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47139发布日期:2020-12-29 09:4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收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包括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卷盘用来方便将矿物绝缘电缆进行环绕式绕匝存储的器具,它对矿物绝缘电缆的存储、运输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正常人工在对电缆卷盘以收卷矿物绝缘电缆或是放矿物绝缘电缆时,通常会将矿物绝缘电缆先装入至相应的电缆放卷设备上进行实施,但由于实际的电缆卷盘重量较重,故而光靠人力来进行安装以及收放线则比较吃力;且对于金属护套的矿物绝缘电缆来说,由于金属护套的存在,电缆本身延展性较差,不便于卷曲,且电缆重量较重;现有的卷线装置往往无法将电缆均匀的缠绕在电缆盘上,电缆盘上的电缆厚度分布不均,容易导致电缆盘重心不稳,在运输过程中不利于转运和放置;且由于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不便于卷曲,因此需要设置预卷曲装置,来避免直接在电缆盘上通过电缆盘转动拉扯进行卷曲,从而导致的电缆表面护套结构的撕裂或折断等问题,而现有的卷线装置中没有针对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预卷曲装置。

因此,设计一种针对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该装置采用单电机带动电缆盘和布线装置,使电缆通过匀速运动的布线装置缠绕在匀速旋转的电缆盘上,从而实现了均匀布线;布线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可以实现长电缆的多次往复布线;布线箱内设置弧形贯通槽孔用于预卷曲,解决了现有设备布线位置固定、缠绕不均导致电缆盘重心不稳的问题,以及无法预卷曲导致的金属护套电缆的外护套折断撕裂等问题,具有布线均匀、卷曲效果好、可保护电缆免于损坏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它包括“u”型结构的工作台,工作台右侧为中空的动力箱;工作台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布线槽,布线槽内连接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布线箱;布线槽上表面连接有盖板;盖板表面开设有数条贯通的条形槽;工作台一侧表面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限位板连接;动力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一端伸出动力箱,伸至盖板上方;限位板一侧通过轴承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的轴线延伸线重合,通过连接在轴端的卡盘结构与电缆盘配合;动力箱一侧连接有控制箱。

所述电机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电机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箱下方设置有齿轮换向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将动力层层传递至齿轮换向器。

所述齿轮换向器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连接块一侧表面连接,连接块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齿轮连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正下方设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配合;传动齿轮通过杆件连接在箱体内壁。

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尺寸相同,传动齿轮的直径和齿数与第二齿轮相同,但厚度为第二齿轮的二分之一。

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比第二连杆短,长度差等于传动齿轮的厚度;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前后交错设置,相互啮合的部分占第二齿轮厚度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与齿轮变速箱啮合配合。

所述传动齿轮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方形卡扣,与丝杆一端开设的方形槽孔卡合,对丝杆进行传动;丝杆另一端与布线槽内壁轴承连接。

所述布线箱内部开设有弧形的贯通槽孔,贯通槽孔一端从布线箱上表面一侧进入,成为入线孔,另一端从布线箱上表面另一侧穿出,成为出线孔。

所述布线箱上表面连接有制动板,制动板两侧均设置有接触式开关;布线箱下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槽与丝杆配合;布线箱底面两端设置有燕尾槽机构与布线槽底面配合滑动;布线箱内部的弧形贯通槽孔内壁设置有多组滑轮。

所述制动板从盖板中心的条形槽穿出至电缆盘下方;入线孔和出线孔设置在盖板两边的条形槽正下方;限位板底部通过滑槽结构与盖板中心的条形槽配合滑动;限位板两侧设置有带有螺栓孔的翼板,通过螺栓与盖板两边的条形槽配合固定。

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它包括“u”型结构的工作台,工作台右侧为中空的动力箱;工作台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布线槽,布线槽内连接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布线箱;布线槽上表面连接有盖板;盖板表面开设有数条贯通的条形槽;工作台一侧表面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限位板连接;动力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一端伸出动力箱,伸至盖板上方;限位板一侧通过轴承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的轴线延伸线重合,通过连接在轴端的卡盘结构与电缆盘配合;动力箱一侧连接有控制箱。该装置采用单电机带动电缆盘和布线装置,使电缆通过匀速运动的布线装置缠绕在匀速旋转的电缆盘上,从而实现了均匀布线;布线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可以实现长电缆的多次往复布线;布线箱内设置弧形贯通槽孔用于预卷曲,解决了现有设备布线位置固定、缠绕不均导致电缆盘重心不稳的问题,以及无法预卷曲导致的金属护套电缆的外护套折断撕裂等问题,具有布线均匀、卷曲效果好、可保护电缆免于损坏特点。

在优选的方案中,电机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电机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箱;齿轮变速箱下方设置有齿轮换向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将动力层层传递至齿轮换向器。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齿轮变速箱和齿轮换向器,可以实现单电机同时带动电缆盘的转动和布线箱的行进,节省了成本。

在优选的方案中,齿轮换向器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连接块一侧表面连接,连接块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齿轮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齿轮连接;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正下方设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配合;传动齿轮通过杆件连接在箱体内壁。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尺寸相同,传动齿轮的直径和齿数与第二齿轮相同,但厚度为第二齿轮的二分之一。

在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连杆的长度比第二连杆短,长度差等于传动齿轮的厚度;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前后交错设置,相互啮合的部分占第二齿轮厚度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与齿轮变速箱啮合配合。

在优选的方案中,传动齿轮远离电动推杆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方形卡扣,与丝杆一端开设的方形槽孔卡合,对丝杆进行传动;丝杆另一端与布线槽内壁轴承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经过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齿轮层层传动,与上方的齿轮减速箱配合,第二齿轮作为齿轮换向器的主动轮;在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但不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传动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方向相同;当需要换向时,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向前进给一个厚度,使传动齿轮脱离与第三齿轮的啮合,改为与第二齿轮啮合,从而实现换向;相比现有的齿轮换向器定时换向的设计,该设计可以使换向的时间点人为控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来控制换向的时间点,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可以使装置匹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电缆盘。

在优选的方案中,布线箱内部开设有弧形的贯通槽孔,贯通槽孔一端从布线箱上表面一侧进入,成为入线孔,另一端从布线箱上表面另一侧穿出,成为出线孔。结构简单,使用时,电缆线由入线孔进入布线箱,再由出线孔穿出布线箱,经过弧形的贯通槽孔的自然弯折,实现对电缆的预卷曲,避免了电缆在缠绕中由电缆盘带动拉扯进行卷曲导致的卷曲效果不佳或者损坏电缆的问题。

在优选的方案中,布线箱上表面连接有制动板,制动板两侧均设置有接触式开关;布线箱下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槽与丝杆配合;布线箱底面两端设置有燕尾槽机构与布线槽底面配合滑动;布线箱内部的弧形贯通槽孔内壁设置有多组滑轮。结构简单,使用时,制动板两侧的接触时开关用于触碰电缆盘的两侧边缘,从而与齿轮换向器配合,控制布线箱的反向运动,对于较长的电缆,一次无法卷完的电缆实现往复布线。

在优选的方案中,制动板从盖板中心的条形槽穿出至电缆盘下方;入线孔和出线孔设置在盖板两边的条形槽正下方;限位板底部通过滑槽结构与盖板中心的条形槽配合滑动;限位板两侧设置有带有螺栓孔的翼板,通过螺栓与盖板两边的条形槽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时,盖板上开设相应的条形槽供电缆伸出,以及制动板伸出;限位板可以沿盖板滑动,用于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盘。

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它包括“u”型结构的工作台,工作台右侧为中空的动力箱;工作台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布线槽,布线槽内连接有丝杆,丝杆上设置有布线箱;布线槽上表面连接有盖板;盖板表面开设有数条贯通的条形槽;工作台一侧表面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推杆与限位板连接;动力箱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主动轴一端伸出动力箱,伸至盖板上方;限位板一侧通过轴承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与主动轴的轴线延伸线重合,通过连接在轴端的卡盘结构与电缆盘配合;动力箱一侧连接有控制箱。该装置采用单电机带动电缆盘和布线装置,使电缆通过匀速运动的布线装置缠绕在匀速旋转的电缆盘上,从而实现了均匀布线;布线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可以实现长电缆的多次往复布线;布线箱内设置弧形贯通槽孔用于预卷曲,解决了现有设备布线位置固定、缠绕不均导致电缆盘重心不稳的问题,以及无法预卷曲导致的金属护套电缆的外护套折断撕裂等问题,具有布线均匀、卷曲效果好、可保护电缆免于损坏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线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线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布线箱中的滑轮部分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齿轮换向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与卡盘配合的电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工作台1,动力箱12,布线槽13,盖板14,气缸15,限位板16,电机21,主动轴22,从动轴23,齿轮变速箱24,齿轮换向器25,电动推杆251,连接块252,第一连杆253,第二连杆254,第三连杆255,方形卡扣256,布线箱3,入线孔31,出线孔32,制动板33,接触式开关34,螺纹槽35,滑轮36,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第三齿轮43,传动齿轮44,丝杆5,卡盘结构6,电缆盘7,控制箱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中,一种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它包括“u”型结构的工作台1,工作台1右侧为中空的动力箱12;工作台1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布线槽13,布线槽13内连接有丝杆5,丝杆5上设置有布线箱3;布线槽13上表面连接有盖板14;盖板14表面开设有数条贯通的条形槽;工作台1一侧表面连接有气缸15,气缸15的推杆与限位板16连接;动力箱12内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22,主动轴22一端伸出动力箱12,伸至盖板14上方;限位板16一侧通过轴承与从动轴23连接;从动轴23与主动轴22的轴线延伸线重合,通过连接在轴端的卡盘结构6与电缆盘7配合;动力箱12一侧连接有控制箱8。该装置采用单电机21带动电缆盘7和布线装置,使电缆通过匀速运动的布线装置缠绕在匀速旋转的电缆盘7上,从而实现了均匀布线;布线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可以实现长电缆的多次往复布线;布线箱3内设置弧形贯通槽孔用于预卷曲,解决了现有设备布线位置固定、缠绕不均导致电缆盘7重心不稳的问题,以及无法预卷曲导致的金属护套电缆的外护套折断撕裂等问题,具有布线均匀、卷曲效果好、可保护电缆免于损坏特点。

优选的方案中,电机21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41,电机21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箱24;齿轮变速箱24下方设置有齿轮换向器25;电机21通过第一齿轮41将动力层层传递至齿轮换向器25。结构简单,使用时,通过齿轮变速箱24和齿轮换向器25,可以实现单电机21同时带动电缆盘7的转动和布线箱3的行进,节省了成本。

优选的方案中,齿轮换向器25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电动推杆251,电动推杆251的输出端与连接块252一侧表面连接,连接块252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253和第二连杆254;第一连杆253与第二齿轮42连接,第二连杆254和第三齿轮43连接;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正下方设置传动齿轮44,传动齿轮44与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啮合配合;传动齿轮44通过杆件连接在箱体内壁。

优选的方案中,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尺寸相同,传动齿轮44的直径和齿数与第二齿轮42相同,但厚度为第二齿轮42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连杆253的长度比第二连杆254短,长度差等于传动齿轮44的厚度;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前后交错设置,相互啮合的部分占第二齿轮42厚度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42与齿轮变速箱24啮合配合。

优选的方案中,传动齿轮44远离电动推杆25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三连杆255,第三连杆255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方形卡扣256,与丝杆5一端开设的方形槽孔卡合,对丝杆5进行传动;丝杆5另一端与布线槽13内壁轴承连接。结构简单,使用时,经过电机21输出端的第一齿轮41层层传动,与上方的齿轮减速箱配合,第二齿轮42作为齿轮换向器25的主动轮;在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44与第三齿轮43啮合,但不与第二齿轮42啮合,从而传动齿轮44与第二齿轮42转动方向相同;当需要换向时,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向前进给一个厚度,使传动齿轮44脱离与第三齿轮43的啮合,改为与第二齿轮42啮合,从而实现换向;相比现有的齿轮换向器25定时换向的设计,该设计可以使换向的时间点人为控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251的伸缩来控制换向的时间点,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可以使装置匹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电缆盘7。

优选的方案中,布线箱3内部开设有弧形的贯通槽孔,贯通槽孔一端从布线箱3上表面一侧进入,成为入线孔31,另一端从布线箱3上表面另一侧穿出,成为出线孔32。结构简单,使用时,电缆线由入线孔31进入布线箱3,再由出线孔32穿出布线箱3,经过弧形的贯通槽孔的自然弯折,实现对电缆的预卷曲,避免了电缆在缠绕中由电缆盘7带动拉扯进行卷曲导致的卷曲效果不佳或者损坏电缆的问题。

优选的方案中,布线箱3上表面连接有制动板33,制动板33两侧均设置有接触式开关34;布线箱3下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槽35与丝杆5配合;布线箱3底面两端设置有燕尾槽机构与布线槽13底面配合滑动;布线箱3内部的弧形贯通槽孔内壁设置有多组滑轮36。结构简单,使用时,制动板33两侧的接触时开关用于触碰电缆盘7的两侧边缘,从而与齿轮换向器25配合,控制布线箱3的反向运动,对于较长的、一次无法卷完的电缆进行往复布线;弧形贯通槽孔内壁设置的滑轮36可以减小摩擦力,避免电缆在槽孔内因摩擦受损。

优选的方案中,制动板33从盖板14中心的条形槽穿出至电缆盘7下方;入线孔31和出线孔32设置在盖板14两边的条形槽正下方;限位板16底部通过滑槽结构与盖板14中心的条形槽配合滑动;限位板16两侧设置有带有螺栓孔的翼板,通过螺栓与盖板14两边的条形槽配合固定。结构简单,使用时,盖板14上开设相应的条形槽供电缆伸出,以及制动板33伸出;限位板16可以沿盖板14滑动,用于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盘7。

优选的方案中,卷线完成后,使用起吊装置吊起电缆盘7,然后旋开限位板16底面的翼板表面的螺栓,推动使限位板16向后滑动,使卡盘脱离电缆盘7,从而吊起电缆盘7完成拆卸。

优选的方案中,布线箱3的制动板33可以设置为套接的可伸缩结构,或使用伸缩电机21实现高度调节功能,从而适应某些侧表面圆盘较小的电缆盘7,避免接触式开关34因高度不够触碰不到电缆盘7。

如上所述的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安装使用时,工作台1内部设置有中空的布线槽13,布线槽13内连接有丝杆5,丝杆5上设置有布线箱3;布线槽13上表面连接有盖板14;盖板14表面开设有数条贯通的条形槽;工作台1一侧表面连接有气缸15,气缸15的推杆与限位板16连接;动力箱12内设置有电机21,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主动轴22,主动轴22一端伸出动力箱12,伸至盖板14上方;限位板16一侧通过轴承与从动轴23连接;从动轴23与主动轴22的轴线延伸线重合,通过连接在轴端的卡盘结构6与电缆盘7配合;动力箱12一侧连接有控制箱8。

使用时,电机21输出端套设有第一齿轮41,电机21下方设置有齿轮变速箱24;齿轮变速箱24下方设置有齿轮换向器25;电机21通过第一齿轮41将动力层层传递至齿轮换向器25,通过齿轮变速箱24和齿轮换向器25,可以实现单电机21同时带动电缆盘7的转动和布线箱3的行进,节省了成本。

使用时,齿轮换向器25包括中空的箱体,箱体内壁连接有电动推杆251,电动推杆251的输出端与连接块252一侧表面连接,连接块252通过轴承连接第一连杆253和第二连杆254;第一连杆253与第二齿轮42连接,第二连杆254和第三齿轮43连接;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正下方设置传动齿轮44,传动齿轮44与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啮合配合;传动齿轮44通过杆件连接在箱体内壁。

使用时,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尺寸相同,传动齿轮44的直径和齿数与第二齿轮42相同,但厚度为第二齿轮42的二分之一。

使用时,第一连杆253的长度比第二连杆254短,长度差等于传动齿轮44的厚度;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前后交错设置,相互啮合的部分占第二齿轮42厚度的二分之一;第二齿轮42与齿轮变速箱24啮合配合。

使用时,传动齿轮44远离电动推杆251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三连杆255,第三连杆255一端设置有凸起的方形卡扣256,与丝杆5一端开设的方形槽孔卡合,对丝杆5进行传动;丝杆5另一端与布线槽13内壁轴承连接,经过电机21输出端的第一齿轮41层层传动,与上方的齿轮减速箱配合,第二齿轮42作为齿轮换向器25的主动轮;在初始状态下,传动齿轮44与第三齿轮43啮合,但不与第二齿轮42啮合,从而传动齿轮44与第二齿轮42转动方向相同;当需要换向时,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向前进给一个厚度,使传动齿轮44脱离与第三齿轮43的啮合,改为与第二齿轮42啮合,从而实现换向;相比现有的齿轮换向器25定时换向的设计,该设计可以使换向的时间点人为控制,通过控制电动推杆251的伸缩来控制换向的时间点,提供了更高的自由度,可以使装置匹配多种不同尺寸的电缆盘7。

使用时,布线箱3内部开设有弧形的贯通槽孔,贯通槽孔一端从布线箱3上表面一侧进入,成为入线孔31,另一端从布线箱3上表面另一侧穿出,成为出线孔32,电缆线由入线孔31进入布线箱3,再由出线孔32穿出布线箱3,经过弧形的贯通槽孔的自然弯折,实现对电缆的预卷曲,避免了电缆在缠绕中由电缆盘7带动拉扯进行卷曲导致的卷曲效果不佳或者损坏电缆的问题。

使用时,布线箱3上表面连接有制动板33,制动板33两侧均设置有接触式开关34;布线箱3下部开设有贯通的螺纹槽35与丝杆5配合;布线箱3底面两端设置有燕尾槽机构与布线槽13底面配合滑动;布线箱3内部的弧形贯通槽孔内壁设置有多组滑轮36,制动板33两侧的接触时开关用于触碰电缆盘7的两侧边缘,从而与齿轮换向器25配合,控制布线箱3的反向运动,对于较长的电缆,一次无法卷完的电缆实现往复布线。

使用时,制动板33从盖板14中心的条形槽穿出至电缆盘7下方;入线孔31和出线孔32设置在盖板14两边的条形槽正下方;限位板16底部通过滑槽结构与盖板14中心的条形槽配合滑动;限位板16两侧设置有带有螺栓孔的翼板,通过螺栓与盖板14两边的条形槽配合固定,盖板14上开设相应的条形槽供电缆伸出,以及制动板33伸出;限位板16可以沿盖板14滑动,用于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尺寸的电缆盘7。

上述金属护套矿物绝缘电缆的均匀收卷装置在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通过起吊装置将电缆盘7吊起安装在主动轴22与从动轴23的卡盘结构6内,控制气缸15推动限位板16运动,将电缆盘7牢固夹持;

然后通过电机21带动丝杆5旋转,调整布线箱3的位置,使布线箱3沿丝杆5移动到主动轴22下方,使制动板33与电缆盘7一端贴近;

再将电缆线穿过布线箱3,由入线孔31进入,从出线孔32穿出,进行预卷曲;然后缠绕在电缆盘7一端,开启电机21,带动电缆盘7旋转,将电缆线缠绕在电缆盘7上;同时丝杆5通过齿轮传动旋转,带动布线箱3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使电缆线厚度均匀地缠绕在电缆盘7表面;

其后,当布线箱3到达电缆盘7的另一端时,制动板33一侧的接触式开关34与电缆盘7碰撞,电机21停止,控制电动推杆251前伸,前伸距离等于一个第二齿轮42的厚度,从而使传动齿轮44脱离与第三齿轮43的啮合,与前伸的第二齿轮42啮合;由于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传动齿轮44反向旋转,带动丝杆5反转;

最后,布线箱3沿改变转动方向的丝杆5反向运动,回到初始位置,在此过程中,将未缠完的电缆线厚度均匀地缠绕在电缆盘7表面的第一层电缆线上;布线箱3另一侧的接触式开关34与电缆盘7另一侧碰撞,齿轮换向器25再次换向,对未缠完的线缆进行盘线;直至电缆完全收卷完毕;

根据提前测量和计算,建立电机21转速、布线箱3行进速度以及电缆盘7上的绕线厚度之间的线性函数,通过控制箱8对换向次数进行提前设置,当电缆卷完后的下一次接触式开关34的触发不再控制换向,而是控制停机,实现卷完自动停机。

如图7所示,电缆盘7的两侧表面开设有圆形孔洞与卡盘配合连接。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