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5915发布日期:2020-12-15 08:2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纺织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



背景技术: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纺织品正确的堆放方法是选择有利于通风,便于防火,全棉布料最好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比如离门,离窗最近的地方。

在纺织厂商对针纺织品进行生产完成后,需要对针纺织品进行仓库存储,从而需要用到储存箱,然而传统的储存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潮除湿效果差,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储存箱内部会浸入湿气,久而久之,湿气易对储存箱内部存储放置的针纺织品造成腐蚀,从而易造成针纺织品出现腐坏破损,继而降低针纺织品的储存质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解决了传统储存箱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潮除湿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脚,所述箱体右侧的正面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顶部的背面竖向栓接有警示灯,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三根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正面左侧的中心处嵌设有锁具,所述箱体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横向设置有放置架,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除湿防潮机构。

优选的,所述除湿防潮机构包括湿度传感器、加热器、增压泵、软管、连通管、通风头、均流板和均流孔,所述箱体内腔顶部的正面嵌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箱体背面底部的中心处横向栓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栓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出气口连通有增压泵,所述增压泵的正面和箱体的背面栓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气口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增压泵的一端贯穿箱体并连通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腔底部的四周均连通有通风头,所述通风头的底端连通有均流板,所述均流板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通风头配合使用的均流孔。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通孔沿放置架的中心处呈蜂窝状结构分布。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侧与放置架的表壁栓接。

优选的,所述箱门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连通有换气窗,所述换气窗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一体加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设置为百叶窗状结构,所述换气窗的内腔连通有滤尘网。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沿箱体顶部的中心处呈对角线分别。

优选的,所述均流孔的孔径范围介于1-3cm,所述均流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均流孔设置为阵列状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

1、本实用新型通过湿度传感器的配合,可对箱体内部湿气进行实时感应,继而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指令,通过加热器提供热源,增压泵提供驱动来源,软管、连通管、通风头、均流板和均流孔的配合,可对箱体内腔的四周进行均匀受热除湿,从而可对放置在放置架表面的针纺织品进行均匀受热防潮处理,从而延长针纺织品的储存周期,同时也防止湿气对针纺织品造成腐蚀损坏。

2、本实用新型通过通孔,便于热量在多个放置架之间进行流通,从而增强放置架内部针纺织品的受热除湿效果,通过滑槽和滑块,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进行滑动抽拉,继而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内进行放置或收取针纺织品,通过换气窗,可对箱体内部湿气进行换气排出,增强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性,通过滤尘网,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箱体内部附着在针纺织品表面,通过换气孔,进一步对箱体内腔的顶部进行辅助换气处理,通过均流孔的孔径范围介于1-3cm且形状设置为圆形,增大均流孔的孔径,继而增强均流孔对热量的均流效果,使热量和针纺织品的接触面积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放置架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均流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号:1、箱体;2、支撑脚;3、控制器;4、警示灯;5、箱门;6、放置架;7、除湿防潮机构;71、湿度传感器;72、加热器;73、增压泵;74、软管;75、连通管;76、通风头;77、均流板;78、均流孔;8、通孔;9、滑槽;10、滑块;11、换气窗;12、滤尘网;13、换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结构侧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放置架的结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均流板的结构俯视图,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脚2,所述箱体1右侧的正面栓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顶部的背面竖向栓接有警示灯4,所述箱体1的正面通过三根铰链铰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正面左侧的中心处嵌设有锁具,所述箱体1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横向设置有放置架6,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除湿防潮机构7。

所述除湿防潮机构7包括湿度传感器71、加热器72、增压泵73、软管74、连通管75、通风头76、均流板77和均流孔78,所述箱体1内腔顶部的正面嵌设有湿度传感器71,所述箱体1背面底部的中心处横向栓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栓接有加热器72,所述加热器72的出气口连通有增压泵73,所述增压泵73的正面和箱体1的背面栓接,所述增压泵73的出气口连通有软管74,所述软管74远离增压泵73的一端贯穿箱体1并连通有连通管75,所述连通管75内腔底部的四周均连通有通风头76,所述通风头76的底端连通有均流板77,所述均流板77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与通风头76配合使用的均流孔78,可对箱体1内腔的四周进行均匀受热除湿,从而可对放置在放置架6表面的针纺织品进行均匀受热防潮处理。

所述放置架6内腔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通孔8,所述通孔8的形状为圆形,所述通孔8沿放置架6的中心处呈蜂窝状结构分布,便于热量在多个放置架6之间进行流通,从而增强放置架6内部针纺织品的受热除湿效果。

所述箱体1内腔的两侧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远离滑槽9的一侧与放置架6的表壁栓接,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6进行滑动抽拉,继而便于使用者对放置架6内进行放置或收取针纺织品。

所述箱门5内腔的两侧均竖向连通有换气窗11,所述换气窗11的内腔从上至下依次一体加工有导流板,且导流板设置为百叶窗状结构,可对箱体1内部湿气进行换气排出,增强箱体1内部空气的流通性,所述换气窗11的内腔连通有滤尘网12,防止外界灰尘进入箱体1内部附着在针纺织品表面。

所述箱体1内腔的顶部从前至后依次开设有换气孔13,所述换气孔13沿箱体1顶部的中心处呈对角线分别,进一步对箱体1内腔的顶部进行辅助换气处理。

所述均流孔78的孔径范围介于1-3cm,所述均流孔78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所述均流孔78设置为阵列状结构,增大均流孔78的孔径,继而增强均流孔78对热量的均流效果,使热量和针纺织品的接触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开启锁具打开箱门5,则滑块10在滑槽9内滑动,继而使用者对多个放置架6依次向外抽拉,继而依次向放置架6内放置针纺织品,接着湿度传感器71对箱体1内部湿气进行实时感应,则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指令,在箱体1内部湿气超过湿度传感器71预设范围值时,警示灯4闪烁报警色对周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同时控制器3控制加热器72和增压泵73开启,则增压泵73将加热器72产生的热量供入软管74内,接着热量经过连通管75由多个通风头76喷向均流板77内部的均流孔78表面,则热量由多个均流孔78均流处理后进入放置架6表面,由于放置架6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通孔8,从而热量在多层放置架6之间进行流通,从而热量可对放置架6内部放置的针纺织品进行除湿防潮作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纺织品用防潮性储存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湿度传感器71的配合,可对箱体1内部湿气进行实时感应,继而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指令,通过加热器72提供热源,增压泵73提供驱动来源,软管74、连通管75、通风头76、均流板77和均流孔78的配合,可对箱体1内腔的四周进行均匀受热除湿,从而可对放置在放置架6表面的针纺织品进行均匀受热防潮处理,从而延长针纺织品的储存周期,同时也防止湿气对针纺织品造成腐蚀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