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6132发布日期:2021-02-03 13:29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印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
[0003]
现有的印刷机上料机构,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9161024u的实用新型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上料机构,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杆,在升降杆上设置有升降板,工作人员将纸张放置在升降板上,驱动电机驱动升降杆转动,可以带动升降板上下升降,升降板可以朝向进料的一端倾斜,升降板上的纸张会沿着升降板滑向进料口,然后进入到印刷机内。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如果升降板上的纸张过多,纸与纸之间的摩擦力较大,进而纸张在下滑时,往往难以进入到进料口,十分不便,纸张无法顺利沿着升降板滑入到进料口中。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具有导向升降板上的纸张滑入进料口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包括印刷机本体以及设置在印刷机一端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上料组件,所述上料组件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支撑杆以及与机架上表面倾斜设置的导板,所述导板方向朝向进料方向,所述支撑杆远离机架一端与导板下表面相连,所述导板上设置有导向纸张的导向部件。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机构包括印刷机本体和开设在印刷机上的进料口,在印刷作业时,纸张从进料口进入到印刷机内进行印刷作业。在进料口处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和导板,支撑杆远离机架的一端与导板固定连接,导板朝向进料口方向倾斜设置,在导板上还设置有导向待印纸张向进料口移动的导向部件,纸张放置在导板上时,纸张会在导向部件的作用下,组里更小的从导板上滑下,进入到进料口中。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部件包括与导板垂直设置的挡板以及转动连接在导板上的多个滚珠,所述滚珠向外延伸出导板上表面,所述挡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横板,所述第一竖板滑动连接在导板上,所述第二竖板均与导板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
板的长度方向与横板的长度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横板与导板之间留有进纸缝隙。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部件包括挡板和设置在导板上的滚珠,滚珠延伸出导板的上表面,待印纸张放置在导板上时,待印纸张向进料口运动时,滚珠能够减小待印纸张和导板之间的摩擦力,待印纸张能够更好的向进料口运动。挡板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横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横板连接后截面呈u形,待印纸张放置在导板上时,横板与导板之间留有空隙,只有靠近导板的待印纸张会向进料口进入,远离导板的待印纸张会被横板阻挡,防止进入进料口的待印纸张过多,避免纸张过多进入进料口,而堵塞进料口或影响印刷机的正常运行。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竖板靠近导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t型的滑块,所述导板上开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方向与第一竖板垂直设置。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竖板能够在导板上滑动,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纸张。第一竖板靠近导板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滑块,在导板上开设有滑槽,滑块能够沿着滑槽滑动,能够保证第一竖板在调节时也能与第二竖板平行,滑块为t型,防止第一竖板在滑动过程从与导板分离。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板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内部中空且第二横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板上,所述第二横板靠近第一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一横板固定连接。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板包括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第二横板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板中,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提供拉力,这样设置,第一竖板能够始终靠近第二竖板,进而在后续承接待印纸张时,对待印纸张进行夹紧,并且能对待印纸张进行位置的纠正,使纸张的宽面朝向进料口。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印刷机本体和上料组件间还设置有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传送带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上的压紧纸张的压紧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印刷机和上料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传动组件,传送组件能够将上料组件导出的待印纸张更好的传送到进料口中。上料组件导出的待印纸张会经过传送组件的传送带传送到印刷机本体的进料口处。传动带上设置有压紧纸张的压紧部,防止待印纸张在传送过程中发生位置的偏移或者有弯折的现象发生。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紧部包括固定在传送带支架上且与传送带垂直设置的支撑架以及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压条,所述压条设置方向与传动带传动方向相同。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送带上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沿传动带传送方向平行的压条,压条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带抵接。纸张在传动带上传动时,压条会压紧纸张抵紧在传送带上,压条设置有多个,能够压紧纸张的边部,并且压条压紧纸张和控制纸张的流量。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支柱以及固定在支柱远离底板的一面支撑板,所述底板下底面固定连接有行走轮。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包括底板、支柱和支撑板,在底板下表面设置有行走轮,行走轮能够方便机架进行运动,从而在待印纸张用完的时候,能够直接将装满待印纸张的新机架推来继续上料。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板上表面且位于支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工具盒,所述工具盒与底板固定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板上还设置有工具盒,工具盒上端开口,在印刷工作时,工作人员可能需要使用到其他辅助的工具,工具盒内装有辅助工具,方便操作者使用。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印刷机的进料口处设置有上料组件,上料组件上设置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能够将上料组件上的待印纸张导向至下一个组件上,最后进入到印刷机进料口中进行印刷。
[0025]
2.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上料的工作。上料组件和印刷机之间还设置有传送组件,能够更好的将待印纸张传送至印刷机的进料口处;
[0026]
3.机架上设置有行走轮,能够方便机架进行运动,从而在待印纸张用完的时候,能够直接将装满待印纸张的新机架推来继续上料。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料组件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并且第一横板局部剖视图;
[0030]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传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印刷机本体;11、进料口;2、上料组件;21、机架;211、底板;212、支撑板;213、支柱;22、导板;3、导向部件;31、挡板;311、第一竖板;312、第二竖板;313、第一横板;314、第二横板;32、滚珠;33、滑块;34、滑槽;35、弹簧;4、传送组件;41、传送带;42、压紧部;421、支撑架;4、压条;5、工具盒;6、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印刷机的上料辅助装置,包括印刷机本体1、上料组件2和传送组件4,传送组件4一端与印刷机本体1连接,另一端与上料组件2连接。将待印纸张放置在上料组件2上,待印纸张会通过上料组件2移动到传送组件4上,最后进入到印刷机本体1中进行印刷作业。
[0034]
参照图1和图2,印刷机本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11,待印纸张通过传送组件4的传送后通过进料口11进入印刷机本体1内进行印刷。同时上料组件2用来进行上料,在本实施例中,上料组件2包括机架21,机架21作为整个上料组件2的主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机架21包括底板211、设置在底板211上表面的支柱213以及固定在支柱213远离底板211一面的支撑板212。在底板21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行走轮6,行走轮6能够方便机架21进行运动,从而在待印纸张用完的时候,能够直接将装满待印纸张的新机架21推来继续上料。在底板2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工具盒5,工具盒5能够提供存放工具、用品等空间,也能防止在机架21推动过程中,工具、用品等从底板211上掉落下来。上料组件2设置在支撑板212上表面。
[0035]
参照图2和图3,上料组件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12上表面的支撑杆,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设置有两个。在支撑板212上还倾斜设置有导板22,导板22一端与支撑板212抵接,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板212远离支撑杆一端,导板22的倾斜方向朝向传送组件4。为了能够使放置在导板22上的待印纸张更好的移动到传动组件上,在导板22上设置有导向部件3。导向部件3包括与导板22垂直设置的挡板31以及转动连接在导板22上的滚珠32,滚珠32的1/3凸出导板22上表面,滚珠32的设置能够减少待印纸张和导板22之间的摩擦力,待印纸张能够更好的向传送组件4(参照图1)移动;挡板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竖板311和第二竖板312之间连接有横板,第一竖板311和第二竖板312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设置在靠近传送组件4的一端。为了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印纸张,在第一竖板311上设置有t型的滑块33,导板22上开设有与滑块33配合的滑槽34,滑槽34的方向与导板22的长度方向相同。当第一竖板311在导板22上移动时,滑块33能够保持第一竖板311始终与第二竖板312平行,并且t型的滑块33也能够防止在滑动过程中,第一竖板311从导板22上分离开来。
[0036]
参照图3和图4,横板与导板22之间设置有一定的空隙,待印纸张能够从空隙处移动到传送组件4上。横板包括第一横板313和第二横板314,第一横板313内部中空,第二横板314滑动连接在第一横板313上。第一横板313远离第二横板314的一端与第一竖板311固定连接,第二横板314远离第一横板313的一端与第二竖板312固定连接。在第二横板314靠近第一横板313的一面上设置有弹簧35,在自然状态下,弹簧35处于压缩状态,弹簧35始终将第二横板314向第一横板313拉动。当待印纸张放置在挡板31内时,在弹簧35拉力的作用下,第一竖板311能够紧靠待印纸张的边部,在待印纸张向传送组件4运动时,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印刷的质量。
[0037]
参照图4,待印纸张从上料组件2移动至传送组件4上,传送组件4包括与导板22出纸处高度相同的传送带41、设置在传送带41架子上的支撑架42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421上且与传送方向平行的压条4。传送带41的传送方向远离上料组件2。压条4一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支撑架421上,另一端抵接在传动带上。压条4能够将传送过来的待印纸张稳定的固定在传动带上,防止在传送过程中,待印纸张出现翘边、歪斜的情况。为了适应不同尺寸大小的待印纸张,压条4设置有多条,在本实施例中,以三条为例。待印纸张在传送带41上向着进料口11(参照图1)运动,最后进入到印进料口11中,进行印刷作业。
[0038]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待印纸张放置在上料组件2的导板22上,第二竖板312靠近待印纸张,待印纸张会被夹紧在第一竖板311和第二竖板312之间。待印纸张放置完毕后,将上料组件2的机架21推送至传送带41的一端,导板22上的待印纸张沿着导板22向传送带41一侧移动。待印纸张从导板22到传动到上,经过传送带41的传送向着印刷机本体1的进料口11处。待印纸张在传送带41上传送时,压条4会将纸张压紧在传送带41上。待印纸张进入到印刷机本体1的进料口11中后,开始进行印刷作业。当机架21上的待印纸张使用完后,工作人员将装满待印纸张新的机架21推到传送带41的一端,能够节省作业时间,又能方便工作人员上料。
[0039]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