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5492发布日期:2020-11-03 23:30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液体瓶如食用油瓶、酱油瓶、饮料瓶等瓶口上设置瓶盖,瓶盖的盖体上一般设置有出液口,为了保证出液口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不漏液,厂家会在出厂的时候用封口件将出液口封死。目前各厂家普遍采用的封口件是在出液口内设置封口片,在封口片上设置一个拉环,在使用时,将盖体打开,拉动封口片上的拉环,将封口片撕下,取出。

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0527846.3公开了一种拉环环保瓶盖,参照图6,包括盖体(2),以及盖合在所述盖体(2)上的扣盖(1);所述盖体(2)内设有回流槽(5),所述回流槽(5)的中部设有密封台(4),所述密封台(4)内设有出液口(6);绕所述密封台(4)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8),所述出液口(6)靠近所述导流墙(8)设置,所述导流墙(8)具有上端导液口(81)和侧部开口(82);所述出液口(6)上还设有封口片(7),一拉环(9)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91)连接于所述封口片(7),所述拉环(9)的另一端为自由端(92)且所述自由端(92)从所述侧部开口(82)伸出。上述的一种拉环环保瓶盖解决了在盖体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在盖体的导油管上将拉环设置为最大的技术难题。

参照图6,但是,却存在如下弊端:1、拉环环保瓶盖的盖体(2)和扣盖(1)是采用翻盖的方式,所述盖体(2)通过所述连接带(3)连接于所述扣盖(1)一端的侧壁。然而,现在加工瓶口盖和上盖的生产设备及生产线,大部分是分别加工出瓶口盖和上盖,然后瓶口盖和上盖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因此,现阶段大部分的生产线还不适用于加工上述翻盖方式拉环环保瓶盖。这就需要建新的生产线,来加工上述的拉环环保瓶盖,导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灌装厂家采购这种翻盖瓶盖后也不能在现有灌装线上直接自动化使用,因为这个盖子不能匹配原有的生产线,导致下游厂家接受度受限制。2、采用翻盖方式的上述拉环环保瓶盖不具有防盗功能,在商场售卖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被不守规矩的人打开扣盖(1),拉出封口片(7),来闻瓶内液体的气味或者倒出液体,然后再盖回扣盖(1),拉环环保瓶盖的外表没有明显提示,该瓶内液体已被开启,导致瓶内液体变质。但是,购买人,如果不打开扣盖(1),不留意的话,可能就会买到变质的商品,不能很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3、采用翻盖方式的拉环环保瓶盖,盖体(2)和扣盖(1)为一体加工而成,然而,如果要更换扣盖(1)外壁图案时,需要连同盖体(2)盖体一起更换,不利于生产制造多种不同外形的扣盖(1),不利于包装更新换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翻盖方式的上述拉环环保瓶盖不具有防盗功能,在商场售卖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被不守规矩的人打开扣盖,拉出封口片,来闻瓶内液体的气味或者倒出液体,导致瓶内液体变质,购买人,如果不打开扣盖,可能就会买到变质的商品,不能很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包括瓶口盖和上盖;所述瓶口盖内设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中部设有密封台,所述密封台内设有出液口;绕所述密封台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所述出液口靠近所述导流墙设置,所述导流墙具有上端导液口和侧部开口;所述出液口上还设有封口片,一拉环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封口片,所述拉环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瓶口盖的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一撕条,所述撕条呈长条状且所述撕条绕所述上盖周向设置;所述撕条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撕开槽,所述撕条首尾端断开形成缺口;所述撕条的内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一挡位块,所述瓶口盖的外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二挡位块,多个所述第二挡位块与多个所述第一挡位块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第二挡位块与一所述第一挡位块对应限位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挡位块的侧部与所述第一挡位块的侧部抵接,沿螺纹拧开方向拧动所述上盖时,所述第二挡位块限位抵挡所述第一挡位块。

可选地,所述撕条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挡位块的上侧周向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瓶口盖的外壁在所述第二挡位块与所述外螺纹之间周向设有一环形卡凸,所述环形卡凸在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瓶口盖时与所述环形卡槽配合卡接。

可选地,所述撕条的首端向外延伸出一手抓部。

可选地,所述导流墙为圆弧形导流墙。

可选地,所述密封台内还设有漏斗槽,且所述漏斗槽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一侧;所述漏斗槽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上设置有密封柱。

可选地,所述密封台与所述回流槽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密封槽;所述上盖内凸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开口端设置有圆锥形密封台,所述圆锥形密封台在所述上盖和所述瓶口盖盖合时伸进所述圆锥形密封槽内并与该圆锥形密封槽密封抵接,并将所述漏斗槽和所述出液口密封在所述密封环内。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外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凸起,且所述凸起竖直设置。

可选地,所述瓶口盖的下端直径呈台阶式增大形成一环形连接部,所述环形连接部套装于盛液瓶的瓶口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撕拉式环保瓶盖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所述撕条在靠近所述环形卡槽的内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一挡位块,所述瓶口盖在靠近所述环形卡凸的外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二挡位块,所述第二挡位块的侧部与所述第一挡位块的侧部抵接,沿螺纹拧开方向拧动所述上盖时,所述第二挡位块限位抵挡所述第一挡位块。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采用上述的单向档位结构,即在所述第二挡位块与所述第一挡位块档位配合期间,上盖也就始终与瓶口盖间呈现螺纹拧紧关系,使上盖与瓶口盖之间连接具有很好的稳固性。如果反向螺纹旋转在没有撕开撕拉条的前提下,以及在没有破坏性反向螺纹旋转的前提下,是拧不开上盖和瓶口盖的,所以,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商品,在商场售卖的过程中,人们要想开启所述撕拉式环保瓶盖,拉出封口片来闻瓶内液体的气味或者倒出液体,就必须拉开撕条,一旦撕条被拉开,撕拉式环保瓶盖就能明显的显示出商品已被开启,具有防盗作用,能很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这样的结构能够保障用这样包装后的产品在物流运输中瓶盖螺纹不会松动,产品不存在泄露风险。

2、所述撕条的内壁周向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瓶口盖的外壁周向设有一环形卡凸,所述环形卡凸在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瓶口盖上时与所述环形卡槽配合卡接,从而实现了撕条、上盖与瓶口盖的固定连接关系。在需要启封上盖时,首先撕开撕条,由于所述撕条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撕开槽,撕开撕条时,瓶盖和撕条沿该撕开槽分离,去掉所述环形卡凸与所述环形卡槽卡接关系,即可拧开所述上盖,增强了上盖与瓶口盖间连接的稳固性,保障产品在运输过程乃至储存操作时具备良好运输稳固性和储存密封性。撕开撕条,使所述环形卡槽脱离与所述环形卡凸卡接,即可开启上盖。

3、所述瓶口盖与所述上盖通过螺纹配合固接,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生产制造多种不外形的上盖时,只需要单独不同外壁形状的上盖,再将上盖配合于瓶口盖上,即可得到不同外形的撕拉式环保瓶盖,更换方便,让市场上更多下游厂家生产线可以直接使用和不断推新除旧推出新的外形上盖包装。

4、所述瓶口盖与所述上盖通过螺纹配合固接,现阶段大部分的原有生产线均能对所述撕拉式环保瓶盖进行加工,资金投入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剖切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瓶口盖拔掉封口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拉环环保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瓶口盖10,回流槽101,密封台102,出液口103,导流墙104,导液口104a,侧部开口104b,封口片105,拉环106,连接件106a,漏斗槽107,回流孔108,密封柱109,圆锥形密封槽110,瓶嘴11,环形连接部12,环形卡凸13,第二挡位块14,外螺纹15,上盖20,内螺纹21,密封环210,圆锥形密封台211,凸起220,撕条30,撕开槽31,缺口32,手抓部33,环形卡槽34,第一挡位块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参照图1、图4和图5,提供一种撕拉式环保瓶盖,包括瓶口盖10和上盖20。所述瓶口盖10的上端外壁设有外螺纹15,所述上盖20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15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21,所述瓶口盖10与所述上盖20通过螺纹配合固接。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述瓶口盖10的瓶嘴11内设有回流槽101,所述回流槽101的中部设有密封台102,所述密封台102内设有出液口103。绕所述密封台102部分周边设有导流墙104,所述出液口103靠近所述导流墙104设置,所述导流墙104具有上端导液口104a和侧部开口104b。所述出液口103上还设有封口片105,一拉环106的一端通过一连接件106a连接于所述封口片105,所述拉环10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地,所述瓶口盖10包括瓶嘴11。所述瓶口盖10的瓶嘴11下端直径呈台阶式增大形成一环形连接部12,所述环形连接部12套装于盛液瓶的瓶口上,使所述瓶口盖10与盛液瓶固定连接。或者为了使所述撕拉式环保瓶盖更加美观,在产品后期更新换代中也可以把环形连接部12与瓶口盖10尽量一样大,使瓶口盖10和上盖20上下盖一样大,外观大气增加产品更新换代。

参照图2、图3和图4,所述撕条30的内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一挡位块35,所述瓶口盖10的外壁环形均布有多个第二挡位块14。多个所述第二挡位块14与多个所述第一挡位块35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第二挡位块14与一所述第一挡位块35对应限位抵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挡位块14的侧部与所述第一挡位块35的侧部抵接,沿螺纹拧开方向拧动所述上盖20时,所述第二挡位块14限位抵挡所述第一挡位块35。说明如下:当人们想要将所述上盖20从所述瓶口盖10上拧开时,所述第二挡位块14会抵挡住所述第一挡位块35,只有通过撕开所述撕条30,才能解除所述第二挡位块14与所述第一挡位块35的抵挡作用,人们才能拧开所述上盖20。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采用上述的单向档位结构,即在所述第二挡位块14与所述第一挡位块35档位配合期间,上盖20也就始终与瓶口盖10间呈现螺纹拧紧关系,使上盖20与瓶口盖10之间连接具有很好的稳固性。如果反向螺纹旋转在没有撕开撕拉条30的前提下,以及在没有破坏性反向螺纹旋转的前提下,是拧不开上盖20和瓶口盖30的,所以,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商品,在商场售卖的过程中,人们要想开启所述撕拉式环保瓶盖,拉出封口片105来闻瓶内液体的气味或者倒出液体,就必须拉开撕条30,一旦撕条30被拉开,撕拉式环保瓶盖的外表就能明显的显示出商品已被开启,具有防盗作用,能很好的保障消费者权益。

参照图2和图3,所述上盖20的下端设有一撕条30,所述撕条30呈长条状且所述撕条30绕所述上盖20的下端边沿周向设置。所述撕条30与所述上盖20之间形成撕开槽31,所述撕条30首尾端断开形成缺口32,所述撕条30的首端向外延伸出一手抓部33,方便人们抓住所述手抓部33来撕开所述撕条30。在产品后期更新换代中也可以把环形连接部12与瓶口盖10尽量一样大,使瓶口盖10和上盖20上下盖一样大,外观大气增加产品更新换代。同时为了美观可以把手抓部33取消,把缺口32做大直接在缺口32处撕开撕拉条30从而打开上盖20。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撕条30的内壁在所述第一挡位块35的上侧周向设有一环形卡槽34,所述瓶口盖10的瓶嘴11外壁在所述第二挡位块14与所述外螺纹15之间周向设有一环形卡凸13,所述环形卡凸13在所述上盖20连接于所述瓶口盖10上时与所述环形卡槽34配合卡接,从而实现了撕条30、上盖20与瓶口盖10的固定连接关系。在需要启封上盖20时,首先撕开撕条30,由于所述撕条30与所述上盖20之间形成撕开槽31,撕开撕条30时,上盖20和撕条30沿该撕开槽31分离,去掉所述环形卡凸13与所述环形卡槽34卡接关系,即可拧开所述上盖20,增强了上盖20与瓶口盖10间连接的稳固性,保障产品在运输过程乃至储存操作时具备良好运输稳固性和储存密封性。撕开撕条30,使所述环形卡槽34脱离与所述环形卡凸13抵挡,即可开启上盖20。

参照图2和图5,所述导流墙104为圆弧形导流墙,使所述导流墙104能完全承接住从所述出液口103倒出的液体,并给倒出的液体导流以使液体沿该导流墙104平稳流畅地从所述导液口104a流出。

参照图2、图3和图5,所述密封台102内还设有漏斗槽107,且所述漏斗槽107位于所述出液口103的一侧;所述漏斗槽107的最低部设置有回流孔108,所述回流孔108上设置有密封柱109。使用时,拔掉所述密封柱109,在一次或连续多次从导流墙104倒出液体时,导流墙104上残留的液体不停残留下来流到瓶口盖10的回流槽101上,残留液体沿回流槽101快速向下集中回流,残留液体可从所述出液口103和所述漏斗槽107的回流孔108处同时流回瓶内,使残留液体回流速率更快,回流效果更好。如果人们在没有把握住倾倒液体量的情况下,液体量倒出过快而大量流道回流槽101上,即使是大量的液体也能快速地从所述出液口103和所述回流孔108处回流瓶内,这样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大量残液的回流,避免残液外挂或回流不畅导致的瓶口盖10污染和污浊,保持瓶口的干净和卫生。由于具有出液口103和回流孔108的结构,让安装有所述瓶口盖10结构的容器之间互相灌装倾倒时,可以很好完成灌装倾倒而不洒出瓶口盖10外。

参照图2、图3和图5,由于所述导流墙104的圆弧形结构使其能最大化地设置在瓶口盖10的瓶嘴内,而所述漏斗槽107设于所述密封台102内也不会影响所述导流墙104在瓶口盖10的瓶嘴11内设置空间,使导流墙104、出液口103、以及漏斗槽107更加紧凑和合理地设于瓶口盖10的瓶嘴11内上。即在瓶口盖10的瓶嘴11内大小一定的情况下,因所述导流墙104能最大化地设置在所述瓶口盖10的瓶嘴11内,从而使所述拉环106也能最大化地设置在所述瓶口盖10的瓶嘴内,这样就能在不增大瓶口盖10的瓶嘴内直径前提下将拉环106的直径增大为合适值,这样人们能轻易地用手指穿过拉环106的内环并稳定地勾住拉环106施力,由于导流墙104具有侧部开口104b的结构,且人们施力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所述导流墙104遮挡而能更容易地对拉环106施力,将与拉环106相连的封口片105拉出出液口103,即可将瓶内液体从出液口103倒出使用,因此所述导流墙104的圆弧形结构能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拉环难以做大的问题。

参照图2、图4和图5,该拉环环保瓶盖的所述密封台102为圆形。所述密封台102与所述回流槽101的连接处设有圆锥形密封槽110。所述上盖20内凸设有密封环210,所述密封环210的开口端设置有圆锥形密封台211,所述圆锥形密封台211在所述上盖20和所述瓶口盖10盖合时伸进所述圆锥形密封槽110内并与该圆锥形密封槽110密封抵接,将所述漏斗槽107和所述出液口103密封在所述密封环210内,保护瓶内液体避免变质。即使在使用液体需要经常将所述上盖20从所述瓶口盖10上打开后再盖合在所述瓶口盖10上,导致上盖20变形使该上盖20不能与瓶口盖10紧密盖合而出现盖合间隙,失去密封性,但是,不影响所述密封环210将所述漏斗槽107和所述出液口103紧密密封在其内,依然能起到将瓶内液体与外界空气隔绝,保护瓶内液体避免变质。还有,当瓶内液体第一次使用后不会一次性使用完,会将所述上盖20盖合在所述瓶口盖10上密封存放液体以便二次使用,由于需要经常重复使用,有时会不小心碰到瓶子导致瓶子倒地,这时候液体即使从出液口103和回流孔108流出来,但是由于有密封环210的密封阻隔作用,人们矫正瓶子时,流到密封环210内的液体又会经出液口103和回流孔108回流瓶内,避免造成瓶口盖10和上盖20污染。

参照图1,所述上盖20的外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凸起220,且所述凸起220竖直设置,设置所述凸起220,增加人们手部与上盖20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人们拧开所述上盖20。同时,凸起220的结构可以在凸起220上组装上一个新的产品更新瓶盖外形增加产品包装更新换代留下空间。

参照图4和图5,所述瓶口盖10与所述上盖20通过螺纹配合固接,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生产制造多种不外形的上盖20时,只需要单独不同外壁的上盖20,再将上盖20配合于瓶口盖10上,即可得到不同外形的撕拉式环保瓶盖,更换方便,让市场上更多下游厂家生产线可以直接使用和不断推新除旧推出新的外形上盖20包装。同时,所述瓶口盖10与所述上盖20通过螺纹配合固接,现阶段大部分的原有生产线均能对所述撕拉式环保瓶盖进行加工,资金投入少。同时,保留中国专利文献cn201910527846.3公开了一种拉环环保瓶盖现有优势功能,并解决市场现有设备匹配度的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