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置物柜及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2169发布日期:2021-05-25 12:3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置物柜及配送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置物柜及配送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种类和性能也日益繁多,以满足不同行业的智能化工作需求。传菜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型菜品传输用的机器人,普及率越来越高,其能够应用于餐厅、食堂等场合,减轻服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在菜品运输的过程中保证菜品的安全和卫生,传菜机器人的主体上通常设置有用于放置菜品的腔体,且传菜机器人在腔体的开口处设置有能够相对主体开合的柜门。柜门的锁紧机构一般采用机械锁或者磁吸式门锁进行锁合。

现有技术提供的磁吸式门锁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磁铁和金属件,磁铁和金属件分别设置在主体和柜门上,在柜门关闭时,通过磁铁和金属件的磁吸吸合保证柜门锁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需要打开柜门时,依靠人工拉动柜门产生的拉力大于磁铁对金属件的磁吸力进行开门。

具体来说,即,现有技术提供的磁吸式门锁,当磁铁与金属件之间的磁吸力越大,柜门锁闭时越稳定,但人开门所需的力越大,降低开门便利性;若磁铁与金属件之间的磁吸力较小,则会导致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尤其是在过坎或遇到冲击状态下,容易导致柜门在冲击作用力下打开,影响机器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置物柜,提高柜体与柜门的锁合稳定性和可靠性,节省柜门开启所需用力,提高柜门开启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送机器人,提高配送机器人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配送机器人的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置物柜,包括柜体和能够相对所述柜体旋转开合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第一磁吸组件,所述柜体上设置有第二磁吸组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和所述第二磁吸组件能相互吸附,所述柜门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连接,且所述转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动切换;

当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转动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接触吸附,所述柜门关闭于所述柜体;当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转动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与所述第二磁吸组件远离脱开,所述柜门开启于所述柜体。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设于所述柜门外且与所述第一磁吸组件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包括金属吸附件以及转接件,所述金属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柜门的内侧,所述转接件穿设于所述柜门的相对两面,所述转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金属吸附件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磁吸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第一磁吸组件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往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转接件绕水平重合的中心轴线在竖向的所述柜门上转动,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接件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柜门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吸附件或所述转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柜门上设置有竖向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连接于所述转接件上进而所述转接件可绕竖向轴在相对所述柜门的径向面内转动,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扭簧,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柜门或所述转动轴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吸附件朝向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所述转接件的第二端嵌设在所述容置槽中,且所述容置槽被配置为能够限制所述转接件相对所述金属吸附件转动。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吸附件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侧面呈台阶面,所述台阶面包括凸面以及凹面,当所述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凸面与所述柜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凹面与所述柜门之间的距离;

所述凸面形成用于接触吸附所述第二磁吸组件的磁吸吸附面,所述金属吸附件与所述转接件通过穿设于所述凹面及所述转接件的第一螺纹连接件连接。

作为一种置物柜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磁吸组件包括所述磁石、收纳件和挡封件,所述收纳件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挡封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处并与所述收纳件连接。

一种配送机器人,包括移动底盘,所述移动底盘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置物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置物柜,通过设置转动件带动第一磁吸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能够在柜门相对柜体关闭且需要打开柜门时,旋转转动件,使转动件带动第一磁吸组件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处,从而使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错位设置,减小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磁吸力;该种设置,可以保证即使在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磁吸组件与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磁吸力很大,也可以在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柜门相对柜体打开,从而可以减小对第一磁吸组件和第二磁吸组件之间的磁吸力要求,即能保证柜门与柜体磁吸锁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能有效减小开门所需作用力,提高开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通过采用上述的置物柜,能够保证配送机器人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方便配送机器人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置物柜在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置物柜在另一个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柜门和第一磁吸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柜门和第一磁吸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柜门和第一磁吸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磁吸门锁组件;20、柜体;201、顶板;202、底板;203、支撑骨架;30、柜门;301、门体;3011、限位槽;3012、第一转动让位槽;3013、第一通孔;302、上边框;3021、避让槽;3022、第二转动让位槽;40、把手;401、第一定位面;402、第二定位面;403、第一连接螺纹孔;

1、第一磁吸组件;11、金属吸附件;111、吸附板部;1111、凸面;1112、凹面;112、限位板部;113、容置槽;12、转接件;121、第一连接部;1211、锁紧螺纹孔;122、第二连接部;1221、止转面;123、第三连接部;124、第四连接部;125、第二螺纹连接孔;126、限位面;127、轴穿孔;13、弹性复位件;14、第一螺纹连接件;15、锁紧螺钉;16、转动轴;

2、第二磁吸组件;21、收纳件;22、挡封件;221、磁吸贴合面;23、第二螺纹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柜的在一个视角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柜在另一视角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置物柜,其包括柜体20、与柜体20枢接且能够相对柜体20旋转开口的柜门30以及用于磁吸锁定柜门30与柜体20的磁吸门锁组件10。柜体20用于对物品进行支撑和存放,其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物品的容置空间;柜门30用于封闭或露出容置空间,以实现物品在容置空间的取放;磁吸门锁组件10用于在柜门30相对柜体20关闭时,吸合柜门30和柜体20,保证柜门30封闭状态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柜可以应用于各类需要存放或搬运物品的场合中,如可以设置在传菜机器人上,用于对菜品进行传输,本实用新型对置物柜的应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柜体20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矩形支撑骨架203以及连接于两个支撑骨架203底部的底板202、连接于两个支撑骨架203顶端的顶板201和围设于支撑骨架203三侧且分别与底板202和顶板201垂直连接的三个侧板(未示出),柜门30设置在柜体20未设置侧板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柜体20仅为示例性结构,现有技术中其他形式的柜体20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且柜体20的结构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柜门30呈对开式设置,每个柜门30上端均设置有用于便于操作柜门30的把手40。柜门30的设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设置,此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磁吸门锁组件10对应设置有两组,且磁吸门锁组件10设置在柜门30的顶端并位于靠近另一柜门30的一侧,减小柜门30开启所需作用力。在其他实施例中,磁吸门锁组件10也可以在每个柜门30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组。

具体地,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如图3所示,磁吸门锁组件10包括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第一磁吸组件1设置在柜门30上,第二磁吸组件2设置在柜体20上,且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能相互吸附;柜门3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转动件与第一磁吸组件1连接,并能带动第一磁吸组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转动切换;当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柜门30关闭所述柜体20,且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接触吸附;当第一磁吸组件1转动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磁吸组件1与第二磁吸组件远离脱开,柜门30能够开启于柜体20。

本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柜,通过设置转动件带动第一磁吸组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能够在柜门30相对柜体20关闭且需要打开柜门30时,旋转转动件,使转动件带动第一磁吸组件1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处,从而使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错位设置,减小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之间的磁吸力;该种设置,可以保证在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即使第一磁吸组件1与第二磁吸组件2之间的磁吸力很大,也可以在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二位置时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柜门30相对柜体20打开,从而可以减小对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之间的磁吸力要求,即能保证柜门30与柜体20磁吸锁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能有效减小开门所需作用力,提高开门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即为把手40,把手40设置在柜门30外侧且与第一磁吸组件1传动连接。该种设置,能够在方便人开门的同时,方便带动第一磁吸组件1旋转,操作简便,结构简单,且将转动件与把手40合二为一,能够简化结构,提高置物柜的外形美观性。进一步地,把手40为l型结构,其一端与柜门30垂直且转动连接,另一端呈自由端,且与柜门30平行且间隔设置,方便人对把手40进行握持操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磁吸组件1包括金属吸附件11,第二磁吸组件2包括磁石,该种设置,方便第一磁吸组件1与柜门30的转动连接结构设置,避免对磁石进行过多加工造成的磁石破碎易损坏等问题。在其他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磁吸组件1包括磁石,第二磁吸组件2包括金属吸附件11。在其他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均包括磁石,只要能保证第一磁吸组件1和第二磁吸组件2能够接触时吸附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制。

金属吸附件11朝向第二磁吸组件2的一侧形成有磁吸吸附面,当柜门30相对柜体20关闭时,且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磁吸吸附面与第二磁吸组件2面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磁吸吸附面位于金属吸附件11远离柜门30的一侧,该种设置,能够使第二磁吸组件2设置在金属吸附件11远离柜门30的一侧,减小第二磁吸组件2对金属柜门30的磁吸作用,使磁吸门锁组件10的结构更加紧凑,方便第一磁吸组件1在柜门30上的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金属吸附件11的上端面形成磁吸吸附面,第二磁吸组件2位于金属吸附件11的上方。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吸组件2包括磁石、收纳件21和挡封件22,收纳件21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磁石位于容纳腔中,且挡封件22设置于容纳腔的开口处并用于封闭开口,防止磁石掉出。通过设置收纳件21包裹磁石,能够避免磁石与第一磁吸组件1直接接触,从而防止磁石因反复开关门产生的冲击而破损,对磁石进行保护。

更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收纳件21由隔磁材料制成,如铝、铜等不导磁的金属材料或者塑料等不导磁等非金属材料。该种设置,能够减小第二磁吸组件2对除金属吸附件11外的金属材料的磁力吸附作用,避免磁力线四处扩散而导致对金属吸附件11的吸附能力降低等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磁石为方块状结构,其横截面为矩形,磁石的n极与s极的连线沿平行于柜门30的方向设置。且磁石采用永磁磁石,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充磁。

容纳腔包括主腔体,主腔体的长、宽、高尺寸与磁石相适配,以使磁石能够刚好嵌设在容纳腔中,避免磁石在容纳腔中晃动。容纳腔还包括设置在主腔体四棱边处的辅腔体,辅腔体与主腔体连通,用于方便人工操作将磁石从容纳腔中取出或放入至容纳腔中,且避免容纳腔的棱边对磁石的棱边造成刮伤损坏。在本实施例中,辅腔体为开口朝向主腔体的圆弧形结构。

优选地,容纳腔至少贯通收纳件21的下端,挡封件22至少在收纳件21的下侧设置有一个,挡封件22由导磁的金属材料制成,且挡封件22朝向金属吸附件11的一端端面形成磁吸贴合面221。当柜门30相对柜体20关闭,且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磁吸贴合面221与磁吸吸附面面接触,且收纳件21与金属吸附件11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设置挡封件22,能够增强对磁石的磁场集中度,提高对第一磁吸组件1的磁吸作用力,且能够避免磁石与第一磁吸组件1直接接触导致的磁石易受冲击破碎等问题,增强对磁石的保护,提高磁吸门锁组件10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他实施例中,容纳腔也可以贯通收纳件21朝向第一磁吸组件1的一侧,挡封件22设置在收纳件21朝向第一磁吸组件1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贯通收纳件21的上下两侧,挡封件22于收纳件21的上侧及下侧各设置有一个,且位于下侧的挡封件22朝向第一磁吸组件1的一侧面形成磁吸贴合面221。

进一步地,收纳件21及挡封件22均为水平设置的板状结构,方便第二磁吸组件2的加工和安装。第二磁吸组件2还包括依次穿过下部挡封件22、磁石及上部挡封件22并与柜体20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连接件23。

图4为第一磁吸组件1和柜门30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1和柜门30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如图4-6所示,为方便金属吸附件11与把手40的连接,第一磁吸组件1包括转接件12,转接件12水平贯穿柜门30的相对两面且与柜门30转动连接,转接件12的第一端与把手40传动连接,转接件12的第二端与金属吸附件11传动连接。该种结构设置,可以简化把手40的加工和组装,使把手40可以完全外露于柜门30外侧。

优选地,转接件12与金属吸附件11及把手40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方便第一磁吸组件1在柜门20上的组装和拆卸。

具体地,转接件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位于第二连接部122朝向把手40的一侧。第一连接部121为圆柱形结构,把手4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螺纹孔403,柜门30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螺纹孔403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第一连接部121的末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连接部121穿过第一连接通孔且末端伸入第一连接螺纹孔403中螺纹连接。

为增强把手40与转接件12的连接稳定性,把手40垂直于柜门30的部分沿开设有与连接螺纹孔垂直连通的锁紧通孔,第一连接部121沿其径向贯通开设有锁紧螺纹孔1211,当第一连接部121相对把手40旋拧到位后,锁紧螺纹孔1211与锁紧通孔正对,把手40与第一连接部121通过依次穿设于锁紧通孔和锁紧螺纹孔1211中的锁紧螺钉15紧固,防止转接件12与把手40在开关门过程中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柜门30包括门体301和设置在门体301上端的上边框302,门体301的上端外侧面开设有限位槽3011,限位槽3011贯通门体301的上端面、外侧面和左右两端,限位槽3011的开设使门体301在上端形成有限位台阶。上边框302开设有开口朝下的插槽,插槽沿水平方向设置且两端封闭。门体301的上端插设在插槽中,且上边框302的下端面与限位台阶抵接。通过设置上边框302,能够对门体301的上端进行包覆保护,减小门体301在反复开关门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延长门体301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柜门30可以由金属材质制成,结构强度和刚度好,上边框302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提高对冲击的缓冲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上边框302朝向金属吸附件1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插槽的避让槽3021。柜门30上的第一连接通孔包括设置在门体301上的第一通孔3013及设置在边框上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3013和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第一通孔3013的直径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避免因装配误差导致第一连接部121无法通过第一通孔3013插入第二通孔中。

进一步地,转接件1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21和第二连接部122之间的第三连接部123和第四连接部124,第四连接部124位于第三连接部123朝向第二连接部122的一侧,且第四连接部124、第三连接部123及第一连接部121的外径依次减小,第一通孔的直径小于第四连接部124的直径且略大于第三连接部123的直径。当转接件12与把手40锁紧时,第四连接部124的端面抵靠在门体301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转接件12与把手40的连接稳定性,第三连接部123和第一连接部121的总长=开设有限位槽3011部分的门体301的厚度+上边框302位于门体301前侧的厚度及把手40上连接螺纹孔的有效螺纹孔长度。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金属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防止转接件12与金属吸附件11相对转动,金属吸附件11朝向柜门30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113,第二连接部122嵌设在容置槽113中,且容置槽113被配置为能够防止第二连接部122相对金属吸附件11转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吸附件11包括板状的吸附板部111,吸附板部111与柜门30平行且间隔设置,吸附板部111朝向柜门30的一面垂直连接有限位板部112,且限位板部112相对且间隔设置有两个,两个限位板部112之间形成容置槽113。第二连接部122上设置有两个相对且间隔设置的止转面1221,止转面1221沿第二连接部122的轴线贯通设置。当第二连接部122位于容置槽113中时,止转面1221与限位板部112贴合,从而防止第二连接部122相对金属吸附件11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2还可以采用其他外形设置以实现止转效果,如第二连接部122可以设置成d型结构,容置槽113可以对应设置成d型槽,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金属吸附件11与转接件12通过第一螺纹连接件14连接,第一螺纹连接件14沿垂直于柜门30的方向设置,且金属吸附件11上开设有沉头孔,转接件1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孔125,第一螺纹连接件14穿设于沉头孔和第二螺纹连接孔125螺接金属吸附件11与转接件12。

优选地,为防止第二磁吸组件2对第一螺纹连接件14的吸附导致金属吸附件11与转接件12连接不稳定,金属吸附件11远离柜门30的一侧面呈台阶面,台阶面包括凸面1111和凹面1112,当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凸面1111与柜门20之间的距离大于凹面1112与柜门之间的距离。较为优选地,凸面1111用于形成金属吸附件11的磁吸吸附面,沉头孔开设在凹面1112上。通过设置凸面1111和凹面1112,能够增大柜门30相对柜体20闭合时第一螺纹连接件14与磁吸贴合面221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二磁吸组件2对第一螺纹连接件14的吸附作用。

实施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柜门和第一磁吸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磁吸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部分剖视图,如图8-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置物柜,且与实施例一提供的置物柜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置物柜同样具有柜体20、柜门30及磁吸门锁组件10,且本实施例中置物柜的大部分结构均可参考实施例一种进行设置,仅第一磁吸组件1和把手40的转动方式与实施例一不同,本实施例不再对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进行赘述。

在实施例一中,转接件12的中心轴线即为把手40及第一磁吸组件1的转动轴线,其水平设置且与柜门30垂直,使把手40和第一磁吸组件1可以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把手40及第一磁吸组件1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转接件12水平设置且与把手40连接,使把手40可以在水平面上转动以带动第一磁吸组件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具体地,在柜门30的门体30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贯通门体301门体301的相对两侧面。更为优选,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的贯通门体301的上端面。上边框302对应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朝下的第二转动让位槽3022,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和第二转动让位槽3022扣合形成有转动让位空间,转接件12能够在转动让位空间中转动预定角度。

第一转动让位槽3012的槽底竖直凸设有转动轴16,转接件12上开设有轴穿孔127,轴穿孔127与转动轴16间隙配合,且转接件12上设有轴穿孔127,转动轴16通过此轴穿孔127穿设连接于转接件12上,且使转接件12可以绕转动轴16的竖向轴线在相对柜门30的径向面内转动,从而带动把手40和第一磁吸组件1绕转动轴16的轴线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柜门30的内侧面上设置连接块,在连接块上设置竖直的转动轴16。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转接件12沿转动轴16的轴向窜动,转动轴16于转接件12的上方和下方套设有限位垫片(未示出),转接件1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限位垫片抵接。限位垫片优选由橡胶等耐磨材质制成,提高限位垫片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转接件12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126,限位面126水平设置,且轴穿孔127垂直贯通两个限位面126,两个限位垫片分别与对应的限位面126面抵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轴向限位结构限制转接件12沿转动轴16的轴线窜动,此处不再赘述。

为实现第一磁吸组件1由第二位置自动回复到第一位置,转动轴16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转动轴16或柜门30连接,转动轴16的另一端与转接件12连接。在初始装配状态下,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当第一磁吸组件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磁吸组件1在扭簧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从第二位置回复到第一位置,方便把手40和第一磁吸组件1的复位。

进一步地,把手40朝向柜门3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定位面401和第二定位面402,第一定位面401和第二定位面402之间具有夹角。当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定位面401与柜门30面抵接,第二定位面402位于柜门30的前侧且与柜门30分离;当第一磁吸组件1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定位面402与柜门30面抵接,且第一定位面401与柜门30分离。通过设置第一定位面401和第二定位面402,能够对把手40在转动前和转动后的位置进行定位和限位,从而能够有效判断第一磁吸组件1转动到第二位置所需把手40的转动角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送机器人,其包括移动底盘和设置在移动底盘上的置物柜,其中,移动底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进行设置,置物柜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置物柜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配送机器人,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置物柜结构,能够保证菜品在置物柜中的设置稳定性,有效防止配送机器人移动过程中,柜门30与柜体20脱离导致物品落出。

在本实施例中,配送机器人可以为送菜机器人,也可以为其他需要对物品进行配送或传输的,本实施例对配送机器人执行的配送任务不做具体限制。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