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接货码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73335发布日期:2021-01-29 23:5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接货码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接货码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通过对部分水泥厂的调研发现,目前国内水泥厂自动化程度已经较高,但是仍然有许多环节依靠人力来施工,其中水泥的装车环节即为一环。目前市场上面临人工成本昂贵,并且装车工作过程中环境较恶劣,这些都使得寻找合适的水泥装车工人变得越发困难。通过调研了解到,在国内北方地区,每年秋季末到春季化冻初,为水泥销售的淡季,在这3-4个月之间,水泥厂装车工人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但是在这期间,水泥厂依然要支出昂贵的人工费。这些矛盾都迫切需要市场上提供可以自动装车的机械设备来取代人力,进而解决水泥厂的需求,降低水泥厂的支出。
[0003]
目前国内水泥市场厂上已经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自动码垛机,专用于袋装水泥自动装车,使现有的水泥装车成为无人值守的作业,取代人工在车厢内码垛作业,避免工人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把恶劣环境下的人工作业转变为机器自动作业,为企业改善工作条件,减轻个人体力劳动,减员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0004]
要想实现水泥自动装车,必须设置能够承接从输送带送来的水泥袋、并且将水泥袋自动码放至车厢中的接货码货装置。现有的接货码货装置,结构比较复杂,与输送带的衔接不够顺畅,在承接输送带送来的水泥袋时容易发生阻碍,码货速度也受限,影响了货物自动装车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接货码货装置,能够提高接货速度和码货速度,提高了货物自动装车效率。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自动装车设备中的接货码货装置,包括主框架、缓冲滑道、分货装置、接货斗装置和码货斗装置,所述缓冲滑道设置在所述主框架的中部,上部连接倾斜输送带,下部连接所述分货装置,所述接货斗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分货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码货斗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接货斗装置的下方;货物从所述倾斜输送带落入所述缓冲滑道中,被所述分货装置向左右分配至所述接货斗装置中,从所述接货斗装置中落入所述码货斗装置中,从所述码货斗装置中落入车辆中。
[0008]
可选地,所述缓冲滑道包括倾斜滑道和水平滑道,所述倾斜滑道的上端与所述倾斜输送带铰接,所述倾斜滑道的下端与所述水平滑道平滑过渡连接;
[0009]
所述倾斜滑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护板,所述水平滑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出口,前侧设置有挡板,所述分货装置设置在所述水平滑道的上方。
[0010]
可选地,所述分货装置包括推板和第一横移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横移驱动装置包
括电机、减速器、丝杠和螺母,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安装所述丝杠。
[0011]
可选地,所述主框架的顶部设置有两条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滑座,所述螺母固定在所述滑座上,所述丝杠穿过所述螺母,所述推板固定在所述滑座的下侧,所述丝杠旋转时驱使所述螺母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推板沿左右水平移动。
[0012]
可选地,所述主框架的前侧或后侧设置有第二横移驱动装置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分别驱动两组所述码货斗装置沿左右水平移动;
[0013]
所述主框架的前侧和后侧设置有导轨,所述码货斗装置架设在所述导轨上,在所述第二横移驱动装置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分别沿所述导轨水平移动。
[0014]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移驱动装置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均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杠和螺母,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器连接,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丝杠连接,所述主框架的前侧或后侧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安装所述丝杠;所述螺母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码货斗装置。
[0015]
可选地,所述接货斗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侧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对开的两块翻板,所述框架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翻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翻板相对关闭,所述接货斗装置中的货物被所述翻板支撑,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翻板相对打开,所述货物从所述出料口掉落。
[0016]
可选地,所述码货斗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所述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对开的两块翻板,所述框架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连接所述翻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翻板相对关闭,所述码货斗装置中的货物被所述翻板支撑,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翻板相对打开,所述货物从所述出料口掉落。
[0017]
可选地,所述翻板的外侧边通过若干铰链与所述框架连接。
[0018]
可选地,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个主连杆和两个副连杆,所述主连杆呈u形,开口朝上,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连杆的中部。
[0019]
可选地,所述副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主连杆铰接,所述副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翻板的端部铰接。
[0020]
可选地,所述主连杆的两臂内侧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副连杆的上端与所述凸出部铰接。
[0021]
可选地,所述框架的端板上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主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主连杆移动时受到所述导轨的导向。
[0022]
可选地,所述框架为矩形;所述翻板为矩形。
[0023]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或电缸。
[0024]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平行的气缸,两组平行的气缸同时驱动所述翻板。
[0025]
可选地,所述气缸为双作用气缸。
[0026]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接货码货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2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分货装置,持续左右分配货物,可以显著提高接货速度和码货速度,从而提高了货物自动装车效率。
[0028]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滑道,可以顺利承接从输送带上下落的货物,让货物准确进入接货码货装置之中。
[0029]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货斗装置和码货斗装置,分层处理货物,让货物下降适当高度,方便在车厢中码货。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动装车设备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码货装置的立体图;
[0032]
图3是图2中的局部放大视图;
[003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货装置和缓冲滑道的立体图;
[0034]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分货装置和缓冲滑道的左视图;
[0035]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滑道的立体图;
[0036]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码货装置的立体图;
[0037]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货斗装置的立体图;
[0038]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货斗装置的立体图;
[003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货斗装置的立体图;
[0040]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货斗装置的右视图;
[0041]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码货斗装置的俯视图。
[0042]
图中:1.机架;2.辅助平台;3.水平输送带;4.倾斜输送带;5.滑台装置;6.折叠摆臂;7.卷扬装置;8.接货码货装置;8-1.主框架;8-2.缓冲滑道;8-2-1.倾斜滑道;8-2-2.水平滑道;8-3.分货装置;8-3-1.电机;8-3-2.第一轴承座;8-3-3.螺母;8-3-4.丝杠;8-3-5.滑座;8-3-6.滑块;8-3-7.推板;8-3-8.导轨;8-3-9.第二轴承座;8-4.第一接货斗装置;8-5.第二接货斗装置;8-6.第一码货斗装置;8-7.第二码货斗装置;8-7-1.框架;8-7-2.翻板;8-7-3.铰链;8-7-4.前端板;8-7-5.气缸;8-7-6.主连杆;8-7-7.副连杆;8-7-8.导轨;8-7-9.滑块;8-8.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9.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1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接货码货装置,首先介绍自动装车设备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之后通过实施例1-2对接货码货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0045]
自动装车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是支撑平台,机架1上设置有:水平输送带3、倾斜输送带4、滑台装置5、折叠摆臂6、卷扬装置7、接货码货装置8等主要部件。机架1旁边的辅助平台2可以供维修维护人员使用。
[0046]
卷扬装置7可以驱动接货码货装置8上升和下降,滑台装置5可以驱动接货码货装置8前后移动,这里的前后方向是沿着机架1的长度方向分布的。
[0047]
货物从水平输送带3输送至倾斜输送带4,从倾斜输送带4输送至接货码货装置8中。载货车辆停在机架1下方,货物被接货码货装置8码放至车厢中。
[0048]
实施例1
10上。
[0063]
导轨8-10上需要设置滑块来支撑码货斗装置,每侧都可以设置两块以上的滑块来支撑,从而获得稳定支撑。
[0064]
如图7所示,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8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9均包括电机、减速器、丝杠和螺母,电机与减速器连接,减速器与丝杠连接,主框架8-1的后侧设置有两个轴承座安装丝杠;螺母通过连接板连接码货斗装置。丝杠旋转时驱使螺母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码货斗装置沿左右水平移动。
[0065]
为了方便安装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8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9,主框架8-1的后侧特别设置了支架,如图7所示,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8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9安装后位于倾斜滑道8-2-1的下方。这样设计可以减小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8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9占用的空间。
[0066]
也可以将第二横移驱动装置8-8和第三横移驱动装置8-9设置在主框架8-1的前侧,不过会增加接货码货装置8的宽度。
[0067]
接货码货装置8工作时,缓冲滑道8-2承接从倾斜输送带4输送的货物,被分货装置8-3分别分配到第一接货斗装置8-4、第二接货斗装置8-5中,在控制状态下,第一接货斗装置8-4中的货物向下掉落至第一码货斗装置8-6中,第二接货斗装置8-5中的货物向下掉落至第二码货斗装置8-7中。
[0068]
在控制状态下,第一码货斗装置8-6、第二码货斗装置8-7中的货物均掉落至载货车辆的车厢中。第一码货斗装置8-6、第二码货斗装置8-7在主框架8-1中左右移动,以调整在车厢中的码货位置。
[0069]
接货码货装置8通过持续左右分配货物,可以显著提高接货速度和码货速度,从而提高了货物自动装车效率。
[0070]
前述的第一接货斗装置8-4、第二接货斗装置8-5、第一码货斗装置8-6、第二码货斗装置8-7的结构类似,下面以第二码货斗装置8-7进行举例说明。
[0071]
如图9、图10、图11所示,第二码货斗装置8-7,包括框架8-7-1,框架8-7-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口,框架8-7-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设置有对开的两块翻板8-7-2,框架8-7-1的前端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连接翻板8-7-2,驱动装置驱动翻板8-7-2相对关闭,第二码货斗装置8-7中的货物被翻板8-7-2支撑,驱动装置驱动翻板8-7-2相对打开,货物从出料口掉落。
[0072]
框架8-7-1是其他部件的安装基础,还能够在四周防护,防止货物从第二码货斗装置8-7中意外掉落。
[0073]
翻板8-7-2的外侧边通过若干铰链8-7-3与框架8-7-1连接,优选三个以上。铰链8-7-3为合页式铰链,翻板8-7-2相对框架8-7-1可旋转。
[0074]
如图12所示,两块翻板8-7-2之间留有合适的间隙,这样两块翻板8-7-2翻转时不会发生干涉。
[0075]
连杆机构包括一个主连杆8-7-6和两个副连杆8-7-7,主连杆8-7-6呈u形,开口朝上,驱动装置连接主连杆8-7-6的中部。
[0076]
副连杆8-7-7的上端与主连杆8-7-6铰接,副连杆8-7-7的下端与翻板8-7-2的端部铰接。
[0077]
驱动装置驱动主连杆8-7-6向下移动时,主连杆8-7-6带动副连杆8-7-7,副连杆8-7-7带动两块翻板8-7-2相对打开;驱动装置驱动主连杆8-7-6向上移动时,主连杆8-7-6带动副连杆8-7-7,副连杆8-7-7带动两块翻板8-7-2相对关闭。
[0078]
为了方便连接,主连杆8-7-6的两臂内侧设置有凸出部,副连杆8-7-7的上端与凸出部铰接。
[0079]
框架8-7-1的前端板8-7-4上设置有两根平行的导轨8-7-8,导轨8-7-8上设置有滑块8-7-9,主连杆8-7-6的两端分别与滑块8-7-9连接固定,驱动装置驱动主连杆8-7-6移动时受到导轨8-7-8的导向。
[0080]
采用上述导向机构,可以保证主连杆8-7-6不发生晃动,两块翻板8-7-2相对打开和关闭的过程同步、平稳进行。
[0081]
滑块8-7-9扣合在导轨8-7-8上,不会从导轨8-7-8上脱离(两端除外,从导轨8-7-8的两端可以脱离)。
[0082]
在本实施例中,框架8-7-1为矩形,翻板8-7-2为矩形。框架8-7-1可以采用钢板焊接制成,翻板8-7-2可以采用钢板制成。
[0083]
驱动装置具体采用气缸8-7-5,也可以采用电缸。气缸8-7-5的活塞杆端部与主连杆8-7-6的中部铰接。
[0084]
气缸8-7-5为双作用气缸,向下伸出活塞杆、向上收回活塞杆均可以做功。两块翻板8-7-2相对关闭支撑货物时,气缸8-7-5需要提供向上的拉力防止两块翻板8-7-2相对打开,从而支撑货物。
[0085]
气缸8-7-5的外筒上下两端均被固定在前端板8-7-4上。
[0086]
第一码货斗装置8-6也是采用上述相同的结构设置,工作过程也是相同的。
[0087]
第一码货斗装置8-6、第二码货斗装置8-7在接货码货装置8中安装时,可以通过连接板与第一码货斗装置8-6、第二码货斗装置8-7的前、后端板连接,如图3所示。
[0088]
本实施例中的接货斗装置、码货斗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状态稳定可靠,保障了货物自动装车效率。
[0089]
在框架的侧部设置有入料口,从而构成第一接货斗装置8-4、第二接货斗装置8-5,分货装置8-3可以将货物推入第一接货斗装置8-4、第二接货斗装置8-5之中。
[0090]
第一接货斗装置8-4的结构如图8所示,框架的右侧侧板高度较低,从而构成入料口,出料口还是位于框架的底部。
[0091]
框架的顶部可以封闭,从而提高框架的结构强度,并且依靠框架顶部在接货码货装置8中安装固定。
[0092]
实施例2
[0093]
实施例2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接货斗装置、码货斗装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平行的气缸,两组平行的气缸同时驱动翻板。
[0094]
采用两组平行的气缸同时驱动翻板,可以提高驱动力,承载重量较重的货物。
[0095]
在本实施例中接货码货装置8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009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
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