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生产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0081发布日期:2020-11-25 14:3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柔性生产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生产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加工产品时需要各个工序之间的产品调度,但是大部分企业还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效率非常低,且生产周期较长,同时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高,企业的生产投入成本居高不下。且不能够实现不同规格的工控传动产品随意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性生产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柔性生产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载房,所述负载房中具有至少一处负载架,所述负载架上具有若干负载;

自动流水线,所述自动流水线包括上层流水线、下层流水线、升降小车、升降台和动力电机柜,所述下层流水线位于上层流水线的下端,所述升降小车置于所述上层流水线和下层流水线上,所述动力电机柜位于上层流水线或下层流水线的一端,所述升降台位于上层流水线或下层流水线的另一端;

测试线,所述测试线包括第一手动流水线、测试柜和包装台,所述第一手动流水线的一端贴靠自动流水线安装,所述测试柜安装在第一手动流水线的一侧,所述包装台安装在第一手动流水线的后端;

生产线,所述生产线包括第二流水线、重型物料架、线边物料架和组装托盘,所述第二手动流水线的一端贴靠自动流水线安装,所述线边物料架位于第二手动流水线的一侧,所述重型物料架在线边物料架的后端,所述组装托盘置于第二手动流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柔性生产线结构中,所述第一手动流水线由重力回板线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柔性生产线结构中,所述第一手动流水线和包装台之间具有点头式回板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柔性生产线结构中,所述点头式回板机包括框架、滚动架组件和气缸,所述滚动架组件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铰接在框架上,所述气缸的一端铰接在框架的内部,所述气缸位于所述滚动架组件的下端,所述气缸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铰接在滚动架组件的下端。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柔性生产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柔性生产线结构设计新颖,布局紧凑,能够方便的实现不同功率段工控产品的切换生产、测试,能够方便的实现不同功率的产能替换;为应对公司后期产量扩大,可以根据瓶颈步骤需要,扩充生产线或测试线或负载数量,能够轻松提升产能而不需要完全新建产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生产线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柔性生产线结构,包括:

负载房10,负载房10中具有至少一处负载架11,负载架11上具有若干负载,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者减少负载的数量。

自动流水线12,自动流水线12包括上层流水线13、下层流水线14、升降小车15、升降台16和动力电机柜17,下层流水线14位于上层流水线13的下端。升降小车15置于上层流水线13和下层流水线14上,升降小车15可以设置多台。动力电机柜17位于上层流水线13或下层流水线14的一端,升降台16位于上层流水线13或下层流水线14的另一端。通过动力电机柜17驱动,使得升降小车15在上层流水线13和下层流水线14上运动,并且通过升降台16将上层流水线13上的升降小车15与下层流水线14上的升降小车15进行更换。

测试线18,测试线18包括第一手动流水线19、测试柜20和包装台21,第一手动流水线19的一端贴靠自动流水线12安装,测试柜20安装在第一手动流水线19的一侧,包装台21安装在第一手动流水线19的后端。

同时第一手动流水线19由重力回板线22组成。(重力回板线采用由本申请人之前申请的一份专利。专利号为201920430181.x,名称是一种生产线重力回板结构)。

第一手动流水线19和包装台21之间具有点头式回板机23,点头式回板机23包括框架24、滚动架组件25和气缸26,滚动架组件25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座27铰接在框架24上,气缸26的一端铰接在框架24的内部,气缸26位于滚动架组件25的下端,气缸2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座28铰接在滚动架组件25的下端。点头式回板机23是将托板进行传送。通过该重力回板线22和点头式回板机23的配合将包装台21上的托板再次传送。

生产线29,生产线29包括第二手动流水线30、重型物料架31、线边物料架32和组装托盘33,第二手动流水线30的一端贴靠自动流水线12安装,线边物料架32位于第二手动流水线30的一侧,重型物料架31在线边物料架32的后端,组装托盘33置于第二手动流水线30上。

该柔性生产线结构的具体工作流程:

1、生产:

发料到生产线后,所有物料根据组装顺序放置于重型物料架31和线边物料架32上,生产工人根据需要拿取物料,并在流水线上的组装托盘33上组装产品,组装完成后由上层流水线13的升降小车15把产品连同组装托盘33导入自动流水线12。

2、到测试的流转:

组装完成的产品由上层流水线13的升降小车15导入自动流水线12后,通过动力电机柜17为上层流水线13提供动力,运输到测试线18,在测试线18入线口处由老化测试柜(专利名称一种变频器老化测试柜,专利号201920416564.1)测试,根据工控产品机型自动分配测试线及测试柜,并且通过升降小车15导入到分配的测试线18。

3、测试:

分配到测试线18后,由工人把产品和组装托盘33通过第一手动流水线19推到已自动打开柜门的测试柜20中,关上柜门后,测试软件会自动分配切换负载并进行全自动测试;测试完成后测试柜柜门自动打开,工人把产品和组装托盘33一同取出。

4、测试完成后流转:

工人把产品和组装托盘33取出后,通过第一手动流水线19推到点头式回板机23,在此把产品拿到包装台21上进行包装;而组装托盘33则由点头式回板机23滑入重力回板线22,回到自动流水线12的下层流水线13连接处,并由下层流水线13上的升降小车15把组装托盘33导入下层流水线14,并反向运输向升降台21,通过升降台21把下层的组装托盘33提升至上层流水线13,上层流水线13把组装托盘33运输回对应生产线连接处,并由升降小车15导入生产线29,开始下一个生产循环。

生产线体扩展说明:

1、负载房:

负载房中放置负载架,负载架的层数和个数可根据需要安装的负载个数和负载大小决定。架子根据需要安装若干负载,根据测试量或测试功率的变化需要,负载架可以并排扩展。

2、自动流水线:

自动流水线根据生产量的需要,可以在中间插入需求长度的段,实现长度扩展,用以连接更多的生产线和测试线。

3、生产线:

由于生产线为各功率段通用,在总产能足够情况下,各功率段产能可以在不同产线间随意调配,如果产能不足,则可以配合自动流水线再增加需求数量的生产线即可。

4、测试柜线:

测试柜线可以根据产能需求单独在现有测试柜线中添加测试柜或者另外重新增加单条测试柜线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