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卡机构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2879发布日期:2021-04-30 09:2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卡机构及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卡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卡机构及生产线。



背景技术:

制作大量的卡片,一般都采用流水线生产。而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设置发卡机构,用来将层叠放置在卡斗中的卡片逐张地发送到流水线的输送皮带上,从而进入下一环节。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发卡机构除了需要一个驱动件来提供动力给输送皮带转动外,至少还需要一个驱动件来给其他部件提供动力来完成发卡这个动作本身。

除使输送皮带转动这个必不可少的驱动件外,每增加一个驱动件,额外的能源(主要为电力)输出就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卡机构及生产线,发卡时只需给吸风输送线提供时皮带转动的动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卡机构额外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卡机构,包括:

吸风输送线,用于运输卡片,所述卡片被所述吸风输送线吸附于其上方;在所述吸风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上依次设有后挡部和前挡部;所述前挡部包括设于所述吸风输送线上的前挡板;

两个侧挡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风输送线上;两个所述侧挡部分别包括一侧挡板,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风输送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前挡板的两侧;所述侧挡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前挡板一侧凸设有卡片放置板,两个所述侧挡板的两个所述卡片放置板配合形成一卡片放置平台;

所述前挡板的下表面和所述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大于一张所述卡片厚度且小于两张所述卡片厚度的空隙,所述空隙用于供一张所述卡片穿过;

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部、两个所述侧挡板配合形成卡片容置空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发卡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吸风输送线上的基座;

所述吸风输送线包括输送架和皮带,所述皮带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侧挡板之间,所述皮带上设有若干吸风孔;所述后挡部与所述输送架连接;

所述基座包括一块横板、两块固定板和至少一根连接杆;两块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输送架连接;所述横板的两端分别和两块所述固定板连接,且所述横板位于所述吸风输送线的上方;所述前挡板和所述横板连接,且位于所述皮带的上方;

两块侧挡板均位于两块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侧挡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杆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设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和两块所述固定板连接,两块所述侧挡板分别与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发卡机构,每一所述侧挡部均包括一丝杆,两块侧挡板分别与其同侧的所述固定板相对应;

每一所述侧挡板上均设有第一贯穿孔;且两个所述固定板上均设有与相对应的所述侧挡板上的所述第一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两个所述第二贯穿孔内均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接;

两个所述丝杆分别穿设于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贯穿孔并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螺纹连接,且两个所述丝杆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发卡机构,所述后挡部包括后挡块和固定结构,所述后挡块与所述固定结构连接,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输送架固定连接;

所述前挡板、所述后挡块和两个所述侧挡板配合形成所述卡片容置空间。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发卡机构,所述后挡块的前表面和所述前挡块的下端的后表面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斜面。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一发卡机构,所述皮带的上表面和所述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一种生产线,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所述发卡机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卡机构,将层叠放置的卡片放入卡片容置空间内,叠放在卡片放置平台上,吸风输送线运转,最下方的卡片受到吸风的同时被带动前行。由于前挡板的下表面和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张卡片的厚度,又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因此每次发卡都只会发出一张。最下面的一张卡片在输送皮带上运走,最下方卡片的上面一张卡片就会下移成为了最下面的一张,循环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发卡时除了需要消耗必要的提供给吸风输送线运转的能源外,不消耗其他额外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卡机构额外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卡机构,侧挡板和丝杆形成一个丝杆螺母结构,丝杆和固定板转动连接,转动丝杆,侧挡板在螺纹的作用下移动,因此可以根据卡片的宽度调整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另一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另一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另一视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卡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轮结构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挡板;2:侧挡板;201:卡片放置板;3:后挡块;4:第一吸风输送线;5:第二吸风输送线;6:固定板;7:横板;8:连接杆;9:丝杆;10:侧挡板调节件;11:调节螺母;12:手动位移平台;1201:手拧阀;1202:锁;13:连杆;14:固定块;15:压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卡机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同时,“第一”、“第二”等表述仅用于区分多个构型的目的,而不是限制构型或其他特征之间的顺序。

另外,“包括”元件的表述是“开放式”表述,该“开放式”表述仅仅是指存在对应的部件,不应当解释为排除附加的部件。

实施例1

参看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卡机构,包括吸风输送线、前挡部、后挡部和两个侧挡部。吸风输送线用于运输卡片,卡片被吸风输送线吸附于其上方;在吸风输送线的运输方向上依次设有后挡部和前挡部;前挡部包括设于吸风输送线上的前挡板1。两个侧挡部分别设置于吸风输送线上;两个侧挡部分别包括一侧挡板2,两个侧挡板2分别设置于吸风输送线上,且分别位于前挡板1的两侧;侧挡板2的下端朝向前挡板1一侧凸设有卡片放置板201,两个侧挡板2的两个卡片放置板201配合形成一卡片放置平台。前挡板1的下表面和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之间设有大于一张卡片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片厚度的空隙,空隙用于供一张卡片穿过。前挡板1、后挡部、两个侧挡板2配合形成卡片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卡机构,将层叠放置的卡片放入卡片容置空间内,叠放在卡片放置平台上,吸风输送线运转,最下方的卡片受到吸风的同时被带动前行。由于前挡板1的下表面和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一张卡片的厚度,又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因此每次发卡都只会发出一张。最下面的一张卡片在输送皮带上运走,最下方卡片的上面一张卡片就会下移成为了最下面的一张,循环上述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发卡时除了需要消耗必要的提供给吸风输送线运转的能源外,不消耗其他额外能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卡机构额外能源消耗大的问题。

现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吸风输送线包括输送架和皮带,皮带上设有若干吸风孔,吸风孔沿着皮带长度方向均布排列,皮带上可以有一排或多排吸风孔。优选地,在本实施中的皮带具有一排吸风孔,且这排吸风孔位于皮带的中心。吸风孔中具有吸力,将位于皮带上方的卡片牢牢吸附在皮带上方,并在皮带转动的过程中带动其上方的卡片一起移动。

进一步地,皮带的上表面和卡片放置平台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则在发卡过程中,皮带能够额外提供一个摩擦力用于带动皮带上方的卡片一起移动。

在本实施中,皮带套设在输送架上,但皮带在水平面内不会覆盖整个输送架,在皮带的两侧还有部分输送架露出,输送架露出部分有利于其他安装在输送架上的构件的安装。前挡板1和后挡部位于皮带的上方,两个侧挡板2分别位于皮带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卡机构还包括基座,基座包括一块横板7、两块固定板6和至少一根连接杆8。两块固定板6分别和输送架连接,横板7的两端分别和两块固定板6连接,且横板7位于皮带的上方。

两个侧挡板2均位于两个固定板6之间,侧挡板2上设有用于连接杆8穿过的通孔,连接杆8穿设通孔且两端分别和两块固定板6连接,同时侧挡板2和连接杆8滑动连接,侧挡板2在连接杆8上沿着连接杆8的长度方向滑动。通过调整两块侧挡板2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卡机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卡片,增加了发卡机构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基座设置三个连接杆8,三个连接杆8呈三角排布,且分别通过通孔穿设侧挡板2与两块固定板6连接。采用三根连接杆8,可以限制侧挡板2的一部分自由度,使得侧挡板2只能在连接杆8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增大了发卡机构的可靠度。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8的数量还可以有其他选择,此处不做限制。

侧挡板2在与连接杆8滑动连接的同时放置于输送架上,侧挡板2的下端与输送架的上表面贴合,有利于侧挡板2的稳定;侧挡板2可以在输送架的上表面滑动。

前挡板1位于两块侧挡板2之间,优选地可位于吸风孔的正上方。前挡板1和横板7连接,且位于皮带的上方;前挡板1和横板7之间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当前挡板1与横板7固定连接时,前挡板1和皮带之间的空隙高度不变,则发卡机构能够适用的卡片厚度需要小于等于空隙的高度同时又大于空隙一半的高度。当前挡板1和横板7之间不是固定连接,而是可以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时,发卡机构可以根据卡片的厚度来调整前挡板1和横板7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调整空隙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卡片;这种情况下的发卡机构更具有实用性。

要是前挡板1能够相对于横板7上下移动地连接,可以有很多实现的方式,例如蜗轮蜗杆机构等,请主要参看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现有的手动位移平台12实现,例如lwx4060型号的手动位移平台12。通过转动手拧阀1201,就可上下调节前挡板1的位置,通过另一侧的锁1202可以锁1202定或松开前挡板1和横板7之间的位置关系。

参看图1至图6,后挡部包括后挡块3和用于固定后挡块3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分别与后挡块3连接和输送架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结构包括一根连杆13和两个固定块14。两个固定块14分别位于皮带的两侧且和输送架固定连接,连杆13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块14固连。后挡块3上设有用于连杆13穿过的连杆通孔,连杆13穿过连杆通孔并与后挡块3固连。

进一步地,后挡块3朝向前挡板1的一面为斜面,前挡板1朝向后挡块3的一面也为斜面,两个斜面平行。后挡块3上的斜面沿皮带的长度方向倾斜。后档块斜面的设置有利于卡片堆高后的防止卡片堆后倒,而前挡板1上的斜面有利于卡片的顺畅发出。

前挡板1、两个侧挡板2和后挡块3配合形成卡片容置空间。

进一步地,侧挡板2上的卡片放置平台在卡片的输送方向上逐渐过渡成一导向槽。在卡片的运输方向上,前挡板1位于侧挡板2的中部位置,且前挡板1的位置处于卡片放置平台还未过渡成导向槽处。层叠放置待分发的卡片放置于卡片放置平台上,最下方的卡片在吸风输送线的吸力作用下前移进入导向槽,然后从导向槽出去再被吸风输送线的吸力吸附在皮带上方与皮带一起前移;而其余卡片则会在最下方的卡片进入导向槽时被前挡板1挡住无法前行,直至最下方卡片的上面一张卡片因为最下方卡片的前移而成为最下方的卡片。

在卡片的运输方向上,后挡块3朝向前挡板1一侧的端面位于两块侧挡板2之间。

实施例2

参看图2和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侧挡部添加丝杆螺母结构,方便侧挡板2的移动。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每一侧挡部均包括一丝杆9,两块侧挡板2分别与其同侧的固定板6相对应。在侧挡板2上设置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的内壁面设置内螺纹;在固定板6上设置与相对应的侧挡板2上的第一贯穿孔相对应的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内设置轴承,且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贯穿孔固定连接。

丝杆9穿设相对应的侧挡板2上的第一贯穿孔和相对应的固定板6上的第二贯穿孔内的轴承,且丝杠的第一端伸出侧挡板2朝向皮带的一侧,丝杆9的第二端伸出固定板6远离侧挡板2的一侧。丝杆9的第一端上设有与第一贯穿孔内壁面上的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且该外螺纹的长度大于该内螺纹的长度,丝杆9和侧挡板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丝杆9的第二端在穿过固定板6上的轴承时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因此丝杆9可以在第二贯穿孔内转动。两个侧挡部的丝杆9在设置上不相互干扰。转动丝杆9,侧挡板2在螺纹的作用下左右移动,从而调整两个侧挡板2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在丝杆9第二端上设置相应的侧挡板调节件10,侧挡板调节件10与丝杆9固连,且侧挡板调节件10和侧挡板2分别位于固定板6的两侧。侧挡板调节件10可以为圆盘形,丝杆9的轴线穿过圆盘圆心。此时,只要转动侧挡板调节件10就可以转动丝杆9,比转动丝杆9更方便。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侧挡部增设调节螺母11,侧挡板2上的第一贯穿孔的内壁面不设置内螺纹,第一贯穿孔的内壁面与调节螺母11的周侧形状相匹配,调节螺母11穿设第一贯穿孔并与侧挡板2连接,调节螺母11的内螺纹与丝杆9上的外螺纹匹配,丝杆9和调节螺母11通过螺纹转动连接。

实施例3

参看图5和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吸风输送线进行修改,使其更利于卡片的输送。

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两条吸风输送线,分为第一吸风输送线4和第二吸风输送线5。第一吸风输送线4的皮带较窄,且只设有一排吸风孔,卡片的宽度大于皮带的宽度,这样才能使得侧挡板2的下端和输送架相贴。第二吸风输送架的皮带较宽,且设有多排吸风孔,皮带的宽度较大,大于本实施例的发卡机构常发卡的所有卡片的宽度,这样才能更便利的运输卡片。

第一吸风输送线4和第二吸风输送线5拼接,基座的每一块固定板6均同时与第一吸风输送线4的输送架和第二吸风输送线5的输送架连接,后挡部设置于第一吸风输送线4上,前挡板1和两块侧挡板2都位于第一吸风输送线4上方。

为使卡片能够顺利地从第一吸风输送线4运输到第二吸风输送线5上,在第一吸风输送线4和第二吸风输送线5的拼接处设置压轮结构15,用于辅助带动卡片到第二吸风输送线5上。

实施例4

一种生产线,设有实施例1和/或实施例2和/或实施例3中的发卡机构。该生产线上至少一个关节涉及卡片,需要运输卡片,因此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2提供的发卡机构发卡。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