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4100发布日期:2021-02-27 01:0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现在垃圾分类包括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
[0003]
其中,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餐厅、饭店、食堂、市场及其他与食品加工有关的行业。剩饭剩菜等厨余垃圾,难以进行焚烧发电。但是,这些垃圾中的有机物很多,是一个潜在的能量宝库。
[0004]
在北京等地区,对于厨余垃圾通常时放置在垃圾袋内,然后在投放垃圾桶时,由于现有垃圾袋结构简单,是由分类垃圾专门人员用刀片将垃圾袋底部割开后,将厨余垃圾与垃圾袋分离,厨余垃圾倒在厨余垃圾桶内,再将垃圾袋倒在另一个可回收垃圾桶内,这样操作碰到垃圾袋内有剩汤会飞溅出来,对分类垃圾专门人员卫生带来了影响且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员成本。其它有的地区是直接用手将垃圾袋翻过来分离,也容易造成手部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于厨余垃圾通常时放置在垃圾袋内,然后在投放垃圾桶时,由于现有垃圾袋结构简单,是由分类垃圾专门人员用刀片将垃圾袋底部割开后,将厨余垃圾与垃圾袋分离后,先将厨余垃圾倒在厨余垃圾桶内,再将垃圾袋倒在另一个可回收垃圾桶内,这样操作碰到垃圾袋内有剩汤会飞溅出来,对分类垃圾专门人员卫生带来了影响且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员成本。其它有的地区是直接用手将垃圾袋翻过来分离,也容易造成手部污染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包括垃圾袋,所述垃圾袋包括袋体和设在袋体顶面且为一体结构的袋把,所述袋把设在袋体顶面前端的袋把一和设在袋体顶面后端的袋把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翻带,所述手翻带底端与垃圾袋内部底面呈一体结构,其顶面圈绕成带圈,在所述手翻带带身背面靠近袋把二设有外边沿排布有热压齿的连接片,所述袋把一正面设有与连接片啮合热压连接的外边沿排布有配接热压齿的配接连接片。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手翻带长度长于垃圾袋整体高度。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带圈由手翻带顶端翻转且热压在手翻带带身一侧。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垃圾袋和手翻带均包括三层结构,其从内至外分别为基层、光敏
层、生物降解层。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采用无毒的聚烯烃树复脂层,或者聚乙烯薄膜,或者聚乳酸层。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厨余垃圾通常时放置在垃圾袋内,然后在投放垃圾桶时,由于现有垃圾袋结构简单,是由分类垃圾专门人员用刀片将垃圾袋底部割开后,将厨余垃圾与垃圾袋分离后,先将厨余垃圾倒在厨余垃圾桶内,再将垃圾袋倒在另一个可回收垃圾桶内,这样操作碰到垃圾袋内有剩汤会飞溅出来,对分类垃圾专门人员卫生带来了影响且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员成本。其它有的地区是直接用手将垃圾袋翻过来分离,也容易造成手部污染的问题。本申请通过在袋把一设有连接片,连接片热压手翻带,通过手翻带分离袋把一,能单独操作手翻带,能够方便厨余垃圾和垃圾袋分离,分别投入两个垃圾桶内,使厨余垃圾和垃圾袋均为分别利用,减少分别操作的麻烦。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手翻带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倒完垃圾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三层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垃圾袋1,袋体10,袋把一11,袋把二12,手翻带3,带圈31,连接片32,热压齿33,配接连接片34,配接热压齿35,三层结构4,基层41、光敏层42、生物降解层43。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一
[0019]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厨余垃圾的分离式可降解垃圾袋结构,所述垃圾袋1包括袋体10和设在袋体10顶面且为一体结构的袋把,所述袋把设在袋体顶面前端的袋把一11和设在袋体顶面后端的袋把二12;方便拎取。
[0020]
针对厨余垃圾通常时放置在垃圾袋内,然后在投放垃圾桶时,由于现有垃圾袋结构简单,是由分类垃圾专门人员用刀片将垃圾袋底部割开后,将厨余垃圾与垃圾袋分离后,先将厨余垃圾倒在厨余垃圾桶内,再将垃圾袋倒在另一个可回收垃圾桶内,这样操作碰到垃圾袋内有剩汤会飞溅出来,对分类垃圾专门人员卫生带来了影响且费时费力,增加了人员成本。其它有的地区是直接用手将垃圾袋翻过来分离,也容易造成手部污染的问题,本申请的创新点在于手翻带,所述手翻带底端与垃圾袋内部底面呈一体结构,其顶面圈绕成带圈,在所述手翻带3带身背面靠近袋把二12设有外边沿排布有热压齿33的连接片32,所述袋把一11正面设有与连接片啮合热压连接的外边沿排布有配接热压齿35的配接连接片34。手翻带在不使用时,如图1所示,手翻带通过其设有的连接片啮合连接在袋把二内侧面设有的配接连接片。当手翻带使用时,如图2所示,将手翻带设有的连接片从袋把二设有的配接连接片的啮齿连接处撕开,将手翻带上拉。此时能将袋体内部外翻,使垃圾袋内的厨余垃圾倒于厨余垃圾桶内,从而将垃圾袋与厨余垃圾分离。
[0021]
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所述手翻带3长度长于垃圾袋整体高度。方便操作。
[0022]
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2所示,所述带圈31由手翻带3顶端翻转且热压在手翻带3带身一侧。方便手指穿过带圈操作。
[0023]
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4所示,所述垃圾袋和手翻带3均包括三层结构4,其从内至外分别为基层41、光敏层42、生物降解层43。
[0024]
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4所示,所述基层为无毒的聚烯烃树复脂层,或者聚乙烯薄膜层,或者聚乳酸层。
[0025]
实施例二
[0026]
通过实施例一对垃圾袋及手翻带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了说明,在此对三层结构进行说明。
[0027]
三层结构从内至外包括聚烯烃树复脂层、光敏层42、生物降解层43。
[0028]
采用聚烯烃树复脂层具有以下优点:
[0029]

能作为防潮层:具有优秀的防潮性,复合薄膜中选用聚烯烃层今后可有效地避免水蒸气的透过,维护多层复合薄膜袋中的物质免受袋外潮气的侵袭。
[0030]

能作为热封层:聚烯烃类聚合物通常都具有优秀的热封合功能。
[0031]

能作为承载层:聚烯烃聚合物为承载层以降低本钱,提高复合薄膜竞争能力。
[0032]
光敏层用于减少外部光源射入,具有变色性,能减少厨余垃圾放置在垃圾袋内变质。
[0033]
生物降解层是够被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藻类等)完全分解变成低分子化合物层。
[0034]
实施例三
[0035]
通过实施例一对垃圾袋及手翻带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了说明,实施例二对三层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对三层结构的第二种结构进行说明。
[0036]
第二种三层结构从内至外包括聚乙烯薄膜层、光敏层42、生物降解层43。
[0037]
聚乙烯薄膜层有防潮性,透湿性小。聚乙烯薄膜根据制造方法与控制手段的不同,可制造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的聚乙烯与交联聚乙烯等不同性能的产品。在本实施例可采用高密度的聚乙烯薄膜层。
[0038]
实施例四
[0039]
通过实施例一对垃圾袋及手翻带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了说明,实施例二和三对三层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对三层结构的第三种结构进行说明。
[0040]
第三种三层结构从内至外包括聚乳酸层、光敏层42、生物降解层43。
[0041]
聚乳酸层是一种无毒性、可再生、可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
[0042]
实施例五
[0043]
通过实施例一对垃圾袋及手翻带的结构和连接关系进行了说明,实施例二至四对三层结构进行说明,在此对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0044]
在使用中,在垃圾袋内放置厨余垃圾后,手持袋把至厨余垃圾桶前,然后将手翻带设有的连接片与一侧的袋把二设有的配接连接片从啮合连接处分离后,手指插入在手翻带的带圈中,松开袋把,此时如图2所示虚线箭后所示,垃圾袋由内向外翻,垃圾袋中的厨余垃圾向下倒入厨余垃圾桶内,再将垃圾袋扔至另一垃圾桶内,从而将厨余垃圾和垃圾袋分离。
[004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