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76295发布日期:2021-02-18 23: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混凝土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需要不同种类的粉料进行配料,配料时需要使用到配料斗。
[0003]
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653666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配料机,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三个配料斗,所述配料斗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配料斗的下方设置有对应出料口的传送带。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配料斗的开口设置在配料斗的正下方,当配料斗的开口处打开时,配料斗中的粉料直接杂落在传送带上,粉料对传送带表面的冲击力较大,长时间的粉料杂落会使传送带受损甚至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能够减小粉料掉落时对传送带的冲击力。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包括配料斗本体,配料斗本体一对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配料斗本体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出的凸起,凸起朝向出料口的两侧形成向下倾斜的斜坡。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料从配料斗本体的上方掉落时,粉料先掉落在凸起上,并且沿着凸起两侧的斜坡滑落,之后再从粉料两侧的出料口掉落,对粉料起到减速的作用,使粉料分成两部分掉落并且掉落时能够减速,减小粉料对传送带表面的冲击力,尽量避免传送带受损。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斜坡的表面上设有减速凸条。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凸条在使粉料沿着斜坡滑落时的路径为凹凸不平的,对粉料进行进一步的减速,使粉料从出料口掉落的速度进一步的减慢。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减速凸条与粉料下降的方向垂直。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粉料下落时与减速凸条发生碰撞,并且沿着减速凸条下落,当减速凸条与粉料的下降方向垂直时能够使粉料的减速效果达到最佳。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料斗本体的内壁还设有档杆,档杆安装在所述斜坡的上方。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料斗本体上方掉落的粉料先与档杆发生碰撞,档杆对粉料进行进一步减速,减小粉料掉落受到的冲击力,并且档杆还能够打散一些受潮结块的
粉料使粉料顺利的从出料口掉落。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档杆的端面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安装在配料斗本体的内壁上。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料斗本体的两侧壁由于制作工艺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变形,一对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变化,通过调节缓冲弹簧进行较小的调节,使档杆能够顺利的安装到配料斗本体的内壁上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料斗本体的内壁还设有导流板,导流板远离配料斗本体的一侧低于导流板靠近配料斗本体的一侧。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料从配料斗本体的上方掉落时,粉料先掉落在导料板上,与导流板发生撞击,导流板对粉料进行减速,进一步的使粉料的掉落速度减慢。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配料斗本体的内壁上还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安装在导流板的下方,支撑杆的一端抵住导流板的底面。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一端对导流板的底面进行支撑,使导流板安装的更加稳固,减小导流板由于粉料过重而断裂的可能性。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板的一侧与所述配料斗本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靠近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远离支撑杆的一端抵住导流板的底面。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粉料掉落在导流板表面的过程中,导流板的可能会由于粉料的冲击力过大发生晃动,缓冲弹簧以及导流板的铰接给导流板一定的晃动空间,使导流板不易断裂。
[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
1.当粉料从配料斗本体的上方掉落时,粉料先掉落在凸起上,并且沿着凸起两侧的斜坡滑落,之后再从粉料两侧的出料口掉落,对粉料起到减速的作用,使粉料分成两部分掉落并且掉落时能够减速,减小粉料对传送带表面的冲击力,尽量避免传送带受损;
[0024]
2.斜坡的上方安装有档杆,配料斗本体上方掉落的粉料先与档杆发生碰撞,档杆对粉料进行进一步减速,减小粉料掉落受到的冲击力,并且档杆还能够打散一些受潮结块的粉料使粉料顺利的从出料口掉落;
[0025]
3.斜坡的上方安装有挡流板,当粉料从配料斗本体的上方掉落时,粉料先掉落在导料板上,与导流板发生撞击,导流板对粉料进行减速,进一步的使粉料的掉落速度减慢。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实施例一中传送带与配料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实施例一中档杆与斜坡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实施例一中配料斗本体翻盖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
图5是实施例二中挡流板与斜坡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是图5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
图中,1、配料斗本体;11、出料口;2、斜坡;21、减速凸条;3、翻盖;31、气缸;4、档杆;41、调节弹簧;42、安装板;5、导流板;6、支撑杆;61、缓冲弹簧;7、传送带;71、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包括配料斗本体1,配料斗本体1安装在传送粉料的传送带7的上方,传送带7的支架上安装有一对互相平行的安装杆71,安装杆71远离传送带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料斗本体1的两侧。配料斗本体1一对相对的侧壁上设有出料口11,配料斗的内部底面设有凸起,凸起朝着出料口11的两侧为向下倾斜的斜坡2,从配料斗本体1上方掉落的粉料,掉落到凸起上,再沿着凸起两侧斜坡2向下滑落一端再从出料口11中掉落到用于传送粉料的传送带7上。从配料斗本体1上方落下的粉料首先掉落撞击到斜坡2上,再从斜坡2上掉落,对粉料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减小粉料掉落到传送带7表面的冲击力,减小对传送带7的损坏,并且能够减缓粉料的下降速度,防止粉料的堆积。
[0035]
如图1和图3所示,配料斗本体1上设有出料口11的侧壁上安装有翻盖3,翻盖3的上侧与配料斗本体1的外壁转动连接,翻盖3闭合时挡住出料口11。配料斗本体1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气缸31,气缸31的一端铰接在配料斗本体1的外壁上另一端铰接在翻盖3的外壁上,气缸31处于伸长状态时,翻盖3闭合,挡住出料口11;当气缸31缩短时,气缸31带动翻盖3的下端向上转动,从而打开翻盖3,粉料能够流出。
[0036]
如图2所示,斜坡2的表面上设有减速凸条21,减速凸条21凸出于斜坡2的表面,减速凸条21使掉出的粉料进一步的减速,使粉料掉落的过程更加曲折,减速凸条21设置的方向垂直于粉料掉落的方向垂直,使粉料的减速效果更好。
[0037]
如图2和图4所示,配料斗本体1的内壁上还安装有档杆4,档杆4安装在斜坡2的上方,档杆4水平设置,档杆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调节弹簧41,调节弹簧41远离档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2,安装板4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配料斗本体1的内壁上。
[0038]
如图2和图4所示,从上方掉落的粉料经过档杆4再继续下降,一部分的粉料与档杆4碰撞,进一步的对粉料进行减速,减小粉料掉落的冲击力。通过调节弹簧41时档杆4安装更加方便,配料斗本体1的两侧壁由于制作工艺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变形,一对侧壁之间的距离可能发生变化,通过调节弹簧41进行较小的调节,使档杆4能够顺利的安装到配料斗本体1的内壁上。
[0039]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配料斗本体1上方掉落的粉料,先杂落到档杆4,档杆4对粉料进行第一次减速,粉料继续掉落到斜坡2上,斜坡2对粉料进行第二次减速,使粉料能够较缓慢的掉落到传送带7的表面上。
[0040]
实施例二:如图5和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能够使粉料减速的配料斗本体,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配料斗本体1的内壁上安装有一对导流板5,一对导流板5分别安装在设有出料口11的端面上,导流板5的一侧与配料斗本体1铰接,另一侧向下倾斜,导流板5远离配料斗本体1的一端端面对准斜坡2的表面。配料斗本体1内壁上还安装有一对支撑杆6,一对支撑杆6分别设置与一对导流板5的下方,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配料斗本体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1,缓冲弹簧61远离支撑杆6的一端与导流板5的下表面抵接。
[0041]
如图5和图6所示,当粉料从配料斗本体1的上方掉落时,粉料先掉落在导流板5上,与导流板5发生撞击,导流板5对粉料进行第一次的减速,粉料继续沿着导流板5滑落到斜坡
2的表面再一次的进行减速,使粉料掉落到传送带7上的冲击力更好,对传送带7进行保护。同时在粉料掉落在导流板5表面的过程中,导流板5的可能会由于粉料的冲击力过大发生晃动,缓冲弹簧61以及导流板5的铰接给导流板5一定的晃动空间,使导流板5不易断裂。
[0042]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从配料斗本体1上方掉落的粉料,先杂落到导流板5,导流板5对粉料进行第一次减速,粉料沿着导流板5滑落继续掉落到斜坡2上,斜坡2对粉料进行第二次减速,使粉料能够较缓慢的掉落到传送带7的表面上。。
[0043]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