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9482发布日期:2021-04-21 04:4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具体是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固液混合瓶内装载有固体料及液体料,厂家在对装载固体料及液体料时首先放置固体料,再利用液体料对固定料表面不断地冲刷得以将固体料及液体料进行充分混合。大部分的混合瓶到用户手上都存在着部分固体料还没完全溶解的状态,此时用户利用泵头对溶液进行抽取时,固体料会顺着溶液进入泵管内,堵塞泵管,出现出料不顺畅、出料难度大,甚至需要大力摇晃混合瓶的现象发生,导致混合瓶不能正常工作。其次,在液体料对固体料进行冲刷过程中,容易导致溶液前期使用溶度较浓,后期浓度较低的现象发生,这都不利于溶液的正常使用。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避免包装瓶堵塞导致出料不顺畅的现象,安装操作方便的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其包括瓶身,瓶身内部中空设置有混合区,所述的瓶身上端螺接安装有泵头,泵头其下端延伸设置的泵管伸入混合区内,下压泵头抽取混合区内的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区内安装有隔离装置,隔离装置覆盖泵管的下端,将混合区分割成液体区及固体区,固定物料灌装在隔离装置下端的固体区内。
5.所述的隔离装置包括上过滤网及下过滤网,所述的上过滤网外周设置有定位扣,定位扣卡置于瓶身内柱面的定位槽内,将隔离装置与瓶身固定连接。
6.所述的上过滤网下部沿着外周突出形成有连接环,下过滤网焊接于该连接环内,将上过滤网及下过滤网连接。
7.所述的上过滤网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上过滤孔,下过滤网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下过滤孔,上过滤孔直径大于下过滤孔。
8.所述的下过滤网为筛网。
9.所述的定位槽与瓶身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隔离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快捷。2、隔离装置有效隔绝了固体物料的流出,保证了泵管的顺畅及泵头的正常工作。3、隔离装置可进行拆卸,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规格的隔离装置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瓶的剖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放大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包装瓶的装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固液混合包装瓶,其包括瓶身1,瓶身1内部中空设置有混合区2,所述的瓶身1上端螺接安装有泵头3,泵头3其下端延伸设置的泵管4伸入混合区2内,下压泵头3抽取混合区2内的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区2内安装有隔离装置5,隔离装置5覆盖泵管4的下端,将混合区2分割成液体区21及固体区22,固定物料灌装在隔离装置5下端的固体区22内。
16.所述的隔离装置5包括上过滤网51及下过滤网52,所述的上过滤网51外周设置有定位扣6,定位扣6卡置于瓶身1内柱面的定位槽7内,将隔离装置5与瓶身1固定连接。
17.所述的上过滤网51下部沿着外周突出形成有连接环8,下过滤网52焊接于该连接环8内,将上过滤网51及下过滤网52连接。
18.所述的上过滤网51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上过滤孔511,下过滤网52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下过滤孔521,上过滤孔511直径大于下过滤孔521。
19.所述的下过滤网52为筛网。
20.所述的定位槽7与瓶身1间通过圆弧过渡连接。
21.工作原理:本案中,包装瓶内部混合区安装有隔离装置,隔离装置将混合区分割成液体区及固体区,固体物料灌装在隔离装置下端的固体区内,而液体物料则可同时灌装的液体区及固体内,液体物料流经隔离装置进入固体区内对固体物料进行不断地冲刷及溶解,用户可通过泵头对溶液进行抽取。
2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隔离装置包括了上过滤网及下过滤网,设置双层过滤网对溶液的进出进行双层的过滤,有效隔绝了固体物料的流出,避免了固体物料的流出对泵管带来堵塞,保证了泵管不会抽取到固体物料,保证了泵头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上过滤网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上过滤孔,下过滤网端面设置有若干个下过滤孔,上过滤孔直径大于下过滤孔,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直径的过滤孔进行安装,适用于不同浓度及固体颗粒大小的溶液。
23.进一步的,上过滤网外周设置有定位扣,定位扣卡置于瓶身内柱面的定位槽内,将隔离装置与瓶身固定连接,隔离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快捷,同时隔离装置可进行拆卸,方便用户灌装固体,同时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规格的隔离装置进行安装,以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故可广泛推广。
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