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7936发布日期:2021-01-26 13:2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施工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结构紧凑,电机轴线垂直于卷筒轴线的电动葫芦采用蜗轮传动装置。
[0003]
现有技术电动葫芦在初始安装设计时,采用手持式有线控制器操作,未考虑电源电缆及控制电缆的布置,造成在使用过程中,其电源电缆及控制电缆必须安设专人随着电动葫芦的移动进行拖拽。由于检修点积水、空间狭小,一是容易造成电源电缆拖在积水中,易引发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二是容易造成对电源电缆挤压损伤,引发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
[0004]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138961u,公开了一种电动葫芦与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分体式结构,其构成包括电动葫芦和通过拖缆与所述电动葫芦相连接的电气控制箱,所述的电气控制箱通过控制箱支架设置在检修平台或地面上,所述的拖缆通过滑轮悬挂在沿工字钢轨道绷紧设置的钢索上;所述钢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字钢轨道的前端,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工字钢轨道末端,并使用花篮螺栓将钢索拉紧。本实用新型属于对现有的电动葫芦与其电气控制系统设置方式的改造,改造后的优点是:节省人力和时间资源;方便及时检修,降低了作业难度,可以很好的保证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其主要是电动葫芦与其电气控制系统设置方式的改造,没有设置电动葫芦拖缆装置,不能避免电源电缆拖在积水中或者电源电缆挤压损伤导致的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缺乏电动葫芦拖缆装置不能避免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包括悬梁、若干电葫芦、滑道以及若干绝缘固定块,所述悬梁通过锚索悬挂固定在液压支架硐室的顶板上,所述若干电葫芦均悬挂在所述悬梁上,滑道与所述悬梁相对平行设置,一个电葫芦对应的有一个滑道,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通过第一钢丝绳间隔固定连接成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位于滑道上且与滑道滑动连接,固定装置上靠近电葫芦的一端通过第二钢丝绳与电葫芦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箱接线缆的首端,线缆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上,线缆的尾端缠绕在第二钢丝绳上且与电葫芦的电源连接。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葫芦的线缆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上,拖动电葫芦,电葫芦在悬梁上滑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绝缘固定块移动,该绝缘固定块在滑道上向电葫芦运动方向滑动,带动与之间隔固定连接的其他绝缘固定块在滑道上向电葫芦运动方向滑动,随绝缘固定块一起移动,从而实现线缆整体移动,且线缆悬在滑道所在位置,不会发
生拖到积水或者电源电缆挤压损伤,避免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08]
优选的,所述电动葫芦拖缆装置还包括若干电机以及电葫芦控制电路,电葫芦控制电路包括若干继电器、急停继电器、无线发射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所述电葫芦与若干电机电连接,每个电机单独与一个继电器的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触点的一端通过线圈与无线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触点的另一端通过急停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遥控电源连接,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通讯连接。
[0009]
优选的,所述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为f21-e1b无线控制设备。
[0010]
优选的,每个所述电葫芦均包括一个电葫芦控制电路,每个电葫芦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控制设备频率不同。
[0011]
优选的,所述电气控制箱为bjx防爆接线箱。
[0012]
优选的,所述绝缘固定块为绝缘瓷瓶,所述滑道为钢丝轨,若干绝缘瓷瓶通过第一钢丝绳间隔固定连接成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位于滑道上,钢丝轨依次穿过若干绝缘瓷瓶中心的通孔,绝缘瓷瓶与滑道滑动连接,固定装置上靠近电葫芦的一端的绝缘瓷瓶通过第二钢丝绳与电葫芦固定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所述悬梁相对平行设置且滑道与悬梁之间有间距,所述滑道与所述悬梁位于同一平面。
[0014]
优选的,所述滑道与所述悬梁相对平行设置且滑道与悬梁之间有间距,所述滑道与所述悬梁位于不同平面。
[0015]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6]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葫芦的线缆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上,拖动电葫芦,电葫芦在悬梁上滑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绝缘固定块移动,该绝缘固定块在滑道上向电葫芦运动方向滑动,带动与之间隔固定连接的其他绝缘固定块在滑道上向电葫芦运动方向滑动,随绝缘固定块一起移动,从而实现线缆整体移动,且线缆悬在滑道所在位置,不会发生拖到积水或者电源电缆挤压损伤,避免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7]
(2)现有技术线缆因线路制约距离起吊物较近,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了一定的隐患,本实用新型,线缆绑扎在绝缘固定块上且绝缘固定块在滑道上,操作人员不需要到起吊物附近拖拽线缆,避免安全隐患。
[0018]
(3)本实用新型通过无线控制设备控制电葫芦,操作人员与其它检修人员工作中不会相互干涉影响,提高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中电葫芦控制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葫芦拖缆装置,包括悬梁1、若干电葫芦2、滑道3以及若干绝缘固定块4,所述悬梁1通过锚索(图未示)悬挂固定在液压支架硐室的顶板(图未示)上,所述若干电葫芦2均悬挂在所述悬梁1上,滑道3与所述悬梁1相对平行设置,一个电葫芦2对应的有一个滑道3,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4通过第一钢丝绳5间隔固定连接成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位于滑道3上且与滑道3滑动连接,固定装置上靠近电葫芦2的一端通过第二钢丝绳(图未示)与电葫芦2固定连接,电气控制箱接线缆6的首端,线缆6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4上,线缆6的尾端缠绕在第二钢丝绳上且与电葫芦2的电源连接。所述电气控制箱为bjx防爆接线箱。滑道3两端固定在托梁7上,托梁7相对液压支架硐室的顶板垂直。
[002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固定块4为绝缘瓷瓶,但不限于绝缘瓷瓶,只要是绝缘材质且能够固定线缆6且能在滑道3上滑动即可。所述滑道3为钢丝轨但不限于钢丝轨,只要能使绝缘固定块4在其上滑动就行,例如,绝缘固定块4为绝缘瓷瓶,绝缘瓷瓶是中心为通孔的空筒,钢丝轨穿过绝缘瓷瓶中心的通孔,绝缘瓷瓶悬挂在钢丝轨上且与钢丝轨滑动连接,滑道3还可以是具有凹槽的轨道,绝缘固定块4为具有凸起的结构,绝缘固定块4的凸起卡接在滑道3的凹槽内,这样绝缘固定块4能够在滑道3上滑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两个电葫芦2,相对应的有两个滑道3,以一组电葫芦2和滑道3为例,第一钢丝绳5具有强度和刚度,每个绝缘瓷瓶的外侧面与其相邻的绝缘瓷瓶的外侧面通过一根第一钢丝绳5固定连接,固定方式可以是第一钢丝绳5的一端用老虎钳缠绕一个绝缘瓷瓶的外侧面一圈或多圈,第一钢丝绳5的另一端用老虎钳缠绕与该绝缘瓷瓶相邻的一个绝缘瓷瓶的外侧面一圈或多圈,这样两个相邻的绝缘瓷瓶通过第一钢丝绳5完成固定,所有绝缘瓷瓶均通过该方式固定,每两个绝缘瓷瓶的连接需要一根第一钢丝绳5,若干绝缘瓷瓶通过第一钢丝绳5间隔固定连接成固定装置,将所有绝缘瓷瓶串接固定以实现一拖多,拖动一个绝缘瓷瓶从而带动多个绝缘瓷瓶,固定装置位于其中一个滑道3上,钢丝轨依次穿过若干绝缘瓷瓶中心的通孔,绝缘瓷瓶与滑道3滑动连接,固定装置上靠近电葫芦2的一端的绝缘瓷瓶通过第二钢丝绳与电葫芦2固定连接,第二钢丝绳也是具有强度和刚度,第二钢丝绳的一端用老虎钳缠绕固定在电葫芦2上,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用老虎钳缠绕在固定装置上靠近电葫芦2的一端的绝缘瓷瓶的外侧面一圈或多圈,电葫芦2与固定装置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电葫芦2移动过程中,由于电气控制箱接线缆6的首端,线缆6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瓷瓶上即线缆6间隔分段绑扎在固定装置上,线缆6的尾端缠绕在第二钢丝绳上且与电葫芦2的电源连接,所以电葫芦2带动第二钢丝绳移动从而带动固定装置移动,从而绑扎在第二钢丝绳以及固定装置上的线缆6也跟着电葫芦2的移动而移动,移动过程中,线缆6已经绑扎固定在第二钢丝绳以及固定装置上,不会发生硬性拖拽且不是直接堆积在地面,不会发生拖到积水或者电源电缆6挤压损伤,避免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4]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滑道3与悬梁1的相对高度,也即其是否在一个平面并不影响本申请的装置工作,只要滑道3与悬梁1保持一定的间距,以使拖动绝缘瓷瓶的时候不至于与悬梁1发生摩擦即可。所以所述滑道3与所述悬梁1相对平行设置且滑道3与悬梁1之间有间距,所述滑道3与所述悬梁1位于同一平面。滑道3与所述悬梁1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
[0025]
所述电动葫芦拖缆装置还包括若干电机以及电葫芦控制电路,电葫芦控制电路包
括若干继电器、急停继电器、无线发射装置以及无线接收装置,所述电葫芦2与若干电机电连接,每个电机单独与一个继电器的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触点的一端通过线圈与无线接收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继电器的触点的另一端通过急停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遥控电源连接,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通讯连接。
[0026]
所述无线发射装置与无线接收装置为f21-e1b无线控制设备。每个所述电葫芦2均包括一个电葫芦控制电路,每个电葫芦控制电路中的无线控制设备频率不同,避免相互干扰。
[0027]
如图2所示,以两组组继电器以及触点为例,其他继电器控制原理相同,不做赘述,图中左侧是无限接收装置简图,“||”表示信号接通,图中k1开关和k2开关为限位开关。tf1为变压器,l为电感,x1和x2接电源两端,线圈mc0和常开触点mc0组成急停继电器。线圈mc61、常闭触点mc62为一组继电器,线圈mc51、常闭触点mc52为一组继电器,当线圈mc61接收到无限接收装置的信号,线圈mc61得电,常闭触点mc62断开,与常闭触点mc62相连的电机不工作,线圈mc61得电与之连接的常闭触点mc52通电,与常闭触点mc52连接的电机工作。当线圈mc51接收到无限接收装置的信号,线圈mc61失电,常闭触点mc62由断开转吸合,与常闭触点mc62相连的电机工作,线圈mc51得电,常闭触点mc52由闭合转断开,与常闭触点mc52连接的电机不工作,图中未示出电机,但与常闭触点mc62相连的电机以及与常闭触点mc52连接的电机不同,可以一个电机控制电葫芦2向前,一个电机控制电葫芦2向后,闭锁控制。同理其他电机可控制电葫芦2的起吊钩升降,在此简单说明,不做过多赘述,例如线圈mc41和常闭触点mc32所在线路连接的电机控制起吊钩快速下降,线圈mc31和常闭触点mc42所在线路连接的电机控制起吊钩快速上升。
[0028]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拖动电葫芦2,电葫芦2在悬梁1上滑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绝缘固定块4移动,该绝缘固定块4在滑道3上向电葫芦2运动方向滑动,带动与之间隔固定连接的其他绝缘固定块4在滑道3上向电葫芦2运动方向滑动,线缆6间隔分段绑扎在所述若干绝缘固定块4上,随绝缘固定块4一起移动,从而实现线缆6整体移动,且线缆6悬在滑道3所在位置,不会发生拖到积水或者电源电缆6挤压损伤,避免漏电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9]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