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防尘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1409发布日期:2021-01-23 10:11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防尘门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工业车辆的门架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车辆是指用来搬运、推顶、牵引、起升、堆垛或码放各种货物的动力驱动的机动车辆。常见的工业车辆有叉车、侧叉车、牵引车、搬运车、堆高车等等。
[0003]
传统工业车辆为了作业面视野开阔的考虑,门架系统设计为开放式结构,其动力执行部件(如油缸、链条)等都裸露在外。随着设备的不断使用,周围环境中的粉尘等颗粒物与这些执行部件表面的油渍或者润滑脂结合,加速了执行部件的老化。而随着作业流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工业车辆往往需要进入特殊的无尘环境的工作场合,此时车辆势必也将粉尘带入无尘环境,影响企业生产安全和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防尘门架,结构简单,利于实施,具备防尘设计,提升了车辆执行部件的使用寿命。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防尘门架,包含外门架,还包含内门架和托盘架,所述内门架与所述托盘架均相对所述外门架升降,该种防尘门架还包含防尘帘,所述防尘帘包含帘体,所述防尘帘一端与所述托盘架连接,另一端经过辊筒组件与所述外门架连接,所述辊筒组件与所述内门架连接。
[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托盘架通过动滑轮组件与所述内门架连接,所述托盘架的升降速度为所述内门架的升降速度的两倍。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辊筒组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帘体穿过所述辊筒体上表面。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内门架上连接有挡边板,所述挡边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挡边板上开设有用于对所述帘体升降导向的导向槽。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防尘帘包含与帘体连接的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上压板与所述外门架连接,所述下压板与所述托盘架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含与所述托盘架连接的下板,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下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板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下板包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遮挡板和与所述遮挡板连接的下钩板,所述下钩板与所述托盘架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下钩板连接。
[001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帘体对工业车辆的执行部件起到遮挡和防尘作用,提升执行部件的使用寿命。
[0015]
2、防尘帘随着车辆的举升动作而同步协同移动,密封性强。
[0016]
3、由于动滑轮的传动设计,防尘帘长度可不变,从而自始至终保持表面平整美观。
[0017]
4、弹性件在满载状态下抵消门架和托盘架的变形量,保护防尘帘不被破坏。
[0018]
5、遮挡板和挡边板对防尘帘的下方和侧面进行防尘弥补,进一步提高防尘性。
[0019]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1的正面示意图;
[0021]
图2是图1中的a处的示意图;
[0022]
图3是图1中的b处的示意图。
[0023]
图中:11、外门架,12、内门架,13、托盘架,2、辊筒组件,21、辊筒体,3、防尘帘,31、帘体,32、上压板,33、下压板,4、挡边板,41、导向槽,5、下板,51、遮挡板,52、下钩板,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
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工业车辆的防尘门架,如图1和图2所示,其包含外门架11、内门架12和托盘架13。其中,外门架11与工业车辆的主体车架部分连接,不可升降。而内门架12与外门架11分离设计,可在升降部件(例如顶升油缸)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升降。托盘架13在传动部件的作用下(例如链条齿轮)也在竖直方向升降,托盘架13连接有车腿等部件。
[0027]
本案中的防尘部件主要是防尘帘3,防尘帘3可以为透明也可以为非透明,若是透明材料主要为增加操作者的视野,而若是使用在agv等车辆上,无需人工操作,也可使用非透明材料。
[0028]
防尘帘3在本案中可以随着内门架12的升降同步升降,提供更好的密封与防尘效果。具体的,防尘帘3包含帘体31,帘体31的一端通过上压板32与外门架11连接。帘体31的另一端通过下压板33与托盘架13连接。如图2所示,在内门架12上连接有辊筒组件2,在本实例中,辊筒体2的数量为两个,且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帘体31置于两个辊筒体2的上表面。由于两个辊筒体2或多个辊筒体2可以使得抵触面具备与内门架12所匹配的宽度,利于整个帘体31的平整度。辊筒体21为从动式滚动,利于帘体31滑动时的平顺。
[0029]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帘体31的平整度,内门架12和托盘架13的之间的传动通过链条与动滑轮组的配合,从而使得内门架12上升高度l时,托盘架13上升了2l的高度。设帘体31与外门架11连接处为a,与托盘架13连接处为b,压在辊筒组件2的位置为o。则在内门架12上升l时,oa段延长了l。而此时,o点上升了l,而b点上升了2l,故ob段实则缩短了l,则ab总厂,即帘体31总长是不变的。从而帘体31可以自始至终保持平整,不会因为ab段长度的变化而起皱,从而影响密封性。
[0030]
如图2所示,在外门架11的两个内侧各设有在竖直方向延伸的挡边板4,挡边板4中间开设有导向槽41,而帘体31的侧边就位于导向槽41内。这样的设置有两个目的,一方面,为帘体31的升降提供了导向,进一步提升帘体31的平整度。另一方面,挡边板4对帘体31和外门架11之间的微小间隙提供了防尘效果,从而提升密封性。
[0031]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托盘架13上连接着下板5,其包含在竖直方向延伸的遮挡板51
和与托盘架13连接的下钩板52。下压板33与下钩板52之间采用弹性件6连接,弹性件6可以为拉簧。这是由于当工业车辆满载时,重量负荷较高,此时托盘架13就会比空载状态时更下沉一点,会对帘体31有一个向下的牵扯力。而弹性件6利用自身的弹性变化承受了这个牵扯力,保护帘体31,避免帘体31被拉扯损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