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杆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3921发布日期:2020-10-30 21:2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串杆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串杆叉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很多物流公司或者钢厂用叉车叉钢卷,使用常规叉车标配的叉刀容易损坏钢卷内孔臂,于是逐渐出现串杆作业,串杆一般为圆形钢管,不会损坏钢卷,被客户广泛接受。

目前,授权公告为cn20319995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叉车装卸盘圆钢材的专用工属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面板、串杆、固定支撑和锁止插销,所述支撑面板由支撑上面板和支撑下面板固接形成,所述支撑下面板上设有一缺孔,所述串杆与支撑下面板固接,所述固定支撑包括两个“l”型固定支撑件,所述“l”型固定支撑件固接在支撑面板背部左右两侧,所述锁止插销包括固接在支撑上面板上沿处的下销孔和固接在叉车上货架梁上的上销孔。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钢卷为薄铝板或者镀锌板等,在转运过程中不允许损坏,尤其是出口钢卷,许多使用者在串杆的表面包一层橡胶皮或者整体硫化保护层,直接包一层橡胶皮,容易脱落,且不耐磨。如果整体硫化保护层,能解决脱落和不耐磨问题。但是整体硫化后,起作用的只是和钢卷接触的一小部分,其余都是不起作用的,当该接触部分磨损或者损坏后,整个保护层都不能使用了,保护层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串杆叉车,其优点在于提高保护层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串杆叉车,包括车身、安装于车身前端的导轨门架、沿导轨门架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轨门架的滑动架体和驱动滑动架体滑移的升降机构,所述滑动架体安装有安装架体,所述安装架体包括安装于滑动架体的移动架以及固定连接于移动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安装有横向设置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固定架的串杆、同轴固定套设于串杆的保护套以及驱动串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套与串杆分离、装配式套装在串杆上,使保护层不容易脱落,延长保护套使用寿命,当保护层的其中一部分损坏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串杆旋转一定角度,继续使用,直至整个圆周面都损坏后,可大大提高保护层的利用率,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为第一液压马达,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串杆的端部,第一液压马达固定连接于固定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液压马达具有良好的自锁性,有效防止叉车在进行起重作业时串杆发生转动,导致保护套的受力位置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串杆同轴套设有限位挡环,所述限位挡环的直径大于保护套的外径,保护套靠近第一液压马达的端面抵接于限位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限位挡环,有效起重物在起重过程中发生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串杆的周面开设有沿横向延伸的止旋槽,所述止旋槽的截面开口形状呈燕尾形,所述保护套的内壁相对应凸出设置有嵌接于止旋槽的止旋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止旋槽和止旋块,限制保护套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串杆远离第一液压马达的端部安装有限制保护套沿串杆轴线方向滑移以防止保护套从串杆脱离的端盖,所述端盖抵接于保护套的端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串杆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端盖,限制保护套沿串杆轴线方向滑移,且便于维修更换,在保护套磨损时只需要更换保护套即可,不用更换整根串杆,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轨门架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架体的上方的连接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导轨门架且位于连接板上方的滑动梁、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滑动梁的转动链轮、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且另一端缠绕啮合于转动链轮的上半圆周固定连接于滑动架体的传动链条以及驱动滑动梁滑移的第一液压油缸,所述转动链轮的轴线方向与纵向平行,所述第一液压油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导轨门架,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于滑动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油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滑动梁和转动链轮一同向上滑移,转动链轮与连接板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带动转动链轮转动,实现滑动架体向上滑移;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滑动梁和转动链轮一同向下滑移,从而带动转动链轮转动,实现滑动架体向下滑移。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架体设置有两道呈上下分布且沿纵向延伸的滑轨,所述移动架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所述滑轨的滑块,所述移动架设置有驱动移动架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移动架进行纵向滑移,便于调节串杆的水平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沿纵向固定连接于滑动架体且位于两道滑轨之间的齿条、啮合于齿条的齿面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移动架的齿轮以及输出轴同轴固定插设于齿轮的端面的第二液压马达,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连接于移动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马达正向转动或者反向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移动架沿纵向滑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将保护套与串杆分离、装配式套装在串杆上,使保护层不容易脱落,延长保护套使用寿命,当保护层的其中一部分损坏后,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串杆旋转一定角度,继续使用,直至整个圆周面都损坏后,可大大提高保护层的利用率,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设置有端盖,限制保护套沿串杆轴线方向滑移,且便于维修更换,在保护套磨损时只需要更换保护套即可,不用更换整根串杆,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第二驱动组件驱动移动架进行纵向滑移,便于调节串杆的水平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的一种串杆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的保护套和串杆的爆炸图。

图中,1、车身;11、驾驶室;12、第二液压油缸;2、导轨门架;21、连接板;3、滑动架体;31、滑轨;4、升降机构;41、滑动梁;42、转动链轮;43、传动链条;44、第一液压油缸;5、安装架体;51、移动架;511、滑块;52、固定架;6、串杆;61、限位挡环;62、保护套;63、端盖;64、第一驱动组件;65、止旋槽;66、止旋块;7、第二驱动组件;71、齿条;72、齿轮;73、第二液压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串杆叉车,包括车身1、安装于车身1前端的导轨门架2、沿导轨门架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导轨门架2的滑动架体3和驱动滑动架体3滑移的升降机构4。车身1设置有驾驶室11,导轨门架2的底部铰接于车身1,车身1设置有活塞杆端部铰接于导轨门架2的第二液压油缸12。

参照图1、图2,导轨门架2固定连接有位于滑动架体3上方的连接板21,升降机构4包括沿竖向滑移连接于导轨门架2且位于连接板21上方的滑动梁41、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滑动梁41的转动链轮42、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1且另一端缠绕啮合于转动链轮42的上半圆周固定连接于滑动架体3的传动链条43以及驱动滑动梁41滑移的第一液压油缸44。转动链轮42设置有两个且沿纵向对称分布,转动链轮42的轴线方向与纵向平行,第一液压油缸44的缸体固定连接于导轨门架2靠近车身1的一侧,第一液压油缸44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于滑动梁41的下端面,第一液压油缸44的活塞杆的轴线方向与竖向平行。

参照图1、图3,滑动架体3安装有安装架体5,安装架体5包括安装于滑动架体3的移动架51以及固定连接于移动架51的固定架52,滑动架体3远离车身1的一面设置有两道呈上下分布且沿纵向延伸的滑轨31,移动架51设置有滑移连接于滑轨31的滑块511。移动架51设置有驱动移动架51滑移的第二驱动组件7,第二驱动组件7包括沿纵向固定连接于滑动架体3且位于两道滑轨31之间的齿条71、啮合于齿条71的齿面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移动架51的齿轮72以及输出轴同轴固定插设于齿轮72的端面的第二液压马达73,第二液压马达73固定连接于移动架51。

参照图1、图4,固定架52安装有横向设置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固定架52的串杆6、同轴固定套设于串杆6的保护套62以及驱动串杆6转动的第一驱动组件64。第一驱动组件64为第一第一液压马达,第一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串杆6的端部,第一液压马达固定连接于固定架52。串杆6同轴套设有限位挡环61,限位挡环61的直径大于保护套62的外径,保护套62靠近第一液压马达的端面抵接于限位挡环61,串杆6远离第一液压马达的端部安装有限制保护套62沿串杆6轴线方向滑移以防止保护套62从串杆6脱离的端盖63,端盖63抵接于保护套62的端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串杆6端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保护套62与串杆6分离、装配式套装在串杆6上,使保护层不容易脱落,延长保护套62使用寿命,当保护层的其中一部分损坏后,第一驱动组件64驱动串杆6旋转一定角度,继续使用,直至整个圆周面都损坏后,可大大提高保护层的利用率,降低客户使用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