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11832发布日期:2021-04-02 09:3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料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骨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砂石骨料是建筑工程中砂、卵石、碎石、细石、机砂等材料的统称,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而骨料输送机是混凝土搅拌站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来将骨料仓中的骨料输送至搅拌设备中,与其他的砂石以及水泥一起进行搅拌。

公告号为cn205735551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搅拌站骨料输送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水平传送带、接于水平传送带端部的上升传送带,上升传送带上与水平传送带的相接处设有挡料斗,挡料斗包括位于上升传送带上表面两侧的侧挡板、位于上升传送带靠近地面一端的后挡板,后挡板的下端连接有柔性板,柔性板的下端贴于上升传送带的表面并向上升传送带的上升方向弯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水平传送带在传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移动速度,从而水平传送带带动骨料移动至水平传送带端部下料时,部分骨料会由于惯性力,依然朝向水平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飞出,从而会有部分骨料不能落在下方的上升传送带,进而造成骨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骨料传送过程中骨料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骨料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骨料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骨料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有主动辊、从动辊,且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套设有传送带,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有传送电机,所述传送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于主动辊的一端,所述机架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位于机架靠近骨料下料的一端设置,两所述支撑架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沿传送带传送方向设置,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支撑缓冲件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连接于缓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电机驱动主动辊转动,主动辊带动传送带移动,从而使传送带能够带着骨料沿着传送带传送方向移动,当骨料移动至传送带出料的一端时,由于惯性,使骨料继续朝向传送方向飞出,从而冲击在缓冲件上,缓冲件能够阻止骨料继续朝向传送方向移动,从而使骨料由于缓冲件的阻碍,只能落在传送带下方的其他传送带上,减少骨料飞出造成浪费,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将缓冲件稳定支撑,防止缓冲件由于骨料的冲击而出现偏移。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机架的支架,且所述支架位于机架靠近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所述支架跨设于传送带并位于传送带上方,所述支架设置有绳索,所述绳索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另一端连接于缓冲件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绳索的一端连接于支架,另一端连接于缓冲件,使缓冲件的位置得到限定,同时由于缓冲件利用绳索进行固定,从而也方便对缓冲件进行更换,拆卸方便。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门架,所述门架上端固定连接有轮架,所述轮架转动连接有可配合绳索滑移的转动轮,所述支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收绳组件,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绳组件,另一端绕过转动轮并连接于缓冲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收绳组件,收绳组件能够将绳索进行收卷,使绳索滑移于转动轮,进而使绳索能够拉动缓冲件,使缓冲件上端能够朝向传送带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缓冲件对骨料的阻挡角度能够进行调节,由于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以及所传送骨料的重量会影响骨料飞出的惯性力的大小,从而操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节缓冲件的转动角度,使缓冲件能够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节。

优选的,所述收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架的收绳电机,所述收绳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收卷轮,所述绳索背离缓冲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卷轮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收绳电机,收绳电机能够驱动收卷轮转动,使收卷轮能够将绳索卷绕在收卷轮上,进而使绳索能够将缓冲件转动,使缓冲件对骨料的阻挡缓冲角度改变,方便调节。

优选的,所述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钩,所述缓冲件上端固定连接有供锁钩挂接的钩环,所述锁钩可拆卸连接于钩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锁钩,锁钩能够与钩环可拆卸连接,从而当需要更换缓冲件时,可方便将锁钩与钩环拆卸分离,单独将缓冲件从支撑架拆卸即可,省去其他的拆卸操作,使拆卸更加便捷,同时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架的挡板,两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传送带对齐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骨料能够冲击在缓冲板上,缓冲板对骨料进行阻挡,防止骨料继续沿传送带传送方向移动,同时缓冲板两端的挡板能够防止骨料击打在缓冲板上时,向四周飞溅,误伤操作人员。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缓冲板的弧形朝向背离传送带的方向凸出,所述挡板呈扇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骨料沿传送带传送方向飞出并击打在缓冲板上时,由于缓冲板呈弧形设置,从而减少骨料对缓冲板的正面撞击,进而减小骨料击打在缓冲板上造成小砂石飞溅的几率,同时挡板也能够防止砂石飞溅,使骨料能够沿着缓冲板弧形面缓和落下至传送带下方的其他传送带,减少骨料落在传送带外部的几率。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朝向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缓冲条,所述缓冲条截面呈三角形设置,若干所述缓冲条沿缓冲板周向等距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缓冲条,使骨料冲击在缓冲板上时,会依次通过缓冲条,从而减少骨料与缓冲板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小骨料与缓冲板之间的摩擦,同时由于缓冲条呈三角形设置,将摩擦转化为骨料与骨料之间的摩擦,从而延长了缓冲板的使用寿命,其次还具有减缓骨料下料速度的效果,防止骨料堆积在下方的其他传送带上。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缓冲件能够阻止骨料继续朝向传送方向移动,从而使骨料由于缓冲件的阻碍,只能落在传送带下方的其他传送带上,减少骨料飞出几率,减少原料浪费,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将缓冲件稳定支撑,防止缓冲件由于骨料的冲击而出现偏移。

通过设置缓冲条,延长了缓冲板的使用寿命,其次还具有减缓骨料下料速度的效果,防止骨料堆积在下方的其他传送带上,使骨料下料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机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主动辊;3、从动辊;4、传送带;5、传送电机;6、支撑架;7、缓冲件;8、支撑机构;71、挡板;72、缓冲板;73、缓冲条;81、支架;82、绳索;9、门架;91、轮架;92、转动轮;93、收绳组件;931、收绳电机;932、收卷轮;10、锁钩;101、钩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骨料输送装置。参照图1与图2,一种骨料输送装置包括呈水平的机架1,机架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主动辊2,且机架1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呈水平的从动辊3,同时主动辊2与从动辊3的轴向平行,主动辊2与从动辊3之间套设有传送带4,机架1外壁焊接有传送电机5,传送电机5输出端焊接于主动辊2的一端,机架1两侧分别焊接有呈水平的支撑架6,支撑架6的长度方向沿传送带4传送方向设置,且支撑架6位于机架1靠近传送带4出料的一端设置,两支撑架6之间转动连接有缓冲件7,缓冲件7沿传送带4传送方向设置,且缓冲件7与传送带4对齐,机架1焊接有用于支撑缓冲件7的支撑机构8,支撑机构8连接于缓冲件7。

参照图1与图3,缓冲件7包括铰接于支撑架6背离机架1一端的挡板71,挡板71呈竖直设置,挡板71沿竖直平面转动,且挡板71呈扇形,两挡板71之间焊接有呈弧形的缓冲板72,且缓冲板72与传送带4对齐设置,缓冲板72的弧形凸出朝向背离传送带4的方向设置,缓冲板72位于挡板71背离支撑架6的一端设置,缓冲板72朝向传送带4的内侧壁焊接有若干呈水平的缓冲条73,且缓冲条73沿缓冲板72周向等距排列设置,缓冲条73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设置,从而使骨料通过缓冲条73时,能够使部分骨料推积在相邻两缓冲条73之间,使骨料与缓冲板72之间的摩擦转化为骨料与骨料之间的摩擦,进而延长缓冲板72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与图4,支撑机构8包括焊接于机架1的支架81,支架81位于机架1靠近支撑架6的一端设置,且支架81包括一横部、两竖部,横部的两端分别与两竖部的上端焊接,且横部与竖部成垂直设置,从而支架81的两竖部分别设置于传送带4的两侧且支架81的横部位于传送带4上方,且支架81横部的位置高于缓冲板72上端的位置,支架81横部的上表面焊接有呈竖直的门架9,且门架9的结构与支架81结构相同,门架9横部的下表面焊接有呈竖直的轮架91,轮架9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轮92,且转动轮92的轴向呈水平设置,支架81横部上表面焊接有收绳组件93,收绳组件93包括焊接于支架81上表面的收绳电机931,收绳电机931为伺服电机,收绳电机931输出端焊接有收卷轮932,收卷轮932的侧壁焊接有配合转动轮92转动的绳索82,且绳索82的一端焊接于收卷轮932侧壁,另一端绕过转动轮92并焊接有锁钩10,且缓冲板72上端焊接有供锁钩10挂接的钩环101,从而使锁钩10可拆卸连接于钩环101。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传送带4带动骨料沿着传送带4传送方向移动,当骨料移动至传送带4出料的一端时,由于惯性,骨料会沿着传送方向继续移动,从而骨料会击打在缓冲板72上,使骨料沿着缓冲板72的弧形面向下移动,并落在传送带4出料端下方的其他传送带4上,同时挡板71能够防止骨料四处飞溅,进而减少骨料落在传送带4外部的几率,同时操作者可根据传送带4的移动速度以及传送的骨料重量,来通过收绳电机931驱动收卷轮932对绳索82进行收卷与放卷,从而使绳索82能够移动缓冲板72的角度,使缓冲板72对骨料的阻挡角度,能够根据不同情况来灵活调节,从而方便使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