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2397发布日期:2020-11-25 14:36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升降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平台大多数都是采用一个液压缸和两个交叉杆结合使用的方式,这种液压平台虽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但是能够达到液压升降的目的,具有很广泛的市场,但是这种液压平台承重小、结构不稳定,一旦交叉杆发生故障,则会导致一定的事故发生,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承重要求较高的液压升降平台,现有的这种结构简单的液压平台就不是非常适用了,故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提高承重能力还能够保障安全的重型液压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液压升降组件、滑动升降组件、防坠落组件和升降平台,

所述液压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液压装置和连接杆,所述第一升降杆的尾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升降杆的首端和所述第二升降杆的首端均与所述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液压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连线的中点处,所述液压装置的升降轴与所述连接杆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上;

所述滑动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尾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首端安装第一滑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首端安装第二滑轮,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外侧的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杆外侧的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通过牵引钢绳经由所述第一滑轮或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升降平台的固定相连,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匀设置所述防坠落组件。

所述防坠落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槽,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在所述第一固定杆和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开设有支撑杆槽,在所述支撑杆槽的底端安装第二转轴,所述支撑杆的尾端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杆槽内,所述支撑槽开设在所述支撑板的底端,所述支撑槽与所述支撑杆的首端相配合以达到支撑支撑板的目的。

所述第一升降杆和所述第二升降杆均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实心杆,所述实心杆套接在所述内套管内,所述内套管套接在所述外套管内,所述外套管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所述实心杆上。

在所述升降平台的四周固定有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液压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共同作用能够将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重物一同升至指定高度,液压装置为升降平台提供向上的推动力,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牵引钢绳为升降平台提供向上的拉动力,推动力和拉动力相加后即可带动升降平台和放置其上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扩大了液压升降平台的承重范围,且不会因为承重过高而对液压装置造成过大的损伤,延长了液压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使用寿命,节约装置更换以及维修的成本;重物上升至指定高度后通过手动托起支撑板,并将支撑杆从支撑杆槽中转出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和支撑杆对升降平台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重物转移的过程中,一旦液压装置发生故障,不会由于拉动力小于重物重力而导致侧意外事故发生,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能提供的支撑力虽然有限,但是能够为提升电机拉动牵引钢绳的拉动力增加提供了一定的时间,避免重物坠落造成以外伤害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坠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底板,2为第一升降杆,3为液压装置,4为连接杆,5为升降平台,6为第一固定杆,7为第二固定杆,8为第一电机,9为第二电机,10为第一滑轮,11为第二滑轮,12为支撑板,13为支撑杆,14为第一转轴,15为第二转轴,16为牵引钢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1为底板,2为第一升降杆,3为液压装置,4为连接杆,5为升降平台,6为第一固定杆,7为第二固定杆,8为第一电机,9为第二电机,10为第一滑轮,11为第二滑轮,12为支撑板,13为支撑杆,14为第一转轴,15为第二转轴,16为牵引钢绳。

实施例1

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液压升降组件、滑动升降组件、防坠落组件和升降平台,

液压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液压装置和连接杆,第一升降杆的尾端和第二升降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升降杆的首端和第二升降杆的首端均与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相连,液压装置安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连线的中点处,液压装置的升降轴与连接杆的中部固定相连,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上;

滑动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固定杆的尾端和第二固定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在第一固定杆的首端安装第一滑轮,在第二固定杆的首端第二滑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牵引钢绳经由第一滑轮或第二滑轮与升降平台的固定相连,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匀设置防坠落组件。

实施例2

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液压升降组件、滑动升降组件、防坠落组件和升降平台,

液压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液压装置和连接杆,第一升降杆的尾端和第二升降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升降杆的首端和第二升降杆的首端均与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相连,液压装置安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连线的中点处,液压装置的升降轴与连接杆的中部固定相连,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上;

滑动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固定杆的尾端和第二固定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在第一固定杆的首端安装第一滑轮,在第二固定杆的首端第二滑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牵引钢绳经由第一滑轮或第二滑轮与升降平台的固定相连,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匀设置防坠落组件。

防坠落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槽,支撑杆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开设有支撑杆槽,在支撑杆槽的底端安装第二转轴,支撑杆的尾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杆槽内,支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底端,支撑槽与支撑杆的首端相配合以达到支撑支撑板的目的。

支撑杆采用可以锁紧的伸缩杆,以保证支撑杆侧长度能够伸长至与支撑板的底端相接触,不使用时,还能够收缩至能够放置到支撑杆槽内的长度。

实施例3

一种重型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板、液压升降组件、滑动升降组件、防坠落组件和升降平台,

液压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液压装置和连接杆,第一升降杆的尾端和第二升降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第一升降杆的首端和第二升降杆的首端均与升降平台的底端固定相连,液压装置安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连线的中点处,液压装置的升降轴与连接杆的中部固定相连,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上;

滑动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固定杆的尾端和第二固定杆的尾端相对固定在底板上,在第一固定杆的首端安装第一滑轮,在第二固定杆的首端第二滑轮,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二电机固定在第二固定杆外侧的底板上,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通过牵引钢绳经由第一滑轮或第二滑轮与升降平台的固定相连,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均匀设置防坠落组件。

防坠落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杆和支撑槽,支撑杆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开设有支撑杆槽,在支撑杆槽的底端安装第二转轴,支撑杆的尾端通过第二转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杆槽内,支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底端,支撑槽与支撑杆的首端相配合以达到支撑支撑板的目的。

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均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实心杆,实心杆套接在内套管内,内套管套接在外套管内,外套管固定在底板上,连接杆的首尾两端套装在实心杆上。

在升降平台的四周固定有防护栏。

通过液压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共同作用能够将放置在升降平台上的重物一同升至指定高度,液压装置为升降平台提供向上的推动力,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通过牵引钢绳为升降平台提供向上的拉动力,推动力和拉动力相加后即可带动升降平台和放置其上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扩大了液压升降平台的承重范围,且不会因为承重过高而对液压装置造成过大的损伤,延长了液压装置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使用寿命,节约装置更换以及维修的成本;重物上升至指定高度后通过手动托起支撑板,并将支撑杆从支撑杆槽中转出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支撑板和支撑杆对升降平台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在重物转移的过程中,一旦液压装置发生故障,不会由于拉动力小于重物重力而导致侧意外事故发生,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能提供的支撑力虽然有限,但是能够为提升电机拉动牵引钢绳的拉动力增加提供了一定的时间,避免重物坠落造成以外伤害事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