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6109发布日期:2021-01-23 09:2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样本储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生物样本提取后会存放到冻存管,冻存管再多个存放在冻存盒中,将整板的冻存盒存放到生物样本储存罐中进行冷藏;现有技术中会利用转运罐,先将冻存管或冻存盒存放在转运罐中,将转运罐移动到样本储存罐跟前,打开转运罐将冻存管或整个冻存盒存放到样本储存罐中进行储存;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储存过程会使冻存管和冻存盒暴露再常温下,不能保证全程冷链的功能,对冻存的生物样本产生破坏的风险,同时也不具有智能化操作,对提取或存储的冻存管只能人工识别编号等,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提取冻存管或冻存盒存在破坏生物样本的风险,同时不具有智能化,工作效率低下的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包括操作舱外壳、转运罐接收组件、铲送组件、扫码组件、手动操作件及铲送门;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铲送组件、扫码组件及手动操作件均设置在所述操作舱外壳内,所述铲送门开设在所述操作舱外壳上;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可接收外部输送的转运罐,可利用手动操作件将转运罐内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转运到铲送组件上;所述扫码组件可对铲送组件接收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扫码;所述铲送门设置在与所述铲送组件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铲送门可与样本储存罐的储存门相密封对接;所述铲送组件可将冻存管或冻存盒铲送穿过铲送门送进样本储存罐中。
[0005]
优选的,所述铲送组件包括铲送保冷装置、铲送驱动件及铲送定位板;所述铲送定位板可接收冻存管或冻存盒,所述铲送驱动件可驱动所述铲送定位板向铲送门位置运动;所述铲送保冷装置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板外围,可对所述铲送定位板及所在区域进行保冷或制冷。
[0006]
优选的,所述铲送保冷装置包括液氮杯、保温外罩、保温内板、保温底座及保冷液氮管;所述保温底座成u型,u型保温底座的上端面形成了内围和外围;所述保温外罩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温底座上端面外围,所述保温内板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温底座上端面内围,所述保冷液氮管设置在所述保温外罩和保温内板之间;所述液氮杯的下端与所述保冷液氮管连通。
[0007]
优选的,所述铲送组件还包括铲送定位座、铲送驱动电机、托盘铲板、铲送连接杆、铲送转动轴、铲送滑动块及铲送轨道件;所述铲送定位座固定在所述扫码组件的上方,且所述铲送定位座中部开设有第一扫码开口区;所述铲送定位座的两侧上设置有铲送轨道,所述铲送定位板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铲送轨道上,所述铲送驱动电机对所述铲送定位板的滑动进行驱动;所述托盘铲板可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板上,所述托盘铲板的一侧端设置有铲
送转动轴,所述铲送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铲送连接杆,所述铲送连接杆上设置有铲送滑动块,所述铲送连接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铲送轨道件内,且所述铲送轨道件上开设有铲送滑动通道,所述铲送连接杆在滑动时,所述铲送滑动块穿过所述铲送滑动通道进行滑动;所述铲送轨道件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座上。
[0008]
优选的,所述铲送组件还包括铲送托盘;所述铲送定位板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扫码开口槽区,所述第二扫码开口槽区内壁上向内延伸有托盘支撑条,所述铲送托盘可由托盘铲板铲送放置在所述第二扫码开口槽区内,且由托盘支撑条进行支撑;所述铲送托盘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盛放槽,铲送托盘中部开设有的冻存盒放置区,所述冻存盒放置区上下贯通,且所述冻存盒可放置在所述冻存盒放置区内。
[0009]
优选的,还包括接收门,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设置在与所述接收门相对应的位置;在靠近接收门的操作舱外壳设置有罐盖支架;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包括转运驱动构件、转运滑动座、转运滑动底座板及转运罐接收架;所述转运滑动座固定在所述与接收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转运驱动构件可驱动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在所述转运滑动座上滑动;所述转运罐接收架设置在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上;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靠近所述接收门一端设置有舱门滑动导向槽,所述舱门滑动导向槽上与舱门拉杆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舱门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门连接。
[0010]
优选的,还包括激光指引器及控制器;所述激光指引器设置在所述铲送组件上方,可对冻存管或冻存盒的位置进行定位识别;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扫码组件的一侧,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激光指引器及扫码组件电连;扫码组件可根据激光指引器的指引对冻存管或整个冻存盒进行扫码。
[0011]
优选的,铲送门包括铲送门板、铲送门驱动电机、铲送蜗杆、第一铲送蜗杆齿轮和第二铲送蜗杆齿轮;所述操作舱外壳设置有铲送门板,所述铲送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同轴连接铲送蜗杆,所述铲送蜗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铲送蜗杆齿轮,所述第一铲送蜗杆齿轮与所述第二铲送蜗杆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铲送蜗杆齿轮设置在所述铲送门板上。
[0012]
优选的,所述操作舱外壳上与所述铲送门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可视窗,可视窗下方设置有手操作口,所述手操作口上密封盖设有手套盖板;所述扫码组件包括扫码框架、扫码相机及条形光源;所述扫码框架设置在所述铲送组件下方,所述扫码框架下端设置有扫码相机,且所述扫码相机对应的扫码框架上设置有扫码通孔;所述扫码框架两侧设置有条形光源。
[0013]
优选的,在操作舱外壳内靠近转运罐接收组件处设置有板架暂存架,整板冻存盒可放置在板架暂存架上。
[0014]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发明了一种样本转运操作舱,因设置有转运罐接收组件、铲送组件、扫码组件、手动操作件及铲送门;通过转运罐接收组件接收转运罐,在内部样本转运操作舱将冻存管或冻存盒转送到铲送组件上,铲送组件再将其直接穿过铲送门样本储存罐中;这样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进行存取冻存管或冻存盒的操作,实现了全冷链的功能;同时设置了扫码组件,可对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扫码识别,更加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样本转运操作舱的整体分解结构图;
[0016]
图2为设置有转运罐接收组件与铲送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0017]
图3为设置有铲送组件与扫码组件的内部结构图;
[0018]
图4为铲送组件结构分解图;
[0019]
图5为铲送保冷装置结构分解图;
[0020]
图6为铲送门结构图;
[0021]
图7为铲送托盘结构图;
[0022]
图8为控制器结构图;
[0023]
图9为板架暂存架存放冻存盒的结构图。
[0024]
图中标记示意为:
[0025]
1-操作舱外壳;
[0026]
2-转运罐接收组件;201-转运驱动构件;202-转运滑动座;203-转运滑动底座板;204-转运罐接收架;205-舱门滑动导向槽;206-舱门拉杆;
[0027]
3-铲送组件;301-铲送保冷装置;302-铲送驱动件;303-扫码玻璃板;304
-ꢀ
铲送定位板;305-液氮杯;306-保温外罩;307-保温内板;308-保温底座;309
-ꢀ
保冷液氮管;310-铲送定位座;311-铲送驱动电机;312-托盘铲板;313-铲送连接杆;314-铲送转动轴;315-铲送滑动块;316-铲送轨道件;317-第一扫码开口区;318-铲送轨道;319-铲送滑动通道;320-铲送托盘;321-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2-托盘支撑条;323-冻存管盛放槽;324-冻存盒放置区;
[0028]
4-扫码组件;401-扫码框架;402-扫码相机;403-条形光源;404-扫码通孔;
[0029]
5-接收门;
[0030]
6-铲送门;601-铲送门板;602-铲送门驱动电机;603-铲送蜗杆;604-第一铲送蜗杆齿轮;605-第二铲送蜗杆齿轮;
[0031]
7-转运罐;8-罐盖支架;9-激光指引器;10-控制器;11-可视窗;12-手操作口;13-手套盖板;14-控制按钮;15-露点传感器;16-扫码器;17-板架暂存架;18-冻存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33]
实施例1
[0034]
本实施例提供了样本转运操作舱,包括操作舱外壳1、转运罐接收组件2、铲送组件3、扫码组件4、手动操作件及铲送门6;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2、铲送组件3、扫码组件4及手动操作件均设置在所述操作舱外壳1内,所述铲送门6开设在所述操作舱外壳1上;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2可接收外部输送的转运罐7,可利用手动操作件将转运罐7内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转运到铲送组件3 上;所述扫码组件4可对铲送组件3接收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扫码;所述铲送门6设置在与所述铲送组件3相对应的位置,且所述铲送门6可与样本储存罐的储存门相密封对接;所述铲送组件3可将冻存管或冻存盒铲送穿过铲送门送进样本储存罐中。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2接收转运罐7,通过手动操作件将转运罐7打开,将转运罐7内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转运到铲送组件3上,此时扫码组件4对铲送组件3接收的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扫码识别;铲送组件3再通过铲送门6将冻存管或冻存盒输送到对接的样本储存罐中进行储
存;这样可以更加安全稳定的进行存取冻存管或冻存盒的操作,实现了全冷链的功能;同时设置了扫码组件,可对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扫码识别,更加智能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5]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铲送组件3包括铲送保冷装置301、铲送驱动件302及铲送定位板304;所述铲送定位板304可接收冻存管或冻存盒,所述铲送驱动件302可驱动所述铲送定位板304向铲送门6位置运动;所述铲送保冷装置301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板304外围,可对所述铲送定位板304 及所在区域进行保冷或制冷。设置铲送保冷装置301,可在铲送组件3接收冻存管或冻存盒时,对冻存管或冻存盒进行进一步的保冷,确保了全程冷链;铲送驱动件302对铲送定位板304进行驱动,铲送定位板304带动冻存管或冻存盒滑动,被铲送走。
[0036]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铲送保冷装置301包括液氮杯305、保温外罩306、保温内板307、保温底座308及保冷液氮管309;所述保温底座 308成u型,u型保温底座308的上端面形成了内围和外围;所述保温外罩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温底座308上端面外围,所述保温内板307竖直设置在所述保温底座308上端面内围,所述保冷液氮管309设置在所述保温外罩306和保温内板307之间;所述液氮杯305的下端与所述保冷液氮管309连通。所述铲送定位板304被u型保温底座308环绕在内部,液氮杯305对保冷液氮管309进行供氮,保冷液氮管309对包围的区域进行保冷,在保温外罩306、保温内板307 及保温底座308形成保冷区域。
[0037]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铲送组件3还包括铲送定位座310、铲送驱动电机311、托盘铲板312、铲送连接杆313、铲送转动轴314、铲送滑动块315及铲送轨道件316;所述铲送定位座310固定在所述扫码组件4的上方,且所述铲送定位座310中部开设有第一扫码开口区317;所述铲送定位座 310的两侧上设置有铲送轨道318,所述铲送定位板304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铲送轨道318上,所述铲送驱动电机311对所述铲送定位板304的滑动进行驱动;所述托盘铲板312可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板304上,所述托盘铲板312的一侧端设置有铲送转动轴314,所述铲送转动轴314的一端设置有铲送连接杆313,所述铲送连接杆313上设置有铲送滑动块315,所述铲送连接杆31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铲送轨道件316内,且所述铲送轨道件316上开设有铲送滑动通道 319,所述铲送连接杆313在滑动时,所述铲送滑动块315穿过所述铲送滑动通道319进行滑动;所述铲送轨道件316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座310上。所述铲送组件3还包括铲送托盘320;所述铲送定位板304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所述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内壁上向内延伸有托盘支撑条322,所述铲送托盘320可由托盘铲板312铲送放置在所述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内,且由托盘支撑条322进行支撑;所述铲送托盘周向上设置有多个冻存管盛放槽323,铲送托盘320中部开设有的冻存盒放置区324,所述冻存盒放置区324上下贯通,且所述冻存盒可放置在所述冻存盒放置区324内。
[0038]
铲送定位座310上的第一扫码开口区317与铲送定位板上的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在同一轴线上,可互相贯通;扫码组件4设置在铲送定位座310第一扫码开口区317的下方,可对放在铲送定位板304上的铲送托盘320进行扫码,铲送托盘320周向上设置的多个冻存管盛放槽323可放置冻存管,这些冻存管盛放槽323下端面有通孔,因此扫码组件可穿过第一扫码开口区317、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穿过通孔对放置在冻存管盛放槽323内的冻存管进行扫码;
[0039]
同时铲送托盘320中部开设有的冻存盒放置区324,可将整个冻存盒放置在冻存盒放置324区内;所述冻存盒放置区324上下贯通,与第一扫码开口区 317及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贯通,所以扫码组件4可对冻存盒放置区324内放置的冻存盒进行扫码。
[0040]
所述托盘铲板312可放置在所述铲送定位板304上,且可铲送延伸到铲送托盘320下端,对铲送托盘320进行铲送;这里可以设置铲送保冷装置301的一侧有贯通的开口,铲送连接杆及铲送轨道件从此贯通的开口延伸出去,在此不再赘述。如图4所示,303为设置在铲送定位座下端的扫码玻璃板。
[0041]
当冻存管或冻存盒放置到铲送组件3的铲送托盘320中时,扫码组件4对目标件进行扫码,铲送驱动电机311带动铲送定位板304再铲送定位座310上滑动,滑动到位置后,再利用手动操作件,推动铲送滑导动块315,从而带动铲送连接杆313在铲送轨道件316内向铲送门6方向继续滑动前进,铲送连接杆313的另一端通过铲送转动轴314连接的托盘铲板312在初始状态时是延伸至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的,铲送托盘320在到第二扫码开口槽区321的同时也有部分位于了托盘铲板312上,因此托盘铲板312对铲送托盘320进行进一步的铲送。
[0042]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接收门5,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2 设置在与所述接收门5相对应的位置;在靠近接收门5的操作舱外壳1设置有罐盖支架8;接收门5打开,转运罐接收组件2接收存有目标冻存管或目标冻存盒的转运罐7后,合上接收门5,利用手动操作件将转运罐7的罐盖打开,将罐盖放置到罐盖支架8上,再方便取出转运罐中的目标件。
[0043]
所述转运罐接收组件2包括转运驱动构件201、转运滑动座202、转运滑动底座板203及转运罐接收架204;所述转运滑动座202固定在所述与接收门5 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转运驱动构件201可驱动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203在所述转运滑动座202上滑动;所述转运罐接收架204设置在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203 上;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203靠近所述接收门一端设置有舱门滑动导向槽205,所述舱门滑动导向槽205上与舱门拉杆206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舱门拉杆206 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门5连接。
[0044]
转运驱动构件201驱动转运滑动底座板203在转运滑动座202向接收门5 方向滑动,因所述转运滑动底座板203靠近所述接收门一端设置有舱门滑动导向槽205,所述舱门滑动导向槽205上与舱门拉杆206的一端连接设置,所述舱门拉杆206的另一端与所述接收门5连接,从而利用舱门拉杆206将接收门 5顶出打开,同时转运滑动底座板203带动转运罐接收架204滑出接收门5,此时可以将转运罐7放置在转运罐接收架204上;转运驱动构件201带动转运滑动座202向内滑动,从而将转运罐接收,同时也将接收门7关闭。
[0045]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还包括激光指引器9及控制器10;所述激光指引器9设置在所述铲送组件3上方,可对冻存管或冻存盒的位置进行定位识别;所述控制器10设置在所述扫码组件4的一侧,且所述控制器10分别与所述激光指引器9及扫码组件4电连;扫码组件4可根据激光指引器9的指引对冻存管或整个冻存盒进行扫码。控制器10可对扫码组件4的扫码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录入等,也可与激光指引器配合,实现整个冻存盒及单只冻存管扫描动作;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钮14、露点传感器15及扫码器16;所述控制按钮、露点传感器及扫码器均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电连;如果整板中有单只未扫描到,可通过控制器上的扫描器进行单只扫描录入。
[0046]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铲送门6包括铲送门板601、铲送门驱动电机602、铲送蜗杆603、第一铲送蜗杆齿轮604和第二铲送蜗杆齿轮605;
[0047]
所述操作舱外壳1设置有铲送门板601,所述铲送门驱动电机602的电机轴同轴连接铲送蜗杆603,所述铲送蜗杆6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铲送蜗杆齿轮 604,所述第一铲送蜗杆齿轮604与所述第二铲送蜗杆齿轮605啮合,所述第二铲送蜗杆齿轮605设置在所述铲送门板601上。铲送门驱动电机602带动铲送蜗杆603转动,铲送蜗杆603带动第一铲送蜗杆齿轮604转动,从而带动设置有第二铲送蜗杆齿轮605的铲送门板601做打开运动。
[0048]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所述操作舱外壳1上与所述铲送门6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有可视窗11,可视窗11下方设置有手操作口12,所述手操作口12上密封盖设有手套盖板13。手操作口12内可设置有防冻手套,也可是操作人员佩戴防冻手套穿过手操作口伸入到样本转运操作舱内对转运罐进行开盖,将转运罐内的目标件移动到铲送组件上,将铲送组件上的目标件进一步的铲送进样本储存罐中等动作;设置可视窗,方便观察。
[0049]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一步实施方式,扫码组件4包括扫码框架401、扫码相机402及条形光源403;所述扫码框架401设置在所述铲送组件3下方,所述扫码框架401下端设置有扫码相机402,且所述扫码相机402对应的扫码框架401上设置有扫码通孔404;所述扫码框架401两侧设置有条形光源403。如图 3所示,方便扫码,且与控制器电连。
[0050]
在操作舱外壳内靠近转运罐接收组件处设置有板架暂存架17,整板冻存盒可放置在板架暂存架17上。
[0051]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005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