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1514发布日期:2021-01-12 07:3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运输是必不可少的作业环节,运输设备种类也非常多。绝大多数运输设备的精准度却不高,一方面是在多数场所对运输物料的精准度没有特殊的要求,只要能满足单位时间内的运输总量即可,另一方面,精准输送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影响了使用的广度。在食品加工领域进行食品添加剂添加工艺时,输送既要求在单位时间内满足一定的输送总量,又要求在单位时间内输送的物料均匀精准。

但是现有的自动上料设备还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上料设备高度,不方便进行连接工作和不方便进行上料测重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以解决现有的自动上料设备存在着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上料设备高度,不方便进行连接工作和不方便进行上料测重的问题。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输送架,从动轮,主动轮,输送电机,输送带,输送斗,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称重上料斗,支撑板,插接孔,重量传感器,电磁阀,支撑腿和加工设备,所述的从动轮轴接在输送架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设置在输送架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电机螺栓连接在输送架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从动轮;所述的输送斗分别螺栓连接在输送带的外壁;所述的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安装在输送架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安装在输送架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称重上料斗插接在插接孔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孔开设在支撑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重量传感器分别螺钉连接在插接孔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电磁阀螺栓连接在称重上料斗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腿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加工设备的左侧设置在支撑腿之间;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的下端安装在称重上料斗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包括支撑座,防滑凸起,固定支撑管,顶紧螺栓,伸缩杆和连接座,所述的防滑凸起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支撑座的下端;所述的固定支撑管的下端焊接在支撑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下端插接在固定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的上端轴接在连接座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包括连接架,支撑杆,l型支撑管,调节螺栓,导送板和卡接座,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轴接在连接架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插接在l型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螺纹连接在l型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板的左侧焊接在l型支撑管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卡接座的上端螺栓连接在l型支撑管的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称重上料斗的下端设置在加工设备的上端左侧;所述的重量传感器分别与称重上料斗的左右两侧下部接触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座;所述的固定支撑管采用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座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输送架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支撑座设置在支撑腿的左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架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卡接座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架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输送架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卡接座卡接在称重上料斗的上端左侧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zlis42-05的步进电机;所述的重量传感器具体采用型号为gylf-1t重量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具体采用型号为hl-g2的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座,固定支撑管,顶紧螺栓,伸缩杆和连接座以及输送架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输送架左侧的高度,方便进行上料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架,支撑杆,l型支撑管,卡接座,输送架和称重上料斗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使输送架连接称重上料斗,方便进行上料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称重上料斗,支撑板,插接孔和重量传感器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重量传感器对称重上料斗进行测重工作,方便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称重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称重上料斗,支撑板,插接孔,重量传感器和电磁阀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外部控制设备实现自动上料的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输送架,从动轮,主动轮,输送电机,输送带,输送斗和称重上料斗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向称重上料斗的内部进行材料填充工作,方便进行自动上料工作。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型支撑管,调节螺栓和卡接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在添加材料时漏出,增加材料导送和防漏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输送架;2、从动轮;3、主动轮;4、输送电机;5、输送带;6、输送斗;7、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71、支撑座;72、防滑凸起;73、固定支撑管;74、顶紧螺栓;75、伸缩杆;76、连接座;8、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81、连接架;82、支撑杆;83、l型支撑管;84、调节螺栓;85、导送板;86、卡接座;9、称重上料斗;10、支撑板;11、插接孔;12、重量传感器;13、电磁阀;14、支撑腿;15、加工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用自动上料设备,包括输送架1,从动轮2,主动轮3,输送电机4,输送带5,输送斗6,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7,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8,称重上料斗9,支撑板10,插接孔11,重量传感器12,电磁阀13,支撑腿14和加工设备15,所述的从动轮2轴接在输送架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3设置在输送架1的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输送电机4螺栓连接在输送架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主动轮3通过输送带5传动连接从动轮2;所述的输送斗6分别螺栓连接在输送带5的外壁;所述的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7安装在输送架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8安装在输送架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称重上料斗9插接在插接孔11的内部;所述的插接孔11开设在支撑板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重量传感器12分别螺钉连接在插接孔11的左右两侧内壁中间位置;所述的电磁阀13螺栓连接在称重上料斗9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腿14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板10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加工设备15的左侧设置在支撑腿14之间;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8的下端安装在称重上料斗9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调节防滑支撑架结构7包括支撑座71,防滑凸起72,固定支撑管73,顶紧螺栓74,伸缩杆75和连接座76,所述的防滑凸起72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支撑座71的下端;所述的固定支撑管73的下端焊接在支撑座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螺栓74螺纹连接在固定支撑管7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75的下端插接在固定支撑管7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伸缩杆75的上端轴接在连接座76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将输送架1和支撑板10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同时使用导线接通外部控制设备,松开顶紧螺栓74,调整好固定支撑管73和伸缩杆75的长度,同时调整好输送架1的左侧高度,方便进行上料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卡接导送连接架结构8包括连接架81,支撑杆82,l型支撑管83,调节螺栓84,导送板85和卡接座86,所述的支撑杆82的上端轴接在连接架81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82的下端插接在l型支撑管8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螺栓84螺纹连接在l型支撑管83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导送板85的左侧焊接在l型支撑管83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卡接座86的上端螺栓连接在l型支撑管83的下端中间位置;调整好输送架1左侧的高度后,使用卡接座86卡接在称重上料斗9的上端左侧外壁,然后松开调节螺栓84,调整好支撑杆82和l型支撑管83的高度,同时调整好输送架1右侧的高度,方便进行上料工作,打开外部控制设备,使输送电机4开始工作,带动主动轮3开始转动,同时带动输送斗6转动,将材料输送至称重上料斗9,然后通过重量传感器12将称重上料斗9的重量输送至控制设备,通过控制设备控制电磁阀13工作实现自动上料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称重上料斗9的下端设置在加工设备1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重量传感器12分别与称重上料斗9的左右两侧下部接触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座76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座;所述的固定支撑管73采用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座76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输送架1的下端左侧;所述的支撑座71设置在支撑腿14的左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架81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架;所述的卡接座86采用倒u型的不锈钢座。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架8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输送架1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卡接座86卡接在称重上料斗9的上端左侧外壁。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输送电机4具体采用型号为zlis42-05的步进电机;所述的重量传感器12具体采用型号为gylf-1t重量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13具体采用型号为hl-g2的电磁阀。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输送架1和支撑板10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外部导线接通外部电源,同时使用导线接通外部控制设备,松开顶紧螺栓74,调整好固定支撑管73和伸缩杆75的长度,同时调整好输送架1的左侧高度,方便进行上料工作,调整好输送架1左侧的高度后,使用卡接座86卡接在称重上料斗9的上端左侧外壁,然后松开调节螺栓84,调整好支撑杆82和l型支撑管83的高度,同时调整好输送架1右侧的高度,方便进行上料工作,打开外部控制设备,使输送电机4开始工作,带动主动轮3开始转动,同时带动输送斗6转动,将材料输送至称重上料斗9,然后通过重量传感器12将称重上料斗9的重量输送至控制设备,通过控制设备控制电磁阀13工作实现自动上料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