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5528发布日期:2021-02-27 01:3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式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公路养护作业车辆的交通锥均为人工操作,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需将存放在车辆内部的交通锥人工搬运至摆放区域,由于公路养护作业中摆放交通锥数量较多,人工搬运的劳动强度大,且易造成作业疲劳,影响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提供一种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以降低人工作业强度。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包括横向输送辊机构、纵向输送链机构及顶升机构,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的各输送辊与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相互平行,且所述输送链位于相邻的输送辊之间,使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将的交通锥一列一列的输送至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的上方,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和所述顶升机构均安装在车厢底板上,所述顶升机构用于举升或降低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使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高度高于所述输送辊的高度时,所述输送链承接相应的所述输送辊上的交通锥。
[0006]
可选的,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包括:
[0007]
输送辊机架,其设置在车厢底板上;
[0008]
所述输送辊,各所述输送辊的轴向方向与车箱的纵向方向一致,各所述输送辊处于同一平面,各所述输送辊沿车厢的横向方向排布,且各输送辊均安装在输送辊机架上;
[0009]
双链轮,每根所述输送辊均同轴设置有所述双链轮,相邻两所述输送辊通过在对应的两所述双链轮之间设置链条实现同步同向传动;及
[0010]
横向输送驱动装置,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与其中一根所述输送辊连接,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所述输送辊转动的动力。
[0011]
可选的,每根所述输送辊的底部均布置有支撑辊组,每组所述支撑辊组包括两个支撑辊,两个所述支撑辊分别支撑在相应输送辊的两侧。
[0012]
可选的,每根所述输送辊的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所述支撑辊组,各组所述支撑辊组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输送辊的下方,使所述输送辊底部各支点的间距相等。
[0013]
可选的,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包括:
[0014]
第一输送链支架,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上,使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在所述顶升机构的驱动下升降;
[0015]
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上;
[0016]
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上;
[0017]
第一主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
[0018]
第一从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从动轴上;及
[0019]
所述输送链,所述输送链被相应的所述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一从动链轮张紧;
[0020]
其中,所述输送链至少为两条,相邻输送链件间隔有所述输送辊。
[0021]
可选的,所述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纵向延伸输送交通锥的纵向延伸输送机构,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相较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更接近车尾,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临近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设置在车厢底板上。
[0022]
可选的,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包括:
[0023]
第二输送链支架,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设置在车厢底板上;
[0024]
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上;
[0025]
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上;
[0026]
第二主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轴上;
[0027]
第二从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从动轴上;
[0028]
延伸输送链,所述延伸输送链被张紧在相应的所述第二主动链轮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上,每条所述输送链均配置有所述延伸输送链;及
[0029]
纵向输送驱动装置,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轴转动;
[0030]
其中,所述第二从动轴和所述第一主动轴之间设置有柔性传动机构。
[0031]
可选的,所述柔性传动机构包括:
[0032]
过渡轴;
[0033]
过渡双链轮,所述过渡双链轮安装在所述过渡轴上;
[0034]
第一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从动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过渡轴上;
[0035]
第二连杆,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过渡轴上;
[0036]
过渡主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从动轴上,所述过渡主动链轮与所述过渡双链轮中的其中一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及
[0037]
过渡从动链轮,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上,所述过渡从动链轮与所述过渡双链轮中的另一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0038]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使所述过渡双链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过渡轴被吊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当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被所述顶升机构举升至最高位时,所述过渡轴处于最高位,当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随所述顶升机构下降时,所述过渡轴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
[0039]
可选的,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还安装有过渡支撑辊,所述过渡支撑辊临近纵向输送链机构,所述过渡支撑辊位于所述第一连杆上方,且所述过渡支撑辊横跨在相邻两所述延伸输送链之间。
[0040]
可选的,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较所述输送辊更接近车尾,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的双链轮分为前端双链轮和后端双链轮,其中一根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所述前端双链轮和后端双链轮,这根输送辊的一侧的输送辊上均设置有所述前端双链轮,这根输送辊的另一侧的输送辊上均设置有后端双链轮,设置前端双链轮的输送辊比设置后端双链轮的输送辊更临近所述输送链。
[0041]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通过横向输送辊机构将交通锥输送至纵向
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上方,再利用顶升机构举升输送链机构,使输送链承接交通锥,并沿纵向将交通锥送至车尾,有利于降低人工搬作业强度,降低疲劳作业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养护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42]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输送装置在车内的俯视布置图;
[0043]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输送装置的主视图;
[0044]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0045]
图4显示为图3中ⅰ处局部放大视图;
[0046]
图5显示为图3中ⅱ处局部放大视图;
[0047]
图6显示为支撑辊与输送辊的位置关系图。
[0048]
实施例中附图标记说明:
[0049]
横向输送辊机构110、输送辊机架111、输送辊112、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支撑辊115、前端双链轮113a、后端双链轮113b、
[0050]
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第一输送链支架121、第一主动轴122、第一从动轴123、第一主动链轮124、第一从动链轮125、输送链126、
[0051]
顶升机构130;
[0052]
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第二输送链支架141、第二主动轴142、第二从动轴143、第二主动链轮144、第二从动链轮145、延伸输送链146、纵向输送驱动装置147、过渡支撑辊148、
[0053]
柔性传动机构150、过渡轴151、第一连杆152、第一连杆153、过渡主动链轮154、过渡从动链轮155、过渡双链轮156。
具体实施方式
[0054]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55]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件。
[0056]
结合参见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包括横向输送辊机构 110、纵向输送链机构120及顶升机构130,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110的各输送辊112与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输送链126相互平行,且所述输送链126位于相邻的输送辊112之间,使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110将的交通锥一列一列的输送至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上方,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110和所述顶升机构130均安装在车厢底板b上,所述顶升机构130用于举升或降低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使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的输送链126高度高于所述输送辊112的高度时,所述输送链126承接相应的所述输送辊112上的交通锥。
[0057]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通过横向输送辊机构110将交通锥输一列
一列的送至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输送链126上方,每送至一列交通锥,就利用顶升机构130举升纵向输送链机构120,使输送链126承接交通锥,并沿纵向将交通锥送至车尾,有利于降低人工搬作业强度,降低疲劳作业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养护作业安全性。
[0058]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110包括:
[0059]
输送辊机架111,其设置在车厢底板上;
[0060]
所述输送辊112,各所述输送辊112的轴向方向与车箱的纵向方向一致,各所述输送辊 112处于同一平面,各所述输送辊112沿车厢的横向方向排布,且各输送辊112均安装在输送辊机架111上;
[0061]
双链轮,每根所述输送辊112均同轴设置有所述双链轮,相邻两所述输送辊112通过在对应的两所述双链轮之间设置链条实现同步同向传动;及
[0062]
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与其中一根所述输送辊112连接,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用于提供所述输送辊112转动的动力。
[0063]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输送辊112的底部均布置有支撑辊组,每组所述支撑辊组包括两个支撑辊115,两个所述支撑辊115分别支撑在相应输送辊112的两侧。为了摆放更多的交通锥,输送辊112的轴向长度较长,由于交通椎自重较重,输送辊112可能在自重及交通锥的压力下下坠或部分位置发生偏移,影响输送稳定,设置该支撑辊组,能够大幅提高输送辊112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在临近输送链126的输送辊112,其底部设置支撑辊组有利于避免其与输送链126位置发生干涉。
[0064]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输送辊112的底部均设置有多组所述支撑辊组,各组所述支撑辊组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输送辊112的下方,使所述输送辊112底部各支点的间距相等,使得输送辊112各处受力更均匀,提高输送装置的可靠性。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包括:
[0066]
第一输送链支架121,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121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130上,使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121在所述顶升机构130的驱动下升降;
[0067]
第一主动轴122,所述第一主动轴12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121上;
[0068]
第一从动轴123,所述第一从动轴123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一输送链支架121上;
[0069]
第一主动链轮124;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22上;
[0070]
第一从动链轮125,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从动轴123上;及
[0071]
所述输送链126,所述输送链126被相应的所述第一主动链轮124和第一从动链轮125 张紧;
[0072]
其中,所述输送链126至少为两条,相邻输送链126件间隔有所述输送辊112。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式交通锥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纵向延伸输送交通锥的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设置在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延伸方向,且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相较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更接近车尾,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临近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设置在车厢底板上。由于该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设置在车厢底板上,使得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不会随升降机构升降,纵向运输时,纵向输送链机构120在举升状态下将交通椎运至与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 相邻的位置,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再承接交通锥并将其运至指定位置供取放,例如,可以对应该指定位置设置机械手,实现全自动摆放。此处,由于设置了该纵向延伸输送
机构140,且该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设置在车厢底板上,不随纵向输送链机构120上行或下行,才能使交通锥最终被运动的位置时一个固定的位置,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取放。
[007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包括:
[0075]
第二输送链支架141,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141设置在车厢底板上;
[0076]
第二主动轴142,所述第二主动轴142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141上;
[0077]
第二从动轴143,所述第二从动轴143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141上;
[0078]
第二主动链轮144,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主动轴142上;
[0079]
第二从动链轮145,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从动轴143上;
[0080]
延伸输送链146,所述延伸输送链146被张紧在相应的所述第二主动链轮144和所述第二从动链轮145上,每条所述输送链126均配置有所述延伸输送链146;及
[0081]
纵向输送驱动装置147,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轴142转动;
[0082]
其中,所述第二从动轴143和所述第一主动轴122之间设置有柔性传动机构150。
[0083]
该柔性传动机构150使得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和纵向输送链机构120之间的连接是柔性的,使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举升或下降对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不会造成影响;同时,该柔性传动机构150还能使得动力从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传递至纵向输送链机构120,共用同一动力元件的动力,实现动力传动,有利于减少动力元件数量,使动力元件占用的空间更小。
[008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传动机构150包括:
[0085]
过渡轴151;
[0086]
过渡双链轮156,所述过渡双链轮156安装在所述过渡轴151上;
[0087]
第一连杆152,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从动轴143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过渡轴151上;
[0088]
第一连杆152,其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22上,另一端铰接在所述过渡轴151上;
[0089]
过渡主动链轮154,其安装在所述第二从动轴143上,所述过渡主动链轮154与所述过渡双链轮156中的其中一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及
[0090]
过渡从动链轮155,其安装在所述第一主动轴122上,所述过渡从动链轮155与所述过渡双链轮156中的另一个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0091]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152和所述第二连杆153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使所述过渡双链轮156 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杆152和第二连杆153,所述过渡轴151被吊装在所述第一连杆 152和第二连杆153上,当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被所述顶升机构130举升至最高位时,所述过渡轴151处于最高位,当所述纵向输送链机构120随所述顶升机构130下降时,所述过渡轴151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
[0092]
这种柔性传动机构150能够根据纵向输送链机构120自适应的调整过渡轴151的状态,也就是自适应调整第一连杆152和第二连杆153铰接的位置,使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和纵向输送链机构120各自无干扰的运行,并且在其自适应调节过程中,仍能实现动力有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向纵向输送链机构120的可靠传动。
[009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链支架141还安装有过渡支撑辊148,所述过渡支撑辊 148临近纵向输送链机构120,所述过渡支撑辊148位于所述第一连杆152上方,且所述
过渡支撑辊148横跨在相邻两所述延伸输送链146之间。该过渡支撑辊148有利于避免交通锥从输送链126上过渡至延伸输送链146的过程中因链间间隙过大而落入空隙中,有利于更可靠的输送交通锥。
[009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较所述输送辊112更接近车尾,所述横向输送辊机构110的双链轮分为前端双链轮113a和后端双链轮113b,其中一根所述输送辊上设置有所述前端双链轮113a和后端双链轮113b,这根输送辊的一侧的输送辊上均设置有所述前端双链轮113a,这根输送辊的另一侧的输送辊上均设置有后端双链轮113b,设置前端双链轮113a的输送辊比设置后端双链轮113b的输送辊更临近所述输送链126,为便于理解,需知卸货车门通常设置在车厢后端,而此处的前端为车厢的前端方向,后端为车厢的后端方向。此时,临近输送链126的输送辊上设置的双链轮均为前端双链轮113a,而未设置后端双链轮113b,实现了对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的避让,并且这种方式使得纵向输送链机构120 和横向输送辊机构110除去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的部分能够较为方整的布满车厢底板大部分区域,而横向输送驱动装置114、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仅占用车厢底板尾端的少量空间,车厢内能够排布较多的交通锥,空间利用率更高。
[0095]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横向输送辊机构110、顶升机构130和纵向延伸输送机构140设置在车厢底板a上的方式可以为直接设置在车厢底板上的方式,也可以为集成在一个撬装板或撬装件上,再设置于车厢底板上的方式。
[009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