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6123发布日期:2020-09-08 14:42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维修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其中在电梯维修过程中常需要采用安全维护装置来确保维修人员的安全。

专利号为cn201821265159.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包括底座和维护网,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安装有连接架,所述维护网安装于支撑架与连接架之间,所述支撑架上下两侧均安装有警示灯,所述底座右端顶部安装有手推杆,所述手推杆左侧位于底座顶部安装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内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支撑架后侧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内安装有防护网兜。

上述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防止电梯井以及电梯口的高空坠物对维修人员造成损伤,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有效避免维修人员的掉落,降低电梯维修过程中安全性,其次,装置主要采用固定式的结构,使得装置的体积较大,导致装置的移动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急需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来解决现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梯维修用安全维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防止电梯井以及电梯口的高空坠物对维修人员造成损伤,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有效避免维修人员的掉落,降低电梯维修过程中安全性,以及现有的电梯维修用安全维护装置主要采用固定式的结构,使得装置的体积较大,导致装置的移动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架和安全绳,所述底板一侧壁中部焊接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之间插接有轮轴,所述轮轴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所述绕线筒上缠绕有所述安全绳,且所述绕线筒与所述安全绳的一端卡死,所述安全绳与现有技术中的消防用安全绳用材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安全绳、所述绕线筒以及所述轮轴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维修人员因意外情况而坠落的风险,提高电梯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端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自带有轮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装置的灵活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端中部焊接有警示板,所述警示板一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警示条幅,所述警示板两侧壁上焊接有推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警示条幅上书写有警示标语,能够提醒过往行人远离正在维修的电梯口。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板上远离所述推柄上方通过缠绕的方式固定有钩链二,且所述钩链二无挂钩的一端与所述警示板焊接,所述警示板上远离所述钩链二上方焊接有钩链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钩链一能够实现所述护框在收整时的限位,通过所述钩链二能够实现所述护框在平放时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板一侧设置有护框,所述护框内中部通过卡压的方式固定有护网,所述护框两侧壁上焊接有吊环,所述护框低端的中部贯穿有转轴,且所述转轴与所述护框插接,所述转轴两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转轴、所述安装台、所述钩链一、所述钩链二以及所述吊环的设计,使得所述护框在使用后能够进行折叠收整,从而大大减小了装置整体的体积,使得装置的移动使用更加的灵活,实用性好。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底板以及所述警示板均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所述安装台的可靠固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的电梯维修用安全维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防止电梯井以及电梯口的高空坠物对维修人员造成损伤,无法在紧急情况下有效避免维修人员的掉落,降低电梯维修过程中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安全绳、绕线筒以及轮轴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维修人员因意外情况而坠落的风险,提高电梯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2、为解决现有的电梯维修用安全维护装置主要采用固定式的结构,使得装置的体积较大,导致装置的移动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转轴、安装台、钩链一、钩链二以及吊环的设计,使得护框在使用后能够进行折叠收整,从而大大减小了装置整体的体积,使得装置的移动使用更加的灵活,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中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护框;2、警示条幅;3、推柄;4、警示板;5、底板;6、万向轮;7、安装台;8、绕线筒;9、固定架;10、安全绳;11、护网;12、转轴;13、轮轴;14、钩链一;15、钩链二;16、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梯维修安全维护装置,包括底板5、固定架9和安全绳10,底板5一侧壁中部焊接有固定架9,固定架9之间插接有轮轴13,轮轴13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绕线筒8,绕线筒8上缠绕有安全绳10,且绕线筒8与安全绳10的一端卡死,安全绳10与现有技术中的消防用安全绳用材相同,通过安全绳10、绕线筒8以及轮轴13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维修人员因意外情况而坠落的风险,提高电梯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底板5底端四角处通过螺栓连接有万向轮6,万向轮6上自带有轮锁,能够实现装置的灵活移动,底板5上端中部焊接有警示板4,警示板4一侧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警示条幅2,警示板4两侧壁上焊接有推柄3,警示条幅2上书写有警示标语,能够提醒过往行人远离正在维修的电梯口,警示板4上远离推柄3上方通过缠绕的方式固定有钩链二15,且钩链二15无挂钩的一端与警示板4焊接,警示板4上远离钩链二15上方焊接有钩链一14,通过钩链一14能够实现护框1在收整时的限位,通过钩链二15能够实现护框1在平放时的限位。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警示板4一侧设置有护框1,护框1内中部通过卡压的方式固定有护网11,护框1两侧壁上焊接有吊环16,护框1低端的中部贯穿有转轴12,且转轴12与护框1插接,转轴12两端转动连接有安装台7,通过转轴12、安装台7、钩链一14、钩链二15以及吊环16的设计,使得护框1在使用后能够进行折叠收整,从而大大减小了装置整体的体积,使得装置的移动使用更加的灵活,实用性好所示,安装台7与底板5以及警示板4均焊接,能够实现安装台7的可靠固定。

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当需要进入到电梯井内对电梯顶端进行维修时,首先将装置移动到电梯口处,并使护框1一侧正对电梯井内部,然后将安全绳10捆绑在维修人员腰部,待维修人员进入到电梯井内的维修位置时,可将钩链一14取下,并将钩链二15挂置在吊环16上,通过缓慢转动护框1,以使得护框1向电梯井内部倾斜,待护框1完全水平后,钩链二15拉直,此时护框1会在底板5以及钩链二15的作用下实现限位,护框1以及护网11,能够有效防止电梯井内高空坠物对维修人员造成损伤,通过安全绳10、绕线筒8以及轮轴13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维修人员因意外情况而坠落的风险,提高电梯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转轴12、安装台7、钩链一14、钩链二15以及吊环16的设计,使得护框1在使用后能够进行折叠收整,从而大大减小了装置整体的体积,使得装置的移动使用更加的灵活,实用性好。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