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47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包装盒进行喷码的时候,自动将包装盒分页前需要根据产品尺寸人工调整限位包装盒的位置,采用人工调整位置的方式效率较低;且分页装置效果不够稳定,需要多次调整才能得到较好的分页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调整分页位置,效率较低,分页效果不稳定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所述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传送带装置、调节装置、喷码装置以及收纳装置。设备主体具有一支撑平台,传送带装置铺设于支撑平台。调节装置架设于支撑平台并位于传送带装置顶部,调节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限位板以及第二限位板,两个支撑板对称间隔设置,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均连接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第一电机和第一丝杠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机和第二丝杠的一端连接,第一限位板间接地和第一丝杠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丝杠带动第一限位板移动至预定的位置,第二限位板间接地和第二丝杠连接,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丝杠带动第二限位板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从而通过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调节分页口大小。喷码装置架设于支撑平台并位于传送带装置顶部,工件在传送带装置的输送作用下依次经过调节装置和喷码装置,以分别对应地进行分页和喷码。收纳装置设置传送带装置的一端以收集喷码后的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固定连接于第一丝杠并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第二移动板固定连接于第二丝杠并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导滑杆和分页压辊,第一导滑杆连接于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位于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之间,分页压辊固定连接于第一导滑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支撑架、安装板、导轨、第三移动板以及压轮,安装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架,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滑块并通过导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导轨,导轨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移动板,压轮固定连接于第三移动板,压轮可操作地下压以压在放置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限位卡块和自动上扣,限位卡块固定安装于安装板,自动上扣固定于压轮,自动上扣可操作地扣合于限位卡块以固定压轮的位置,或者自动上扣可操作地脱离限位卡块以便于压轮下压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调节装置包括把手,把手固定于压轮,操作把手以使得自动上扣扣合于限位卡块或者脱离限位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喷码装置包括运送皮带、第一限位压辊、第二限位压辊、调整平台、工件感应部件以及控制器,第一限位压辊架设于传送带装置的顶部,第二限位压辊架设于传送带装置的顶部并和第一限位压辊间隔平行设置,调整平台可移动地架设于传送带装置的顶部,调整平台的一侧连接喷码主机的喷码头,工件感应部件位于调整平台一侧并检测工件位置,控制器和工件感应部件电性连接并根据检测到的工件位置控制移动调整平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喷码装置包括固化灯,固化灯位于传送带装置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传送带装置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送料皮带、运送皮带以及第三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以及第四转轴均平行间隔地架设于支撑平台,送料皮带连接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调节装置位于送料皮带的顶部,运送皮带连接于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之间,喷码装置位于运送皮带顶部,电机通过链轮同时驱动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以使送料皮带和运送皮带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收纳装置包括托盘和三个挡片,托盘固定于传送带装置的端部,三个挡片分别间隔且可调整地设置于托盘以阻挡置于托盘上的工件掉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装置的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杠转动,第一丝杠带动第一限位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同样地,第二电机带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带动第二限位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这样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自动地将调整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大小,即可以调节分页喷码设备的分页口的大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预先根据工件的尺寸大小通过程序输入控制调节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目标位置,从而实现自动调节分页口的大小。这样可以取代人工调节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调节的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导滑杆和分页压辊,使得工件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送入时可以通过分页压辊进行分页,分页压辊可以保证单张分页,获得稳定的分页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轮,以使压轮能够可操作地下压至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工件表面,从而给工件施加一个下压力,这样有助于工件通过分页压辊时实现单张分页的效果,从而得到稳定的分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前视图;结

图3是图2中a-a位置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位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所述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传送带装置2、调节装置3、喷码装置4以及收纳装置5。

设备主体1作为整个所述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的支撑结构,设备主体1具有一个支撑平台11。传送带装置2铺设于设备主体1的支撑平台11并用于对包装盒等工件进行输送。调节装置3架设于支撑平台11并位于传送带装置2的顶部。喷码装置4架设于支撑平台11并位于传送带装置2的顶部,且喷码装置4位于调节装置3的一侧。收纳装置5设置于传送带装置2的一端并用于收集喷码后的工件。

传送带装置2包括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3、第四转轴24、送料皮带25、运送皮带26、第三电机27、第一链轮28、第二链轮29、第三链轮210。第一转轴21、第二转轴22、第三转轴23以及第四转轴24均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平行间隔架设于支撑平台11。送料皮带25连接于第一转轴21和第二转轴22之间。调节装置3位于送料皮带25的顶部,即送料皮带25从调节装置3的底部穿过。运送皮带26连接于第三转轴23和第四转轴24之间。送料皮带25和运送皮带26并排毗邻设置。喷码装置4位于运送皮带26顶部,即运送皮带26从喷码装置4的底部穿过。其中第三转轴23的一端穿透并延伸出设备主体1的支撑平台11并和第一链轮28连接,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延伸出转轴并和第二链轮29连接,第二转轴22的一端延伸出设备主体1的支撑平台11并和第三链轮210连接。第一链轮28、第二链轮29、第三链轮210之间通过一条链条连接。这样,第三电机27通过链轮同时驱动第二转轴22和第三转轴23转动,以使送料皮带25和运送皮带26运行。

调节装置3可自动根据工件的尺寸大小调节分页口大小,从而自动对经过的工件进行分页。具体地,调节装置3包括两个支撑板31、第一丝杠32、第二丝杠33、第一电机34、第二电机35、第一限位板36、第二限位板37。

两个支撑板31对称地间隔设置于支撑平台11的两侧,支撑板31为矩形并竖立固定于支撑平台11。支撑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盖314,上盖3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2,固定板322的一侧固定连接一手动滑台323,手动滑台323的一侧固定有挡块324。

第一丝杠32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1之间,也就是说,第一丝杠3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31。而且,第一丝杠32的其中一端穿透其中一个支撑板31并延伸至支撑板31的另一侧。第一转轴21位于第一丝杠32的底部。

第二丝杠33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1之间,也就是说,第二丝杠3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31。而且,第二丝杠33的其中一端穿透其中一个支撑板31并延伸至支撑板31的另一侧。

第一电机34和第一丝杠32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电机34驱动第一丝杠32转动。具体来说,第一电机34连接于第一丝杠32穿透支撑板31并延伸至支撑板31另一侧的一端端部,也就是说,第一电机34位于支撑板31的外侧。

第二电机35和第二丝杠33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二电机35驱动第二丝杠33转动。具体来说,第二电机35连接于第二丝杠33穿透支撑板31并延伸至支撑板31另一侧的一端端部,也就是说,第二电机35位于支撑板31的外侧。而且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35两者位于支撑板31的同一侧并且通过电机防尘罩325包裹。

第一限位板36间接地和第一丝杠32连接,而且第一限位板36竖立于支撑平台11上,这样第一电机34带动第一丝杠32转动,第一丝杠32再带动第一限位板36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具体地,调节装置3包括第一移动板38,第一移动板38固定于第一丝杠32并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36,也就是说,第一限位板36通过第一移动板38和第一丝杠32连接,第一丝杠32通过第一移动板38带动第一限位板36沿着上盖314移动。

第二限位板37间接地和第二丝杠33连接,且第二限位板37竖立于支撑平台11上。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两者平行间隔相对设置,从而形成分页口。第二电机35带动第二丝杠33转动,第二丝杠33带动第二限位板37移动至预定的位置。具体地,调节装置3包括第二移动板39,第二移动板39固定于第二丝杠33并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37,也就是说,第二限位板37通过第二移动板39和第二丝杠33连接,第二丝杠33通过第二移动板39带动第二限位板37沿着上盖314移动。

这样通过第一电机34和第二电机35分别对应地自动调节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至合适的位置,就可以调节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两者之间的间距大小。通过调节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之间的间距即实现调节分页口大小。

调节装置3还包括第一导滑杆310和分页压辊311,第一导滑杆310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1之间,且第一导滑杆310位于第一丝杠32和第二丝杠33之间,第一导滑杆310的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分别与第一移动板38和第二移动板39连接。分页压辊311固定连接于第一导滑杆310的中间位置。

调节装置3包括第二导滑杆312,第二导滑杆312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1之间,第二导滑杆312位于第一导滑杆310和第二丝杠33之间。第一丝杠32、第一导滑杆310、第二导滑杆312、第二丝杠33四者均相互平行间隔并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二导滑杆312的两端通过直线轴承分别与第一移动板38和第二移动39连接。

调节装置3包括压轮313,压轮313安装于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之间的顶部位置。这样当将工件送入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之间形成的分页口时,压轮313可操作地下压以压在放置于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之间的工件上,从而施加给工件一个下压的外力,有助于对工件进行单张分页。

进一步地,调节装置3包括支撑架315、安装板316、导轨317、第三移动板318、限位卡块319、自动上扣320、把手321。上盖3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板31的顶部,支撑架315安装于上盖314顶部,安装板316固定安装于支撑架315的一侧。安装板3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滑块并通过导滑块可滑动地连接导轨317。导轨317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移动板318。第三移动板318的一侧固定连接齿条,安装板316的一侧固定有和第三移动板318的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压轮313固定连接于第三移动板318的底部,把手321固定连接于压轮313的一侧,压3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自动上扣320。限位卡块319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16的一侧并可与自动上扣320配合。通过操作把手321,使得自动上扣320可操作地扣合于限位卡块319以固定压轮313的位置,或者自动上扣320可操作地脱离限位卡块319以便于压轮313下压工件。

喷码装置4用于对包装盒等产品工件进行喷码。喷码装置4包括第一限位压辊41、第二限位压辊42、调整平台43、工件感应部件44以及控制器45。

第一限位压辊41架设于运送皮带26的顶部,第一限位压辊41平行于运送皮带26的宽度方向设置。具体地,喷码装置4还包括第一方管架46,第一方管架46设置于运送皮带26的旁侧,第一限位压辊41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一方管架46,以便于调整第一限位压辊41的位置。

第二限位压辊42也架设于运送皮带26的顶部并平行于运送皮带26的宽度方向设备。第一限位压辊41和第二限位压42间隔平行设置。具体地,喷码装置4还包括第二方管架47,第二方管架47设置于运送皮带26的旁侧,第二限位压辊42可移动地连接于第二方管架47,以便于调整第二限位压辊42的位置。

调整平台43可移动地架设于运送皮带26的顶部,调整平台43的一侧连接喷码主机48的喷码头481。喷码头481通过连接482固定连接于调整平台43的一侧。由于调整平台43可操作移动,从而调整平台43带动喷码头481移动,以调整喷码位置。

工件感应部件44位于调整平台43的一侧并用于检测位于运送皮带26上的工件位置。可选地,工件反应部件44为光电传感器。

控制器45和工件感应部件44电性连接,控制器45固定连接于设备主体1的一侧并设有控制面板451,电机防尘罩325位于控制面板451的旁侧,喷码主机48位于电机防尘罩325的旁侧。工件感应部件44在工作过程中检测到工件的位置后反馈给控制器45,控制器45根据检测到的工件位置控制移动调整平台43移动到预定的位置。

进一步地,喷码装置4包括电动执行器49,电动执行器49设置于调整平台43的一侧并和控制器45电性连接。控制器45通过电动执行器49控制调整平台43移动。

喷码装置4还包括第一固定板410、第二固定板411以及铝型材架412,铝型材架412为一矩形框架并架设于运送皮带26的顶部。铝型材架412顶部设有喷码外罩413。第一固定板410固定于铝型材架412上,第二固定板411固定于第一固定板410的一侧,电动执行器49固定于第二固定板411的一侧。换而言之,电动执行器49通过第一固定板410和第二固定板411固定于铝型材架412。

喷码装置4还包括固化灯414,固化灯414固定于铝型材架412的一侧内壁上并位于运送皮带26的顶部。固化灯414用于对经过喷码头481喷码后的工件进行照射固化,进一步强化喷码效果。

收纳装置5包括固定板51、调整板52、托盘53和三个挡片54,固定板5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板51在设备主体1两侧对称设置。调整板52位于设备主体1的一侧并位于固定板51的底部。托盘53通过把手和调整板52的一侧固定连接。托盘53固定于传送带装置2的端部,三个挡片54分别间隔且可调整地设置于托盘53以阻挡置于托盘53上的工件掉落。

初始位置时,压轮313处于上极限位置,自动上扣320扣住限位卡块319,固化灯414、第一限位压辊41、喷码头481、第二限位压辊42以及工件感应部件44均调整至最合适位置,挡片54和托盘53也调整至合适位置。

工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查看需要分页喷码的工件,然后在控制器45的控制面板451上选择预先输入好的工件数据,通过控制器45的程序自动控制第一电机34启动并带动第一丝杠32转动,第一丝杠32进而带动第一移动板38移动至预定的位置,第一移动板38进而带动第一限位板36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与此同时,控制器45通过程序也自动控制第二电机35启动并带动第二丝杠33转动,第二丝杠33进而带动第二移动板39移动至预定位置,第二移动板39进而带动第二限位板37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从而根据工件尺寸调整好分页口大小。然后工作人员将工件放入第一限位板36和第二限位板37之间,工作人员拉动把手321使得自动上扣320脱离限位卡块319,即自动上扣320和限位卡块319两者脱离扣合状态,压轮313向下移动至压在工件上,以给工件施加一个下压力。接着启动第三电机27带动第二链轮2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链轮28与第三链轮210转动,进而带动送料皮带25与运送皮带26运行。最下方工件被送料皮带25带动向图1中左侧移动,经过分页压辊311分离进入运送皮带26,工件感应部件44感应到工件,则喷码头481在工件到合适位置时进行喷码,然后工件进入托盘53并位于挡片54的限位范围内。整个所述全自动调节的分页喷码设备按照上述步骤对多个工件持续进行分页喷码工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描述以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