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运输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
木门是用木材生产制造出的一种门,在木门的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到木板的各种加工工序,所以木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木板不停的转换到不同的工序中完成板材的加工,即在一台工位完成某道工序后需要将木板移动到下一个工位去完成另一工序。
[0003]
目前,主要是使用运输车对木板进行运输,但是需要人工逐一将木板搬上、搬下运输车,一方面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降低了木板的运输效率,进而降低了木板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0004]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自动化吸附输送装置,以解决目前人工搬上、搬下运输车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自动化吸附输送装置,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吸附木板并带动木板竖向移动的负压机构、用于带动负压机构横向移动的动力机构和用于接收转移后木板的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支架、若干用于传输木板的传输辊和用于带动传输辊转动的动力部,所述传输辊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传输辊位于负压机构下方,所述动力机构通过负压机构带动木板移动至传输辊上。
[0006]
基础方案的优点:本方案利用负压机构自动化吸附木板,再利用动力机构将木板转移至传输辊上;通过动力部带动传输辊转动,以此实现木板的自动化传输,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实现对木板的传输,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传输效率。
[0007]
进一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接在机座上的第一气缸和开设在机座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带动负压机构横向移动的滑块,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滑块固接。
[0008]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气缸的输出轴带动滑块沿滑槽的路径滑动,通过滑块带动负压机构横向移动。
[0009]
进一步,所述负压机构包括与滑块固接的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输出轴固接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负压风机,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至少设有一个负压槽,所述负压风机与负压槽之间连通有负压管。
[0010]
通过上述设置,负压风机通过负压管对负压槽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木板的表面与升降板的底部紧紧相贴;第二气缸通过升降板带动木板竖向移动。
[0011]
进一步,所述负压槽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负压槽沿升降板的宽度方向等距设置。
[0012]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三个不同位置对木板进行吸附,提高对木板吸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木板转移的稳定性。
[0013]
进一步,所述升降板的底部沿负压槽的边缘设有柔性层。
[0014]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柔性层代替升降板直接与木板接触,有效避免对木板造成磨损。
[0015]
进一步,所述动力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固接在支架上,所述皮带套接在若干传输辊上。
[0016]
通过上述设置,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输辊转动,通过皮带同时带动多个传输辊转动,使得传输辊上的木板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
[0017]
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设有限位臂,且两个限位臂之间设有限位板。
[0018]
通过上述设置,限位臂能够避免木板从传输辊上掉落下来;限位板与传输辊的间距是用于鉴定固定高度木板的传输,进而避免对高度超过限位板与传输辊间距的木板进行传输。
[0019]
进一步,两个所述限位臂上均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固接有校正臂,且校正臂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校正臂的间距沿木板的传输方向逐渐减小。
[0020]
通过上述设置,木板转移至传输辊上时,可能会存在较小的偏移;木板通过传输辊传输时,使得木板发生偏移的端部挤压校正臂,使得弹簧压缩,利用弹簧的反作用力通过校正臂反向挤压木板,以此实现木板传输时的校正。
[0021]
进一步,所述传输辊上设有缓冲部。
[0022]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缓冲部可在木板转移至传输辊时对木板起到缓冲作用,进而避免对传输辊和木板造成损坏。
[0023]
进一步,所述缓冲部包括若干套接在传输辊上的橡胶环。
[0024]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橡胶环为柔性材质,通过橡胶环代替传输辊直接木板接触,有效避免对传输辊和木板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吸附输送装置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0026]
图2为图1中支架的俯视图;
[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化吸附输送装置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0028]
图4为图3中支架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座1、支架2、传输辊3、第一气缸4、滑块5、第二气缸6、升降板7、负压槽8、负压管9、柔性层10、驱动电机11、皮带12、限位臂13、限位板14、弹簧15、校正臂16、橡胶环17。
[0031]
实施例一
[0032]
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自动化吸附输送装置,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木板并带动木板竖向移动的负压机构、用于带动负压机构横向移动的动力机构和用于接收转移后木板的传输机构,传输机构包括支架2、若干用于传输木板的传输辊3和用于带动传输辊3转动的动力部,传输辊3与支架2 转动连接,传输辊3位于负压机构下方,动力机构通过负压机构带动木板移动至传输辊3上。
[0033]
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气缸4和滑槽,第一气缸4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座1的顶部,滑槽开设在机座1的顶部,滑槽内横向滑动连接有带动负压机构横向移动的滑块 5,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与滑块5固接。
[0034]
负压机构包括与滑块5固接的第二气缸6和与第二气缸6输出轴固接的升降板7,第二气缸6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块5的底部,第二气缸6的输出轴固接有升降板7,通过第二气缸6的输出轴能够带动升降板7竖向往复移动;升降板7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负压风机,升降板7的底部沿升降板7的宽度方向等距开有三个负压槽8,负压风机与负压槽8之间连通有负压管9。
[0035]
动力部包括驱动电机11和皮带12,驱动电机11通过螺栓固接在支架2上,皮带12套接在若干传输辊3上。支架2的两侧通过螺栓均固定有限位臂13,且两个限位臂13的上端之间一体成型有限位板14。
[0036]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37]
使用时,启动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输出轴带动升降板7向下移动,使得升降板7的底部与木板的表面相贴,关闭第二气缸6;启动负压风机,负压风机通过负压管9对负压槽8进行抽真空处理,使得木板的表面与升降板7的底部紧紧相贴;通过三个不同位置对木板进行吸附,提高对木板吸附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对木板转移的稳定性;启动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通过升降板7带动木板向上移动,关闭第二气缸6;启动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输出轴带动滑块5 和升降板7向传输辊3的方向移动,当滑块5带动木板移动至传输辊3上方时,关闭第一气缸4;启动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输出轴带动升降板7和木板向下移动,使得木板与传输辊3相贴,关闭第二气缸6;关闭负压风机,对木板的负压作用消失,使得木板与升降板7分离,以此实现将木板自动化转移至传输辊 3上;启动第二气缸6,第二气缸6的输出轴带动升降板7上升至初始位置,关闭第二气缸6;启动第一气缸4带动滑块5和升降板7向右移动至初始位置,关闭第一气缸4,便于下一个木板转移。
[0038]
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传输辊3转动,通过皮带12同时带动多个传输辊3转动,使得传输辊3上的木板传输至下一个工位进行加工。限位臂13能够避免木板从传输辊3上掉落下来;限位板14与传输辊3的间距是用于鉴定固定高度木板的传输,进而避免对高度超过限位板14与传输辊3间距的木板进行传输。
[0039]
本实施例中,升降板7的底部沿负压槽8的边缘设置有柔性层10,柔性层 10选用橡胶材质,通过柔性层10代替升降板7直接与木板接触,有效避免对木板造成磨损。
[0040]
实施例二
[0041]
基本如附图3和附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和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限位臂13上均固接有弹簧15,弹簧15上固接有校正臂16,且校正臂16倾斜设置;两个校正臂16的间距沿木板的传输方向逐渐减小。传输辊3上设置有缓冲部,缓冲部包括若干套接在传输辊3上的橡胶环 17。
[0042]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0043]
木板转移至传输辊3上时,可能会存在较小的偏移;木板通过传输辊3传输时,使得木板发生偏移的端部挤压校正臂16,使得弹簧15压缩,利用弹簧15 的反作用力通过校正臂16反向挤压木板,以此实现木板传输时的校正。
[0044]
由于橡胶环17为柔性材质,通过橡胶环17代替传输辊3直接木板接触,有效避免对
传输辊3和木板造成损坏。
[004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