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0145发布日期:2021-02-27 11:5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电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撞电梯。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电梯事故屡见不鲜,尤其从高层坠落的电梯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伤害,电梯安全已成为电梯领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如何增加电梯的安全性能是众多电梯生产厂家需要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的电梯都没有一个很好的防冲撞,防止电梯在坠落等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电梯,以解决目前的电梯受到撞击容易坠落的问题。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防撞电梯,包括电梯本体、防撞板、防撞装置和冲击力感应器,所述电梯本体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弹簧,且弹簧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板,所述电梯本体的下端设置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动力机、液压泵、液压臂、加压液箱和摩擦板,所述液压泵与动力机和加压液箱相连接,所述液压臂设置有2个,且分别设置在液压泵的两侧,所述液压臂的顶端设置有摩擦板,所述电梯本体的顶端设置有冲击力感应器,且冲击力感应器通过控制器与动力机相连接。
[0006]
进一步的,防撞装置设置有外壳。
[0007]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臂的第一液压臂与电梯本体的底端为固定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凸缘和第二凹槽上壁均为固定连接。
[0009]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臂和摩擦板的收缩状态下,摩擦板的顶端与电梯本体的侧面相持平。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摩擦板的外端面均匀设置有锥形凸块。
[0011]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势:
[0012]
该防撞电梯下端设置有防撞缓冲板,减少损伤,而且本电梯设置有防撞装置,当冲击力感应器感应到巨大冲击力的时候就会利用控制器开启动力机,液压泵的驱动下把两侧的液压臂展开,紧紧抓住看两侧墙壁,防止电梯在电梯井内下坠,减少人员受到伤害,安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防撞电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防撞电梯,包括电梯本体1、防撞板2、防撞装置和冲击力感应器9,电梯本体1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弹簧3,且弹簧3的下端设置有防撞板2,在弹簧3和防撞板2的作用下,能够减少电梯内部人员内的损害,电梯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包括动力机4、液压泵5、液压臂6、加压液箱7和摩擦板8,液压泵5与动力机4和加压液箱7相连接,液压臂7设置有2个,且分别设置在液压泵5的两侧,液压臂6与电梯本体1的下端为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液压臂7的顶端设置有摩擦板8,电梯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冲击力感应器9,且冲击力感应器9通过控制器10与动力机4相连接,当冲击力感应器9感应到巨大冲击力的时候就会利用控制器10开启动力机4,动力机4为液压泵5提供动力,液压泵5通过加压液箱7内的加压液快速展开两侧的液压臂6,液压臂6张开使摩擦板8触及墙面,使摩擦板8的圆锥形凸块插入墙面内,紧紧抓住看两侧墙壁,防止电梯下坠,保护人身安全。
[0016]
防撞装置设置有外壳11,外壳11与电梯本体1为固定连接,外壳11内放置动力机4、液压泵5和加压液箱7。
[0017]
液压臂6的第一液压臂与电梯本体1的底端为固定连接,提高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使液压臂6能够直接支撑电梯本体1。
[0018]
液压臂6和摩擦板8的收缩状态下,摩擦板8的顶端与电梯本体1的侧面相持平,当液压臂6和摩擦板8的收缩状态下,防撞装置不会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
[0019]
摩擦板8的外端面均匀设置有锥形凸块,是摩擦板8能够在液压臂6的驱动下插入墙面,提高摩擦力,降低电梯下坠的速度。
[002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撞电梯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