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0916发布日期:2021-03-30 19:5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



背景技术:

送扣机,一般配合钉扣机使用,其作用是将纽扣依次输送至钉扣机处进行钉扣。在缝纫行业中,很多纽扣是带图案或者文字的,钉缝的时候需要按照预定的方向。现有的钉缝纽扣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识别,但工作效力相对低下,不符合现代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另一种是通过视觉识别头识别纽扣方向后输送,如cn201610720850-一种送扣机中纽扣的角度识别机构。由于该送扣机识别纽扣的速度需要与钉扣机匹配,因此对镜头识别要求相对较高,一般的视觉识别头价格在两万以上,造成整体设备造价也相对高昂。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送扣机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识别爪进入纽扣的扣眼中带动纽扣转动以使纽扣达到视觉识别头的正确识别,再通过识别爪将纽扣送至输送机构入口端,使纽扣输送至输送机构出口端,输送机构中可预存多个纽扣,对视觉识别头的速度要求较低,相应的成本也较低,且达到纽扣自动识别和输送效果,提高了送扣机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包括识别送料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识别送料机构包括识别电机,连接在识别电机转轴上的识别爪,带动识别电机作升降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带动识别电机作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板,位于输送板上方的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纽扣位于开口上,所述识别爪位于纽扣正下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为纵向气缸,所述识别电机连接在纵向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纵向气缸的缸体上设有纵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所述识别电机上设有在纵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上滑动的纵向滑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气缸,横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在横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上滑动的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气缸的活塞杆和横向滑块连接,所述纵向气缸连接在横向滑块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滑块上设有和横向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浮动接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内的皮带轴,套设在皮带轴外的皮带,驱动皮带轴的电机;所述皮带轴和外壳体通过深沟球轴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皮带为双层柔性皮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延伸至输送带机构入口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纽扣上方的视觉识别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识别爪进入纽扣的扣眼中带动纽扣转动以使纽扣达到视觉识别头的正确识别,再通过识别爪将纽扣送至输送机构入口端,使纽扣输送至输送机构出口端,输送机构中可预存多个纽扣,对视觉识别头的速度要求较低,相应的成本也较低,且达到纽扣自动识别和输送效果,提高了送扣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送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识别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识别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输送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纽扣识别机输送通道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输送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所示的第三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所示的挡块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所示的挡块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的送扣机,包括识别送料机构2,输送机构3,挡块定位机构5,输送调节机构4,震盘1,取扣机械爪6,视觉识别头7。

如图2-5和图11所示的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包括识别送料机构2,输送机构3。

所述识别送料机构2包括识别电机21,连接在识别电机21转轴上的识别爪211,带动识别电机21作升降移动的纵向驱动机构,带动识别电机21作横向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

所述纵向驱动机构为纵向气缸22,所述识别电机21连接在纵向气缸22的活塞杆上,所述纵向气缸22的缸体上设有纵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23,所述识别电机21上设有在纵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23上滑动的纵向滑块24。

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向气缸28,横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25,在横向微型滚珠直线导轨25上滑动的横向滑块26;所述横向气缸28的活塞杆和横向滑块26连接,所述纵向气缸22连接在横向滑块26上。所述横向滑块26上设有和横向气缸28的活塞杆连接的浮动接头27,便于安装。

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板31,位于输送板31上方的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包括外壳体32,位于外壳体32内的皮带轴34,套设在皮带轴34外的皮带33,驱动皮带轴34的电机36。所述皮带轴34和外壳体32通过深沟球轴承35连接。所述皮带33为双层柔性皮带。

输送板31和皮带33之间形成间隙,当纽扣输送至输送带机构入口端时,被皮带33压住,在摩擦力带动下进入间隙中,并从输送带机构入口端被输送至输送带机构出口端,再被取扣机械爪6爪取送到相应的钉扣机上。输送中保持定的压紧力,防止纽扣在输送中旋转。

输送机构3中能预存一定数量的纽扣,一般为10-15粒,下一件衣服即可由预存的纽扣供应,因此对视觉识别头7的速度要求较低,相应的成本也较低。输送带机构前端设有检测头8,当皮带33中纽扣补满时,识别送料机构会暂时停止。

所述输送板31上开设有开口310,所述纽扣位于开口310上,所述识别爪211位于纽扣正下方。所述开口310延伸至输送带机构入口端。

该纽扣识别自动送扣机工作原理如下:从震盘1出来的纽扣,经高压吹气装置,吹送至活动压台57下方,即开口310上且位于视觉识别头7下方,纵向气缸22和识别电机21同时工作,带动识别爪211旋转向上,使识别爪211穿过开口310进入纽扣的扣眼中,活动压台57后撤,视觉识别头7开始识别纽扣方向是否正确,如方向错误则旋转90度直至正确为止,正确识别后,横向气缸28工作,带动识别电机21横向移动至输送带机构入口端,识别爪211带动纽扣在开口310中同步移动至输送带机构入口端,将纽扣输送出去,然后纵向气缸22带动识别电机21下降,横向气缸28带动识别电机21复位,进行下一粒纽扣识别。

如图6-10所示的纽扣识别机输送通道调节结构,包括挡块定位机构5和输送调节机构4。下文中提及的纽扣为样板纽扣,与需要识别的纽扣规格一致。

所述挡块定位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56,连接在第一气缸56活塞杆上的活动压台57,驱动第一气缸56作横向移动的第一调节机构。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承载台54,连接在承载台54上的第一定位块542和第一拔叉块541,位于第一定位块542和第一拔叉块541之间的纽扣55,滑杆座52,和滑杆座52配合的滑杆51,第一连接杆53。所述第一气缸56连接在滑杆51一端。

滑杆51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缸561以及连接在第二气缸561活塞杆上的挡块562,挡块562是辅佐取扣机械爪6的,使输送机构3送过来的纽扣中心点始终位于取扣机械爪6的正上方。

所述第一连接杆53两端分别和第一拔叉块541和滑杆5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3中间和滑杆座52连接。第一拔叉块541通过轴肩螺钉连接在承载台54上。

所述第一连接杆53和第一拔叉块541、滑杆51均通过螺栓型滚针轴承531连接,所述滑杆座52上连接有轴承521,所述第一连接杆53和轴承521通过轴肩螺钉53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53驱动滑杆51相对滑杆座52横向移动。纽扣55的直径不同可调节第一拔叉块541的位置,第一拔叉块541位置移动,会带动第一连接杆53转动,第一连接杆53会驱动滑杆51相对滑杆座52横向移动以调整第一气缸56的位置,从而可确保震盘1输送过来需要识别的纽扣中心点始终位于视觉识别头7的正下方。

第一拔叉块541的移动距离是纽扣的直径,而滑杆51只需要移动半径即可,所以要通过杠杆比例调节,使得第一拔叉块541的旋转中心与上下的拔动位长度比为2:1,从而可直接用纽扣的直径来使纽扣的中心位不变。

所述活动压台57上方连接有压扣弹簧58,所述活动压台57下方连接有挡块59。所述活动压台57位于输送板31上方,具体地,挡块59位于开口310上的纽扣的前方,对纽扣起到定位作用,活动压台57位于纽扣的上方,活动压台57和纽扣之间存在细微间隙,对纽扣起到固定作用,便于识别爪211穿过开口310进入纽扣的扣眼中。当识别爪211进入纽扣中后,第一气缸56活塞杆回缩,活动压台57从纽扣上方移开,便于视觉识别头7对纽扣进行识别。

所述输送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位于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之间的输送板31,位于输送板31上方的输送带机构3,用于调节输送带机构3和输送板31间隙的第二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距离的第三调节机构。

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41,若干根调节柱421,横板42。所述调节柱421穿过固定板41,所述调节柱421底部和外壳体32连接,所述调节柱421顶部和横板42连接,所述横板42上连接有垫柱422,所述固定板41上放置有纽扣423,所述垫柱422挤压在纽扣423上。

根据纽扣423厚度大小不同,可调节输送带机构3的高度,进而可调节输送板31和皮带33之间的间隙大小,使得输送中保持定的压紧力,防止纽扣423在输送中旋转,从而可适用不同规格纽扣的送扣操作,通用性强,降低了成本。

所述第三调节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挡块311上的第二连接杆461和铰接在第二挡块312上的第三连接杆463,旋转臂462。所述旋转臂462分别和第二连接杆461、第三连接杆463铰接。交接处均通过轴肩螺钉连接。

通过旋转臂462、第二连接杆461、第三连接杆463的相对转动,可实现同步调节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距离,从而调节输送板31的宽度,从而可适用不同规格纽扣的送扣操作,通用性强,降低了成本。

所述第一挡块311上连接有第一立板43,所述第二挡块312上连接有第二立板44,所述第一立板43上连接有第二定位块431,所述第二立板44上连接有第三定位块441,所述第二定位块431连接在固定板41上,所述第三定位块441活动连接在固定板41上。手动扳开第二定位块431、第三定位块441,放置纽扣,通过纽扣的大小调整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的宽度。

所述第一立板43上连接有第一导轴47,所述第一导轴47穿过第二立板44,所述第一导轴47端部设有压簧471。

还包括穿过第一挡块311和第二挡块312的第二导轴45,所述第二导轴45端部设有压簧451。所述第二导轴45的个数为两个。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