组通过所述连接螺栓8和连接螺母活动连接在一起。其中,钢索的一端连接最左侧的冰车模组上,钢索的另一端穿过其它冰车模组的钢索穿孔后与位于冰车模组机构右端的卷轴相连。所述卷轴可以由电机带动,从而能转动。
50.这样,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电机或其它方式向左侧拉最左侧的冰车模组,然后逐步拉动其它冰车模组,直到使每个冰车模组之间产生相同间距,从而便于冰块从模具中倒入所述冰车模组中。
51.冰块倒入冰车模组后,钢索通过电机向右拉动,首先拉动最左侧的冰车模组向右移动,然后使得冰车模组一个一个逐步向右移动,直到所有冰车模组之间不具有间隙,然后使得所有的冰车模组在滑道上滑动,直到冰块输送到储存库中,便于抓具从所述冰车模组上抓取冰块进行入库。
52.本发明的冰车模组机构能够实现冰块的容纳,并能够与滑道等相配合,从而实现冰块的自动输送。而且,其多个冰车模组可以通过连接机构活动连接在一起,从而能够根据输送冰块的多少自动确定需要连接的冰车模组的数量,进而能够实现灵活组装,满足冰块输送的需求。并且,其多个冰车模组通过螺栓活动连接,使得冰车模组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从而便于冰块从模具中倒入冰车模组中,并便于抓具从冰车模组上抓取冰块。此外,其设有缓冲胶套,能够防止冰块的损坏。
53.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