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假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1059发布日期:2021-01-30 05:5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防假胀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假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食品、生活用品的诸多包装中,有一种包装杯,这种包装杯的杯口水平向外伸出,形成杯沿,在杯内装有内容物,杯口由塑料膜密封,形成封闭包装。例如,市面上销售的一种酸奶,采用的就是上述包装方式,为了便于运输和购买,生产时将上述每八个包装杯的杯沿连起,按照两列四行的排列方式,形成联排酸奶。
[0003]
上述酸奶的批量生产过程包括灌装、密封等步骤,其中密封步骤由上模腔和下模腔通过热压配合完成,为了便于后续步骤的进行,生产线上的包装杯设有六列,下模腔中设有六列四行共二十四个杯位孔,即每次密封三排包装杯(市售的上述连排酸奶,以两列四行即八杯为一排,生产设备每次动作密封六列四行,即每次动作密封三排)。灌装完成的包装杯输送至密封工位后,由固设在固定座的托杯块承托,固定座和托杯块不随下模腔的运动而运动,下模腔内部设有六列四行共二十四个杯位孔,托杯块有六列两行共十二个,设置在下模腔六列四行杯位孔中第二、三行的位置,即每次密封动作所密封的六列四行包装杯中,中间两行的下方设有托杯块,左右两边各一行的下方不设有托杯块,且托杯块面积与下模腔中杯位孔的形状相匹配,密封工序开始后,上模腔保持不动,下模腔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直至与上模腔发生挤压,将上模腔下方的塑料膜热封在包装杯的杯沿(此时包装杯的杯身在下模腔的杯位孔中,且固定座和托杯块不随下模腔的运动而运动),即完成密封步骤。
[0004]
在实际的生产中,出厂后的成品在外界气温较高时,包装杯内空气会发生受热膨胀的现象,使消费者误以为内容物发生了变质而导致酸奶“胀包”,这种假胀现象虽然不属于质量问题,但存在假胀现象的酸奶会让消费者认为酸奶发生了变质,不仅导致了投诉率的升高,而且十分影响品牌形象。
[0005]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假胀,在上模腔下方设有压膜排气板,在压膜排气板上每个杯位处设有一个小凸起,能够在密封步骤中将塑料模向杯内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挤压,使密封后的包装杯出现适当的“缩包”,给后续包装杯内空气发生受热膨胀留下空间,从而解决假胀问题。但这种方式在塑料膜密封时,由于压膜排气板上的小凸起在密封时将塑料膜向杯内挤压,故在塑料膜的封口处会出现褶皱,导致封合不良,增加了次品率,并未真正解决假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假胀装置,以达到防止包装杯出现假胀现象的目的。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假胀装置,它包括托杯块,它还包括用于在密封动作中随下模腔顶起、对包装杯产生挤压的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固设于下模腔中,所述托杯块与下模腔的杯位之间留有使挤压装置通过的空间。
[0008]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沿下模腔运动方向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固设于下模腔中与杯位孔相匹配的位置。
[0009]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用于挤压单个包装杯的顶杆为一组,其中用于挤压未设有托杯块的包装杯的顶杆组中,每组包含一个顶杆,每个顶杆端部均固设有蘑菇头,所述蘑菇头用于与包装杯接触的面为凸起的弧面。
[0010]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杆通过固设于模腔底座的固定片设置在下模腔中,所述顶杆贯穿固定片并与固定片螺纹连接,并在顶杆上设有用于保持顶杆与固定片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
[001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限定:所述托杯块为长方体,托杯块的长度与下模腔中杯位孔的长度相匹配,宽度小于长度,沿宽度方向的边与下模腔的杯位孔之间留有空间;用于挤压设有托杯块的包装杯的顶杆组中,每组包含两个顶杆,两个顶杆对称地设置在短边与下模腔的杯位孔之间所留的空间处。
[0012]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1)本实用新型在下模腔中设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能够在密封动作中随着下模腔沿竖直方向运动,且当下模腔顶起时,挤压装置的高度略高于托杯块,在上下模腔相互贴合使塑料膜对包装杯进行密封时,挤压装置的高度能够对包装杯进行挤压,使密封后的包装杯出现适当的“缩包”,给后续包装杯内空气发生受热膨胀留下空间,从而有解决了假胀问题,并且由于挤压位置在包装杯的底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压膜排气板使塑料膜封口出现折皱现象,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了假胀;
[0014]
(2)由于密封设备原厂只在下模腔四行杯位的中间两行杯位设有托杯块,故本实用新型为了适配原厂设备,在未设有托杯块的两行杯位设有带蘑菇头的顶杆,能够对包装杯进行均匀的挤压,排气效果好;在设有托杯块的两行杯位设有不带蘑菇头的顶杆,相应的,托杯块由原来与下模腔杯位孔相匹配的正方形削减成为长方形,使顶杆能够穿过托杯块所在平面向上移动,在最大程度优化了挤压效果;
[0015]
(3)本实用新型的顶杆通过固定片设置在下模腔中,并与固定片螺纹连接,在顶杆上还设有锁紧螺母,不仅能够有效对顶杆进行固定,防止顶杆的轴向位移,并且能够通过旋转顶杆实现顶起高度的调节,进而控制顶杆对包装杯的挤压程度,能够针对不同季节和温度调节对包装杯的挤压量,夏季可适当增加挤压量,冬季可适当减小甚至不设挤压量,排气效果好,适用于一年四季。
[00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包装杯进行挤压,使密封后的包装杯出现适当的“缩包”,给后续包装杯内空气发生受热膨胀留下空间,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前提下有效地防止了假胀现象,并能够根据需要对包装杯的挤压程度进行调节,排气效果好,适用于一年四季,适用于所有使用塑料膜密封的软质包装杯。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复位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顶起状态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顶起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模腔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中:1-下模腔,2-上模腔,3-包装杯,4-杯位孔,5-塑料膜,6-固定座,7-托杯块,8-立杆,9-顶杆,10-蘑菇头,11-固定片,12-螺栓,1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防假胀装置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的图1-图4的方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的限制。
[0028]
实施例 防假胀装置
[0029]
本实施例如图1-图7所示,为一种防假胀装置,包括托杯块7,还包括用于在密封动作中随下模腔1顶起、对包装杯3产生挤压的挤压装置。
[0030]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腔杯位设有两列四行共八个杯位孔,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的限制,对于出现的行数和列数的改变,如四列四行、五列四行、六列四行、两列五行、两列六行、四列六行等行列数量的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31]
如图1-图4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为生产时的动作方向。包装杯3的密封动作由上模腔2和下模腔1配合共同完成,生产线上的包装杯3设有两列,下模腔1为长方体,内部设有两列四行共八个杯位孔4,一次密封动作能够密封四行包装杯3。上模腔2为长方体,位置固定,下模腔1在密封动作开始时向上运动直至上模腔2下端面与下模腔1上端面发生挤压,使介于上模腔2和下模腔1之间的塑料膜5热封在包装杯3的杯沿上(此时包装杯3的杯身在下模腔1的杯位孔4中),随后下模腔1向下复位,完成一次密封动作。
[0032]
在下模腔1的下方设有固定座6,固定座6不随下模腔1的运动而运动,固定座6上设有用来承托生产线上流过的包装杯3的托杯块7,托杯块7通过立杆8固设于固定座6上,立杆8穿过下模腔1。下模腔1内部设有两列四行共八个杯位孔4,托杯块7有两列两行共四个,设置在与下模腔1两列四行杯位孔4的中间两行相对应的位置,即每次密封动作所密封的两列四行包装杯3中,中间两行的下方设有托杯块7,左右两边各一行的下方不设有托杯块7。托杯块7长3cm,宽1.5cm,高0.5cm。在设有托杯块7的四个杯位处,宽1.5cm边的两侧与杯位孔4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间。
[0033]
挤压装置包括沿下模腔1运动方向设置的顶杆9,顶杆9固设于下模腔1中与杯位孔4相匹配的位置。下模腔1中有八个杯位,将每个杯位内部、用于挤压单个包装杯3的顶杆9分为一组,共设有八组顶杆9。其中用于挤压未设有托杯块7的包装杯3的四组顶杆9中,每组包含一个顶杆9,且上述四组顶杆9设置于杯位孔4的中心位置,并在每个顶杆9的上端设有蘑菇头10,蘑菇头10用于与包装杯3接触的上端面为凸起的弧面。用于挤压设有托杯块7的包
装杯3的四组顶杆中,每组包含两个顶杆9,分别设置在每个托杯块7两侧与杯位孔4的内壁之间所留出的空间内,此四组顶杆9的上端不设有蘑菇头10,且此四组顶杆9的高度与设有蘑菇头10的四组顶杆9安装蘑菇头10之后的高度相同。
[0034]
顶杆9通过固设于下模腔1底座的固定片11设置在下模腔1中,固定片11为圆形片,通过螺栓12固定在下模腔1的底部,顶杆9贯穿固定片11并与固定片11螺纹连接,并在顶杆9上设有用于保持顶杆9与固定片11之间相对位置的锁紧螺母13。
[0035]
使用本实施例时,打开设备开关,包装杯3输送至密封工位后,被托杯块7承托,密封动作开始,下模腔1向上运动,此时托杯块7不随下模腔1的运动而运动,顶杆9随着下模腔1向上运动,当上模腔2的下端面与下模腔1的上端面发生挤压而密封包装杯3时,设有托杯块7的杯位下方的顶杆9经过托杯块7两侧与杯位孔4的内壁所留出的空间,对包装杯3进行挤压,不设有托杯块7的杯位下方的蘑菇头10直接对包装杯3进行挤压,使密封后的包装杯3出现适当的“缩包”,完成密封。可根据不同季节和温度,通过旋转固定片11上的顶杆9的方式调节顶杆9的高度,进而对包装杯3的挤压量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