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8900发布日期:2021-02-20 16:20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标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


背景技术:

[0002]
消毒液生产中,加工配置的消毒液需要在经过灌装,并旋盖热封后还需要向包装瓶向瓶身贴标签才能装箱出厂。标签中介绍了生产日期,主要成分,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
[0003]
公开号为cn2101920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贴标机,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输送机构和标纸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若干输送板,输送板的上方沿着输送板运动方向的机架依次设有限瓶轮、隔档机构、感应机构和贴标机构,标纸传动机构绕设有贴标纸,贴标纸绕设穿过贴标机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调节软杆和感应器,感应器安装于调节软杆,感应器位于隔档机构和贴标机构之间,标纸传动机构包括轮盘和卷纸盘。
[0004]
贴标纸预先粘设在载体纸带上,并套设在轮盘上,载体纸带经过标纸传动机构的运输后将贴标纸贴设在包装瓶的瓶身并且使用后的载体纸带被收卷在卷纸盘上。随着贴标工作的进行,当一盘贴标纸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要对贴标纸进行更换,用过的载体纸带收卷在卷纸盘上不便于将收卷成盘的载体纸带整体拆卸下来,而如果分体拆卸,会破坏载体纸带收卷的整体性,这样操作的话一方面拆卸比较繁琐,另一方面拆卸后的载体纸带成蓬松堆积,占用空间,给后期的处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其具有便于拆卸使用后的废带的效果。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运送包装瓶的传送带,所述机架上位于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包装瓶贴标的贴标机构,传送带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包装瓶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所述贴标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放置盘,放置盘上缠绕有贴标纸,工作台上还固接有一掲纸板,掲纸板的一端朝向传送带设置,工作台上还转动连接有一用于收卷废带的收卷盘,所述工作台(3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收卷盘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收卷盘上同轴固接有一收卷轮,收卷盘上插设有用于配合收卷轮夹持废带的夹持杆,对应收卷盘上开设有容纳夹持杆插入的插孔,夹持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一承接片,当收卷轮上缠绕有废旧纸带时,承接片位于转盘和废旧纸带之间。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夹持杆插设在收卷盘上时,载体纸带位于夹持杆与收卷轮之间并被收卷轮与夹持杆共同夹持固定。当工作人员在更换载体纸带时可以向上抽动两根夹持杆,载体纸带在承接片的带动下向上滑移,从而将载体纸带取出。固定组件的设
置,提高了更换标签纸带的便捷性,并且更换下来的废旧纸带成盘状收卷,从而减少了载体纸带的空间占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废旧纸带的处理。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杆设置有两根,并沿收卷轮的周向均匀分布。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杆设置有两根,从而使得载体纸带环绕在收卷轮周面时可以同时被两个夹持杆夹持固定,提高了载体纸带与夹持杆固定的稳定性。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卷轮的周面开设有一弧形槽,夹持杆位于弧形槽内并与弧形槽的弧形内壁相互贴靠。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的设置,提高了夹持杆,收卷轮与载体纸带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夹持杆对载体纸带固定的稳定性。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收卷盘上还开设有用于容纳承接片的容纳槽,容纳槽的深度等于承接片的厚度,容纳槽沿转盘的径向设置。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槽的设置,使得承接片被收纳在容纳槽内,从而减少了收卷轮在转动时,载体纸带与承接片的端部相互卡位,从而损伤纸带的情况,减少了由于承接片挂损纸带,进而使得纸带断裂,影响贴标机构工具的情况。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夹持杆的顶端共同设置有一提手。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提手同时控制两个夹持杆上升,并解除与收卷轮的夹设,从而提高了工作人员操作的便捷性。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提手包括垂直固接在夹持杆顶端的连接杆,连接杆设置在夹持杆背离承接片的一侧,两个连接杆之间设置有一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杆固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夹持杆分别插入进对应插孔内时,通过拉伸弹簧的弹性作用力将夹持杆的顶端向收卷轮的方向拉动,从而使得夹持杆与收卷轮的周面紧密贴靠,提高了夹持杆整体与弧形槽弧面内壁贴靠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了夹持杆对载体纸带固定的稳定性。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连接杆上共同套设有一套筒,连接杆上固接有一限位柱,对应套筒上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与对应连接杆上限位柱相互配合的滑槽。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和滑槽的设置,限制了两个连接杆之间的滑动距离,从而对拉伸弹簧了保护,提高了拉伸弹簧使用的稳定性。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一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竖直穿设在工作台上的升降丝杠,升降丝杆与机架转动连接,升降丝杠与工作台螺纹连接,机架上平行于丝杠的轴线还设置有光杆,光杆穿过工作台并与工作台滑移连接。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轮旋转升降丝杠进而控制工作台的升降,从而完成了对工作台高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贴标机构可以对不同高度处的瓶身贴附标签,提高了贴标机构使用的便捷性。
[002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
1.提高了工作人员拆卸废纸带的便捷性。工作人员可以将夹持杆抽出,从而使得缠绕在两个夹持杆上的纸带被承接片带出,提高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拆卸;
[0025]
2.提高了固定组件组件对纸带夹持固定的稳定性,拉伸弹簧的设置,使得两个夹持杆的端部被拉伸弹簧拉线弧形槽并挤压位于弧形槽内的纸带,从而提高了对纸带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自动贴标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体现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体现调节组件与收卷轮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0029]
图4是自动贴标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
图5是图4中细节a处的放大图。
[0031]
图中,1、机架;2、传送带;3、贴标机构;31、工作台;32、升降组件;321、升降丝杠;322、连接盘;323、手轮;324、光杆;33、放置盘;34、掲纸板;35、收卷盘;351、插孔;352、容纳槽;36、收卷轮;361、弧形槽;4、转动机构;41、转动电机;42、贴标带;43、海绵垫层;44、贴靠板;5、标签纸带;51、载体纸带;52、贴标纸;6、驱动组件;61、转轴;62、第二皮带轮;63、驱动电机;64、第一皮带轮;7、固定组件;71、夹持杆;72、承接片;73、防滑管;74、提手;741、连接杆;742、拉伸弹簧;743、套筒;744、滑槽;745、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消毒液生产用自动贴标机,包括机架1,机架1上水平安装有一传送带2。传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一贴标机构3,传送带2上位于贴标机构3的后方工位设置有一用于转动包装瓶瓶身并使得标签贴附在包装瓶周面的转动机构4。
[0034]
如图2所示,贴标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方的工作台31,工作台31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32,升降组件32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1朝向工作台31一面的升降丝杠321,升降丝杠321与工作台31转动连接,并且升降丝杠321穿过工作台31并与工作台31螺纹连接,升降丝杠321的顶端还同轴转动连接有一连接盘322,升降丝杠321的端部穿过连接盘322并固接有一手轮323。机架1上还固接有三根光杆324,光杆324的轴线平行于升降丝杠321的轴线。三根光杆324环绕设置在升降丝杠321的外侧。光杆324穿过工作台31并与工作台31滑移连接,光杆324的顶端与连接盘322固接。升降组件32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轮323旋转升降丝杠321进而控制工作台31的升降,从而完成了对工作台31高度的调节,从而使得贴标机构3可以对不同高度处的瓶身贴附标签,提高了贴标机构3使用的便捷性。
[0035]
如图2所示,工作台31上方转动连接有一放置盘33,放置盘33的轴线垂直于工作台31上表面设置。放置盘33上收卷有用于向瓶身贴标签的标签纸带5。标签纸带5由载体纸带51和均匀贴附在载体纸带51上的贴标纸52组成。工作台31上朝向传动带的方向还固接有一掲纸板34,掲纸板34为楔形并且掲纸板34的尖端朝向传送带2设置。工作台31上还转动连接有一收卷盘35,收卷盘35的轴线垂直于工作台31设置,并且收卷盘35背离工作台31的一面
同轴固接有一用于固定使用后的载体纸带51的收卷轮36,工作台31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驱动收卷盘35转动的驱动组件6。驱动组件6包括穿设在工作台31上并与收卷盘35同轴固接的转轴61,转轴61上同轴固接有一第二皮带轮62。工作台31的下表面固接有一驱动电机63,驱动电机6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并同轴固接有一第一皮带轮64。第一皮带轮64和第二皮带轮62通过一皮带相互联动。当驱动电机63工作时,通过第一皮带轮64和第二皮带轮62的相互配合,带动收卷盘35和收卷轮36转动。载体纸带51被抽动,从而通过载体纸带51的传动,驱动放置盘33转动并将未使用过的标签纸带5放出,标签纸带5绕过掲纸板34的端部,此时贴标纸52位于载体纸带51背离掲纸板34的一侧。标签纸带5通过掲纸板34尖端部分的导向后,贴标纸52与载体纸带51相互分离,并贴附在包装瓶上。
[0036]
如图 3所示,上述收卷盘35上还开设有插孔351,对应收卷轮36周面上开设有与插孔351同轴设置的弧形槽361,弧形槽361圆弧底壁的弧心角小于等于180度。收卷盘35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载体纸带51的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包括插设在插孔351内的夹持杆71,夹持杆71的部分周面位于弧形槽361内。夹持杆71的周面上垂直固接有一承接片72,对应收卷轮36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承接片72的容纳槽352,容纳槽352的长度方向沿收卷轮36的径向设置,并且位于插孔351背离收卷盘35轴线的一侧。固定组件7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固定组件7平均分布在收卷轮36周面的两侧,对应插孔351、容纳槽352、弧形槽361与固定组件7相互配合的设置有两个。
[0037]
当夹持杆71插设在收卷盘35上时,载体纸带51位于夹持杆71与收卷轮36之间并被收卷轮36与夹持杆71共同夹持固定。当工作人员在更换载体纸带51时可以向上抽动两根夹持杆71,载体纸带51在承接片72的带动下向上滑移,从而将载体纸带51取出。固定组件7的设置,提高了更换标签纸带5的便捷性,并且更换下来的废旧纸带成盘状收卷,从而减少了载体纸带51的空间占用,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废旧纸带的处理。弧形槽361的设置,提高了夹持杆71,收卷轮36与载体纸带5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夹持杆71对载体纸带51固定的稳定性。夹持杆71的周面上还套设有一橡胶材质的防滑管73,防滑管73与载体纸带51相互贴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载体纸带51被夹持杆71和收卷轮36夹持固定的稳定性,减少了收卷轮36转动时,载体纸带51与夹持杆71相互脱离的情况,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夹持杆71设置有两根,从而使得载体纸带51环绕在收卷轮36周面时可以同时被两个夹持杆71夹持固定,提高了载体纸带51与夹持杆71固定的稳定性。容纳槽352的设置,使得承接片72被收纳在容纳槽352内,从而减少了收卷轮36在转动时,载体纸带51与承接片72的端部相互卡位,从而损伤纸带的情况,减少了由于承接片72挂损纸带,进而使得纸带断裂,影响贴标机构3工具的情况。
[0038]
如图3所示,两个固定组件7的顶端同时设置有一提手74,提手74包括垂直固接在夹持杆71顶端的连接杆741,连接杆741位于夹持杆71背离承接片72的一侧。两个连接杆741之间设置有一拉伸弹簧742,拉伸弹簧74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杆741固接。当两个夹持杆71分别插入进对应插孔351内时,通过拉伸弹簧742的弹性作用力将夹持杆71的顶端向收卷轮36的方向拉动,从而使得夹持杆71与收卷轮36的周面紧密贴靠,提高了夹持杆71整体与弧形槽361弧面内壁贴靠的紧密性,进一步提高了夹持杆71对载体纸带51固定的稳定性。两个连接杆741上还同时套设有一套筒743,每个连接杆741上朝向拉伸弹簧742的一端的周面上固接有一限位柱745,对应套筒743的周面上开设有滑槽744,滑槽744的长度方向平行
于套筒743的轴线并且滑槽744将套筒743的内部壁同时贯穿。套筒743上滑槽744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槽744位于套筒743的两端并与两端连接杆741上的限位柱745一一对应。限位柱745和滑槽744的设置,限制了两个连接杆741之间的滑动距离,从而对拉伸弹簧742了保护,提高了拉伸弹簧742使用的稳定性。
[0039]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述转动机构4包括在设置在传送带2一侧的主动转筒和从动转筒,主动转筒和从动转筒的轴线竖直设置并且主动转筒与从动转筒沿传送带2的行进方向设置,主动转筒的上端同轴固接有一转动电机41,主动转筒和从动转筒上同时套设有一贴标带42,贴标带42的外周面固接有一海绵垫层43。传送带2背离主动转筒的一侧设置有一贴靠板44,贴靠板44的表面同样固接有海绵垫层43,当转动电机41工作时,贴标带42随主动转筒的转动而运动并且贴标带42朝向传送带2的一侧运动方向与传送带2的运动方向相同。当包装瓶在传送带2的运送下经过掲纸板34后,包装瓶被夹设在贴靠板44与贴标带42之间,随着贴标带42的转动,带动包装瓶在贴靠板44上滚动,从而使得标签纸贴附在包装瓶的瓶身。
[0040]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自动贴标机对包装瓶的周面粘贴标签纸时,包装瓶被传送带2运送至掲纸板34处并与贴标纸52相互粘接,包装瓶运动至后方的转动机构4后,包装瓶的瓶身与贴标带42相互贴靠,从而被贴标带42带动而绕自身发生转动,从而通过贴标带42与贴靠板44对包装瓶的挤压,而将贴标纸52粘贴在包装瓶的周面上。当贴标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更换新的标签纸带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将使用后废旧的载体纸带51卸下,工作人员可以抓住套筒743并上提,从而将夹持杆71从插孔351中抽出,此时承接片72开设在载体纸带51的下端,并随着承接片72的上移而将载体纸带51整体带离收卷轮36,从而将载体纸带51取出,提高了将废旧纸带拆卸的便捷性。
[004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