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料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3570发布日期:2020-12-04 14:0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料吊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下料吊运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将生产原料从一个地方运输至另一个地方,在这过程中,往往采用的是人工搬运或是吊车吊运,然而人工搬运的方法往往耗时耗力,效率不高,并且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故而人们开始使用吊运装置来运输所需的生产材料,然而在运输过程中人们发现吊运过程中,物品经常发生晃动,吊坠容易从吊环上脱落,非常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并且在大风环境中也无法通过吊运来运输材料,所以发明一种安全便捷、能够避免吊坠晃动,能够适应不同吊坠尺寸,且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吊运装置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便捷、能够避免吊坠晃动,且能够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吊运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下料吊运装置,包括吊坠、张叶、套筒和吊环;

所述吊坠设于所述套筒的正下方,所述套筒活动套设于所述吊环;

所述吊坠在竖直轴线上设有中心孔道,所述吊环的下端插入所述吊坠的中心孔道,所述吊环的下端与所述吊坠的下端面间设有留空部;

所述张叶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套筒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张叶的内侧面分别相抵于所述吊坠的外侧面,所述张叶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张叶分别分布于所述吊坠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张叶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张叶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弧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外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外表面粗糙,且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半径之比在0.8-0.9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吊环的下端相连,所述顶板的各个顶点均与所述吊坠的留空部的内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顶板为任意的多边形,所述顶板的任意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中心孔道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筒上设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所述第一孔道位于所述第二孔道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的直径与所述通孔一致。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道、所述第二孔道和所述通孔,将所述套筒与所述张叶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材质为pp材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部和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厚度均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吊坠的两侧设置有张叶,通过张叶将吊坠抓牢,避免吊坠晃动脱落,且重物越重,抓的越牢。

2、张叶和套筒活动连接,张叶能够根据下方吊坠的尺寸自动调节合适的角度,从而牢牢抓住吊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挂重物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悬挂重物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张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和张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吊环和吊坠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吊坠1、中心孔道11、张叶2、通孔21、第一弧形部22、第二弧形部23、套筒3、第一孔道31、第二孔道32、吊环4、顶板5、连接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7所述,一种上下料吊运装置,包括吊坠1、张叶2、套筒3和吊环4;

所述吊坠1设于所述套筒3的正下方,所述套筒3活动套设于所述吊环4;

所述吊坠1在竖直轴线上设有中心孔道11,所述吊环4的下端插入所述吊坠1的中心孔道11,所述吊环4的下端与所述吊坠1的下端面间设有留空部;

所述张叶2的上端分别与所述套筒3的下端活动连接,所述张叶2的内侧面分别相抵于所述吊坠1的外侧面,所述张叶2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张叶2分别分布于所述吊坠1的左右两侧。

吊坠1用于悬挂重物,主要用于悬挂轮胎,张叶2通过与吊坠1的摩擦力将吊坠1夹紧,防止吊坠1晃动和脱落,吊环4用于与吊车连接,套筒3用于固定张叶2的上端位置,使其有着力点。

吊坠1在竖直轴线上设有中心孔道11,用于配合吊环4就插入吊坠1,使之便于运输,吊环4的下端与吊坠1的下端面间设有留空部,留空部用于悬挂重物。

当无重物悬挂在吊坠1上时,张叶2搭靠在吊坠1的下端的两侧,呈一定的角度,当有重物悬挂在吊坠1上时,吊坠1受重力影响向下移动,张叶2随之打开,在竖直方向上的角度逐渐变大,同时,由于张叶2与吊坠1的接触面越来越多,张叶2与吊坠1间的摩擦力也越来越大,确保了吊坠1能够被张叶2夹紧而不会从吊环4上掉落,另一方面随着张叶2对吊坠1的摩擦力越大,张叶2将吊坠1牢牢夹紧,也防止了吊坠1的晃动,增加了运送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即使在大风的环境中也能保证安全作业。

传统的运送重物往往采用人工搬运和吊运的方式,人工搬运方式往往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也不高,采用吊运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效率,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在大风天气也无法正常作业,本实用新型加入了张叶2来固定吊坠1,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优点。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张叶2的上端设有通孔21,所述张叶2的内侧面设有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所述通孔21位于所述第一弧形部2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弧形部22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外周。

通孔21用于与套筒3连接,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均通过与吊坠1接触产生摩擦力来将吊坠1固定住,防止吊坠1在运输过程中晃动,采用弧形结构,能很好的提高张叶2对吊坠1的抓取力度,防止吊坠1的脱落和晃动,第一弧形部22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部23外周,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吊坠1,同时也起到了双重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第一弧形部22与所述第二弧形部23采用点焊的方式连接,由于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均为圆弧状且具有一定塑性,若采用满焊的方式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气体能源,另一方面,满焊则不能使得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具有一定的塑性,容易导致两者的断裂,故采用点焊能很好的满足作业所需要求。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弧形部2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外表面粗糙,且所述第一弧形部22的半径与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半径之比在0.8-0.9之间。

当吊坠1悬挂重物时,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与吊坠1的表面摩擦接触,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的表面粗糙,有利于增加与吊坠1的摩擦力,确保对吊坠1的抓取更加有力,第一弧形部22的半径与第二弧形部23的半径之比在0.8-0.9之间,比例过小,在悬挂尺寸较小的吊坠1时,则会导致抓取力度不够,尺寸过大,则会导致吊坠1的选择范围减小,使得第一弧形部22的作用削落,同时也增加了张叶2的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顶板5,所述顶板5的上表面与所述吊环4的下端相连,所述顶板5的各个顶点均与所述吊坠1的留空部的内壁相抵。

顶板5与所述吊坠1的内侧面相抵,顶板5与所述吊环4的底部相连,顶板5用于进一步防止吊坠1从吊环4上脱落,一方面,顶板5的上表面与吊环4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吊环4的底部,另一方面,顶板5与吊坠1的内侧面相抵,从而能够支撑起吊坠1,使得吊坠1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顶板5为任意的多边形,所述顶板5的任意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中心孔道11的直径。

顶板5可为三边形、四边形等多边形,优选的,四边形顶板5最佳,顶板5的任意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均大于中心孔道11的直径才能确保吊坠1能稳稳当当的卡接于顶板5上不会掉落,若顶板5的边长过小,则吊坠1有脱落的风险,会造成安全隐患,若顶板5的边长过大,则吊坠1下方空间减小,所能悬挂的重物较少,效率也减小,而且也增加了顶板5的制造成本。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套筒3上设有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所述第一孔道31位于所述第二孔道3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孔道31和所述第二孔道32的直径与所述通孔21一致。

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用于与张叶2活动连接,确保能够将张叶2与套筒3组合在一块,第一孔道31和第二孔道32的直径与通孔21直径一致,确保吊坠1在没有悬挂重物时,套筒3的第二孔道32和张叶2的通孔21的中心能够在同一水平位置,方便检查张叶2有无变形,能够及时更换张叶2,保证装置运作时不出现问题。

更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孔道31、所述第二孔道32和所述通孔21,将所述套筒3与所述张叶2活动连接。

连接件6可以铁丝,铜丝等,优选的,连接件6为铁丝,铁丝具有一定的塑性和强度,能保证张叶2和套筒3间的活动连接的,连接件6穿过第一孔道31、第二孔道32和通孔21,将三者连接在一块,从而使得套筒3和张叶2能够连接起来,同时,也能保证张叶2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不会被固定于套筒3的两侧,从而失去调节尺寸的功能。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弧形部2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材质为pp材质。

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的材质采用pp材质,是因为pp材质具有较好的塑性,能够适当的产生形变以适应吊坠1的上升和下降所带来的尺寸的变化,同时pp材质具有质地较轻的优点,能够减小张叶2的整体重量,从而减小套筒3的负担,延长套筒3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第一弧形部22和所述第二弧形部23的厚度均为5mm。

第一弧形部22和第二弧形部23的厚度均为5mm,厚度过小,则两者的耐受性较小,寿命相应的减小,厚度过大,则所需的原料增加,成本增加,同时塑性相对来说也减小了,不利于夹紧吊坠1。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