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的轿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9656发布日期:2021-03-19 11:0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的轿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的轿厢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的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现有的大多轿厢的轿壁都是通过车间制作,分成多个模块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安装的,且现有轿厢普遍存在装配过程麻烦、轿厢的结构稳定性不理想,且不能充分将轿厢的空间发挥到最大。

如公开号为“cn208916557u”,公开一种模块式电梯轿厢,提供了一种解决电梯安装拼接麻烦,加强轿壁承重能力,加固轿厢稳固的轿厢结构。利用立柱组件的t型轨道,和轿壁组件两侧的滑块完成插入式组装,且立柱组件加大了轿厢的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虽然该方案中,也采用了模块式的轿厢,但其整体装配过程还是较复杂,且不能有效保证轿厢的空间最大化,且轿顶、轿底的安装要求螺栓孔的位置精度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加工和装配便捷、结构稳固,且载客空间大的电梯轿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电梯的轿厢结构,包括有:

轿底;

依次连接的前壁、左壁模组、后壁模组和右壁模组,均设置在所述轿底上,且与轿底围成一载客空间;所述左壁模组和所述右壁模组均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模组、连接件和第二侧壁模组;所述第一侧壁模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前壁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模组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后壁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包括两呈对称设置前壁模组,和设置在两所述前壁模组顶部的门额;两所述前壁模组分别与所述左壁模组和右臂模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门额的截面呈“[”形,且门额的顶部与左壁模组、右臂模组两者的顶部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模组、第一侧壁模组、第二侧壁模组和后壁模组均包括一呈四边形的框体,设置在所述框体中的钢化玻璃,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框体上的压盖;且所述压盖抵靠在所述钢化玻璃上。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远离所述载客空间的一侧均具有用于限制钢化玻璃位置的限位挡板;所述压盖和所述限位挡板两者分别处于所述钢化玻璃的两侧,且两者的位置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钩,和向所述限位挡板侧延伸出的一挡块;所述框体上设有与两所述卡钩适配的两卡槽,两所述卡钩分别卡接在两所述卡槽中。

进一步地,两所述卡钩中的一个卡钩的卡合面为平面,另一卡钩的卡合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均包括四根首尾相连的型材,且不同框体上的型材相同或者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前壁模组上设有第一定位凸块,所述第一侧壁模组上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中;

所述第二侧壁模组上设有第二定位凸块,所述后壁模组上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定位凸块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后壁模组中部设有一扶手件,所述扶手件的两端均连接在后壁模组上,且将后壁模组分隔成上下两部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轿厢的侧壁全部模块化,通过对称设置的前壁模组、两第一侧壁模组、两第二侧壁模组和后壁模组围成轿厢的大体结构,各个模组均通过框体、钢化玻璃和压盖构成,多个模组相互装配,使得轿厢的装配简化,且结构更加牢固,钢化玻璃通过压盖和设置在压盖上的橡胶垫安装固定,采用无胶安装,不仅安装、更换钢化玻璃方便,且美观,就算铝合金热胀冷缩后,橡胶垫也能起很好的缓冲作用;钢化玻璃尽量的靠轿厢的外侧安装,可以使得轿厢的载客空间最大化;其中,前壁模组上的第一定位凸块和第一侧壁模组上的第一定位凹槽的定位配合,以及后壁模组上的第二定位凹槽和第二侧壁模块上的第二定位凸块的配合,不仅保证了定位可靠,还使得连接处的缝隙不会有光透进轿厢中;在各模块的顶部和底部滑槽中预装入紧固螺钉,用于固定轿顶和轿底,其紧固螺钉的位置可以任意调节,即无级调节,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扶手件的型材采用和前壁模组的型材一样,尽量减少成型型材的模具,简化轿厢的制造难度;且扶手件的设置可以在乘客背靠后壁模组的钢化玻璃时,钢化玻璃破碎后,也能防止乘客落入井道中,安全可靠。其中,连接件为黑钛金装饰板,与轿厢内显示与操作箱融为一体,美观、占用空间小;门额的设置既可以遮挡门机,又可以隔离门机和门刀运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轿厢结构(省略了钢化玻璃)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轿厢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轿厢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框体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型材和压盖装配后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

1、轿底;10、载客空间;

2、前壁;20、前壁模组;21、门额;201、第一定位凸块;

3、左壁模组;30、第一侧壁模组;31、连接件;32、第二侧壁模组;301、第一定位凹槽;321、第二定位凸块;

4、后壁模组;40、第二定位凹槽;41、扶手件;

5、右壁模组;

60、框体;601、限位挡板;602、卡槽;603、型材;70、钢化玻璃;80、压盖;801、卡钩;802、挡块;8011、平面;8012、斜面;90、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方案提出的电梯轿厢结构主要指的是观光电梯的轿厢。一种电梯的轿厢结构,包括有:轿底1、前壁2、左壁模组3、后壁模组4和右壁模组5。

轿底1;轿底1由大理石制成,主要起支撑作用。

依次连接的前壁2、左壁模组3、后壁模组4和右壁模组5,均设置在所述轿底1上,且与轿底1围成一载客空间10;所述左壁模组3和所述右壁模组5均包括相连的第一侧壁模组30、连接件31和第二侧壁模组32;所述第一侧壁模组30远离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与所述前壁2连接;所述第二侧壁模组32远离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与所述后壁模组4连接。其中,所述前壁2包括两呈对称设置前壁模组20,和设置在两所述前壁模组20顶部的门额21;两所述前壁模组20分别与所述左壁模组3和右臂模组连接5;所述门额21的截面呈“[”形,且门额21的顶部与左壁模组3、右臂模组5两者的顶部平齐,门额21的设置既可以遮挡电梯的门机,使其整体美观;又可以隔离门机和门刀运动件,保护电梯零配件;连接件31为黑钛金装饰板,与轿厢内显示与操作箱融为一体,美观、占用空间小,即连接件31既起安装轿厢内显示与操纵箱的作用,又起美观、装饰作用。

如图3-6所示,所述前壁模组20、第一侧壁模组30、第二侧壁模组32和后壁模组4均包括一呈四边形的框体60,设置在所述框体60中的钢化玻璃70(具体为钢化夹胶玻璃),和可拆卸地固定在框体60上的压盖80;且所述压盖80抵靠在所述钢化玻璃70上,具体地为在压盖80与钢化玻璃70之间设置橡胶垫90,防止压盖80和钢化玻璃70之间硬碰硬,通过压盖80固定钢化玻璃70,实现钢化玻璃70的无胶化安装,不仅安装、更换钢化玻璃70方便,且美观,就算铝合金热胀冷缩后,橡胶垫90也能起很好的缓冲作用;钢化玻璃70可以采用艺术玻璃,提高观光轿厢的美观度。

将轿厢的侧壁全部模块化,通过对称设置的前壁模组20、两第一侧壁模组30、两第二侧壁模组32和后壁模组4围成轿厢的大体侧壁结构,各个模组均通过框体60、钢化玻璃70和压盖80构成,多个模组相互装配,使得轿厢的装配简化,且结构更加牢固,且将一整面的大面积钢化玻璃分割成了多个小面积钢化玻璃,钢化玻璃70的强度也大大提高。

所述框体60远离所述载客空间10的一侧均具有用于限制钢化玻璃70位置的限位挡板601;所述压盖80和所述限位挡板601两者分别处于所述钢化玻璃70的两侧,且两者的位置一一对应,将钢化玻璃70尽量的往外侧靠,使得轿厢的空间尽可能的最大化,且框体60中的钢化玻璃70通过四根压盖80分别固定,稳固、可靠。

如图6所示,所述压盖80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卡钩801,和向所述限位挡板601侧延伸出的一挡块802;所述框体60上设有与两所述卡钩801适配的两卡槽602,两所述卡钩801分别卡接在两所述卡槽602中;具体地,两所述卡钩801中的一个卡钩的卡合面为平面8011,另一卡钩的卡合面为斜面8012,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先将卡合面为平面8011的卡钩801卡入与其装配的卡槽602中,再将卡合面为斜面8012的卡钩801挤入另一个卡槽602中,完成钢化玻璃70的固定,且两卡钩801具备一定的张紧弹性,保证压盖80不会松动。所述框体60均包括四根首尾相连的型材603,型材603上设置有波浪花纹,提高轿厢的美观度;且不同框体60上的型材603相同或者不同,具体地,尽量的减少型材603的种类,降低成型型材603所需的模具种类,及降低各个模组的制造难度,进而提高制造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如图4所示,所述前壁模组20上设有第一定位凸块201,所述第一侧壁模组30上设有第一定位凹槽301,所述第一定位凸块201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301中;所述第二侧壁模组32上设有第二定位凸块321,所述后壁模组4上设有第二定位凹槽40,所述第二定位凸块321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40中。定位凹槽和定位凸块的配合不仅保证了装配定位的可靠性,还使得连接处的缝隙不会有光透进轿厢中,防止出现透光的现象;且增强了型材603的强度,防止其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在各模块的顶部和底部滑槽(图中未标注)中预装入紧固螺钉,用于固定轿顶和轿底,其紧固螺钉的位置可以任意调节,即无级调节,安装方便。

所述后壁模组4中部设有一扶手件41,所述扶手件41的两端均连接在后壁模组4上,且将后壁模组4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即将后壁模组4分隔成两个模组,其中,扶手件41的型材603采用和前壁模组20的型材603一样,尽量减少成型型材603的模具,简化轿厢的制造难度;且扶手件41的设置可以在乘客背靠后壁模组4的钢化玻璃70上时,钢化玻璃70破碎后,也能防止乘客从轿厢中落入井道中,保证乘客的安全。

总而言之,本方案观光轿厢的加工和装配便捷、结构稳固,且载客空间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