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7455发布日期:2021-03-19 10:5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



背景技术:

腻子粉加工时,往往就是将腻子粉所有组分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加工,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进行大批量加工,使腻子粉在多次加工后组分成分由于上一次加工残余量还留存于设备内,使在进行多次使用后腻子粉成分比例出现变化,影响腻子粉的成型效果,且在传统的腻子粉制造过程中,自动化设备较少,或者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腻子粉在加工完整后进行运输过程中,传统的作业方法需要将腻子粉重新取出装袋,采用打包机进行包装,在这个过程中会造成腻子粉的浪费,在进行连续工作时就会造成大量的浪费。粉料输送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大大加快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但是在粉料输送机的出料口,由于腻子粉远离颗粒较小容易飞散的特点,料粉常常会挥发到空气中,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利。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4911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腻子生产线用除尘装置,配合于整形机和封口机,其包括除尘罩、皮带输送机、抽风机和清洗刷;除尘罩呈管状,其两端均设置有风帘机,其侧壁还设置有让位孔;整形机的整形部和封口机的封口部均穿过让位孔并延伸至除尘罩内;抽风机设置于除尘罩的顶壁,抽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废气管道;皮带输送机安装于除尘罩内,并与除尘罩同向设置。整形机的整形部和封口机的封口部均位于皮带输送机上方;除尘罩的底壁于皮带输送机正下方设置有清扫孔,清洗刷设置于清扫孔下方。除尘罩将粉尘封闭起来,并于除尘罩两端设置风帘机,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扩散。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其采用吹风除尘,袋装腻子在装袋过程中会将大量原料粘附在包装袋上,上述结构仅能将包装袋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清除,造成较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方便清理袋装粉料,回收原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机架与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间设有若干输送辊,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所述输送辊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输送辊外周套设有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套设于所述输送辊两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间连接有若干贯穿轴,所述贯穿轴围设成振动笼,所述机架于所述输送辊下方设有收料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袋装粉料经过包装后进入输入端和输送辊,开启驱动单元,促使输送辊转动,包装袋在经过输送辊时,被输送辊外周的振动笼顶起,继而在振动笼转动时,贯穿轴间不断形成凸棱,将包装袋顶起,促使包装袋不断震动,将包装袋上附着的原料震落,震落的原料随后由收料组件进行收集,方便在清理包装袋过程中会原料进行收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板呈多边形,其边数不少于4,所述贯穿轴与所述固定板边沿拐角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呈多边形,且贯穿轴与固定板边沿拐角连接,便于形成棱角,促使包装袋频繁震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辊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贯穿轴穿过所述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板方便对输送辊进行支撑,避免输送辊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板外周表面设有防滑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滑纹便于与包装袋接触,增大摩擦力,方便带动包装袋自振动笼输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料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架底端的接料槽,所述机架底端设有横梁,所述接料槽与所述横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横梁方便装载接料槽,设置接料槽方便承接震落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设于相邻所述输送辊间的连接链,所述输送辊通过所述连接链相互连接,所述机架下端设有安装梁,所述安装梁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所述主动齿与其中一个所述输送辊间设有驱动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链方便两两连接输送辊,开启驱动电机,促使主动齿带动驱动链转动,继而带动输送辊转动,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辊组成环形的输送轨道,于所述输送轨道两侧设有环形的限位导流板,所述限位导流板与所述机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输送轨道方便节省空间,减少场地占用,设置限位导流板方便对包装袋进行导流,进一步的方便后续进行堆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入端设有红外定位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红外定位器方便在输入端对包装袋进行定位,方便后续包装,保证包装袋输送节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袋装粉料经过包装后进入输入端和输送辊,开启驱动单元,促使输送辊转动,包装袋在经过输送辊时,被输送辊外周的振动笼顶起,继而在振动笼转动时,贯穿轴间不断形成凸棱,将包装袋顶起,促使包装袋不断震动,将包装袋上附着的原料震落,震落的原料随后由收料组件进行收集,方便在清理包装袋过程中会原料进行收回;

2.环形的输送轨道方便节省空间,减少场地占用,设置限位导流板方便对包装袋进行导流,进一步的方便后续进行堆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驱动单元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入端;3、输出端;4、输送辊;5、驱动单元;6、振动单元;7、固定板;8、贯穿轴;9、振动笼;10、收料组件;11、支撑板;12、输送轨道;13、限位导流板;14、红外定位器;15、接料槽;16、横梁;17、连接链;18、安装梁;19、驱动电机;20、主动齿;21、驱动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袋装粉料清理输送带,方便清理袋装粉料,回收原料,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输入端2和输出端3,机架1与输入端2和输出端3间设置有若干输送辊4,机架1上设置有驱动输送辊4转动的驱动单元5,输送辊4外周套设置有振动单元6,振动单元6包括套设于输送辊4两端的固定板7,固定板7间连接有若干贯穿轴8,贯穿轴8围设成振动笼9,机架1于输送辊4下方设置有收料组件10。

参照图1和图2,固定板7呈多边形,其边数不少于4,贯穿轴8与固定板7边沿拐角连接,本实施例中固定板7为八边形,贯穿轴8为8个,输送辊4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1,贯穿轴8穿过支撑板11,支撑板11外周设置有偏平状的环状板,环状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因此固定板7呈多边形,且贯穿轴8与固定板7边沿拐角连接,便于形成棱角,促使包装袋频繁震动,支撑板11方便对输送辊4进行支撑,避免输送辊4变形同时设置防滑纹便于与包装袋接触,增大摩擦力,方便带动包装袋自振动笼9输送。

参照图1,输送辊4组成环形的输送轨道12,于输送轨道12两侧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导流板13,限位导流板13与机架1连接,环形的输送轨道12方便节省空间,减少场地占用,设置限位导流板13方便对包装袋进行导流,进一步的方便后续进行堆垛,输入端2设置有红外定位器14,设置红外定位器14方便在输入端2对包装袋进行定位,方便后续包装,保证包装袋输送节奏。

参照图1和图2,收料组件10包括设于机架1底端的接料槽15,机架1底端设置有横梁16,接料槽15与横梁16抵接。驱动单元5包括设于相邻输送辊4间的连接链17,输送辊4通过连接链17相互连接,机架1下端设置有安装梁18,安装梁18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20,主动齿20与其中一个输送辊4间设置有驱动链21,因此通过连接链17方便两两连接输送辊4,开启驱动电机19,促使主动齿20带动驱动链21转动,继而带动输送辊4转动,设置横梁16方便装载接料槽15,设置接料槽15方便承接震落的原料。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袋装粉料经过包装后进入输入端2和输送辊4,红外定位器14检测到包装袋,开启驱动单元5,开启驱动电机19,促使输送辊4转动,包装袋沿限位导流板13移动,包装袋在经过输送辊4时,被输送辊4外周的振动笼9顶起,继而在振动笼9转动时,贯穿轴8间不断形成凸棱,将包装袋顶起,促使包装袋不断震动,将包装袋上附着的原料震落,震落的原料随后由收料组件10进行收集,方便在清理包装袋过程中会原料进行收回。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