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面体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3235发布日期:2020-12-22 10:3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面体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包装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多面体包装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食品级别的包装瓶中,容量为30克至50克的小颗粒糖果包装瓶通常选用圆柱体或者椭圆体的包装形式。但是,这类现有圆柱形或者椭圆形的包装瓶,在运输摆放、商品陈列时容易出现滚动造成商品折旧,且实际占用的空间多,不利于提升单次运输过程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对生产企业和零售商生产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等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糖果类外包装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固且密闭性良好的多面体包装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面体包装瓶,包括瓶盖和瓶身,瓶盖与瓶身可拆卸连接;瓶身包括本体和结合部;本体由上、下两个镜像对称的多面体组成;多面体的一个底面为六边形,另一个底面为三角形;本体两个镜像对称的多面体的六边形底面相互连通;结合部设于本体上面一个多面体的上底面几何中心,结合部与本体内部连通,结合部与瓶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部的顶部为上下贯通的圆柱形瓶口。

进一步地,结合部的底部由上下贯通的六棱柱、上下贯通的六棱台组成,六棱柱的上底面与六棱台的下底面连通,所述六棱台上底面的几何中心位置设有瓶口。

进一步地,结合部的六棱柱与所述瓶盖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六棱柱的形状与翻盖底部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瓶盖包括底座、翻盖和防盗扣;防盗扣为撕开型塑料条,底座上设有连接防盗扣的粘合部,防盗扣分别与底座和翻盖连接。

进一步地,翻盖为三棱锥截去底面三个顶角的形状,底座为六棱柱形状;翻盖的底部边缘与底座的一个侧面相互铰接,底座与翻盖在铰接位置的对面一侧通过防盗扣相互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翻盖底部的几何中心处设有凸起的密闭件,翻盖底部与防盗扣连接处内侧设有凸起的扣齿;底座的上底面设有开口,下底面和内部为中空的结构,上底面的开口设于上底面的几何中心且与翻盖的密闭件相互嵌合;底座的上底面在与防盗扣的连接处的粘合部内侧设有扣槽,扣槽与扣齿相互嵌合,扣槽的长度、宽度均分别与扣齿的长度、宽度相匹配,扣槽的深度小于扣齿的高度。

进一步地,翻盖的底部六条边中,任意两条邻边的边长为0.5-1厘米与3厘米;翻盖的高度为0.1-0.3厘米;密闭件的直径为2厘米,高度为0.5-0.7厘米;扣齿为长方形,其长度为0.2-0.5厘米,高度为0.3-0.5厘米;翻盖底部一边长为0.5-1厘米的底边与底座铰接,翻盖扣齿设于翻盖铰接位置的对边边缘。

进一步地,底座的上底面六条边长依次与翻盖的六条边长相对应;底座的上底面开口直径为2厘米,底座的高度为1-1.5厘米;底座与防盗扣可拆卸连接。

在首次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包装瓶时,对于瓶盖,需要拉开同时与底座和翻盖粘合连接的防盗扣,接着才能掀起翻盖。在二次使用瓶盖时,只需改变扣齿和扣槽的嵌合状态即可。结合使用瓶身时,需要将瓶盖的底座嵌合在结合部的六棱柱结构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圆柱形或者椭圆柱形的小颗粒糖果包装瓶,本技术方案的多面体包装瓶,通过规则设计的多面体结构组合,使得在产品在运输过程存放中能比圆柱体或者椭圆体节省更多空间,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稳定的结构在商品陈列摆放时也不易滚动或者翻动,能有效保护包装内小颗粒糖果的完整性,降低折旧率。瓶盖与瓶身之间各部件的相互嵌合关系,使得瓶盖与瓶身之间既不会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也实现了良好的密闭性,使得包装内的小颗粒糖果及时在手持开盖过后也不易受潮。对于瓶身来说,多面体的结构提高了防滚动的能力,降低了内置的小颗粒糖果因撞击而碎裂的可能性。对于瓶盖来说,防盗扣的使用也保证了食品在首次开盖前的安全性,翻盖的凸起设计也为包装瓶在掉落时停供一定的缓冲能力,保障瓶内的小颗粒糖果不会摔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多面体包装瓶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瓶身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瓶身的右视图;

图4为图1中瓶身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瓶身的仰视图

图6为图1中瓶盖的俯视图;

图7为图1中瓶盖的仰视图;

图8为图1中瓶盖的右侧视图;

图中:瓶身1、底座2、翻盖3、防盗扣4、本体11、结合部12、瓶口13、开口21、粘合部22、扣槽23、密闭件31、扣齿32、铰接塑料薄片33;设定从图1中立体图的左侧为正视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说明书附图的内容并不代表具体部件的尺寸关系,相关的“连接”、“结构”等词语均为广义上的解释。

下面根据前述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技术方案的以下实施方式,不代表本技术方案只能以该实施例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多面体包装瓶包括了瓶身1和瓶盖。

瓶身包括了本体11、结合部12和瓶口13。本体11由分为上、下两部分的两个镜像对称的多面体组成。多面体的一个底面为六边形,另一个底面为三角形。两个多面体的六边形底面相互连接。结合部12设于本体11的上端且与本体11的内部相互连通;结合部12与瓶盖底座2的下底面为相互嵌套的连接方式。结合部12为下半部分六棱柱、上半部分六棱台的组合,且六棱柱与六棱台均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六棱柱的下底面形状及尺寸均与底座2的下底面相同;六棱柱和六棱台的总高度为0.5-0.7厘米。结合部12的六棱台上底面几何中心设有瓶口13。瓶口13为上下贯通的圆柱形状,瓶口13的直径为2厘米、高度为0.2厘米,瓶口13与翻盖2的密闭件31、底座2的开口21相互嵌套。

瓶盖上包括底座2、翻盖3和防盗扣4。防盗扣4为薄塑料长条制成,分别与底座2和翻盖3粘合连接且可以被拉开。

翻盖3为三棱锥截去底面三个顶角的形状,底座2为六棱柱形状。翻盖3的底部六条边长以顺时针排序依次为0.5-1厘米、3厘米、0.5-1厘米、3厘米、0.5-1厘米和3厘米;翻盖3的高度为0.1-0.3厘米。翻盖3的底部边缘与底座的一个侧面通过铰接塑料薄片33来相互连接。翻盖3与底座2的铰接处设于翻盖底部边长为0.5-1厘米的一个底边。底座2与翻盖3在铰接位置的对面一侧,通过分别防盗扣4相互粘合实现密闭功能。

翻盖3的底部的几何中心处设有凸起的圆形密闭件31。翻盖3的底部与防盗扣4连接处,在内侧设有一凸起的扣齿32。底座2的上底面设有开口21,下底面和内部为中空的结构。底座2上底面的开口21设于上底面的几何中心且与翻盖3的密闭件31相互嵌套。底座2的上底面在与防盗扣4连接的粘合部22内侧,还设有扣槽23。扣槽23与扣齿32相互嵌合,扣槽23的长度、宽度均分别与扣齿32的长度、宽度相同,扣槽23的深度小于扣齿32的高度。密闭件31的直径为2厘米,高度为0.5至0.7厘米。扣齿32为长方形,其长度为0.2-0.5厘米,高度为0.3-0.5厘米。底座2的上底面六条边长依次与翻盖3的六条边长相对应。底座2的上底面开口21直径为2厘米,底座2的高度为1-1.5厘米;底座2与防盗扣4在粘合部22的位置上相互粘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多面体包装瓶,其多面体结构的本体11加强了自身结构的抗冲击性能,能在包装瓶跌落时保护包装瓶内小颗粒糖果不会碎裂,也避免了包装瓶进一步的翻滚。底座2刚好嵌合在结合部12上方,使得瓶盖和瓶身之间不能相互转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防盗扣4分别粘合在翻盖3和底座2的粘合部22,使得需要拉开塑料制品的防盗扣4才能掀起翻盖2,对内部包装的小颗粒糖果形成安全的环境避免意外污染。在后续的使用中,扣槽23和扣齿32相互嵌合,使得使用者可以多次存取;密闭件31、底座2的开口21、瓶口13之间由于直径相同而相互嵌套,保障足够的气密性,防止内装的小颗粒糖果受潮变质。

相比现有的圆柱形或者椭圆柱形的小颗粒糖果包装瓶,本实施例的多面体包装瓶,通过瓶盖与瓶身的结构组合,使得在产品在运输过程存放中能比圆柱体或者椭圆体节省更多空间,从而提升空间利用率节约成本。稳定的结构在商品陈列摆放时也不易滚动或者翻动,能有效保护包装内小颗粒糖果的完整性,对零售和批发商家来说降低了折旧率。瓶盖与瓶身之间各部件的相互嵌合关系,使得瓶盖与瓶身之间既不会产生相对滑动的现象,也实现了良好的密闭性,使得包装内的小颗粒糖果及时在手持开盖过后也不易受潮。防盗扣的使用也保证了食品在首次开盖前的安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所有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的内容,例如形状上将直线或者平面替换为曲线或者曲面、改变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等,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