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2940发布日期:2021-03-23 10:5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上料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标准件是指结构、尺寸、画法、标记等各个方面已经完全标准化,并由专业厂生产的常用的零(部)件,如螺纹件、键、销、滚动轴承等等;标准件在生产结束后,出厂前需要进行包装的处理。

现有的标准件在包装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用于收集标准件的收料装置对生产好的标准件进行收集,通过在收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称重仪器,称重仪器上设置有物料托盘,工作人员根据每一袋标准件所需的重量,先对称重仪器进行称量值的设定;标准件从收料装置的出料端流到称重仪器上的物料托盘,称重仪器对标准件进行称重处理,工作人员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称量值,适量的从物料托盘上增加或者减少标准件的数量直到物料托盘上标准件的重量刚好达到设定值,然后将物料托盘上称量好的标准件从打包装置的进料口倒入,对称量好的标准件进行打包处理,完成对标准件的包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标准件从收料装置的出料端流到称重仪器上的物料托盘具有较大的不准确性,即:单一标准件的重量较为轻盈,而收料装置的出料量无法定量控制,导致从收料装置的出料端流到物料托盘上标准件会存在较大的偏差,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多次的增减物料托盘上的标准件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从收料装置的出料端流到物料托盘上标准件的偏差,使得落到物料托盘上的标准件与称重器的设定值大致相等,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的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设置于工作平台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的收料斗,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呈u形的安装座和设置于安装座开口处的垫块,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呈预定角度倾斜向下设置的斜板,所述收料斗的出料端位于斜板上料端的上方,所述垫块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物料托盘,所述斜板的出料端朝向物料托盘的承接口,所述安装座和垫块之间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臂,其中一所述连接臂通过支板设置有感应端朝向物料托盘的感应器,所述收料斗的出料端设置有与感应器电性连接且用于控制收料斗出料端的开口开度以及开口开启时间的电动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感应器感应到垫块上的物料托盘时,感应器控制电动阀门动作,电动阀门控制收料斗出料端的开口开度以及其开口开启时间,使得一定数量的标准件从收料斗的出料端掉落到斜板上,在斜板的导向作用下,标准件最终掉落到物料托板内,从而减少从收料斗的出料端流到物料托盘上标准件的偏差,使得落到物料托盘上的标准件与称重器的设定值大致相等,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的一侧设置有支托架,所述支托架位于垫块远离安装座的一侧,所述支托架的承载面上设置有设定好称重值的称重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定好称重值的称重器用于更加准确的称量掉落于物料托盘上的标准件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斜板的承载面边缘竖直向上延伸有u形挡料板,所述u形挡料板的开口朝向斜板的出料端,所述u形挡料板的外侧壁与安装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导料板的设置有效减少落到斜板上的标准件从斜板的边缘掉落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u形挡料板内安装有两相对设置的导料板,两所述导料板位于斜板的出料端,且两所述导料板之间的间距沿斜板的物料传送方向逐渐变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导料板的设置有效的将斜板上的标准件导向物料托盘上。

优选的,所述收料斗靠近垫块的一侧开设有导通口,所述收料斗上还设置有用于盖合导通口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设置用于盖合导通口,而导通口的设置用于疏通堵塞于收料斗内的标准件。

优选的,所述收料斗靠近垫块的一侧还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滑轨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与挡板的滑移连接给挡板封堵导通口起到导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斜板的一端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与挡板背对导通口的一侧垂直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块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拉动挡板。

优选的,所述收料斗的上方开口为敞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敞口设置使得收料斗能够更大范围的承接标准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平台;11、控制柜;2、支托架;21、称重器;3、收料装置;31、支撑架;32、收料斗;321、电动阀门;322、导通口;323、挡板;324、滑轨;325、拉块;33、安装座;34、垫块;341、物料托盘;35、连接臂;351、支板;352、感应器;36、斜板;361、u形挡料板;362、加固板;363、导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以及设置于工作平台1一侧的支托架2,工作平台1的承载面上设置有收料装置3,支托架2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称重器21,称重器21设定好称重值。

如图1、2所示,收料装置3包括支撑架31和收料斗32;支撑架31设置于工作平台1的承载面上,收料斗32设置于支撑架31上,收料斗32为上宽下窄的斗体,为了使收料斗32的上方开口更大范围的承接标准件,收料斗32的上方开口设置为敞口。收料斗32的出料端设置有电动阀门321;为了便于人工手动疏通收料斗32内堵塞的标准件,收料斗32靠近支托架2的一侧还开设有导通口322,同时为了便于盖合导通口322,以减少收料斗32内的标准件从导通口322溢出的情况发生,导通口322上盖合有挡板323。收料斗32靠近支托架2的一侧还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滑轨324,导通口322位于两滑轨324之间,且滑轨324沿导通口322的宽度方向延伸;挡板323设置于两滑轨324之间,且挡板323的相对两侧分别与两滑轨324滑移连接。同时为了便于沿滑轨324的长度方向拉动挡板323,挡板323远离电动阀门321的一端设置有拉块325,拉块325与挡板323背对导通口322的一侧垂直固定。

如图1、3所示,支撑架31上还设置有安装座33和垫块34;安装座33和垫块34均位于电动阀门321的下方,安装座33呈u字形,且安装座33的开口朝向垫块34;垫块34的承载面上设置有物料托盘341。安装座33和垫块34之间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连接臂35,两连接臂35分别位于垫块34靠近安装座33一侧的相对两端,两连接臂35远离垫块34的一端与分别与安装座33两侧板的端部固定连接。其中一连接臂35的顶面上竖向设置有支板351,支板351上安装有感应器352,感应器352的感应端朝向物料托盘341;感应器352与电动阀门321电性连接。同时工作平台1的承载面上还设置有控制柜11,控制柜11位于支撑架31内,且控制柜11与另一连接臂35的外侧相贴合。控制柜11内设置有分别与感应器352和电动阀门321电性连接的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当感应器352感应到放置于垫块34上的物料托盘341时,感应器352将感应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plc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按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电动阀门321,从而使电动阀门321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收料斗32出料端的开口开度以及开口的开启时间。

如图1、3所示,安装座33内设置有呈预定角度倾斜设置的斜板36,斜板36的倾斜方向向斜板36的出料端倾斜向下。电动阀门321的出料端位于斜板36上料端的上方,斜板36的出料端朝向物料托盘341的承接口。同时为了有效减少标准件从斜板36的边缘掉落的情况发生,斜板36的承载面边缘竖直向上延伸有u形挡料板361,u形挡料板361的开口朝向斜板36的出料端,u形挡料板361的外侧壁与安装座3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u形挡料板361远离斜板36的一侧还设置有加固板362,加固板362位于斜板36的出料端,且加固板36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u形挡料板361的两侧板焊接固定。u形挡料板361内安装有两相对设置的导料板363,两导料板363位于斜板36的出料端,且两导料板363之间的间距沿斜板36的物料传送方向逐渐变窄。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标准件的半自动上料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将物料托盘341放置到垫块34的承载面上,此时,感应器352的感应端感应到垫块34上的物料托盘341,从而将感应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电动阀门321,从而电动阀门321控制收料斗32的出料端的开口开度,且一定时间后电动阀门321关闭,从而收料斗32内的标准件掉落到斜板36上,经斜板36传送到物料托盘341上,工作人员再由垫块34上的物料托盘341放置于设置好称量值上称重器21上,进行更加准确的称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