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刮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7029发布日期:2021-03-09 18:1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刮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钴粉生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刮平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钴粉过程中,需要将粉末状的钴粉原料用托盘装盛后放入还原炉内进行还原反应,但是,为了使得托盘内的反应更加均匀,故在将托盘送入还原炉内前需要将托盘内的粉末状的钴粉原料进行刮平,使得钴粉原料的厚度均匀,以便于后续还原反应的进行。但是,现有的刮平装置使用起来比较耗费体力,并且由于人为施加力的大小对刮平效果有较大影响,使得采用传统的手动刮平装置进行刮平粉末时存在即耗费体力且刮平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刮平装置对粉末进行刮平时存在的即耗费体力且刮平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粉末刮平装置,具有可以节省使用该装置时所需要的力并且刮平效果良好稳定的优点。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末刮平装置,包括:
6.主横梁;
7.钉耙,设置于所述主横梁上用于对粉末进行粗刮平,所述钉耙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钉齿;
8.刮平板,设置于所述主横梁上并与所述钉耙平行,用于对经过所述钉耙粗刮平后的粉末进细刮平;
9.移动支撑部,设置于所述主横梁的两端,与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相配合,使得所述主横梁、所述钉耙以及所述刮平板均通过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进行支撑,降低使用粉末刮平装置时所消耗的力。
10.优选地,所述移动支撑部包括:
11.滑块,设置于所述主横梁上,且所述滑块可沿着所述主横梁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顶丝,用于将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主横梁上;
12.滑杆,设置于所述滑块的上,且所述滑杆可沿着与所述钉齿方向上下滑动,且所述滑杆通过顶丝固定与所述滑块的相对位置;
13.转动轮,活动设置于所述滑杆的底部,用于与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滚动配合。
14.优选地,沿着所述主横梁长度方向,所述钉耙的有效作用宽度与所述刮平板的有效作用宽度相同。
15.优选地,所述钉耙末端距所述主横梁表面的距离大于所述刮平板末端距所述主横梁表面的距离,使得所述钉耙的作用深度大于所述刮平板的作用深度。
16.优选地,所述刮平板包括:
17.直板段,与所述主横梁连接固定;
18.弧形板段,连接于所述直板段的末端,且弧形板段的凸面朝所述钉耙所在方向。
19.优选地,所述主横梁以及所述钉耙和所述刮平板均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制成。
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粉末刮平装置,通过在主横梁上设置钉耙以及刮平板,在进行刮平粉末时,由钉耙先粗略的对粉末进行均匀化,使得较厚处的粉末被钉耙刮去后遇到较薄处时可以通过钉耙的耙齿之间的间隙对较薄处进行填补,经过钉耙的初步刮平,大幅减少托盘内粉末的厚薄不均的情况,使得后续刮平板进行细刮平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幅降低,通过采用二合一的结构使得刮平工作一次既可以完成,提高刮平效率,采用钉耙与刮平板对粉末进行先后刮平,使得粉末的厚薄更加均匀,故提高了刮平的效果。并且在主横梁的两端设置移动支撑部,通过移动支撑部将整个刮平装置的重量通过托盘的边进行支撑,使得在操作粉末刮平装置时,只需给予装置一个前进的推拉力便可以实现刮平粉末,无需通过人力支撑粉末刮平装置的重量,故而降低了使用装置所耗费的力,并且由于推盘的边顶端为平整的直线且与托盘的底面平行,故而当粉末刮平装置处于推盘的边上滑行时,能够始终保持钉耙与刮平板底端的深度,使得刮平深度前后一致,不会出现传统刮平装置刮平效果前后不均匀的情况,故使得粉末装置的刮平效果稳定。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粉末刮平装置具有可以节省使用该装置时所需要的力并且刮平效果良好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22.图1为粉末刮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a-a处的截面视图。
24.图中:
25.1、主横梁;2、钉耙;3、刮平板;4、移动支撑部;5、顶丝;21、钉齿;31、直板段;32、弧形板段;41、滑块;42、滑杆;43、转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7.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粉末刮平装置,包括主横梁1、钉耙2、刮平板3、移动支撑部4。主横梁1为长条形结构,用于固定刮平装置上的其他结构。钉耙2设置于主横梁1上用于对粉末进行粗刮平,钉耙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钉齿21,各个钉齿21之间存在相同间隙,当钉耙2对粉末进行刮平时,较厚区域的粉末会被刮并填补至较薄区域,达到初步将粉末均匀化的目的。刮平板3设置于主横梁1上并与钉耙2平行,用于对经过钉耙2粗刮平后的粉末进细刮平,刮平板3的底部距离主横梁1之间的距离相同,粉末表面经过钉耙2初步刮平后,再由刮平板3进行细刮平,使得托盘内的粉末不仅厚薄均匀,且表面平整。故而经过将钉耙2与刮平板3二合一组合与一体先后对托盘内的粉末进行刮平,使得托盘内的粉末可以只需一次刮平工作便达到很好的效果,即提高刮平效率由有良好的刮平效果。移动支撑部4设置于主横梁1的两端,与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相配合,使得主横梁1、钉耙2以及刮平板3均通过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进行支撑,降低使用粉末刮平装置时所消耗的力。使得当需要进行刮平工作时,通过移动支撑部4便可使粉末刮平装置的整体重力由托盘的边进
行承受,而操作者只需提供较小的力驱动粉末刮平装置前进既可完成刮平工作,免去需要人力支撑刮平装置的缺点,大幅降低了操作者实用刮平装置所消耗的力。
28.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粉末刮平装置,通过在主横梁1上设置钉耙2以及刮平板3,在进行刮平粉末时,由钉耙2先粗略的对粉末进行均匀化,使得较厚处的粉末被钉耙2刮去后遇到较薄处时可以通过钉耙2的耙齿之间的间隙对较薄处进行填补,经过钉耙2的初步刮平,大幅减少托盘内粉末的厚薄不均的情况,使得后续刮平板3进行细刮平时所遇到的阻力大幅降低,通过采用二合一的结构使得刮平工作一次既可以完成,提高刮平效率,采用钉耙2与刮平板3对粉末进行先后刮平,使得粉末的厚薄更加均匀,故提高了刮平的效果。并且在主横梁1的两端设置移动支撑部4,通过移动支撑部4将整个刮平装置的重量通过托盘的边进行支撑,使得在操作粉末刮平装置时,只需给予装置一个前进的推拉力便可以实现刮平粉末,无需通过人力支撑粉末刮平装置的重量,故而降低了使用装置所耗费的力,并且由于推盘的边顶端为平整的直线且与托盘的底面平行,故而当粉末刮平装置处于推盘的边上滑行时,能够始终保持钉耙2与刮平板3底端的深度,使得刮平深度前后一致,不会出现传统刮平装置刮平效果前后不均匀的情况,故使得粉末装置的刮平效果稳定。本实施例公开提供的粉末刮平装置具有可以节省使用该装置时所需要的力并且刮平效果良好稳定的优点。
29.进一步地,移动支撑部4包括滑块41、滑杆42、转动轮43。滑块41设置于主横梁1上,且滑块41可沿着主横梁1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通过左右滑动改变设置于主横梁1两端上的移动支撑部4之间的距离,使得粉末刮平装置上的移动支撑部4可以作用在宽度不同的托盘上),滑块41上设置有顶丝5,用于将滑块41固定于主横梁1上,通过拧紧顶丝5防止滑块41相对于主横梁1发生移动。滑杆42设置于滑块41的上,且滑杆42可沿着与钉齿21方向上下滑动,且滑杆42通过顶丝5固定与滑块41的相对位置,通过调节滑杆42的上下位置使得处于主横梁1上的钉耙2与刮平板3深入托盘的长度(即钉耙2与刮平板3刮平的深度)得以调节,使得可以根据需要具体生产情况下需要进行刮平深度以及托盘内粉末的量来调节钉耙2与刮平板3刮平的深度,使得粉末刮平装置可以对不同刮平深度要求以及装盛有不同量粉末的托盘进行刮平工作。转动轮43设置于滑杆42的底部,用于与装盛粉末的容器的边缘滚动配合,通过采用转动轮43与托盘的边进行配合,进而降低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在操作粉末刮平装置时受到来自托盘的阻力更小,进而降低驱动粉末刮平装置所需要的力,使得使用粉末刮平装置时更加省力。综上,通过设置移动支撑部4使得整体装置可以针对不同宽度以及不同刮平需要的托盘进行相应调节变化,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30.为了使得托盘内的粉末在经过钉耙2初步进行刮平后均可以由后续的刮平板3进行刮平,进一步地,沿着主横梁1长度方向,钉耙2的有效作用宽度与刮平板3的有效作用宽度相同,采用相同的作用宽度使得刮平工作可以一步到位,无需就一处进行反复的刮平工作,故而提高了刮平的效率。
31.进一步地,钉耙2末端距主横梁1表面的距离大于刮平板3末端距主横梁1表面的距离,使得钉耙2的作用深度大于刮平板3的作用深度,由于钉耙2由多个中间存在间隙的钉齿21按直线排列等距组成,故当钉耙2进行刮平时,粉末更厚区域的粉末会通过钉齿21之间的间隙朝其他区域进行分散,并且分散效果良好。而刮平板3刮平时由于其为密封的板状结构,多余的粉末只能从刮平板3填补至其他区域,分散效果较差,故而设置使刮平板3相对于
钉耙2更短(即刮平板3的作用深度小于钉耙2的作用深度)。
32.进一步地,刮平板3包括直板段31、弧形板段32。直板段31与主横梁1连接固定。弧形板段32连接于直板段31的末端,且弧形板段32的凸面朝钉耙2所在方向。通过设置弧形板使得处于刮平板3底部上多余的粉末会自动的顺着弧形板与粉末面之间的间隙均匀分散在托盘内粉末较薄的区域,并且通过弧形板的整平后的粉末表面非常的平整,刮平效果更好。
33.为了降低使用粉末刮平装置所需要的力,进一步地,主横梁1以及钉耙2和刮平板3均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如铝合金、钛合金等)制成。通过采用轻质高强度合金制作粉末刮平装置的主体,使得粉末刮平装置整体重量大幅降低,从而使得在使用粉末刮平装置时,所需要的力度也会更小,进而节省使用人员所需的力。
3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