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宝石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6183发布日期:2021-04-20 22:5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宝石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盒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蓝宝石包装盒。


背景技术:

2.蓝宝石最大的特点是颜色不均,可见平行六方柱面排列的,深浅不同的平直色带和生长纹,聚片双晶发育,常见百叶窗式双晶纹,裂理多沿双晶面裂开,二色性强。蓝宝石除了作为饰品外,因其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光学和力学性能,使其在镀膜领域也备受青睐。在一些高科技领域,蓝宝石作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需要选择不同的镀膜材料来实现。
3.由于蓝宝石重量轻、体积较小,而且价格昂贵,在运输过程及储放过程中容易磨损,表面易粘附脏污,导致蓝宝石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急切需要一种专门适用于蓝宝石的包装盒。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宝石包装盒,该种蓝宝石包装盒结构简单,可放置多个蓝宝石,而且各蓝宝石之间分开放置,可有效避免蓝宝石之间磨损碰撞,确保蓝宝石表面无磨损、干净。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蓝宝石包装盒,包括盒盖和盒体,所述盒盖与盒体侧边转动相连,所述盒体内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凹槽和一组均匀分布的凸块,所述凹槽与凸块错开排列。凹槽内放置蓝宝石,相邻蓝宝石之间由凸块隔开,避免蓝宝石之间相互碰撞摩擦而磨损表面,盒盖避免蓝宝石因运输过程颠簸而掉落盒体,还可避免蓝宝石表面粘附脏污。
6.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凸块的面积相等,所述凹槽由相邻相连的凸块或相邻相连凸块与盒体内侧形成。可以放置更多的蓝宝石。
7.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凸块的高度比盒体的高度低1

1.5 cm。可使盒盖能够更好地与盒体盖合。
8.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表面设有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可保护蓝宝石表面不与盒体之间摩擦而磨损表面而影响使用。
9.进一步地,所述盒盖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可从蓝宝石顶部保护蓝宝石表面不受磨损。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层与盒盖两相对侧边距离均为0.5

1 cm。可使盒盖与盒体完全闭合,增强对盒体的密封性,确保蓝宝石不会掉落。
11.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侧面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设于盒盖与盒体相连端相对侧,所述挡板内设有一组磁铁,所述盒体侧面内设有一组铁块,当盒盖与盒体合上时所述铁块与磁铁位置相对应。挡板上的磁铁可通过磁铁作用与盒体上的铁块相吸,可避免盒盖自动打开而导致蓝宝石掉落;而且通过磁吸作用关闭盒盖可方便打开盒盖。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层为塑料组成的气垫层。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护层为塑料组成的气垫层。塑料组成的气垫层价格便宜,对蓝宝石的防护效果好。
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蓝宝石包装盒,该种蓝宝石包装盒的凹槽内放置蓝宝石,相邻蓝宝石之间由凸块隔开,避免蓝宝石之间相互碰撞摩擦而磨损表面,盒盖避免蓝宝石因运输过程颠簸而掉落盒体,还可避免蓝宝石表面粘附脏污;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可保护蓝宝石表面不与盒体之间摩擦而磨损表面而影响使用;挡板上的磁铁可通过磁铁作用与盒体上的铁块相吸,可避免盒盖自动打开而导致蓝宝石掉落;而且通过磁吸作用关闭盒盖可方便打开盒盖。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蓝宝石包装盒结构图。
16.图中:1盒盖、11挡板、12第一防护层、13磁铁、2盒体、21凹槽、22凸块、23第二防护层、24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1
19.如图1所示,一种蓝宝石包装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盖1与盒体2侧边转动相连,所述盒体2内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凹槽21和一组均匀分布的凸块22,所述凹槽21与凸块22错开排列,所述凹槽21与凸块22的面积相等,所述凹槽21由相邻相连的凸块22或相邻相连凸块22与盒体2内侧形成。
20.实施例2
21.如图1所示,一种蓝宝石包装盒,包括盒盖1和盒体2,所述盒盖1与盒体2侧边转动相连,所述盒体2内设有一组均匀分布的凹槽21和一组均匀分布的凸块22,所述凹槽21与凸块22错开排列,所述凹槽21与凸块22的面积相等,所述凹槽21由相邻相连的凸块22或相邻相连凸块22与盒体2内侧形成,所述凹槽21与凸块22的高度比盒体2的高度低1

1.5 cm,所述凹槽21表面设有第二防护层23,所述第二防护层23为塑料组成的气垫层。
22.其中,所述盒盖1内表面设有第一防护层12,所述第一防护层12为塑料组成的气垫层,所述第一防护层12与盒盖1两相对侧边距离均为0.5

1 cm。所述盒盖1侧面设有挡板11,所述挡板11设于盒盖1与盒体2相连端相对侧,所述挡板11内设有一组磁铁13,所述盒体2侧面内设有一组铁块24,当盒盖1与盒体2合上时所述铁块24与磁铁13位置相对应。
2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