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5937发布日期:2021-05-07 19:5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还原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光伏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而单晶硅成为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制作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还原炉对硅料进行加热,通常情况下,会在还原炉内设置硅芯,通过高压对硅芯进行击穿以及加热,使硅芯作为发热体进行多晶硅生长,多晶硅沉淀在发热的硅芯上,逐渐形成硅棒。

现有还原炉在使用时,多需要人工手动将推舟从炉内拉出,由于还原炉的温度高,导致工人有被烫伤的可能,降低了还原炉的安全性,因而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主出料的还原炉,提升炉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还原炉出料安全性不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包括炉体和放置板,所述炉体位于放置板的上方,且放置板俯视面呈矩形结构,并且放置板的俯视面中三边均固定连接有外环,所述外环突出放置板设置,且外环的宽度大于炉体宽度,外环包设于炉体外部,所述炉体的两个外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且炉体两个外壁上均关于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均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转动连接,并且两段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分别与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底端分别与外环的水平段之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之间关于炉体中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固定端均偏离连杆的顶端设置,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的固定端、输出端和连杆顶端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关于水平中线对称设置的凹槽,且凹槽的内部线性阵列设置有多个滚轮,并且多个滚轮与放置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突出放置板上端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端面位于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且限位框俯视面呈c形结构,并且限位框设置于靠近第二液压杆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推舟,且推舟的下端面焊接有两组导轨,且两组导轨关于水平中线对称设置,并且两组导轨均与两组滚轮之间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组导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口端,且开口端呈等腰梯形结构,并且开口端外侧长度大于导轨宽度。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下方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且底板与滚轮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第一液压杆和第二液压杆之间长度的控制,使得在第一液压杆长度大于第二液压杆时,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杆两段之间夹角较大,连杆两端之间间距较大,此时的放置板向下倾斜设置,配合其凹槽内转动连接的滚轮,使得推舟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主向外部滑动,提升装置的安全性。

2.通过外部的液压杆对其进行推动,其在靠近放置板时,通过导轨的开口端对滚轮的位置进行捕捉,同时,在后续运动时,将滚轮传动至导轨之间,保证推舟在炉体内部的位置稳定,防止其位置发生较大的变化,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将底板上的螺栓取下,凹槽与外部连通,即可以对滚轮进行一定程度清洁,保证其顺滑转动,保证向外输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视调节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放置板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推舟仰视图。

图中:1、炉体;2、放置板;3、底板;4、第一液压杆;5、第二液压杆;6、连杆;7、外环;8、限位框;9、滚轮;10、推舟;11、导轨;12、开口端;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还原炉出料结构,包括炉体1和放置板2,炉体1位于放置板2的上方,且放置板2俯视面呈矩形结构,并且放置板2的俯视面中三边均固定连接有外环7,外环7突出放置板2设置,且外环7的宽度大于炉体1宽度,外环7包设于炉体1外部,炉体1的两个外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且炉体1两个外壁上均关于中线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连杆6,两个连杆6均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之间转动连接,并且两段之间的转动连接处分别与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之间转动连接,两个连杆6的底端分别与外环7的水平段之间转动连接。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之间关于炉体1中线对称设置,且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的固定端均偏离连杆6的顶端设置,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的固定端、输出端和连杆6顶端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保证两个液压杆对连杆6的灵活传动。

具体的,如图1-4所示,放置板2的内部开设有两个关于水平中线对称设置的凹槽13,且凹槽13的内部线性阵列设置有多个滚轮9,并且多个滚轮9与放置板2之间转动连接,滚轮9突出放置板2上端面设置,保证滚轮9与推舟10下端面之间良好的接触效果,放置板2的上方滑动连接有推舟10,且推舟10的下端面焊接有两组导轨11,且两组导轨11关于水平中线对称设置,并且两组导轨11均与两组滚轮9之间对应设置,导轨11呈u形结构,位于滚轮9的轴向两侧设置,两组导轨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开口端12,且开口端12呈等腰梯形结构,并且开口端12外侧长度大于导轨11宽度,便于滚轮9滚入导轨11中,提升对位的便捷性,放置板2的下方螺栓固定连接有底板3,且底板3与滚轮9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保证滚轮9的转动,同时便于放置板2上的清洁。

具体的,如图1-3所示,放置板2上端面位于凹槽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8,且限位框8俯视面呈c形结构,并且限位框8设置于靠近第二液压杆5的一侧,通过限位框8对推舟10的位置进行限制,防止其进入放置板2上时,运动过位置。

工作原理:在对推舟10进行放置时,通过外部的液压杆对其进行推动,其在靠近放置板2时,通过导轨11的开口端12对滚轮9的位置进行捕捉,同时,在后续运动时,将滚轮9传动至导轨11之间,通过导轨11对滚轮9的作用,保证推舟10在炉体1内部的位置稳定,防止其位置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完成还原操作后,启动第一液压杆4和第二液压杆5伸长,同时控制第一液压杆4的伸长长度大于第二液压杆5,由于连杆6呈两段式结构,且两段的转动位置与液压杆之间转动连接,从而在液压杆长度发生变化时,两个连杆6之间的夹角发生变化,液压杆长度大的连杆6之间夹角大,连杆6两端之间长度大,此时的放置板2向远离限位框8一侧倾斜,在重力作用下,推舟10在滚轮9上滑动,实现自主的向外部运动,提升装置的安全性;在长时间使用后,通过将底板3上的螺栓取下,凹槽13与外部连通,即可以对滚轮9进行一定程度清洁,保证其顺滑转动,保证向外输送的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