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6935发布日期:2020-10-23 12:2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宗货物如煤炭、焦炭、矿石、粮食等的运输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有全程公路运输和公铁联运两种方式。

其中,全程公路运输方式,以汽车作为承载工具,通过公路运输至目的地。这种全程汽车运输的方式存在运输成本高、容易超载运输出现安全事故、环境污染严重的缺点,同时还受天气(如雨雪、大风等)和路况(如拥堵。封路等)因素的制约,运输时间不可控,运输连续性和稳定性较差。

公铁联运的运输方式,即先用铁路车列作为承载工具,通过铁路线路完成货物从始发地到距离用户最近的铁路货场的长距离运输,再通过汽车短途运输(也称为汽车倒短)从货场将货物转运至企业用户。这种运输方式除了存在着汽车运输所具有的缺点外,还由于货物的储存,引起占用土地、货物流失或亏吨等问题,像煤炭、矿石等货物的堆放还会造成当地环境的污染。

虽然近年来国家提出运输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鼓励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但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自己的铁路专用线,而且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都较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现场地形和场地条件、铁路技术标准等因素的限制,铁路专用线也很难完全敷设到企业内部,导致铁路和企业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并没有完全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与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更加环保、高效、稳定,能够连接铁路和企业存货场,真正实现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目标的货物运输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包括:铁路运输系统;翻车机系统,通过输送带与铁路运输系统相连通;筒仓,通过输送带与翻车机系统相连通,用于接收翻车机系统翻卸出的货物;以及管带输送系统,通过输送带与筒仓相连通,从铁路运输系统运输出的货物经过翻车机系统翻卸,通过筒仓从管带输送系统输送至用户存货场地。

进一步,筒仓的进料口与输送带相连通,筒仓的出料口与管带输送系统相连通,待输送的货物从翻车机系统进入筒仓进行缓存,通过管带输送系统输送至用户存货场地。

进一步,筒仓的出料口设置有卸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筒仓卸料的速率,以使管带输送系统受料均匀稳定。

进一步,翻车机系统呈折返式、贯通式或环线式。

进一步,管带输送系统为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胶带,通过呈六边形的托辊将胶带裹成边缘互相搭接的圆管,以使物料在形成管状截面的胶带内进行输送。

进一步,管带输送系统的胶带包括敞开段和封闭段,敞开段设置在胶带的尾部和头部,分别用于接收物料和卸料,封闭段设置在两端的敞开段之间,通过卷成圆管状以对物料实现封闭输送。

进一步,翻车机系统、管带输送系统及筒仓均包括相连的自动化系统,以实现集中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管带输送系统对货物全程密封,不受雨水、风雪影响,沿途无粉尘,噪声污染小,环保性能好,社会效益良好,并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极大限度地避免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流失,减轻了货物运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货物运输安全及环保系数,更加安全、环保、稳定、高效地满足用户的运输需求,真正实现了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中:1、铁路运输系统;2、翻车机系统;3、筒仓;4、管带输送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与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其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与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包括铁路运输系统1,用于将货物自始发地装车后通过铁路线路运输至距离用户最近的铁路货场;翻车机系统2,通过输送带与铁路运输系统1相连通,用于货场内翻卸作业;筒仓3,通过输送带与翻车机系统2相连通,用于接收翻车机系统2翻卸出的货物;以及管带输送系统4,通过输送带与筒仓3相连通,从铁路运输系统1运输出的货物经过翻车机系统2翻卸,通过筒仓3从管带输送系统4输送至用户存货场地。

进一步,筒仓3位于翻车机系统2和管带运输系统4之间,筒仓3的进料口连接有输送带,用于接收翻车机系统2的货物,筒仓3的出料口与管带输送系统4的进料口相连通,待翻卸的货物从翻车机系统2进入筒仓3进行缓存,通过管带输送系统4输送至用户存货场地。

进一步,筒仓3的出料口设置有专门的卸料控制装置,通过控制筒仓3卸料的速率,限定进入管带输送系统4的货物流量不大于管带输送系统4的额定运量,以使管带输送系统4受料均匀稳定,避免管带输送系统4过填充现象。

其中,筒仓3规模可根据翻车机系统2翻卸的效率与管带输送系统4运输的效率匹配度进行确定,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翻车机系统2可根据铁路货场布置型式和场地条件可选择折返式、贯通式或环线式,当作业场条件受限时优先采用折返式。

其中,折返式翻车机系统包括翻车机、重车调车机、夹轮器、迁车台、空车调车机、振动煤箅子、单向止挡器、喷雾抑尘设施、电气控制和联锁装置等,该系统不允许机车通过,允许重车和调车机调车臂通过;贯通式翻车机系统不包括迁车台和空车调车机,且允许机车通过。贯通式布置的翻车机作业效率高于折返式,但对场地条件要求较高,翻(卸)作业场条件受限时可采用折返式。

进一步,管带输送系统4为圆管带式输送机,圆管带式输送机用胶带作为传力和物料的输送载体,通过呈六边形的托辊将胶带裹成边缘互相搭接的圆管,以使物料在形成管状截面的胶带内进行输送。

进一步,管带输送系统4的胶带包括敞开段和封闭段,敞开段设置在胶带的尾部和头部,分别用于接收物料和卸料,封闭段设置在两端的敞开段之间,通过卷成圆管状以对物料实现封闭输送,真正实现无尘搬运,既减少物料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有极好的环保功能。

进一步,翻车机系统2、管带输送系统4及筒仓3均包括相连的自动化系统,自动化系统以集中控制的方式实现综合调度指挥及控制。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以煤炭运输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如下步骤s1至步骤s4:

步骤一s1,装载有煤炭的车列通过铁路线路运输至距离用煤企业最近的铁路货场。

其中,铁路线路可为国家铁路网铁路或企业运煤铁路专用线,煤炭采用铁路敞车装载,运输过程中向敞车内已装卸的煤炭表面均匀地喷洒抑尘剂,以达到降尘、防尘的目的。

步骤二s2,铁路货场内采用翻车机系统进行煤炭翻卸作业。

其中,翻车机系统,技术人员可根据装载煤炭的敞车类型及场地要求进行选择。翻车机系统呈o形或c形。o形翻车机在结构受力方面优于c形翻车机,但c形翻车机系统布置紧凑,占地较少,且地上部分易于增设防尘罩,较为环保。

其中,翻车机的规模,技术人员可根据用户预测煤炭运量需求与翻车机作业能力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单翻翻车机年作业能力为300-350万吨,双翻翻车机年作业能力为650-700万吨。

其中,翻车机布置型式,技术人员可根据铁路货场布置型式和场地条件可选择折返式、贯通式或环线式,当作业场条件受限时优先采用折返式。

步骤三s3,货场内设筒仓,翻车机翻卸下的煤炭由翻车机下部的普通皮带输送至筒仓。

其中,筒仓规模可根据翻车机翻卸效率与管带系统运输效率匹配度进行确定,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步骤四s4,煤炭经筒仓缓存后通过管带输送系统运至用煤企业储煤场。

具体为:管带经选定的运输路线从铁路货场一直敷设到用煤企业储煤场。煤炭从筒仓直接出料到管带机尾部敞开段,出料过程通过卸料控制装置控制卸煤速度,使出煤量与管带机额定煤炭运量相匹配,煤炭从尾部敞开段受料后,逐渐将其卷成圆管状进行煤炭封闭输送,到头部敞开段再再逐渐展开直至卸料。

需要说明的是,技术人员可将本实施例步骤s2至步骤s4所述的翻车机系统、筒仓、管带输送系统等设备均纳入自动化系统,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进行综合调度指挥及控制,用煤企业可在现场设置生产监控系统,实现对现场生产情况实时监管及对危险区域实时监控功能。

本实施例以煤炭运输为例,铁路和管带联运的煤炭运输系统,相对于现有全程公路运输方式和公铁联运方式,不会受到天气、路况等的制约,运输时间可控,稳定性较好,而且更加安全、环保;采用筒仓既节省了场地,又杜绝了煤炭资源浪费,更加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与治理。

本实用新型一种铁路和管带联运的货物运输系统,所采用的管带输送系统对货物全程密封,不受雨水、风雪影响,沿途无粉尘,噪声污染小,环保性能好,社会效益良好,并能够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极大限度地避免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流失,减轻了货物运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货物运输安全及环保系数,更加安全、环保、稳定、高效地满足用户的运输需求,真正实现了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