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钞过程的检封堆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4899发布日期:2020-12-15 08:2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钞过程的检封堆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钞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钞过程的检封堆码装置。



背景技术:

纸币在印刷裁剪定型完成后,需要纸币抽样检验,补进相关纸币,过数、包装、打码,然后将成箱的纸币依次进行塑封、入库。现有印钞工艺中的上述过程均是人工搬运、检验,对工人要求高,容易出现包装好的货币没有到塑封口,缺失入库,不能及时发现的情况出现。也有可能出现漏检塑封外观或没有发现条形码漏打或读码不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钞过程的检封堆码装置,包括有全自动塑封机,全自动塑封机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进料口处连接有上料输送带,出料口处连接有下料输送带,所述上料输送带旁设有待塑封储料台,待塑封储料台用于放置装有纸币的包装盒,上料输送带与待塑封储料台之间设有第一机器人,第一机器人将待塑封储料台上的包装盒依次转移至上料输送带上,下料输送带旁设有入库储料台,入库储料台用于放置塑封好的包装盒,下料输送带与入库储料台之间设有第二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将下料输送带上塑封好的包装盒依次转移至入库储料台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上料输送带上方通过安装架安装有扫码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待塑封储料台上设有异常品放置区域,第一机器人将上料输送带上扫码器显示异常的包装盒转移至异常品放置区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下料输送带由第一段下料输送带和第二段下料输送带构成,第一段下料输送带和第二段下料输送带之间设有转盘,转盘由电机驱动转动,转盘上方通过固定架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段下料输送带上的包装盒依次推送至转盘、第二段下料输送带的推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入库储料台上设有异常品暂存区域,第一机器人将下料输送带上视觉检测装置提示异常的异常品转移至异常品暂存区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架上的水平直线电机、由水平直线电机驱动移动的竖直直线电机、由竖直直线电机驱动移动的推板,水平直线电机平行于第一段下料输送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检封堆码装置,包装盒的塑封过程利用机器人来完成上料和下料转移,利用扫码器快速检出条形码漏打或读码不清的包装盒,利用视觉检测装置快速检测识别出塑封质量问题的包装盒,减少了检封堆码过程对人工操作的要求,降低了人工成本,保证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一种印钞过程的检封堆码装置,包括有全自动塑封机1,全自动塑封机1的一端设有进料口2,另一端设有出料口,进料口2处连接有上料输送带3,出料口处连接有下料输送带4,所述上料输送带3旁设有待塑封储料台5,待塑封储料台5用于放置装有纸币的包装盒6,上料输送带3与待塑封储料台5之间设有第一机器人,第一机器人将待塑封储料台5上的包装盒6依次转移至上料输送带3上,下料输送带4旁设有入库储料台7,入库储料台7用于放置塑封好的包装盒8,下料输送带4与入库储料台7之间设有第二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将下料输送带4上塑封好的包装盒8依次转移至入库储料台7上。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采用现有的六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代替人工上下料,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六轴机器人采用fanuc(发那科)公司或者abb集团生产的带有机械手吸盘和视觉导航系统的六轴机器人。上料输送带3和下料输送带4均为水平设置的动力输送带。上料输送带3和下料输送带4通过软件控制分别与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协同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输送带3上方通过安装架9安装有扫码器10。工人在待塑封储料台5上将装有纸币的包装盒打包好后进行打码,利用扫码器10检验是否有漏打码或者打码不清晰的包装盒。扫码器10连接报警器,扫码器10扫描发现异常包装盒时上料输送带3停止送料,根据报警信息的提示,将异常包装盒拿回待塑封储料台5重新打码。扫码器10扫码正常时上料输送带3正常输送包装盒6。

进一步的,所述待塑封储料台5上设有异常品放置区域11,第一机器人将上料输送带3上扫码器10显示异常的包装盒6转移至异常品放置区域11。第一机器人与扫码器10以及上料输送带3通过软件控制的方式实现协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输送带4由第一段下料输送带12和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构成,第一段下料输送12带和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之间设有转盘14,转盘14由电机15驱动转动,转盘14上方通过固定架17安装有视觉检测装置16,所述固定架17上安装有用于将第一段下料输送带12上塑封好的包装盒8依次推送至转盘14、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的推送装置。视觉检测装置16采用基恩斯公司或松下公司的视觉检测系统,视觉检测系统中的摄像头安装在固定架17上,转盘14带动经过转盘14的包装盒8转动,通过视觉检测系统中的摄像头观察包装盒8的塑封效果。视觉检测装置16、第二机器人、推送装置、第一段下料输送12带、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之间通过软件控制协同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入库储料台7上设有异常品暂存区域18,第二机器人将下料输送带4上视觉检测装置16提示异常的异常品19转移至异常品暂存区域18。工人将异常品19重新处理后放至待塑封储料台5上重新开始塑封。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架17上的水平直线电机20、由水平直线电机20驱动移动的竖直直线电机21、由竖直直线电机21驱动移动的推板22,水平直线电机20平行于第一段下料输送带12。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全自动塑封机1、带有机械手吸盘和视觉导航系统的六轴机器人、动力输送带、扫码器10、视觉检测装置16、水平直线电机20、竖直直线电机21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视觉检测装置16、第二机器人、推送装置、第一段下料输送12带、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之间通过软件控制协同工作;视觉检测装置16、第二机器人、推送装置、第一段下料输送12带、第二段下料输送带13之间通过软件控制协同工作。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