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3161发布日期:2021-02-09 21:4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对建筑垃圾处理机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一些人认为只要能够破碎处理建筑垃圾的破碎机等都对归为建筑垃圾处理机(又称为)。其实严格来讲,随着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在中国不断发展和晚上,发展到目前,市场上较适宜建筑垃圾处理的设备是一种叫做破碎筛分联合一体化的设备
--
固定式破碎筛分站、辊胎式移动破碎筛分站和履带式破碎筛分站等,众所周知,德国是目前世界上回收处理建筑垃圾最早和发展最完善的国家,而目前国内较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机大多是引进德国先进的建筑垃圾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有相关统计部门给出的研究数字这样说明,包括中国每年因拆除、新建以及装修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平均产量高于6亿吨。以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30年来算,中国距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时间,算算,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会产生巨大的建筑垃圾,因此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所谓的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筑渣土、废砖、废瓦、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此外还有少量的钢材、木材、玻璃、塑料、各种包装材料等。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其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中填埋。很多人意识到垃圾填埋的污染隐患,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看到垃圾处理的价值空间。也正因此,号称"中国首善"的陈光标曾将建筑垃圾回收业称之为"看不见的金矿"。事实上,如能将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再生成砖或混凝土等建筑用材,可用以替代日益减少的石矿资源,大大减少日益枯竭的矿山的开采,为估算建筑垃圾的市场价值,曾有相关统计部门估算,如果将建筑垃圾获利以10元/吨的保守估计来看,那么,中国的建筑垃圾至少有60亿元的市场规模。而且政府对建筑垃圾回收处理的越来越重视,更对利好的投资政策将会带动中国建筑垃圾市场走向成熟和完善,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市场潜在的巨大的市场机遇,于是各种建筑垃圾处理设备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建筑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多个设备配合使用,建筑垃圾需要在多个装置之间输送,建筑垃圾处理多为车辆运输,人力搬运,效率极差,现有的自动上料结构,缺少专门针对建筑垃圾的输送工具,建筑垃圾中存在着需要搅碎的垃圾,也存在无需进行搅碎的垃圾(例如沙土),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将所有的建筑垃圾全部进行搅碎,搅碎时垃圾体积过大,影响建筑垃圾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包括输送架主体、双向输送结构、支撑架与建筑垃圾缓冲件;
[0005]
所述输送架主体设于支撑架上,所述输送架主体包括底部输送架、上行输送架、顶
部输送架与横向输送架,所述底部输送架、上行输送架、顶部输送架依次相连,所述横向输送架设于底部输送架下方,所述建筑垃圾缓冲件设于顶部输送架与横向输送架之间并与支撑架相连,所述双向输送结构包括主输送结构与副输送结构,所述主输送结构包括一电机、一主动辊、一从动辊、传动辊、协助转弯轮与一传送带,所述一主动辊设于底部输送架的进口端,所述一主动辊与一电机连接,所述一从动辊设于顶部输送架的出口端,所述底部输送架、上行输送架、顶部输送架上设有多个传动辊,所述一主动辊、传动辊、一从动辊上绕接有一传送带,所述一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漏孔,所述底部输送架与上行输送架的连接处的输送架主体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协助转弯轮,所述副输送结构包括二电机、二主动辊、二从动辊、二传送带,所述二主动辊与二从动辊分别设于横向输送架的进口端与出口端,所述二主动辊与二电机相连,所述二主动辊与二从动辊上绕接二传送带。
[0006]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下方设有滚轮。
[0007]
优选地,还包括辅助进料块,所述辅助进料块分别设于底部输送架的进口端、顶部输送架的出口端与横向输送架的出口端。
[0008]
优选地,所述辅助进料块呈斜坡状。
[0009]
优选地,所述顶部输送架两侧上设有挡板。
[0010]
优选地,所述建筑垃圾缓冲件为长形漏槽。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1、本实用新型使得建筑垃圾在输送时可将一些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如沙土)分开输送,并且无需人工的干预,增加了建筑垃圾处理的效率。
[0013]
2、设于建筑垃圾缓冲件,使得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如沙土)在落到副输送结构时不会到处飞溅,使得建筑垃圾不丧失,保持与普通的输送结构一样重量的建筑垃圾。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示意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剖视图示意图;
[0017]
图4为图3中a区示意图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进行组合,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亦可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020]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固废再生处
理用双向高效输料装置,包括输送架主体1、双向输送结构2、支撑架3与建筑垃圾缓冲件4;
[0021]
输送架主体1设于支撑架3上,输送架主体1包括底部输送架11、上行输送架12、顶部输送架13与横向输送架14,底部输送架11、上行输送架12、顶部输送架13依次相连,横向输送架14设于底部输送架11下方,建筑垃圾缓冲件4设于顶部输送架13与横向输送架14之间并与支撑架3相连,双向输送结构2包括主输送结构21与副输送结构22,主输送结构21包括一电机211、一主动辊212、一从动辊213、传动辊214、协助转弯轮215与一传送带216,一主动辊212设于底部输送架11的进口端,一主动辊212与一电机211连接,一从动辊213设于顶部输送架13的出口端,底部输送架11、上行输送架12、顶部输送架13上设有多个传动辊214,一主动辊212、传动辊214、一从动辊213上绕接有一传送带216,一传送带216上设有多个漏孔217,底部输送架11与上行输送架12的连接处的输送架主体1的两侧内壁上设有协助转弯轮215,副输送结构22包括二电机221、二主动辊222、二从动辊223、二传送带224,二主动辊222与二从动辊223分别设于横向输送架14的进口端与出口端,二主动辊222与二电机221相连,二主动辊222与二从动辊223上绕接二传送带224。
[0022]
进一步,支撑架3下方设有滚轮31,方便对输送装置整体进行移动,满足不同角度与不同地点的建筑垃圾输送,增大输送的效率,防止输送装置多地安装,节约安装成本。
[0023]
进一步,还包括辅助进料块5,辅助进料块分别设于底部输送架的进口端、顶部输送架的出口端与横向输送架的出口端,增大建筑垃圾的输送效率。
[0024]
进一步,辅助进料块5呈斜坡状,方便建筑垃圾输出与进入。
[0025]
进一步,顶部输送架13两侧上设有挡板6,使得建筑垃圾在底部输送架13上输送时不易脱落,造成安全事故。
[0026]
进一步,建筑垃圾缓冲件4为长形漏槽,可覆盖整个顶部输送架13下方,保证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更好的落在二传送带224上。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根据建筑垃圾的位置,通过滚轮31的作用,将整体移动到方便输送建筑垃圾的方位,打开一电机211与二电机221,一传送带216在一主动辊212、一从动辊213与传动辊214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转动,二传送带224在二主动辊222与二从动辊223的共同作用下进行转动,建筑垃圾由辅助进料块5进入的底部输送架11,辅助进料块5使得建筑垃圾可以快速的进入到底部输送架11上,在一传动带216的转动下,带动着建筑垃圾依次经过上行输送架12与顶部输送架13,由于一传动带216上设有多个漏孔217,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在输送过程中的细微抖动可以通过漏孔217落在二传送带224上,由于顶部输送架13与二传送带224之间高度太高,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从高空直接落在二传送带224上,在落下过程时产生的势能会导致建筑垃圾飞溅到装置外,导致流失与安全事故,因此在顶部输送架13与二传送带224之间设有建筑垃圾缓冲件4,将从漏孔217中漏出来的建筑垃圾进行规整并减小其势能,使得从顶部输送架13落下建筑垃圾可以稳当的落在二传动带224上,又因为建筑垃圾缓冲件4为长形漏槽,可以覆盖整个顶部输送架13的下方,使得建筑垃圾不会流出导致浪费,从而达到需要搅碎的建筑垃圾与不需要搅碎的建筑垃圾得到分离,并且无需人工的干预,最后需要搅碎的建筑垃圾由顶部输送架13出口端的辅助进料块5流入下一道工序,无需搅碎的建筑垃圾由横向输送架14出口端的辅助进料块5流入收集装置内,完成双向的输送。
[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