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4298发布日期:2020-12-11 15:1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2019年6月,依照住建部等部委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全国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此文发布后,上海市率先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未来,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清运将逐步转变为分类收运模式,进一步提高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形成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化格局。

现有的垃圾桶大多是采用单一的筒状结构,使用时直接将垃圾投放进垃圾桶中即可。但是,随着垃圾分类正式进入强制时代,家用垃圾分类迫在眉睫,例如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这样有利于垃圾的再利用,同时也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但是,在设计垃圾桶时,目前还缺少对垃圾分类的设计思想,仍然是采用旧式的单一筒状结构,这样不仅污染较大,还使得可被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变为不能再利用,浪费了资源。

将检索,关于解决现有家用垃圾桶难以实现垃圾分类的问题,目前已有相关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028333.6、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9月18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分层式分类垃圾桶,投放垃圾时,旋转各层垃圾桶,便可将各类垃圾分开放置;每层垃圾桶置于不同的支架上,便于拆卸。但是该垃圾桶内装入含有液体的垃圾时,长时间放置,易出现垃圾腐烂,产生恶臭,影响人们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垃圾桶不能有效实现垃圾分类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类垃圾桶,通过分层设置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的多层垃圾桶,实现垃圾有效分类;由于事先分好类,也节省了人们分类投倒垃圾的时间,实现了省时省力、高效环保的作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竖向分层设置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通过连接部件设置在运输小车上;所述运输小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端竖向对称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垃圾桶能够绕支撑杆的周向旋转;所述不同层的垃圾桶之间留有间隙,使得不同层的垃圾桶能够绕着支撑杆的周向旋转出,以供人们投扔垃圾,通过分层设置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的多层垃圾桶,实现垃圾有效分类;且各层垃圾桶均设置在底板上方,不同层的垃圾桶在工作状态以外时,保持竖向对齐,以尽可能减少家用垃圾桶的占地面积,并保持垃圾桶周边干净、整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桶包括自上而下分层设置的可回收垃圾桶、干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所述各层垃圾桶上端均开口,其底部连接有外径逐渐缩小的空心圆台状结构,当各层垃圾桶从运输小车上卸下重叠放置时,上一层垃圾桶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能够从上方嵌入其下方的垃圾桶上,并起到压实垃圾桶内垃圾的作用;所述圆台状结构的上部与垃圾桶之间周向设置有隔环,所述隔环外径大于所述垃圾桶的外径,通过设置隔环起到各层垃圾桶稳定套接,并能够防止垃圾桶倾翻。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桶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当投放进垃圾桶内的垃圾含有液体时,由于在垃圾桶内部设置了滤网,从而有效的将垃圾中的液体滤出,防止垃圾长时间放置出现腐臭,影响生活环境。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废液桶,所述废液桶为上方开口、底部及周向封闭的桶状结构,所述废液桶外径小于或等于垃圾桶的外径,以保证垃圾桶滤下的废液能够落入废液桶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小车的底板上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设置在远离支撑杆的一端,从而对放置在运输小车上的废液桶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废液桶脱离运输小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把手和滑轮,所述把手对称安装在支撑杆上端,所述滑轮对称安装在底板下表面,从而方便投倒垃圾时垃圾桶能够跟随运输小车移动,节省人力。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定位部件,用于控制运输小车位移,所述定位部件用于固定运输小车,避免拆卸垃圾桶时运输小车移动;当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分类垃圾桶平时使用时,定位部件能够起到固定其位置的作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固定安装在垃圾桶外壁上,所述母扣固定安装在运输小车上,所述公扣和母扣能够适配式连接,并通过定位销固定,通过设置连接部件,使得分层设置的垃圾桶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实现垃圾有效分类;且此种方式的连接便于各层垃圾桶的拆卸。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垃圾桶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框,所述标签框为一侧开口、其余侧封闭的框形结构,其内部能够塞入对应不同类型垃圾桶名称的卡片,且所述标签框为透明材质制成,对应标签指示,相应投放垃圾。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通过分层设置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的多层垃圾桶,实现垃圾有效分类;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不同层的垃圾桶之间留有间隙,以保证不同层的垃圾桶能够绕着支撑杆的周向旋转出,以便于人们投扔垃圾;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各层垃圾桶均设置在底板上方,不同层的垃圾桶在工作状态以外时,保持竖向对齐,以尽可能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的占地面积,并保持垃圾桶周边干净、整洁;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各层垃圾桶上端均开口,其底部连接有外径逐渐缩小的空心圆台状结构,当各层垃圾桶从运输小车上卸下重叠放置时,上一层垃圾桶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能够从上方嵌入其下方的垃圾桶上,并起到压实垃圾桶内垃圾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圆台状结构的上部与其上部的垃圾桶之间周向设置有隔环,所述隔环外径大于所述垃圾桶的外径,通过设置隔环起到竖向稳定各层垃圾桶的作用,并防止垃圾桶倾翻;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垃圾桶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从而有效的将垃圾中的液体滤出,防止垃圾长时间放置出现腐臭,影响生活环境;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废液桶,所述废液桶为上方开口、底部及周向封闭的桶状结构,所述废液桶外径小于或等于垃圾桶的外径,以保证垃圾桶滤下的废液能够落入废液桶中;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运输小车的底板上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从而对放置在运输小车上的废液桶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废液桶脱离运输小车;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运输小车还包括把手和滑轮,从而方便投倒垃圾时垃圾桶能够跟随运输小车移动,节省人力;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定位部件,用于控制运输小车位移,所述定位部件用于固定运输小车,避免拆卸垃圾桶时运输小车移动;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和母扣能够适配式连接,并通过定位销固定,此种连接方式便于各层垃圾桶的拆卸;

(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所述垃圾桶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框,其内部能够塞入对应不同类型垃圾桶名称的卡片,且所述标签框为透明材质制成,人们可以根据标签指示,将垃圾分类投放进对应的垃圾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中单层垃圾桶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整体投倒垃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内部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外部运输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上的连接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桶;2-运输小车;3-废液桶;4-滤网;5-连接部件;10-空心圆台状结构;11-可回收垃圾桶;12-干垃圾桶;13-厨余垃圾桶;14-隔环;15-标签框;21-把手;22-支撑杆;23-底板;24-滑轮;25-定位部件;26-限位挡板;51-公扣;52-母扣;53-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分层设置的垃圾桶1,所述垃圾桶1通过连接部件5设置在运输小车2上;所述运输小车2包括底板23,所述底板23一端竖向对称设置有支撑杆22,所述垃圾桶1能够绕支撑杆22的周向旋转;所述不同层的垃圾桶1之间留有间隙,使得不同层的垃圾桶1能够绕着支撑杆22的周向旋转出,以供人们投扔垃圾,通过分层设置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的多层垃圾桶,实现垃圾有效分类;且各层垃圾桶1均设置在底板23上方,不同层的垃圾桶1在工作状态以外时,保持竖向对齐,以尽可能减少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垃圾桶的占地面积,并保持垃圾桶1周边干净、整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3所示,所述垃圾桶1包括自上而下分层设置的可回收垃圾桶11、干垃圾桶12和厨余垃圾桶13,所述各层垃圾桶1上端均开口,其底部连接有外径逐渐缩小的空心圆台状结构10,当各层垃圾桶1从运输小车2上卸下重叠放置时,上一层垃圾桶1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10能够从上方嵌入其下方的垃圾桶1上,并起到压实垃圾桶1内垃圾的作用;所述圆台状结构的上部与垃圾桶1之间周向设置有隔环14,所述隔环14外径大于所述垃圾桶1的外径,当竖向罗列各层垃圾桶1时,通过设置隔环14使得上一层的垃圾桶1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10能够套接在其下方的垃圾桶1开口上,起到防止垃圾桶1倾翻的作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2,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4所示,所述垃圾桶1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10内部水平设置有滤网4,当投放进垃圾桶1内的垃圾含有液体时,由于在垃圾桶1内部设置了滤网4,从而有效的将垃圾中的液体滤出,防止垃圾长时间放置出现腐臭,影响生活环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3,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23上表面设置有废液桶3,所述废液桶3为上方开口、底部及周向封闭的桶状结构,以保证垃圾桶1滤下的废液能够落入废液桶3中;所述废液桶3外径小于或等于垃圾桶1的外径,使得废液桶3上方的垃圾桶1竖向罗列在废液桶3上时,所述垃圾桶1周向的隔环14能够与废液桶3上表面接触,保证垃圾桶1下部的空心圆台状结构10能够从上方嵌入其下方的废液桶3中,防止垃圾桶1搬运过程中废液桶3中的滤液洒出。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4,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运输小车2的底板23上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限位挡板26,所述限位挡板26设置在远离支撑杆22的一端,从而对放置在运输小车2上的废液桶3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废液桶3脱离运输小车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5,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运输小车2还包括把手21和滑轮24,所述把手21对称安装在支撑杆22上端,所述滑轮24对称安装在底板23下表面,从而方便投倒垃圾时垃圾桶1能够跟随运输小车2移动,节省人力。

实施例7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6,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滑轮24上设置有定位部件25,用于控制运输小车2位移,所述定位部件25用于固定运输小车2,避免拆卸垃圾桶1时运输小车2移动;定位部件25还能够起到固定家用分类垃圾桶位置的作用,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家用分类垃圾桶在不使用时能够固定放置在某处。

实施例8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7,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部件5包括公扣51和母扣52,所述公扣51固定安装在垃圾桶1外壁上,所述母扣52固定安装在运输小车2上,所述公扣51和母扣52能够适配式连接,并通过定位销53固定,通过设置连接部件5,使得分层设置的垃圾桶1能够绕同一主轴旋转,实现垃圾有效分类;当拆卸各层垃圾桶1时,只需要将定位销53拔出,即可拆下各层垃圾桶1,此种方式的连接便于各层垃圾桶1的拆卸。

实施例9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8,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所述垃圾桶1外壁上设置有标签框15,所述标签框15为一侧开口、其余侧封闭的框形结构,其内部能够塞入对应不同类型垃圾桶名称的卡片,且所述标签框15为透明材质制成,人们可以根据标签指示,将垃圾分类投放进相应垃圾桶中。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的一种分类垃圾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9,不同和改进之处在于: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垃圾分类投放:根据所要投放垃圾的类型推动旋转不同层的垃圾桶1,直至所述垃圾桶1上端开口露出,将垃圾倒入;

步骤二、垃圾桶1对齐:垃圾倒入后,按照与步骤一相反方向旋转垃圾桶1,至原始位置,保证每层垃圾桶竖向对齐,以避免垃圾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产生气体、污染空气;

步骤三、垃圾投倒:当垃圾桶装满时,推动运输小车2带动装有垃圾的垃圾桶1至分类垃圾箱回收处,踩下定位部件25保持运输小车2固定在原地;从上往下依次上抬垃圾桶1,并将其内部垃圾倒入分类垃圾箱内;最后上抬最底层的废液桶3,将其内部废液倒入垃圾专用箱;

步骤四、垃圾桶1复原:垃圾投倒完成后,按照与步骤三相反操作依次将废液桶3以及各层垃圾桶1依次装回运输小车2上。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