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9129发布日期:2021-02-18 14:33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内分泌科是医院中一个专门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地方,主要负责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痛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甲状腺、垂体、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等疾病的临床诊治,为了保证对患者的医疗,需要对患者的内分泌的医疗样品进行检验,因此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装置,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包含有血液、类似尿液和带有炎症的排泄物的分泌物,在现有的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中,还都是使用试管对内分泌的医疗样品进行储存,再把试管放到托盘上进行送样,由于类似尿液和带有炎症的排泄物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细菌,从而影响了托盘的使用安全性能。
[0003]
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其中专利号:zl201920881204.9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
[0005]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因此影响了试管架的再次使用安全性能。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用于存放含有患者血液和分泌物试管的试管架、设置在试管架上并且用于对试管架进行容纳连接的架盒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并且用于对试管架进行消毒处理的杀毒灯。
[0007]
由于设计了架盒装置、试管架和杀毒灯,通过试管架,实现了对含有患者血液和分泌物试管的储存,通过架盒装置和杀毒灯,实现了对试管架内照射线消毒,因此影响了试管架的再次使用安全性能。
[0008]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内照射线消毒的方式把架盒装置、试管架和杀毒灯相互联接。
[0009]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架盒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和固定轴。
[0010]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试管架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配重锤。
[001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定位条和抵制块。
[0012]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限位杆和磁性块。
[0013]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拉杆。
[0014]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板和定位条,在翻转盒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固定轴并且在翻转盒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拉杆,在翻转盒上设置有试管架并且在试管架上设置有配重锤,在翻转盒与定位条之间分别设置有抵制块和杀毒灯并且在翻转盒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杆,在翻转盒与限位杆之间设置有磁性块。
[0015]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中间板联接并且底座的上端端面设置为与定位条联接,底座的上端端面设置为与限位杆接触式联接并且在底座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耳座体,底座的耳座体设置为与固定轴联接并且底座设置为八字形座状体。
[0016]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中间板的板部的中间的上端端部设置有透漏孔体并且在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开口体,板部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联接并且开口体设置为与拉杆联接,板部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翻转盒相对应分布并且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透漏孔体设置为长条孔状体并且开口体设置为u字口状体。
[0017]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翻转盒设置为包含有弓弯板部、第一侧面板部、第二侧面板部、第一凸轴部和第二凸轴部并且弓弯板部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侧面板部联接,弓弯板部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侧面板部联接并且第一侧面板部的内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凸轴部联接,第二侧面板部的内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凸轴部联接并且弓弯板部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限位杆联接,弓弯板部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磁性块包容式联接并且弓弯板部的横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拉杆联接,第一侧面板部的内侧面下端端部和第二侧面板部的内侧面下端端部分别设置为与抵制块联接并且第一凸轴部和第二凸轴部分别设置为与试管架联接,弓弯板部的敞口部设置为与中间板相对应分布并且第一侧面板部的内角部和第二侧面板部的内角部分别设置为与固定轴转动式联接,弓弯板部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并且第一侧面板部和第二侧面板部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第一凸轴部和第二凸轴部分别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
[0018]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固定轴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固定轴的端头设置为与底座联接,固定轴设置为与翻转盒转动式联接,
[0019]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试管架设置为包含有右竖板部、左竖板部、上横板部和下横板部并且上横板部的端头和下横板部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右竖板部的内侧面部和左竖板部的内侧面部联接,在上横板部上设置有通孔体并且在下横板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通孔体设置为沿上横板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凹槽体设置为沿下横板部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右竖板部的中间部和左竖板部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翻转盒转动式联接并且下横板部的下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配重锤联接,右竖板部、左竖板部、上横板部和下横板部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通孔体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凹槽体设置为球壳的一部分。
[0020]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重锤设置为球状体并且配重锤设置为通过连接杆与试管架联接。
[0021]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定位条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定位条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联接,定位条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杀毒灯联接并且定位条的端头设置为与抵制块接触式联接。
[0022]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抵制块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块部和第二块部并且第一块部的外
端端面部和第二块部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翻转盒联接,第一块部和第二块部分别设置为与定位条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块部和第二块部分别设置为矩形棒状体。
[0023]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杀毒灯设置为紫外线杀毒灯并且杀毒灯的灯座设置为与定位条联接,杀毒灯的电源线设置为通过插头与电源座联接并且杀毒灯设置为与试管架相对应分布。
[0024]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限位杆设置为包含有倾斜杆头部和直杆部并且倾斜杆头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直杆部的上端头联接,倾斜杆头部的中间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翻转盒联接并且直杆部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接触式联接,直杆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磁性块联接并且倾斜杆头部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直杆部设置为杆状体。
[0025]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磁性块设置为磁铁块并且磁性块的其中一个块部设置为与翻转盒嵌入式联接,磁性块的其中另一个块部设置为与限位杆嵌入式联接。
[0026]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拉杆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拉杆的横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翻转盒联接,拉杆的竖部设置为与中间板接触式联接。
[0027]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和试管架与杀毒灯设置为按照内置杀菌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和试管架与配重锤设置为按照保持垂直状态的方式分布,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和试管架与定位条和抵制块设置为按照抵制定位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和试管架与限位杆和磁性块设置为按照外摆支撑的方式分布,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和试管架与拉杆设置为按照挂接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一个翻转盒、一个固定轴、一个试管架、一个配重锤、一个定位条、一个抵制块、两个杀毒灯、一个限位杆、一个磁性块和一个拉杆设置为组成一组试管包盒部件,至少四组试管包盒部件设置在底座和中间板之间并且位于外侧面部的试管包盒部件中的限位杆的下端头设置为延伸到底座的下端端面部,倾斜杆头部设置为与弓弯板部联接,第一块部设置为与第一侧面板部联接,第二块部设置为与第二侧面板部联接,右竖板部设置为与第一凸轴部联接,左竖板部设置为与第二凸轴部联接,弓弯板部设置为与板部相对应分布。
[0028]
在本技术方案中,试管架和杀毒灯是基础部件,也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特征,底座、中间板、翻转盒、固定轴、配重锤、定位条、抵制块、限位杆、磁性块和拉杆是功能部件,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技术效果的特征,板部、透漏孔体、开口体、弓弯板部、第一侧面板部、第二侧面板部、第一凸轴部和第二凸轴部、右竖板部、左竖板部、上横板部、下横板部、通孔体、凹槽体、第一块部、第二块部、倾斜杆头部和直杆部这些技术特征的设计,是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技术特征。
[0029]
在本技术方案中,内照射线消毒的架盒装置、试管架和杀毒灯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试管架5、配重锤6、定位条7、抵制块8和杀毒灯9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3]
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试管架-5、配重锤-6、定位条-7、抵制块-8、杀毒灯-9、限位杆-91、磁性块-92、拉杆-93、板部-21、透漏孔体-22、开口体-23、弓弯板部-31、第一侧面板部-32、第二侧面板部-33、第一凸轴部-34、第二凸轴部-35、右竖板部-51、左竖板部-52、上横板部-53、下横板部-54、通孔体-55、凹槽体-56、第一块部-81、第二块部-82、倾斜杆头部-911、直杆部-912。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7]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003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试管架5、配重锤6、定位条7、抵制块8、杀毒灯9、限位杆91、磁性块92和拉杆93并且在底座1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板2和定位条7,在翻转盒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固定轴4并且在翻转盒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拉杆93,在翻转盒3上设置有试管架5并且在试管架5上设置有配重锤6,在翻转盒3与定位条7之间分别设置有抵制块8和杀毒灯9并且在翻转盒3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限位杆91,在翻转盒3与限位杆91之间设置有磁性块92。
[0040]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上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中间板2联接并且底座1的上端端面设置为与定位条7联接,底座1的上端端面设置为与限位杆91接触式联接并且在底座
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耳座体,底座1的耳座体设置为与固定轴4联接并且底座1设置为八字形座状体。
[0041]
通过底座1,形成了对中间板2、固定轴4、定位条7和限位杆91的支撑连接点,由底座1,实现了与中间板2的连接,实现了与固定轴4的连接,实现了与定位条7的连接,实现了与限位杆91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中间板2和定位条7的支撑载体。
[0042]
在本实施例中,在中间板2的板部21的中间的上端端部设置有透漏孔体22并且在板部2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开口体23,板部2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并且开口体23设置为与拉杆93联接,板部21的侧面部设置为与翻转盒3相对应分布并且板部21设置为矩形片状体,透漏孔体22设置为长条孔状体并且开口体23设置为u字口状体。
[0043]
通过中间板2,形成了对底座1、翻转盒3和拉杆93的支撑连接点,由板部21,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由开口体23,实现了与拉杆93的连接,由透漏孔体22,实现了对板部21的提起作用力的施加部位,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操作人员的提起部件。
[0044]
在本实施例中,翻转盒3设置为包含有弓弯板部31、第一侧面板部32、第二侧面板部33、第一凸轴部34和第二凸轴部35并且弓弯板部31的其中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一侧面板部32联接,弓弯板部31的其中另一个侧面部设置为与第二侧面板部33联接并且第一侧面板部32的内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一凸轴部34联接,第二侧面板部33的内侧面中间部设置为与第二凸轴部35联接并且弓弯板部31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限位杆91联接,弓弯板部31的竖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磁性块92包容式联接并且弓弯板部31的横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拉杆93联接,第一侧面板部32的内侧面下端端部和第二侧面板部33的内侧面下端端部分别设置为与抵制块8联接并且第一凸轴部34和第二凸轴部35分别设置为与试管架5联接,弓弯板部31的敞口部设置为与中间板2相对应分布并且第一侧面板部32的内角部和第二侧面板部33的内角部分别设置为与固定轴4转动式联接,弓弯板部31设置为l字形片状体并且第一侧面板部32和第二侧面板部33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第一凸轴部34和第二凸轴部35分别设置为t字形杆状体。
[0045]
通过翻转盒3,形成了对中间板2、固定轴4、试管架5、抵制块8、限位杆91、磁性块92和拉杆93的支撑连接点,由弓弯板部31,实现了与中间板2的连接,实现了与固定轴4的连接,实现了与限位杆91的连接,实现了与磁性块92的连接,实现了与拉杆93的连接,由第一凸轴部34和第二凸轴部35,实现了与试管架5的连接,由第一侧面板部32和第二侧面板部33,实现了与抵制块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试管架5的支撑载体。
[0046]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轴4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并且固定轴4的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固定轴4设置为与翻转盒3转动式联接,
[0047]
通过固定轴4,形成了对底座1和翻转盒3的支撑连接点,由固定轴4,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翻转盒3与底座1的中间连接部件。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试管架5设置为包含有右竖板部51、左竖板部52、上横板部53和下横板部54并且上横板部53的端头和下横板部54的端头分别设置为与右竖板部51的内侧面部和左竖板部52的内侧面部联接,在上横板部53上设置有通孔体55并且在下横板部54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凹槽体56,通孔体55设置为沿上横板部53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并且
凹槽体56设置为沿下横板部54的横向中心线间隔排列分布,右竖板部51的中间部和左竖板部52的中间部分别设置为与翻转盒3转动式联接并且下横板部54的下端端面的中间部设置为与配重锤6联接,右竖板部51、左竖板部52、上横板部53和下横板部54分别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通孔体55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凹槽体56设置为球壳的一部分。
[0049]
通过试管架5,形成了对翻转盒3和配重锤6的支撑连接点,由右竖板部51和左竖板部52,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由下横板部54,实现了与配重锤6的连接,由上横板部53、下横板部54、通孔体55和凹槽体56,实现了对试管的储存,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试管的支撑载体。
[0050]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锤6设置为球状体并且配重锤6设置为通过连接杆与试管架5联接。
[0051]
通过配重锤6,形成了对试管架5的支撑连接点,由配重锤6,实现了与试管架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保持试管架5处于平衡状态。
[0052]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条7设置为矩形块状体并且定位条7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座1联接,定位条7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杀毒灯9联接并且定位条7的端头设置为与抵制块8接触式联接。
[0053]
通过定位条7,形成了对底座1、抵制块8和杀毒灯9的支撑连接点,由定位条7,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实现了与抵制块8的连接,实现了与杀毒灯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保持翻转盒3处于垂直位置的中间部件之一。
[0054]
在本实施例中,抵制块8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块部81和第二块部82并且第一块部81的外端端面部和第二块部82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翻转盒3联接,第一块部81和第二块部82分别设置为与定位条7接触式联接并且第一块部81和第二块部82分别设置为矩形棒状体。
[0055]
通过抵制块8,形成了对翻转盒3和定位条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块部81和第二块部82,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实现了与定位条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保持翻转盒3处于垂直位置的中间部件之一。
[0056]
在本实施例中,杀毒灯9设置为紫外线杀毒灯并且杀毒灯9的灯座设置为与定位条7联接,杀毒灯9的电源线设置为通过插头与电源座联接并且杀毒灯9设置为与试管架5相对应分布。
[0057]
通过杀毒灯9,形成了对试管架5和定位条7的支撑连接点,由杀毒灯9,实现了与试管架5的连接,实现了与定位条7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试管架5的杀菌处理。
[0058]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91设置为包含有倾斜杆头部911和直杆部912并且倾斜杆头部911的下端头设置为与直杆部912的上端头联接,倾斜杆头部911的中间部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翻转盒3联接并且直杆部912的下端头设置为与底座1接触式联接,直杆部912的中间部设置为与磁性块92联接并且倾斜杆头部911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直杆部912设置为杆状体。
[0059]
通过限位杆91,形成了对底座1和翻转盒3的支撑连接点,由直杆部912,实现了与底座1的连接,由倾斜杆头部911,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对翻转盒3进行翻转后进行支撑。
[0060]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块92设置为磁铁块并且磁性块92的其中一个块部设置为与翻
转盒3嵌入式联接,磁性块92的其中另一个块部设置为与限位杆91嵌入式联接。
[0061]
通过磁性块92,形成了对限位杆91和翻转盒3的支撑连接点,由磁性块92,实现了与限位杆91的连接,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限位杆91与翻转盒3的连接中间部件。
[0062]
在本实施例中,拉杆93设置为l字形杆状体并且拉杆93的横部的端头设置为通过销轴和耳座体与翻转盒3联接,拉杆93的竖部设置为与中间板2接触式联接。
[0063]
通过拉杆93,形成了对中间板2和翻转盒3的支撑连接点,由拉杆93,实现了与中间板2的连接,实现了与翻转盒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翻转盒3与中间板2的连接中间部件。
[0064]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和试管架5与杀毒灯9设置为按照内置杀菌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和试管架5与配重锤6设置为按照保持垂直状态的方式分布,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和试管架5与定位条7和抵制块8设置为按照抵制定位的方式分布并且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和试管架5与限位杆91和磁性块92设置为按照外摆支撑的方式分布,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固定轴4和试管架5与拉杆93设置为按照挂接连接的方式分布并且一个翻转盒3、一个固定轴4、一个试管架5、一个配重锤6、一个定位条7、一个抵制块8、两个杀毒灯9、一个限位杆91、一个磁性块92和一个拉杆93设置为组成一组试管包盒部件,至少四组试管包盒部件设置在底座1和中间板2之间并且位于外侧面部的试管包盒部件中的限位杆91的下端头设置为延伸到底座1的下端端面部,倾斜杆头部911设置为与弓弯板部31联接,第一块部81设置为与第一侧面板部32联接,第二块部82设置为与第二侧面板部33联接,右竖板部51设置为与第一凸轴部34联接,左竖板部52设置为与第二凸轴部35联接,弓弯板部31设置为与板部21相对应分布。
[0065]
把患者的血液和分泌物分别取样放到试管中,把拉杆93与开口体23分开,使弓弯板部31向外转动,使第一侧面板部32和第二侧面板部33在固定轴4上转动,使磁性块92的其中一个块部与磁性块92的其中另一个块部分开,使直杆部912与弓弯板部31分开,倾斜杆头部911与弓弯板部31接触,直杆部912的下端头与底座1接触,从而把位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板部21分开或位于外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分开,在配重锤6作用下,上横板部53和下横板部54处于水平状态,把试管分别放到通孔体55和凹槽体56之间,再使弓弯板部31向内转动,使第一侧面板部32和第二侧面板部33在固定轴4上反方向转动,使磁性块92的其中一个块部与磁性块92的其中另一个块部连接在一起,使直杆部912与弓弯板部31连接在一起,第一块部81和第二块部82分别与定位条7接触,把拉杆93与开口体23连接在一起,从而把位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板部21密封或位于外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密封,操作人员通过作用在透漏孔体22上,把底座1提起进行把含有血液和分泌物的试管进行送样,当把位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板部21分开或位于外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分开时,可以把通孔体55和凹槽体56之间的试管取出,当在通孔体55和凹槽体56之间不储存有试管并且把位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板部21密封或位于外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密封时,开启杀毒灯9,由杀毒灯9产生的紫外线对弓弯板部31的内侧面部、第一侧面板部32的内侧面部、第二侧面板部33的内侧面部和试管架5进行杀菌消毒,当使用一段时期后,把磁性块92的其中
一个块部与磁性块92的其中另一个块部连接在一起,使直杆部912与弓弯板部31连接在一起,再使位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板部21分开或位于外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与内侧面部的弓弯板部31分开,使弓弯板部31的敞口部位于水平面,通过喷洒消毒液对弓弯板部31的内侧面部、第一侧面板部32的内侧面部、第二侧面板部33的内侧面部和试管架5进行杀菌消毒。
[0066]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内照射线消毒的方式把架盒装置、试管架5和杀毒灯9相互联接。
[0067]
在本实施例中,架盒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和固定轴4。
[0068]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试管架5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配重锤6。
[006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定位条7和抵制块8。
[0070]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三附件装置并且第三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三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限位杆91和磁性块92。
[0071]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含有第四附件装置并且第四附件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第四附件装置设置为拉杆93。
[0072]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0073]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74]
1、由于设计了架盒装置、试管架5和杀毒灯9,通过试管架5,实现了对含有患者血液和分泌物试管的储存,通过架盒装置和杀毒灯9,实现了对试管架5内照射线消毒,因此影响了试管架5的再次使用安全性能。
[0075]
2、由于设计了底座1、中间板2、翻转盒3和固定轴4,实现了对试管架5盒内安装。
[0076]
3、由于设计了配重锤6,实现了含有患者血液和分泌物试管的竖直存放。
[0077]
4、由于设计了定位条7和抵制块8,实现挡块定位固定。
[0078]
5、由于设计了限位杆91和磁性块92,实现了倾斜支撑。
[0079]
6、由于设计了拉杆93,实现了挂接连接。
[0080]
7、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81]
还有其它的与内照射线消毒的架盒装置、试管架5和杀毒灯9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0082]
因此在用于内分泌的医疗样品储存盒装置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用于存放含有患者血液和分泌物试管的试管架5、设置在试管架5上并且用于对试管架5进行容纳连接的架盒装置、设置在架盒装置上并且用于对试管架5进行消毒处理的杀毒灯9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