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933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物流升降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物流升降台。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运输空间的利用率以及防止物体在运输过程中被损坏,往往使用物流箱作为装载物体的容器,但是物流箱的体积较大,使用运输车辆对物流箱进行运输时,难以将物流箱从运输车辆上卸下,现在一般使用升降台作为辅助工具用于物流箱的卸货,但是现在的升降台的支撑平台为平面状,货物在被转移到升降台后,物流箱上缺少叉车的着力点,如何从升降台上将货物取下又成为了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物流升降台,包括底板和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条的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底面对应所述第一转轴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向下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所述凹陷向前贯穿所述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底板上的升降机构用于顶升支撑板,从而使得支撑板的上表面与运输车辆的货箱的底部平齐,从而可以方便地将运输车辆上的物流箱推动至升降台的支撑板上,便于运输车辆的卸货;另外,通过将支撑板的后侧抵靠在运输车辆上,并在将物流箱推动至支撑板上前,将支撑条的后端转动至升降台的前方的地面上与地面相抵,可以使得支撑条对于升降台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避免在将货物推动至支撑板上时导致支撑台向前倾倒。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上的两容纳槽之间的距离根据叉车的两货叉之间距离设置,容纳槽的宽度根据叉车的货叉的宽度设置,容纳槽的深度大于叉车的货叉的厚度,可以便于叉车将货叉伸入到容纳槽中,进而可以使得叉车能方便地将物流箱从支撑板上叉走。

其中,可以在支撑条的后端设置一层耐磨橡胶层,用以增加支撑条的后端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条贴合于所述容纳槽的底面设置,且所述容纳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支撑条的厚度。

其中,支撑条的厚度跟容纳槽的深度相同,因此在支撑条位于容纳槽中时,支撑板的上表面呈光滑的平面状,可以使得物流箱能在支撑板的上表面上顺利被推动,便于运输车辆的卸货过程的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前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两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中部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交叉设置;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可左右滑动地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转轴;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可左右滑动地设置有第五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驱动油缸,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五转轴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五转轴左右移动。

其中,第一连接杆的中部通过第六转轴枢接于第二连接杆的中部,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第五转轴和第六转轴均相互平行设置;当驱动油缸驱动第五转轴向左移动时,第四转轴会在第二连接杆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拢,从而使得支撑板被向上顶升,实现升降台的上升;当驱动油缸驱动第五转轴向右移动时,第四转轴会在第二连接杆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拢,从而使得支撑板向下移动,实现升降台的下降。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第五转轴。

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其上的套环与第五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因此驱动油缸在推动第五转轴左右移动时,第五转轴能自由转动,从而能保证升降台能自由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一安装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

所述第三转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二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三转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

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对应所述第四转轴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对应所述第四转轴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水平设置,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面相抵,所述第四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可滑动地配合;

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对应所述第五转轴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对应所述第五转轴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水平设置,所述第五转轴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面相抵,所述第五转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可滑动地配合。

其中,第四转轴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中,第五转轴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中,因此第四转轴和第五转轴在左右滑动的过程中能自由转动,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自由摆动,进而可以保证升降台的自由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一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横向贯穿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四转轴对应所述第三滑槽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其中,第四转轴在左右移动时,与第三滑槽相抵的滚轮会在第三滑槽内滚动,进而可以使得第四转轴和第一滑槽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第四转轴的磨损,延长第四转轴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二垫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横向贯穿所述第二垫板,所述第五转轴对应所述第四滑槽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滑槽内。

其中,驱动油缸在驱动第五转轴左右移动时,与第四滑槽相抵的滚轮会在第四滑槽内滚动,进而可以使得第五转轴和第二滑槽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第五转轴的磨损,延长第五转轴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对应所述五转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第五转轴且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凹陷连通,所述插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前方,所述插孔内设置有插杆。

其中,当物流箱被推到支撑板上后,可以将支撑条抬起,并将插杆伸入到凹陷中,可以起到阻挡支撑条的作用,可以保证支撑条在升降台下降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地面,进而保证升降台的顺利下降。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底板上的升降机构用于顶升支撑板,从而使得支撑板的上表面与运输车辆的货箱的底部平齐,从而可以方便地将运输车辆上的物流箱推动至升降台的支撑板上,便于运输车辆的卸货;另外,通过将支撑板的后侧抵靠在运输车辆上,并在将物流箱推动至支撑板上前,将支撑条的后端转动至升降台的前方的地面上与地面相抵,可以使得支撑条对于升降台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避免在将货物推动至支撑板上时导致支撑台向前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物流升降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物流升降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第二安装板,111-第二滑槽,12-第二垫板,121-第四滑槽,2-支撑板,21-容纳槽,22-凹陷,23-支撑条,231-第一转轴,24-插杆,25-插孔,26-第一安装板,261-第一滑槽,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第六转轴,341-第二转轴,342-第一安装座,351-第三转轴,352-第二安装座,36-第四转轴,37-第五转轴,38-滚轮,4-驱动油缸,41-套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其中,说明书中所提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名词均以附图1为准。

如图1-5,一种物流升降台,包括底板1和通过升降机构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设置有两相互平行的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内设置有支撑条23,所述支撑条23的前端通过第一转轴231与所述容纳槽21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条23的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的底面对应所述第一转轴231设置有凹陷22,所述凹陷22向下贯穿所述支撑板2,且所述凹陷22向前贯穿所述支撑板2。

其中,支撑条23的长度长于第一连接杆31的长度,以保证支撑条23的后端能顺利支撑在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在底板1上的升降机构用于顶升支撑板2,从而使得支撑板2的上表面与运输车辆的货箱的底部平齐,从而可以方便地将运输车辆上的物流箱推动至升降台的支撑板2上,便于运输车辆的卸货;另外,通过将支撑板2的后侧抵靠在运输车辆上,并在将物流箱推动至支撑板2上前,将支撑条23的后端转动至升降台的前方的地面上与地面相抵,可以使得支撑条23对于升降台起到支撑作用,可以避免在将货物推动至支撑板2上时导致支撑台向前倾倒。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上的两容纳槽21之间的距离根据叉车的两货叉之间距离设置,容纳槽21的宽度根据叉车的货叉的宽度设置,容纳槽21的深度大于叉车的货叉的厚度,可以便于叉车将货叉伸入到容纳槽中,进而可以使得叉车能方便地将物流箱从支撑板上叉走。

其中,可以在支撑条23的后端设置一层耐磨橡胶层,用以增加支撑条23的后端与底面之间的摩擦力。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条23贴合于所述容纳槽21的底面设置,且所述容纳槽21的深度等于所述支撑条23的厚度。

其中,支撑条23的厚度跟容纳槽21的深度相同,因此在支撑条23位于容纳槽21中时,支撑板2的上表面呈光滑的平面状,可以使得物流箱能在支撑板2的上表面上顺利被推动,便于运输车辆的卸货过程的进行。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前后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两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长度相同的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中部枢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中部且所述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相互交叉设置;

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一连接杆31的上端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转轴351,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351;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三转轴341,所述第一连接杆31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转轴341;

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二连接杆32的上端可左右滑动地设置有第四转轴36,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转轴36;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对应位于所述底板1的前后两侧的两升降架上的第二连接杆32的下端可左右滑动地设置有第五转轴37,所述第二连接杆32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37;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驱动油缸4,所述驱动油缸4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五转轴37驱动连接,用以驱动所述第五转轴37左右移动。

其中,第一连接杆31的中部通过第六转轴33枢接于第二连接杆32的中部,第二转轴351、第三转轴341、第四转轴36、第五转轴37和第六转轴33均相互平行设置;当驱动油缸4驱动第五转轴37向左移动时,第四转轴36会在第二连接杆32的带动下向右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靠拢,从而使得支撑板2被向上顶升,实现升降台的上升;当驱动油缸4驱动第五转轴37向右移动时,第四转轴36会在第二连接杆32的带动下向左移动,此时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靠拢,从而使得支撑板2向下移动,实现升降台的下降。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驱动油缸4的活塞杆上固定设置有套环41,所述套环41套设于所述第五转轴37。

驱动油缸4的活塞杆通过其上的套环41与第五转轴37可转动地连接,因此驱动油缸4在推动第五转轴37左右移动时,第五转轴37能自由转动,从而能保证升降台能自由升降。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转轴35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一安装座352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所述第二转轴35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352;

所述第三转轴34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二安装座342设置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三转轴341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342;

所述支撑板2的下表面的前后两端对应所述第四转轴36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26,所述第一安装板26对应所述第四转轴36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26的第一滑槽261,所述第一滑槽261水平设置,所述第四转轴36与所述第一滑槽261的底面相抵,所述第四转轴36插设于所述第一滑槽261内且与所述第一滑槽261可滑动地配合;

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对应所述第五转轴37的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11,所述第二安装板11对应所述第五转轴37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第二滑槽111,所述第二滑槽111水平设置,所述第五转轴37与所述第二滑槽111的底面相抵,所述第五转轴37插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槽111可滑动地配合。

其中,第四转轴36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261中,第五转轴37的两端均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111中,因此第四转轴36和第五转轴37在左右滑动的过程中能自由转动,从而可以保证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的自由摆动,进而可以保证升降台的自由升降。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板26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2,所述第一垫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横向贯穿所述第一垫板,所述第四转轴36对应所述第三滑槽设置有滚轮38,所述滚轮38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槽内。

其中,第四转轴36在左右移动时,与第三滑槽相抵的滚轮38会在第三滑槽内滚动,进而可以使得第四转轴36和第一滑槽261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第四转轴36的磨损,延长第四转轴36的使用寿命。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第二安装板11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垫板12,所述第二垫板12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所述第二垫板12的上表面设置有第四滑槽121,所述第四滑槽121横向贯穿所述第二垫板12,所述第五转轴37对应所述第四滑槽121设置有滚轮38,所述滚轮38可滚动地设置于所述第四滑槽121内。

其中,驱动油缸4在驱动第五转轴37左右移动时,与第四滑槽121相抵的滚轮38会在第四滑槽121内滚动,进而可以使得第五转轴37和第二滑槽111之间的摩擦为滚动摩擦,进而可以有效减少第五转轴37的磨损,延长第五转轴37的使用寿命。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滚轮38对应所述五转轴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设于所述第五转轴37且通过轴承结构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五转轴37。

其中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插孔25,所述插孔25与所述凹陷22连通,所述插孔25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31的前方,所述插孔25内设置有插杆24。

其中,当物流箱被推到支撑板2上后,可以将支撑条23抬起,并将插杆24伸入到凹陷22中,可以起到阻挡支撑条23的作用,可以保证支撑条23在升降台下降的过程中不会接触到地面,进而保证升降台的顺利下降。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