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4738发布日期:2021-04-06 12:2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重式叉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



背景技术:

平衡重式叉车是一种车体前方装有升降货叉、车体尾部装有平衡重块的起升车辆。平衡重式叉车适用于港口、车站和企业内部装卸、堆垛和搬运成件物品,3吨以下的平衡重式叉车还可以在船舱、火车车厢和集装箱内作业。

平衡重式叉车根据动力装置的不同,有内燃机平衡重式叉车和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两种。目前市场上5吨以上的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通常有蓄电池后置式和蓄电池中置式两种结构。车架是平衡重式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车架的结构合理与否对于平衡重式叉车来说至关重要,现有的蓄电池后置式平衡重式叉车使用的车架的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是车架中布置的部件尺寸大,重量大,而维修更换涉及到的部件多布置在驾驶室区域下方,这极不便于这些部件的后期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其沿前后方向依次被划分为驾驶操纵区域模块、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电池配重区域模块三个区域模块,这样能够为叉车各系统提供合理的布置位置空间,从而方便了叉车各系统的后期维护保养。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操纵区域模块、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电池配重区域模块三个独立的区域模块,所述的驾驶操纵区域模块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架前部立板、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前桥安装板、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轮挡泥板组成,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前端中下部开设有一个凹缺,所述的前桥安装板竖直连接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前端中下部上与所述的凹缺的位置对应,所述的车轮挡泥板连接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外侧面上,两块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下部靠前端之间连接有前部支撑横杆,所述的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架中部立板、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组成,两块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连接,两块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连接,两块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后端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连接,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顶端、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之间及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底端、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之间均连接有中部水平支撑板,所述的中部水平支撑板位于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外侧,所述的电池配重区域模块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后部支撑板、与两块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底部连接的后桥水平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的后桥水平安装板的底面上的第一后桥安装块和第二后桥安装块组成,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连接,所述的后桥水平安装板的前端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连接,所述的第一后桥安装块与所述的第二后桥安装块在前后方向上平行,所述的后桥水平安装板的后端和所述的第二后桥安装块的后侧面上连接有配重安装块。

所述的车轮挡泥板呈半包围结构,其由一体连接的上水平板、中倾斜板和下竖直板组成,所述的上水平板的内侧端、所述的中倾斜板的内侧端和所述的下竖直板的内侧端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外侧面连接,所述的前桥安装板位于所述的车轮挡泥板围成的空间内。在此,车轮挡泥板实际上为一整块板在两处弯折后形成上水平板、中倾斜板和下竖直板,上水平板与中倾斜板之间成钝角,中倾斜板与下竖直板之间成钝角。

所述的上水平板的底面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外侧面之间、所述的中倾斜板的底面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外侧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一加强块。

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强块。

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高度与所述的车架前部立板的高度一致,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高度与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高度一致,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的宽度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的中部水平支撑板的外侧端与所述的第一车架中部横板和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侧端齐平。

两块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后部靠近底端之间连接有水平连接板。

所述的车架中部立板的外侧面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的中部水平支撑板的底面之间、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前侧面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的中部水平支撑板的底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三加强块。

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由一体连接的水平部分和向外倾斜的倾斜部分组成,两块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水平部分的顶面与所述的中部水平支撑板的顶面齐平,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外侧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侧端齐平,两块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倾斜部分相对且形成倒八字型结构,两块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倾斜部分之间连接有后部横板。在此,后部支撑板实际为一整块板通过弯折形成水平部分和倾斜部分,水平部分与倾斜部分之间成钝角。

所述的后部支撑板的水平部分的底面与所述的第二车架中部横板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四加强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将整个车架划分为驾驶操纵区域模块、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电池配重区域模块三个独立的区域模块,不仅装配方便,而且能够按照各个区域模块的功能来安装叉车各系统,这样能够为叉车各系统提供合理的布置位置空间,从而方便了叉车各系统的后期维护保养;此外,模块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2)该车架应用于蓄电池后置式平衡重式叉车,可将蓄电池整体安装于电池配重区域模块中的两块后部支撑板和后桥水平安装板围成的空间内,这样负荷可直接传递给后桥总成,从而可明显降低配重重量要求,减少叉车自重;同时,由于蓄电池上方的位置基本不受限,因此有利于蓄电池容量的增加和蓄电池的更换维护;此外,电池配重区域模块充分考虑了蓄电池和配重的贴合度,有效利用了蓄电池和配重的后置平衡作用。

3)该车架的液压电控区域模块可设计得较大,即可使得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的空间较大,这样有利于电控系统和泵电机系统的布置装配以及维护保养。

4)该车架的驾驶操纵区域模块、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电池配重区域模块各自中的各个结构件极易加工,降低了加工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车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车架中的驾驶操纵区域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车架中的液压电控区域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车架中的电池配重区域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单驱大中型叉车车架,如图所示,其包括驾驶操纵区域模块1、液压电控区域模块2、电池配重区域模块3三个独立的区域模块,驾驶操纵区域模块1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架前部立板11、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前桥安装板12、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轮挡泥板13组成,车架前部立板11的前端中下部开设有一个凹缺14,前桥安装板12竖直连接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前端中下部上与凹缺14的位置对应,车轮挡泥板13连接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外侧面上,两块车架前部立板11的下部靠前端之间连接有前部支撑横杆15,液压电控区域模块2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组成,两块车架前部立板11的后端与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前侧面连接,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的前端与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后侧面连接,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的后端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前侧面连接,车架中部立板21的顶端、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后侧面、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前侧面之间及车架中部立板21的底端、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后侧面、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前侧面之间均连接有中部水平支撑板24,中部水平支撑板24位于车架中部立板21的外侧,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的后部靠近底端之间连接有水平连接板25,电池配重区域模块3由左右对称分布的两块后部支撑板31、与两块后部支撑板31的底部连接的后桥水平安装板32、连接于后桥水平安装板32的底面上的第一后桥安装块33和第二后桥安装块34组成,后部支撑板31的前端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后侧面连接,后桥水平安装板32的前端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后侧面连接,第一后桥安装块33与第二后桥安装块34在前后方向上平行,后桥水平安装板32的后端和第二后桥安装块34的后侧面上连接有配重安装块35。

在本实施例中,车轮挡泥板13呈半包围结构,其由一体连接的上水平板131、中倾斜板132和下竖直板133组成,上水平板131的内侧端、中倾斜板132的内侧端和下竖直板133的内侧端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外侧面连接,前桥安装板12位于车轮挡泥板13围成的空间内。在此,车轮挡泥板13实际上为一整块板在两处弯折后形成上水平板131、中倾斜板132和下竖直板133,上水平板131与中倾斜板132之间成钝角,中倾斜板132与下竖直板133之间成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高度与车架前部立板11的高度一致,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高度与车架中部立板21的高度一致,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宽度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宽度一致,中部水平支撑板24的外侧端与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和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侧端齐平。

在本实施例中,后部支撑板31由一体连接的水平部分311和向外倾斜的倾斜部分312组成,两块后部支撑板31的水平部分311的顶面与中部水平支撑板24的顶面齐平,后部支撑板31的外侧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侧端齐平,两块后部支撑板31的倾斜部分312相对且形成倒八字型结构,两块后部支撑板31的倾斜部分312之间连接有后部横板36,两块后部支撑板31的水平部分311之间的间距与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之间的间距一致。在此,后部支撑板31实际为一整块板通过弯折形成水平部分311和倾斜部分312,水平部分311与倾斜部分312之间成钝角。

在本实施例中,上水平板131的底面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外侧面之间、中倾斜板132的底面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外侧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一加强块41;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的前侧面与车架前部立板1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二加强块42;车架中部立板21的外侧面与位于上方的中部水平支撑板24的底面之间、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前侧面与位于上方的中部水平支撑板24的底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三加强块43;后部支撑板31的水平部分311的底面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后侧面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强连接强度的第四加强块44。

在本实用新型的车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两块前桥安装板12之间的间距qw、前桥安装长度ql、两块车轮挡泥板13之间的间距cw、车架前部立板11的高度ch、车轮挡泥板13的宽度lw、车轮挡泥板13的高度lh、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与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之间的间距kl、两块车架中部立板21之间的间距zw、位于同侧的上下两块中部水平支撑板24之间的间距为kh、位于上方的两块中部水平支撑板24的外侧端之间的间距(即第一车架中部横板22和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宽度)为kw、后部支撑板31的水平部分311的长度为pl、第二车架中部横板23的后侧面与第一后桥安装块33的后侧面之间的间距为hl、第一后桥安装块33与第二后桥安装块34之间的间距为hw、第一后桥安装块33和第二后桥安装块34的安装高度hh,可实现更大吨位的快速拓展设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