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
背景技术:
气泡袋主要使用高压聚乙烯气泡膜经过切膜加工,把气泡膜切成需要制袋规格尺寸,然后通过气泡膜专用制袋机进行袋子的制作加工,主要运用于电子产品缓冲包装,塑料制品,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玻璃制品以及需要缓冲保护的其他产品的物流运输保护。气泡膜使用高压低密度聚乙烯加工而成,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透明软包装材料,用途广泛。
气泡袋又分单面和双面两种,单面气泡袋适宜保护自身重量较轻的产品,双面气泡袋防震力强适合体积较大较重之物品包装。现有技术中的气泡袋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现有技术中的气泡袋大多采用胶贴进行封口,开封后会破坏气泡袋,导致气泡袋不可重复利用,浪费资源。
问题二:现有技术中的气泡袋大部分为单面气泡袋或者双面气泡袋,仅仅依靠气泡防震,结构单一,防震效果不佳且结构强度不够,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问题三:现有技术中的气泡袋较大时,其内部放置物品,则物品的活动空间也较大,使得其内部物品在运输移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改进其封口结构,使得气泡袋可以重复利用;增加防震层并且和其他层结构相配合,提高其防震效果的同时增加其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金属网层和硅胶膜层相配合使得气泡膜内部更加贴合物品,防止物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前袋壁和后袋壁,所述前袋壁与所述后袋壁之间通过侧袋壁相连接,所述侧袋壁为可折叠结构,所述袋体内表面上端安装有密封构件,所述袋体外表面中间安装有收折构件。
所述袋体最外层为防水布层,所述防水布层内表面设有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固定连接在防水布层表面,所述金属网层内表面设有气泡层,所述气泡层内表面设有防震层,所述防震层内表面设有硅胶膜层。
所述气泡层包括第一气泡膜层和第二气泡膜层,所述第一气泡膜层与所述第二气泡膜层的一面均设有半球状的真空气泡,另一面均为平面,两个气泡膜层设有真空气泡的一面相对设置并依靠双面胶黏贴在一起,所述真空气泡与所述双面胶之间的缝隙用第一泡沫颗粒填充。
所述收折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袋体外表面位于上侧的上拉链,所述袋体外表面下侧设有与所述上拉链相匹配的下拉链,所述上拉链上安装有拉链头。
优选的,所述密封构件包括设在所述前袋壁内表面上端的第一软磁条,所述后袋壁内表面上端正对所述第一软磁条位置安装有第一吸附磁槽,所述第一软磁条与所述第一吸附磁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侧袋壁折叠时正对所述第一软磁条位置设有第二吸附磁槽,所述第二吸附磁槽与所述第一软磁条相匹配,所述侧袋壁折叠时正对所述第一吸附磁槽位置设有第二软磁条,所述第二软磁条与所述第一吸附磁槽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防震层包括固定连接的两层平膜,两层平膜之间通过热压胶合压制成多个菱形单元格,所述菱形单元格内填充有第二泡沫颗粒。
优选的,所述金属网层的材质为铜丝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该起泡沫袋改进其封口结构,使得气泡袋可以重复利用;增加防震层并且和其他层结构相配合,提高其防震效果的同时增加其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其中金属网层和硅胶膜层相配合,使得气泡膜内部更加贴合物品,防止物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其中气泡层、防震层和硅胶膜层相配合,有利于提高气泡袋整体的防震效果,同时增强了气泡袋的结构强度,防止气泡袋在使用时轻易刮伤,金属网层有良好的延展性,加之硅胶膜层相配合,使得气泡袋内部更加贴合物品,防止物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有利于提高气泡袋的保护功能。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其中收折构件方便将大规模的气泡袋收折起来当做小型气泡袋使用,当需要大型气泡袋时可将收折构件展开即可。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其中密封构件中的软磁条和吸附磁槽相匹配,可以使得气泡袋开口反复开启,有利于气泡袋反复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袋体内部结构层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泡层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层结构示意图。
其中:1袋体、11前袋壁、12后袋壁、13侧袋壁、14防水布层、15金属网层、16气泡层、161第一气泡膜层、162第二气泡膜层、163真空气泡、164双面胶、165第一泡沫颗粒、17防震层、170菱形单元格、18硅胶膜层、2密封构件、21第一软磁条、22第一吸附磁槽、23第二吸附磁槽、24第二软磁条、3收折构件、31上拉链、32下拉链、33拉链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规模复合防震气泡袋,包括袋体1,袋体1为折叠立体结构,袋体1包括前袋壁11和后袋壁12,前袋壁11与后袋壁12之间通过侧袋壁13相连接,前袋壁11与后袋壁12下端通过底面相连接,侧袋壁13为可折叠结构,袋体1内表面上端安装有密封构件2,袋体1外表面中间安装有收折构件3,袋体1外表面可设置提手,方便装有物品的气泡袋手提携带。
参阅图3,袋体1最外层为防水布层14,防水布层14用以防水作用,并且该层有一定的韧性,可以防止气泡袋外表面被刮伤。
防水布层14内表面设有金属网层15,金属网层15固定连接在防水布层14表面,金属网层15的网孔间距不大于3mm,金属网层15的材质为铜丝网材质,该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延展性,有利于增强气泡袋整体强度,防止气泡袋因用力过大造成损伤,同时,当物体放进气泡袋时,可以按压袋体1,金属网层15的功能使得袋体1可以与物体表面相贴合,防止物品在气泡袋内乱动造成物体损伤。
参阅图4,金属网层15内表面设有气泡层16,气泡层16包括第一气泡膜层161和第二气泡膜层162,第一气泡膜层161与第二气泡膜层162的一面均设有半球状的真空气泡163,另一面均为平面,两个气泡膜层设有真空气泡163的一面相对设置并依靠双面胶164黏贴在一起,真空气泡163与双面胶164之间的缝隙用第一泡沫颗粒165填充,第一泡沫颗粒165为圆球状,其材料为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颗粒,且其直径不大于3mm,该种气泡层16的特殊结构相较于单面气泡层16和双面气泡层16的防震效果更好。
参阅图5,气泡层16内表面设有防震层17,防震层17包括固定连接的两层平膜,两层平膜之间通过热压胶合压制成多个菱形单元格170,菱形单元格170内填充有第二泡沫颗粒,第二泡沫颗粒为圆球状,其材料为epp(聚丙烯塑料发泡材料)颗粒,且其直径不大于5mm,该防震层17整体能够有效地防止物品发生碰撞产生损伤,与气泡层16相配合具有很好地防震效果,其中通过热压胶合压制成多个菱形单元格170能够防止第二泡沫颗粒堆积在一起,使第二泡沫颗粒分布均匀,从而能够使得防震层17均匀地分散气泡袋内物体震动的力。
防震层17内表面设有硅胶膜层18,硅胶膜层18材质较为柔软,有利于且与物体外表面更加贴合,配合金属网层15,使得袋体1整体内部更加贴合物品,防止物品在移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损坏,有利于提高气泡膜的保护功能。
参阅图2,密封构件2包括设在前袋壁11内表面上端的第一软磁条21,后袋壁12内表面上端正对第一软磁条21位置安装有第一吸附磁槽22,第一软磁条21与第一吸附磁槽22相匹配。
侧袋壁13折叠时正对第一软磁条21位置设有第二吸附磁槽23,第二吸附磁槽23与第一软磁条21相匹配,侧袋壁13折叠时正对第一吸附磁槽22位置设有第二软磁条24,第二软磁条24与第一吸附磁槽22相匹配,当袋体1折叠密封时,第一软磁条21中间部位和第二软磁条24一起与第一吸附磁槽22吸附连接,第一软磁条21两端部位与第二吸附磁槽23吸附连接。
物体放入气泡袋内后,按压袋体1,使得袋体1内表面与物体外表面相贴合,然后将第一软磁条21、第二吸附磁槽23、第二软磁条24和第二吸附磁槽23按照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按压,使得前袋壁11、后袋壁12与侧袋壁13通过软磁条和吸附磁槽的吸附作用相连接且密封,使得气泡袋开口可以反复开启,有利于气泡袋反复利用,节约资源。
收折构件3包括设置在袋体1外表面位于上侧的上拉链31,袋体1外表面下侧设有与上拉链31相匹配的下拉链32,上拉链31与下拉链32均设置在防水布层14外表面,且上拉链31与下拉链32均围绕前袋壁11、后袋壁12与侧袋壁13一周,上拉链31上安装有拉链头33。
当需要小型的气泡袋时,将上拉链31与下拉链32通过拉链头33连接起来,并且环绕袋体1一周将上拉链31与下拉链32进行拉合,从而将大规模的气泡袋收折起中间一部分,以达到缩小气泡袋规模的目的,方便存放较小的物品,当需要大型气泡袋时,将拉链头33环绕袋体1一周拉开即可,上拉链31与下拉链32分开从而打开收折的中间部分,扩大了气泡袋的规模,方便存放较大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