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8032发布日期:2021-01-01 13:2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板材集中堆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板材在生产线上完成复合、贴膜、定尺切割后下线,因板材堆放的要求,需要两张板材必须正面对叠,以保证板材制品表面没有划伤。在传统生产线上完成两张板材正面对叠的方式为:工作人员人工进行接板、翻板、再堆放(码垛),采用该方式,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人力耗费大、工作效率低、堆放不平整、堆放高度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以达到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台辊式输送机,位于相邻两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设有用于在两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往复偏转的翻板送料机构;

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横跨所有所述辊式输送机,位于所述辊式输送机的一侧设有堆放平台;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用于在所述辊式输送机和所述堆放平台之间对板材进行送料的转送机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翻板送料机构包括相邻两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的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由动力元件驱动的主轴,所述主轴沿所述辊式输送机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主轴上设有多个在两所述辊式输送机之间往复偏转的翻转臂,每个所述翻转臂上均设有多个板材吸取机构,所述翻转臂在吸取工位时,所述板材吸取机构位于所述辊式输送机上的相邻两辊轴之间、且低于所述辊轴的上周面,所述翻转臂在放置工位时,所述板材吸取机构处于所述辊式输送机的上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板材吸取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臂上的第一吸盘,与每个所述第一吸盘对应位置的所述翻转臂上设有驱动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吸盘设置于所述驱动导向机构上。

作为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驱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翻转臂上的导向块和第一直线驱动元件,所述导向块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吸盘,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元件之间设有连杆。

作为又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翻转臂包括与所述主轴相连的l形连接臂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吸盘的臂体,所述臂体和所述l形连接臂连接在一起。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送机构滑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元件的驱动端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多个第二吸盘。

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堆放平台为自动升降堆放平台。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由于该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台辊式输送机,位于相邻两辊式输送机之间设有用于在两辊式输送机之间往复偏转的翻板送料机构;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横跨所有辊式输送机,位于辊式输送机的一侧设有堆放平台;支撑架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用于在辊式输送机和堆放平台之间对板材进行送料的转送机构,从而在工作中,其中一辊式输送机来接收上游设备输送来的板材,之后,通过转送机构将输送来的板材转送至堆放平台上,在该过程中,辊式输送机接收到下一张板材后,通过翻板送料机构带动此张板材旋转180度、并使板材移动至另一辊式输送机上,之后,同样通过转送机构将翻板后的板材转送至堆放平台上,此时,两张板材处于正面对叠状态,如此往复,来完成多张板材在堆放平台上的码垛工作。

综上所述,采用该板材翻转码垛装置,不仅实现了板材的机械化接板、翻板、转送和码垛工作,而且有效保证了两张板材的正面对叠,与传统人工操作相比,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人力耗费,工作连续性强,工作效率和使用可靠性高,同时,码垛的高度和平整性高。

由于翻板送料机构包括相邻两辊式输送机之间的机架,机架上转动安装有由动力元件驱动的主轴,主轴沿辊式输送机的长度方向布置,主轴上设有多个在两辊式输送机之间往复偏转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均设有多个板材吸取机构,翻转臂在吸取工位时,板材吸取机构位于辊式输送机上的相邻两辊轴之间、且低于辊轴的上周面,翻转臂在放置工位时,板材吸取机构处于辊式输送机的上方,从而在进行翻板工作时,通过动力元件驱动主轴旋转,使得翻转臂位于辊轴之间、且板材吸取机构低于辊轴的上周面,其中一辊式输送机接收到板材之后,通过板材吸取机构吸取板材,之后,动力元件驱动主轴向另一辊式输送机方向旋转180度,之后,板材吸取机构释放吸取的板材,此时板材便落至辊式输送机上,之后,主轴带动翻转臂回位,以便进行下一工序的工作。综上,通过主轴、翻转臂和板材吸取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板材从一辊式输送机送至辊式输送机上、并完成机械化翻板工作,且在翻板的过程中,对板材的吸附可靠性高,保证了板材翻板的顺畅性和连续性;同时,翻板送料机构结构简单,翻板效果好,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奠定了基础。

由于板材吸取机构包括设置于翻转臂上的第一吸盘,与每个第一吸盘对应位置的翻转臂上设有驱动导向机构,第一吸盘设置于驱动导向机构上,从而通过第一吸盘来吸取要移动的板材,通过驱动导向机构的驱动,实现了第一吸盘的可移动性,保证了第一吸盘与板材之间的接触性和吸取的可靠性,同时,在板材输送时,能有效保证第一吸盘低于辊轴的上周面。

由于驱动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翻转臂上的导向块和第一直线驱动元件,导向块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吸盘,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直线驱动元件之间设有连杆,从而在工作中,第一直线驱动元件通过连杆带动滑杆在导向块内滑动,以实现第一吸盘与板材良好接触、或者低于辊轴的上周面工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由于翻转臂包括与主轴相连的l形连接臂和用于安装第一吸盘的臂体,臂体和l形连接臂连接在一起,从而通过分体结构的翻转臂,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有助于提高各个部件间装配的便利性。

由于转送机构滑动安装于支撑架上的滑座,滑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第二直线驱动元件的驱动端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多个第二吸盘,从而在转送板材时,通过滑座的滑动使第二吸盘与辊式输送机上的板材(直接输送至辊式输送机上的板材或翻板后的板材)对正,之后,第二直线驱动元件带动安装架下移、以使第二吸盘吸取板材,之后,第二直线驱动元件带动安装架、及吸取的板材上移,之后,滑座向堆放平台方向滑动、并将板材放置于堆放平台上,进而实现了板材从辊式输送机往堆放平台上的转送,结构简单,对板材的转送效果好,转送效率高,且板材在堆放平台上的码垛平整性高。

由于堆放平台为自动升降堆放平台,从而通过自动升降堆放平台在工作中的升降,不仅能保证转送机构送来的板材可靠的落至堆放平台上,而且能提升板材叠放的张数和板材的堆放高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

其中,1-辊式输送机;101-辊轴;2-翻板送料机构;201-机架;202-轴承座;203-动力元件;204-主轴;205-l形连接臂;206-臂体;3-支撑架;4-堆放平台;5-板材;6-转送机构;601-滑座;602-第二直线驱动元件;603-安装架;604-第二吸盘;7-第一吸盘;8-驱动导向机构;801-导向块;802-第一直线驱动元件;803-滑杆;80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为板材翻转、转送的送料方向(自弧形箭头开始);同时,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对板材进行翻转、转送的设备,但不仅限定用于板材的翻转、转送,还可用于其它需要翻转、转送的设备上。

如图1所示,一种板材翻转码垛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至少两台辊式输送机1,在本方案中,该辊式输送机1设有两台,位于两辊式输送机1之间设有用于在两辊式输送机1之间往复偏转的翻板送料机构2;还包括龙门式支撑架3,该支撑架3横跨所有辊式输送机1,位于其中一辊式输送机1的一侧设有堆放平台4;该支撑架3的顶部滑动安装有用于在辊式输送机1和堆放平台4之间对板材5进行送料的转送机构6。

该翻板送料机构2包括相邻两辊式输送机1之间的机架201,该机架201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座202,两轴承座202上转动安装有由动力元件203(减速机)驱动的主轴204,该主轴201沿辊式输送机1的长度方向布置,该主轴204上设有多个在两辊式输送机1之间往复偏转的翻转臂,每个翻转臂上均设有多个板材吸取机构,该翻转臂在吸取工位(其中一辊式输送机1)时,该板材吸取机构位于辊式输送机1上的相邻两辊轴101之间、且低于辊轴101的上周面,该翻转臂在放置工位(另一辊式输送机1)时,该板材吸取机构处于辊式输送机1的上方。

如图2所示,该板材吸取机构包括设置于翻转臂上、并用于对板材5进行吸取的第一吸盘7,与每个第一吸盘7对应位置的翻转臂上设有驱动导向机构8,该第一吸盘7设置于驱动导向机构8上;该驱动导向机构8包括设置于翻转臂上的导向块801和第一直线驱动元件802(气缸),该导向块801上竖向滑动安装有滑杆803,该滑杆803的一端设有第一吸盘7,该滑杆803的另一端与第一直线驱动元件802之间设有连杆804。

作为优选,该翻转臂包括与主轴204相连的l形连接臂205和用于安装第一吸盘7的臂体206,该臂体206和l形连接臂205连接在一起。

该转送机构6滑动安装于支撑架3上的滑座601,该滑座601上设有至少一个竖向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元件602(油缸),该第二直线驱动元件602的驱动端设有安装架603,该安装架603上设有多个用于吸取板材5的第二吸盘604。

在本方案中,该堆放平台4为自动升降堆放平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描述,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造,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