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轮分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5586发布日期:2021-04-09 12: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轮分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轮分拣机。



背景技术:

分拣机设备作为自动化物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承担着水平分拣的重要角色。随着电商物流、医药物流等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上对于高速物流普遍采用带式、链式和带式传递动力的轮式分拣机,通过提高转速来提高效率,但是大部分传统的分拣机还需要顶升后才能分拣物料,顶升时间极大地影响了分拣效率,不能满足快速分拣作业需求,并且分流线与主线也会有线体高度差的问题,且不同角度的分流分拣不能混用。为了解决以上这一现象,我们发明了一种快速拣选分流设备,既满足了效率,又解决了传统分拣机诸多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轮分拣机,可实现多个方向的货物快速分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分拣机,包括防护框架组件、同步带传动机构、齿轮转向机构、转向轮机构、传感器组件,所述防护框架组件包括上部护盖、中部支撑板、下部护盖,所述上部护盖设置有转向轮孔;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包括同步带、主动同步带轮、若干个从动同步带轮,所述主动同步带轮及若干个从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绕接;所述齿轮转向机构包括驱动齿轮、传动齿轮a、若干个旋转齿轮及传动齿轮b,所述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a啮合,所述传动齿轮a与最外侧的旋转齿轮啮合,且若干个旋转齿轮与传动齿轮b啮合传动;所述转向轮机构包括转向轮、转动轴,所述转向轮安装在转动轴顶部,所述从动同步带轮及旋转齿轮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安装支架及感应片,所述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安装在中部支撑板上,所述传感器安装支架位于靠近传动齿轮a的一侧,所述感应片设置在传动齿轮a上。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传动机构、齿轮转向机构分别连接驱动电机a、驱动电机b,所述主动同步带轮连接驱动电机a的输出端,所述驱动齿轮连接驱动电机b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轮机构还包括转向轮支架、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固定在转动轴顶部,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中心贯穿固定有传动轴,所述转向轮安装在传动轴两端,且所述传动轴贯穿转向轮支架上部中心位置,所述转向轮支架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上且转向轮支架下部与旋转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通过固定座a、固定座b安装在中部支撑板上,且所述固定座a及固定座b中心均安装有轴承,所述固定座a、固定座b分别位于中部支撑板下方、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同步带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底部,且所述从动同步带位于固定座a下方,所述旋转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旋转齿轮位于固定座b与转向轮支架下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同步带轮与固定座a之间、所述旋转齿轮与固定座b之间分别设置有隔套。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轮外圈套有防滑耐磨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分拣机,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齿轮转向机构可快速将转向轮旋转到相应分流岔道口的角度,实现多个方向的货物分流;(2)采用机械咬合的方式进行动力传输,降低电机容量,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同步带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齿轮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转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传感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防护框架组件;11.上部护盖;12.中部支撑板;13.下部护盖;14.转向轮孔;2.同步带传动机构;21.同步带;22.主动同步带轮;23.从动同步带轮;24.驱动电机a;3.齿轮转向机构;31.驱动齿轮;32.传动齿轮a;33.旋转齿轮;34.传动齿轮b;35.驱动齿轮b;4.转向轮机构;41.转向轮;42.转动轴;43.固定座a;44.固定座b;45.转向轮支架;46.主动锥齿轮;47.从动锥齿轮;48.传动轴;49.隔套;5.传感器组件;51.传感器;52.传感器安装支架;53.感应片;5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轮分拣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转向轮分拣机,能够与任意方向的输送分流口对接,实现不同方向的货物分流。一种转向轮分拣机,包括防护框架组件1、同步带传动机构2、齿轮转向机构3、转向轮机构4、传感器组件5,防护框架组件包括上部护盖11、中部支撑板12、下部护盖13,上部护盖11、下部护盖13采用金属折弯件,中部支撑板12采用金属板,上部护盖11、中部支撑板12、下部护盖13通过螺栓连接,且上部护盖设置有转向轮孔14。

其中,同步带传动机构2的具体结构为:

同步带传动机构2包括同步带21、主动同步带轮22、若干个从动同步带轮23,主动同步带轮22及若干个从动同步带轮23通过同步带21绕接,且同步带传动机构2连接驱动电机a24,主动同步带轮22连接驱动电机a24的输出端,驱动电机a24可采用减速电机。本实施例中,同步带传动机构2实现分拣机上货物的输送。

齿轮转向机构3的具体结构为:

齿轮转向机构3包括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a32、若干个旋转齿轮33及传动齿轮b34,驱动齿轮31、传动齿轮a32及传动齿轮b34分别通过齿轮轴安装在中部支撑板12上,驱动齿轮31与传动齿轮a32啮合,传动齿轮a32与最外侧的旋转齿轮33啮合,且若干个旋转齿轮33与传动齿轮b34相互啮合串联,形成啮合传动,其中传动齿轮b34的直径小于旋转齿轮33,传动齿轮b34的数量也少于旋转齿轮33,传动齿轮b34位于旋转齿轮33之间,将若干个旋转齿轮33形成串联传动;且齿轮转向机构3连接有驱动电机b35,驱动齿轮31连接驱动电机b35的输出端,驱动电机b35可采用刹车电机,刹车迅速,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本实施例中,齿轮转向机构3实现分拣机的转向分流功能。

转向轮机构4的具体结构为:

转向轮机构4包括转向轮41、转动轴42,转向轮41安装在转动轴42顶部,转向轮41顶部穿过转向轮孔14,转动轴42通过固定座a43、固定座b44安装在中部支撑板12上,且固定座a43及固定座b44中心均安装有轴承,固定座a43、固定座b44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中部支撑板12下方、上方;转向轮机构4还包括转向轮支架45、主动锥齿轮46、从动锥齿轮47,主动锥齿轮46固定在转动轴42顶部,从动锥齿轮47与主动锥齿轮46啮合,从动锥齿轮47中心贯穿固定有传动轴48,转向轮41安装在传动轴48两端,传动轴48贯穿转向轮支架45上部中心位置,且转向轮支架45上部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便于从动锥齿轮47带动传动轴48转动;转向轮支架45下部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42上且转向轮支架45下部与旋转齿轮33固定连接,便于旋转齿轮33带动转向轮支架45旋转,从而带动转向轮41转动。

另外,转向轮41外圈还套有防滑耐磨橡胶圈,可防止货物在输送过程中打滑,保证输送效率。

具体的,从动同步带轮23及旋转齿轮33在转动轴42上的安装方式为:

从动同步带轮23及旋转齿轮33均安装在转动轴42上,从动同步带轮23固定安装在转动轴42底部,从动同步带轮23与转动轴42通过平键连接,从动同步带23位于固定座a43下方,旋转齿轮33通过轴承安装在转动轴43上,旋转齿轮33位于固定座b44与转向轮支架45之间,且从动同步带轮23与固定座a43之间、旋转齿轮33与固定座b44之间分别设置有隔套49,可使从动同步带轮23与固定座a43及旋转齿轮33与固定座b44不直接接触,可自由旋转,并减小摩擦。

传感器组件5的具体结构为:

传感器组件5包括传感器51、传感器安装支架52及感应片53,传感器51通过传感器安装支架52安装在中部支撑板12上,传感器安装支架52位于靠近传动齿轮a32的一侧,感应片53设置在传动齿轮a32上,且传动齿轮a32上方设置有盖板54,感应片53安装在盖板54上,感应片53呈“l型”。传感器51可采用接近开关,感应片53为金属感应片,接近开关通过感应金属感应片的转动角度来检测传动齿轮a32的转动角度。

进一步地,为实现分拣机自动化运行,可将传感器组件5与plc控制器配合使用,在分拣机一侧设置电脑操控台及plc控制器,并将plc控制器与传感器、驱动电机a24、驱动电机b34通过电连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预先设定plc控制器程序,并将分流口位置信息以及与分流口相对应的旋转角度信息预先输入,当货物需输送至某一分流口时,plc控制器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启动驱动电机b35,驱动齿轮31及传动齿轮a32转动,同时传感器51通过检测传动齿轮a32上的感应片53的转动角度来采集传动齿轮a32的旋转角度,即采集旋转齿轮33及转向轮41的旋转角度,达到指定角度时,驱动电机b35停止。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货物需输送至某一分流口时,plc控制器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启动驱动电机b35,驱动齿轮31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a32转动,进而旋转齿轮33与传动齿轮b34相互啮合传动,当旋转齿轮33转动时,可带动转向轮支架45旋转,从而带动转向轮41旋转,同时传感器51会检测感应片53的转动角度,当达到指定角度时,驱动电机b35停止,使转向轮41转动到与分流口相配合的角度;然后启动驱动电机a24,主动同步带轮22通过同步带21带动从动同步带轮23转动,从动同步带轮23带可带动转动轴4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42顶部的主动锥齿轮46转动,从动锥齿轮47与主动锥齿轮46啮合传动,从而从动锥齿轮47带动传动轴48转动,进而带动转向轮41转动,进行货物输送。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