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梁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3946发布日期:2021-04-30 09:31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梁吊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预制梁吊装工具。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水利、电力、矿山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搬运一些预制混凝土梁(以下简称预制梁),预制梁通常体积较大、重量很重,在搬运及安装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吊装的方法,常规的吊装方法,即采用钢丝绳穿过预制梁,通过吊装设备吊住钢丝绳来搬运预制梁,而吊装到位后钢丝绳通常会被梁体压住,难以取出,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及时间才能取出钢丝绳,使得整体的施工效率低下,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吊装预制梁且在吊装完成后能够轻松卸载预制梁的吊装工具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梁吊装工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梁吊装完成后钢丝绳被梁体压住难以取出,从而导致施工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梁吊装工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框体,所述框体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体的第二端可开合地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框体扣合于所述底座上形成用于夹持所述预制梁的夹持孔,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活动安装有多个滚轴,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侧设置牵引部,所述牵引部用于牵拉所述底座以用于所述预制梁相对所述底座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顶部设置有起吊部,所述起吊部上开设有起吊孔,所述起吊孔用于连接吊装设备以起吊所述预制梁。

进一步地,所述起吊部呈三角块状。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第一端通过转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转轴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方的两个固定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框体底部的一个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位于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贯穿两个所述固定块以及所述活动块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移动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第二端通过插杆组件可开合地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插杆组件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框体两侧用于连接所述框体和所述底座的两个连接块,贯穿所述底座以及两个所述连接块的插杆,以及垂直穿过所述连接块以及所述插杆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用于对所述插杆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连接块对应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对所述插杆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依次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的弹簧和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弹簧靠近所述插杆的一端,所述复位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杆上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的圆筒,所述弹簧与所述圆筒同轴设置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圆筒内部,所述圆筒靠近所述插杆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限位环移动距离的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插杆与所述定位杆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多个所述滚轴活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部的端部安装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梁吊装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吊装工具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方的框体,框体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上,框体的第二端可开合地连接于底座上,框体扣合于底座上形成用于夹持预制梁的夹持孔,底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活动安装有多个滚轴,底座靠近第一端的一侧设置牵引部,牵引部用于牵拉底座以用于预制梁相对底座滑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预制梁搬运时,可将预制梁放置于与底座上,然后将框体与底座扣合以使得夹持孔夹持住预制梁,再通过吊装设备连接框体后将预制梁吊装至目的地,打开框体,通过牵引部牵拉底座,在底座上下两面的滚轴作用下,可轻松地将底座从预制梁梁体下方拉出,节省了预制梁的卸载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预制梁吊装工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插杆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处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局部b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定位杆连接复位组件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1、滚轴;12、安装槽;13、牵引部;131、拉手;2、框体;21、夹持孔;22、起吊部;221、起吊孔;3、转轴组件;31、固定块;32、活动块;33、转轴;34、限位部;4、插杆组件;41、连接块;42、插杆;421、第一定位孔;422、手柄;43、定位杆;5、复位组件;51、弹簧;52、限位环;53、圆筒;5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吊装工具可适用于建筑领域预制混凝土梁的吊装,尤其像裸露边坡的护坡施工中,可极大地方便预制网格梁的吊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预制梁吊装工具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框体2,框体2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上,框体2的第二端可开合地连接于底座1上,框体2扣合于底座1上形成用于夹持预制梁的夹持孔21,底座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活动安装有多个滚轴11,底座1靠近第一端的一侧设置牵引部13,牵引部13用于牵拉底座1以用于预制梁相对底座1滑动。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框体2与底座1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开合连接,即框体2的第二端可相对于底座1打开和关闭。在实际的吊装过程中,通常梁体在浇注成型后,梁体的下方是通过木块进行支撑的,此时,将框体2打开,同时将底座1放至梁体的下方,使得预制梁放置于夹持孔21的位置,再将框体2与底座1合拢关闭,整个吊装工具夹持住预制梁,再通过吊装设备连接框体2进行预制梁吊装,完成吊装后,打开框体2,再通过牵引部13牵拉底座1,由于底座1上下面均设置有滚轴11,因此牵拉过程中底座1将相对于预制梁梁体进行滑动,滚轴11的设置大大减小了梁体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牵拉可轻松地将底座1从梁体下方抽取出来,节省了预制梁的卸载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框体2的顶部设置有起吊部22,起吊部22上开设有起吊孔221,起吊孔221用于连接吊装设备以起吊预制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吊装设备通常设置吊绳或者吊钩与吊装工具连接,为了便于吊装设备与本吊装工具连接,设置起吊部22并在起吊部22上开设起吊孔221,可便于吊绳或者吊钩穿过起吊孔221,从而达到连接此吊具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起吊部22呈三角块状。三角块状的起吊部22上开设起吊孔221,吊绳或者吊钩穿过起吊孔221,即可通过该吊装工具吊起预制梁,三角块状的起吊部22优选设置于框体2上方的中心处,三角块状起吊部22的中心处开设起吊孔221,三角块状的设计可使得吊装设备的吊装力能够比较集中地作用于该吊装工具上,且在吊装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平稳,起吊部22优选设置于框体2上方的中心处,起吊部22的中心处开设起吊孔221,也使得该吊装工具的受力较为均匀,确保在吊装的过程中梁体能够平稳地被搬运至目的地,而不会发生滑动颠簸等情况。

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框体2的第一端通过转轴组件3可转动地连接底座1,转轴组件3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方的两个固定块31以及固定在框体2底部的一个活动块32,活动块32位于两个固定块31之间,转轴组件3还包括贯穿两个固定块31以及活动块32的转轴33,转轴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制转轴33移动的限位部3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转轴33的配合下,活动块32可在两个固定块31之间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框体2相对于底座1进行转动,实现了框体2与底座1的可转动连接,转轴33贯穿两个固定块31以及活动块32设置也可防止活动块32从固定块31之间脱落,确保在框体2反复开合的过程中,转轴组件3稳定可靠。限位部34安装于转轴33的两端,可对转轴3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转轴33从固定块31和活动块32中脱出。

如图2和图3所示,框体2的第二端通过插杆组件4可开合地连接底座1,插杆组件4包括分别对称设置于框体2两侧用于连接框体2和底座1的两个连接块41,贯穿底座1以及两个连接块41的插杆42,以及垂直穿过连接块41以及插杆42的定位杆43,定位杆43用于对插杆42进行定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框体2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41,当框体2与底座1扣合上时,连接块41的底端正好位于底座1的两侧,再将插杆42插入到底座1以及两个连接块41对应的插孔内,即插杆42贯穿于底座1以及两个连接块41内部,从而达到了对连接块41进行固定的目的,连接块41与框体2相连,插杆42同时连接底座1以及连接块41,由此实现了框体2和底座1的连接,即将框体2固定于底座1之上,实现了框体2和底座1一起对梁体的夹持限位。为防止插杆42从插孔内脱出,设置定位杆43垂直穿过连接块41以及插杆42,从而实现对插杆42的定位。当需要打开框体2时,对应地抽离定位杆43以及插杆42,即可将框体2打开。如此实现了框体2与底座1之间的可开合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插杆4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21,连接块41对应于第一定位孔4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图中未示出),定位杆43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421对所述插杆42进行定位。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仅在插杆42一端通过定位杆43进行定位,通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421来固定定位杆4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增强定位的牢固性以及平衡两侧连接块41的受力,可在插杆42的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定位杆43来定位,此处不作唯一限制。

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杆43的另一端设置有复位组件5,复位组件5包括依次套设于定位杆43上的弹簧51和限位环52,限位环52位于弹簧51靠近插杆42的一端,复位组件5还包括套设于定位杆43上且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的圆筒53,弹簧51与圆筒53同轴设置且弹簧51位于圆筒53内部,圆筒53靠近插杆42的一端同轴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环52移动距离的端盖54。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定位杆43与插杆42接插的稳定性,设置复位组件5,套筒固定于底座1上,且套筒套设于定位杆43上,可实现定位杆43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套筒内部设置套设于定位杆43上的弹簧51和限位环52,套筒端部设置端盖54,可实现定位杆43在弹簧51回复力作用下插入连接块41和插杆42上的插孔内,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杆43保持与连接块41和插杆42的连接而不会脱落,端盖54的设置对限位环52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了定位杆43从圆筒53内脱落。当需要打开框体2时,可从定位杆43套设有套筒的端部牵拉定位杆43,直到定位杆43从第一定位孔421和第二定位孔中脱出,即可完成定位杆43与插杆42和连接块41的拆离,再接着抽离插杆42,即可打开框体2。复位组件5的设置一方面可确保定位杆43与插杆42接插的稳定性,使定位杆43不易脱离,另一方面,也起到固定定位杆43的作用,当不需要吊装时,定位杆43与底座1连为一体,不容易造成定位杆43的遗失。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插杆42与定位杆4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手柄422,手柄422可用于手持插杆42,以方便插杆42的插入和抽出。

如图2所示,底座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开设有安装槽12,多个滚轴11活动安装于安装槽12内。

如图1所示,牵引部13设置于底座1与框体2可转动连接的一端,牵引部13的端部安装有拉手131。当吊装完成需要将底座1从梁体底部抽出时,可通过拉手131牵拉牵引部13,使底座1随着牵引部13牵引的方向移动,从而轻松地将底座1从梁体底部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吊装工具的工作原理为:吊装施工时,浇注成型后的梁体下方通过木块进行支撑,此时,将框体2打开,同时将底座1放入梁体的下方,然后操作框体2,将框体2扣合在底座1的上方,达到对梁体进行夹持的目的,接着使用者操作手柄422,使得插杆42插入到底座1以及两个连接块41对应的插孔内,即插杆42贯穿于底座1以及两个连接块41内部,进而达到了框体2与底座1合拢固定的目的,在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限位环52带动圆筒53内的定位杆43进行移动,当定位杆43的一端进入到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421内时,即实现了对插杆42的固定。当吊装完毕后,依次抽离定位杆43和插杆42,即可将框体2打开,然后工作人员操作拉手131,拉动牵引部13带动底座1进行移动,在多个滚轴11的协助下,底座1相对于梁体进行滑动,进而能够很方便的将底座1从梁体底部抽离,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