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5340发布日期:2021-05-19 01: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粘贴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


背景技术:

2.不干胶标签也叫自粘标签、及时贴、即时贴、压敏纸等,是以纸张、薄膜或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粘合剂,以涂硅底纸为保护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其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表面印刷的图案和,或文字将产品信息传递给观察者。
3.目前,对产品进行贴标签大多是通过输送结构对加工件进行输送,然后在输送带的某个位置通过粘贴机进行粘贴;然而现有的标签粘贴生产线大多是在输送结构的一侧设置标签粘贴机,物件在输送的过程中进行标签粘贴,实现自动粘贴;但是该种粘贴生产线是缺乏对加工件进行清理,加工件表面粘附有粉尘杂质,影响标签粘贴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其结构新颖,在粘贴标签前对加工件进行清理及预热,可使得标签粘接更为稳固,提高粘贴质量。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包括输送带,沿所述输送带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清理机构、预热机构、标签粘贴机,所述清理机构用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擦拭清理,所述预热机构对加工件表面预热,清理及预热均可使标签粘接更稳稳固;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第一擦拭箱及第二擦拭箱,所述第一擦拭箱及所述第二擦拭箱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所述第一擦拭箱的擦拭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擦拭箱的擦拭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擦拭箱及所述第二擦拭箱内部的擦拭件于内部进行刮刷、湿润、刮刷及烘干的步骤,保持擦拭件的干净、以便对加工件进行清理;所述预热机构上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用于所述预热机构自身的热风供应,所述热风机也用于所述第一擦拭箱及所述第二擦拭箱内部擦拭件的烘干。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擦拭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开设有敞开口,所述敞开口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传动辊,所述箱体内部远离所述敞开口的一侧安装有两条第二传动辊,两所述第二传动辊与两所述第一传动辊位置相对应;两所述第一传动辊及两所述第二传动辊之间设有两条第三传动辊,两所述第三传动辊关于所述箱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所述第三传动辊之间的间距小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的间距;两所述第一传动辊、两所述第二传动辊及两所述第三传动辊之间绕设有擦拭布体,所述擦拭布体成环设置;且所述擦拭布体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为擦拭清理部位、经所述敞开口突出,所述擦拭布体于两所述第三传动辊之间为喷淋湿润部位,所述擦拭布体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及所述第三传动辊之间为刮刷部位;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辊经齿轮链条组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擦拭布体靠近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盒,所述第一气
盒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及所述第一传动辊之间,所述第一气盒靠近所述擦拭布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盒经第一输气管与所述热风机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内部对应所述喷淋湿润部位安装有喷淋结构、用于喷淋湿润所述擦拭布体;所述箱体内部对应两所述刮刷部位安装有刮刷结构,所述刮刷结构抵持所述擦拭布体、对所述擦拭布体表面进行刮刷清理;所述第二擦拭箱与所述第一擦拭箱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擦拭箱的擦拭布体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擦拭箱的擦拭布体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淋结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靠近所述擦拭布体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与外部水源通过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淋管的连通处设有电磁阀。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刮刷结构包括倾斜刮板,所述倾斜刮板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箱体内壁,所述倾斜刮板倾斜尖端滑动抵持所述擦拭布体,且所述倾斜刮板的尖端为圆滑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底部对应两所述刮刷结构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有挡门。
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预热机构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顶板及固定设于所述顶板两侧的立板,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输送带上,两所述立板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各所述立板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气盒,所述第二气盒靠近所述输送带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所述热风机固定于所述顶板的顶面,所述热风机的出风口与两所述第二气盒通过第二输气管连通。
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板、用于限定加工件。
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标签粘贴机设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清理机构的一侧,所述标签粘贴机紧靠所述罩体的一侧设置;远离所述标签粘贴机一侧的所述挡板上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对应所述标签粘贴机设置,且所述顶块靠近朝向所述标签粘贴机的一侧呈弧形凸起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其结构新颖,沿输送带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机构、预热机构、标签粘贴机,在粘贴标签前对加工件进行清理及预热,可使得标签粘接更为稳固,提高粘贴质量;其中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带两侧的第一擦拭箱及第二擦拭箱,第一擦拭箱的擦拭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擦拭箱的擦拭方向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加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也可发生转动,进而对加工件进行更好的清理;且第一擦拭箱及第二擦拭箱内部可对擦拭件进行刮刷、湿润、刮刷及烘干的清理步骤,保持擦拭件的干净,提高加工件清理效果;清理过后的加工件进入到预热机构,可对加工件进行烘干,干燥清理过程余留的湿气,加工件烘干后会留有余热,从而便于加固后续的标签粘贴;且预热机构上的热风机的热风用至预热机构及清理机构处,减少耗电,降低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的俯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清理机构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第一擦拭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预热机构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20.图中:
[0021] 100、输送带;110、挡板;120、顶块;200、清理机构;300、预热机构;310、热风机;320、顶板;330、立板;340、第二气盒;350、第二输气管;400、标签粘贴机;500、第一擦拭箱;510、箱体;521、第一传动辊;522、第二传动辊;523、第三传动辊;530、擦拭布体;531、擦拭清理部位;532、喷淋湿润部位;533、刮刷部位;540、驱动电机;550、第一气盒;560、第一输气管;570、喷淋结构;571、喷淋管;572、雾化喷头;573、供水管;574、电磁阀;580、刮刷结构;581、倾斜刮板;590、挡门;600、第二擦拭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包括输送带100,沿所述输送带100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清理机构200、预热机构300、标签粘贴机400,所述清理机构200用于对加工件表面进行擦拭清理,所述预热机构300对加工件表面预热,清理及预热均可使标签粘接更稳稳固;所述清理机构200包括相对设置第一擦拭箱500及第二擦拭箱600,所述第一擦拭箱500及所述第二擦拭箱600位于所述输送带100的两侧,所述第一擦拭箱500的擦拭方向与所述输送带100的输送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擦拭箱600的擦拭方向与所述输送带100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擦拭箱500及所述第二擦拭箱600内部的擦拭件于内部进行刮刷、湿润、刮刷及烘干的步骤,保持擦拭件的干净、以便对加工件进行清理;所述预热机构300上设有热风机310,所述热风机310用于所述预热机构300自身的热风供应,所述热风机310也用于所述第一擦拭箱500及所述第二擦拭箱600内部擦拭件的烘干。
[0024]
上述的一种标签自动粘贴生产线,其结构新颖,沿输送带100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机构200、预热机构300、标签粘贴机400,在粘贴标签前对加工件进行清理及预热,可使得标签粘接更为稳固,提高粘贴质量;其中清理机构200包括设置在输送带100两侧的第一擦拭箱500及第二擦拭箱600,第一擦拭箱500的擦拭方向与输送带100的输送方向一致,第二擦拭箱600的擦拭方向与输送带200的输送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加工件在输送的过程也可发生转动,进而对加工件进行更好的清理;且第一擦拭箱500及第二擦拭箱600内部可对擦拭件进行刮刷、湿润、刮刷及烘干的清理步骤,保持擦拭件的干净,提高加工件清理效果;清理过后的加工件进入到预热机构300,可对加工件进行烘干,干燥清理过程余留的湿气,加工件烘干后会留有余热,从而便于加固后续的标签粘贴;且预热机构300上的热风机310的热风用至预热机构300及清理机构200处,减少耗电,降低加工成本。
[002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擦拭箱500包括箱体510,所述箱体510靠近所述输送带100的一侧开设有敞开口511,所述敞开口511的两端均安装有第一传动辊521,所述箱体510内部远离所述敞开口511的一侧安装有两条第二传动辊522,两所述第二传动辊522与两所述第
一传动辊521位置相对应;两所述第一传动辊521及两所述第二传动辊522之间设有两条第三传动辊523,两所述第三传动辊523关于所述箱体510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两所述第三传动辊523之间的间距小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辊521之间的间距;两所述第一传动辊521、两所述第二传动辊522及两所述第三传动辊523之间绕设有擦拭布体530,所述擦拭布体530成环设置;且所述擦拭布体530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辊521之间为擦拭清理部位531、经所述敞开口511突出,所述擦拭布体530于两所述第三传动辊523之间为喷淋湿润部位532,所述擦拭布体530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22及所述第三传动辊523之间为刮刷部位533;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辊521经齿轮链条组件与驱动电机540传动连接;所述擦拭布体530靠近输出端的一侧设有第一气盒550,所述第一气盒550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辊522及所述第一传动辊521之间,所述第一气盒550靠近所述擦拭布体53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盒550经第一输气管560与所述热风机31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510内部对应所述喷淋湿润部位532安装有喷淋结构570、用于喷淋湿润所述擦拭布体530;所述箱体510内部对应两所述刮刷部位533安装有刮刷结构580,所述刮刷结构580抵持所述擦拭布体530、对所述擦拭布体530表面进行刮刷清理;所述第二擦拭箱600与所述第一擦拭箱500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擦拭箱500的擦拭布体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100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擦拭箱600的擦拭布体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带100的输送方向相反;该结构设计可实现擦拭布体530绕着多条传动辊进行循环移动,且其中喷淋结构570可用于对喷淋湿润部位进行加湿处理,刮刷结构580则可对刮刷部位进行抵持刮刷效果、刮刷灰尘杂质,第一气盒550与热风机310的配合下则可对加湿刮刷后的擦拭布体530进行烘干,减少湿气,方便后续的加工件清理;整体的配合下,对擦拭布体530进行刮刷、湿润、刮刷及烘干的清理步骤,保持擦拭布体530的干净。
[0026]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结构570包括喷淋管571,所述喷淋管571靠近所述擦拭布体530的一侧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572,所述喷淋管571与外部水源通过供水管573连通,所述供水管573与所述喷淋管571的连通处设有电磁阀574;该结构设计可对擦拭布体530进行喷雾加湿效果,进一步的清理粉尘。
[0027]
进一步地,所述刮刷结构580包括倾斜刮板581,所述倾斜刮板581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箱体510内壁,所述倾斜刮板581倾斜尖端滑动抵持所述擦拭布体530,且所述倾斜刮板581的尖端为圆滑结构;该结构设计可方便对擦拭布体530进行刮刷,且可防止倾斜挂板581对擦拭布体530造成损坏。
[0028]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510的底部对应两所述刮刷结构580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处设有挡门590;方便对刮刷结构580进行清理,也便于对内部进行检修。
[0029]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机构300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包括顶板320及固定设于所述顶板320两侧的立板330,所述罩体罩设在所述输送带100上,两所述立板330位于所述输送带100的两侧,各所述立板330靠近所述输送带100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气盒340,所述第二气盒340靠近所述输送带100的壁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出气孔;所述热风机310固定于所述顶板320的顶面,所述热风机310的出风口与两所述第二气盒340通过第二输气管350连通;该结构设计可确保第二气盒340及热风机的配合可对湿润刮刷后的擦拭布体530进行烘干,减少擦拭布体530上的湿气,避免过多的水分粘附在加工件上。
[0030]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100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板110、用于限定加工件。
[0031]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粘贴机400设于所述罩体远离所述清理机构200的一侧,所述
标签粘贴机400紧靠所述罩体的一侧设置;远离所述标签粘贴机400一侧的所述挡板110上固定安装有顶块120,所述顶块120对应所述标签粘贴机400设置,且所述顶块120靠近朝向所述标签粘贴机400的一侧呈弧形凸起结构;该结构设计可使得加工件经过顶块120位置时,可将加工件顶向标签粘贴机400处,保证粘贴顺利进行。
[0032]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